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意象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象,美学,电影,黄鸟,符号学,文艺学,西学。
意象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19)在《民间信仰在现当代文学中的运用——《白鹿原》中的白鹿意象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信仰的原生土壤,将日常生活中包罗万象的现实需求与精神追求作为养分,也滋养着文学世界的生长。现当代文学作品也依然离不开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民间生活,广阔的生活世界提供着民间叙事素材、思维模式并反映着人作为生命存在深刻的文化反思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白鹿原》中的白鹿意象,以民间信仰中神话原型的象征性意义表达反观人性本身,具有魔幻与现实的双重意象。(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潘源[2](2019)在《电影符号学与电影意象论比较研究——探寻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基石》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的电影符号学主要以语言作为参照研究电影的符号特征,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进行研究,使西方电影理论步入现代阶段。然而,若为电影总结一套类似于自然语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规则,忽略电影艺术主要通过影像表意、叙事的感性特征,则难免陷入研究的瓶颈。电影意象论基于中华文化深厚的理论资源,强调"立象以尽意""喻意象形"等传统美学理念,融合具象与抽象、理性与感性的思维模式,不但契合电影"以象表意"的媒介特征和创造法则,而且能够凸显电影艺术的美学特质,从而构成"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设的重要基石之一,彰显中国电影学派的学术品格与民族风范。(本文来源于《艺术评论》期刊2019年10期)
曹谦[3](2019)在《朱光潜美学的意象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象,是朱光潜前期美学核心范畴。以"意象"为红线,串联起朱光潜前期美学的大多数重要概念。朱光潜意象论具有中西汇通的特点,虽然朱光潜在意象论阐述过程中援引了不少西学概念、学说,表现出明显的西学面貌;但从发生学角度看,朱光潜意象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尚象"思维、"情本体"以及"情景交融"的艺术追求,因此它无疑是以中国古典文化的艺术精神为根基的。(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9年07期)
魏汉萍,熊文醉雄[4](2019)在《意象论:电影艺术核心审美机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被感知必然在观众意识中有所反映,程度不尽相同,好的艺术必然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1]这种经验就是意象。可以说,任何艺术欣赏者离开欣赏对象的那一刻,在他脑海中就只剩下意象而已。诗学研究中把意象作为诗歌主要的结构之一,是审美的必经之路,是诗歌"境界"高低的基础。电影中的意象脱离了文字的束缚,但(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13期)
于非群[5](2019)在《从意境到意象——论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审美引导》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遗产。古诗教学引导审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引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古诗词的意境,探讨了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引导方法。(本文来源于《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期刊2019年06期)
朱志荣[6](2019)在《意象论美学及其方法——答郭勇健先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美是意象,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物象、事象及其背景进行感悟,产生动情的愉悦,并借助于想象力能动创构的结果。意象是动态生成的,主体创构意象时,在瞬间体现为感悟、判断和创造的统一。美是感性形态在心灵中的呈现,其中既包含着由形式带来的生理快感,又具有社会性的精神价值。意象是美的本体,而美和丑等则是对意象的一种价值、性能和特征的评价。中国美学原理与西方美学原理,都是区域性的,都不能简单地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标准。跨越国别、民族和历史构建多元一体的世界美学是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我们的意象研究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真正把握意象资源的精神实质及其发展脉络,同时也要借鉴西方的理论及其方法,面向当下的美学理论建构与审美实践。(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9年06期)
杨舟贤[7](2019)在《庄子意象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典诗学与文论体系中,“意象”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作为认知、思维和表达方式,意象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范畴。先秦时代是“意象”概念的发生期和形成期,《周易》“立象以尽意”的理论总结和庄子“以象谋篇”的非凡实践,是古典学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重要成果。论文以庄子对“意象”的理解、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化溯源,探讨了“意象”的形成机制和结构形态。“意象”的形成与两周时代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自然规律的深入观察,对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对生命感受的诗化表达,是“意象”产生广泛影响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重点是通过对庄子思想和《庄子》文本的分析,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就以往“意象”研究中的“物象”“语象”“事象”等重要概念,提出了新的定义。“物象”是对人和自然的双重归纳,既包括了对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的认知把握,也包含了人对历史经验和当下处境的总结概括,是有原型意味和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语象”是在民族共同语初步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语言组织和主观审美创造,以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丰富内容,凝聚情感,优化效果,提升了思想表达的艺术水平。“事象”是在语言叙述发展成熟的条件下,综合运用描绘场景、铺陈情节、塑造人物等艺术创造,以动态性、历时性和交互性的方式综合呈现形成“意象”,为叙事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庄子和同代诸子对“意象”的探索,是对前代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弘扬,它以顺应时代任务为前提,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的表达方式,在“诗”与“史”,抒情与叙事两类文体的基础上,使论说体文学获得充分发展,实现了文学思想的精神超越和文学实践的历史超越。(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珊珊[8](2019)在《叶燮诗歌意象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意象理论在清代进入总结期,作为清代古典美学的佼佼者,叶燮的意象论成就突出,地位显着。叶燮受元气自然论的深刻影响,一反主流“情”本体说,提出意象“气”本体论;絪缊磅礴、浑融混沌之“气”赋予意象整一性的结构特征,使其显露出自然真实之美,充盈着生机与活力,并在含蓄性的传达风格中伴随出多义性与无限性的特征,由此潜藏着丰富的阐释空间;他还独辟蹊径地提出“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叁”的“七因素”说,建构出由审美主体之“才”、“胆”、“识”、“力”与审美客体之“理”、“事”、“情”交互运作的模式;叶燮以“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高度概括意象创构过程,即主体以虚静澄明的心理状态为前提,实现物我的忻合无间,并且遵循“克肖自然”的原则,以想象为意象创构的发生机制,最终生成情景交融、富有生命力、具有独特韵致的审美意象。由此叶燮的诗歌意象论自成一家之言,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意象理论体系。除了进行理论的阐发,他还积极地将诗歌意象理论运用于诗歌创作、鉴赏与批评实践之中。叶燮的创造性阐发与系统性的理论架构是清代意象理论以成熟风范迈入总结姿态的标志之一,不仅代表着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清代中后期以及近现代意象研究的宝贵资源。叶燮意象论研究对于清代意象论的研究乃至整个意象理论的探索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中国诗学乃至世界诗学体系也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补充诠释。(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8)
关峰[9](2019)在《周作人“蔷薇”意象论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蔷薇"在"五四"时期周作人的语典里很可玩味,寓示了抵抗丑恶现实的知识阶级理想。周作人的"蔷薇"意象最初来源于匈牙利作家育珂摩尔的小说《黄蔷薇》。古希腊第十文艺女神萨福的情诗是又一个重要的蔷薇意象源。周作人与羽太信子间的关系堪称"蔷薇"。周作人蔷薇的基点是爱。爱的福音观传播久远,深入人心。若一探其源头,则周作人的"蔷薇"意象是难以回避和抛开的。周作人曾称文艺为蔷薇的事业,但随着蔷薇光环的褪去,文艺消却了光芒,文学店宣布关门。1923年后的周作人绝少提及蔷薇,理想时代逐渐远去。(本文来源于《叁江高教》期刊2019年01期)
李依琳[10](2019)在《《诗经》中黄鸟意象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中共有5篇诗歌出现了"黄鸟"意象,共有3篇出现黄鸟的别名"仓庚"意象。黄鸟以其体态弱小的主要特点,引发了当时流离个体观照自身、感时伤情的情绪,成为一种有特定含义的意象类型。同时,诗人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乐景—哀情"、"哀景—哀情"以及"静景—哀情"叁种"景-情"模式,并以"乐景—哀情"的模式为主,不仅表现出诗歌中流离个体的独立情感,也为后世诗歌提供了抒情方法的借鉴。(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意象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方的电影符号学主要以语言作为参照研究电影的符号特征,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进行研究,使西方电影理论步入现代阶段。然而,若为电影总结一套类似于自然语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规则,忽略电影艺术主要通过影像表意、叙事的感性特征,则难免陷入研究的瓶颈。电影意象论基于中华文化深厚的理论资源,强调"立象以尽意""喻意象形"等传统美学理念,融合具象与抽象、理性与感性的思维模式,不但契合电影"以象表意"的媒介特征和创造法则,而且能够凸显电影艺术的美学特质,从而构成"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设的重要基石之一,彰显中国电影学派的学术品格与民族风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象论论文参考文献
[1].刘爽.民间信仰在现当代文学中的运用——《白鹿原》中的白鹿意象论析[J].北方文学.2019
[2].潘源.电影符号学与电影意象论比较研究——探寻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基石[J].艺术评论.2019
[3].曹谦.朱光潜美学的意象论[J].学术界.2019
[4].魏汉萍,熊文醉雄.意象论:电影艺术核心审美机制探析[J].电影评介.2019
[5].于非群.从意境到意象——论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审美引导[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
[6].朱志荣.意象论美学及其方法——答郭勇健先生[J].社会科学战线.2019
[7].杨舟贤.庄子意象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8].王珊珊.叶燮诗歌意象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9].关峰.周作人“蔷薇”意象论考[J].叁江高教.2019
[10].李依琳.《诗经》中黄鸟意象论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