对美术欣赏课中学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美术欣赏课中学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王保梅(安丘市第二中学,山东潍坊262102)

高中美术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时间上来说,由史前到现代;从地域上说,由国内到国外;从内容上说,建筑、绘画、雕塑等都涵盖其中。新课标确立了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即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重点是通过审美发掘每一位学生的艺术天赋,培养他们的优秀品格。

一、提高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提倡情境教学

美术欣赏课教材的特点决定了欣赏的内容多是距离我们年代比较久远的中外美术作品,如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笔者的经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除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图片外,还适当补充新的材料(文字、图片、美术、音乐、视频等),创设恰当的情境给学生以较直观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

2.重视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较以往的一个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也就是说,新课程更看重的是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个目标,应该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贴近生活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从生活中来,使学生带着生活的经验走进课堂;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学生一定会产生成功感。

二、高中美术欣赏课对提高学生审美观的影响

1.美术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能力

审美的敏感能力是一种情感意味在知觉上的把握能力,它存在的根本是情感的社会性和自由性,能够把审美对象作为情感的对象来感知和把握。这种敏感能力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因素,不是完全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艺术教育以及对感官的培养和训练形成的,通过美术欣赏课就可以做到。

美术欣赏教学,主要通过作品生动的形象、高超的艺术技巧来使人振奋精神,同时与作者产生共鸣,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审美敏感能力。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构图以及色彩来感受作者是如何表现中华民族永远站起来了的信念和气魄的。

2.美术欣赏课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

陶冶性情就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人的性情。美术欣赏课就是使优秀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达到养善育德的目的。著名的教育家里德指出,通过艺术鉴赏所达到的修养境界“并非一种肤浅的学习成就,而是打开所有知识与所有高尚行为之门的钥匙”。绘画艺术鉴赏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能使受教育者得到人文精神的陶冶,实现自我人格的陶铸。

3.美术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休谟曾说过:“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兴趣对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而利用直接观看、动手操作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比如欣赏《古代山水画》,就会谈及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诸如材质与肌理等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去运用多种感官亲自感受和体会,能更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1.了解美术鉴赏作品,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的中国作品部分有大量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资料,如工艺美术中的玉器陶瓷和青铜器,建筑中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绘画中的古代壁画、帛画、画像石和现代绘画;雕塑中的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现代雕塑。另外,还有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美术,其中许多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领略这些作品艺术魅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2.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美术作品的发展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观和中国的整个文明史是分不开的,尤其与中国的哲学、伦理学、文学、书法、音乐、舞蹈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素净雅致的青花瓷被称为人间瑰宝,具有深邃无边的底蕴,了解一些儒家思想才能理解它的特殊内涵;“元四家”以“平淡天真”作为山水画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正是老庄哲学中“天地与我并生,天地与我合一”的精神之体现吗?了解佛教教义传入中国的历史,才有可能理解何以会在“丝绸之路”上出现莫高窟这样惊人的佛教艺术宝库;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遵循“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的法则,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熟悉一些中国古典诗词,才能体会到中国绘画中有着诗歌般的抒情。

对学生来说,无论是欣赏中国美术作品还是外国美术作品都是获取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提高自己的素养,增加自己的内涵的过程。

标签:;  ;  ;  

对美术欣赏课中学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