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预留有连接安装孔,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的左侧活动安装有拉形安装座,所述拉形安装座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脚,所述拉形安装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前拉形模块,所述前拉形模块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进水口,所述前拉形模块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出水口,所述前拉形模块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冷凝管,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冷凝管相互连接,所述前拉形模块的内侧下端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中心下端轰动安装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前拉形模块和冷凝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层。该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返工次数,降低工作运营成本,扩大适用范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上预留有连接安装孔(2),所述固定底座(1)上表面的左侧活动安装有拉形安装座(4),所述拉形安装座(4)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脚(5),所述拉形安装座(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前拉形模块(3),所述前拉形模块(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进水口(9),所述前拉形模块(3)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出水口(13),所述前拉形模块(3)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冷凝管(15),所述进水口(9)和出水口(13)通过冷凝管(15)相互连接,所述前拉形模块(3)的内侧下端开设有集水槽(12),所述集水槽(12)的中心下端轰动安装有冷凝水出口(11),所述前拉形模块(3)和冷凝管(15)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层(14),所述拉形安装座(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模具安装座(7),所述模具安装座(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拉直模具(6),所述拉直模具(6)的右侧活动安装有后拉形模块(8),所述后拉形模块(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支脚(10)。
设计方案
1.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上预留有连接安装孔(2),所述固定底座(1)上表面的左侧活动安装有拉形安装座(4),所述拉形安装座(4)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脚(5),所述拉形安装座(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前拉形模块(3),所述前拉形模块(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进水口(9),所述前拉形模块(3)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出水口(13),所述前拉形模块(3)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冷凝管(15),所述进水口(9)和出水口(13)通过冷凝管(15)相互连接,所述前拉形模块(3)的内侧下端开设有集水槽(12),所述集水槽(12)的中心下端轰动安装有冷凝水出口(11),所述前拉形模块(3)和冷凝管(15)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层(14),所述拉形安装座(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模具安装座(7),所述模具安装座(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拉直模具(6),所述拉直模具(6)的右侧活动安装有后拉形模块(8),所述后拉形模块(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支脚(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为矩形结构设计,且固定底座(1)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相互对称且大小相同的连接安装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拉形模块(3)和后拉形模块(8)均为半圆形结构设计,且进水口(9)和出水口(13)关于前拉形模块(3)和后拉形模块(8)对称设置有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形安装座(4)为倒置的“T”型结构设计,且拉形安装座(4)关于模具安装座(7)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模具安装座(7)外侧设置有两组固定支脚(5)和定位支脚(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脚(10)为“凹”字形结构设计,且定位支脚(10)的尺寸等于固定支脚(5)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5)圆弧状的蛇形结构设计,且冷凝管(15)的长度等于集水槽(12)的长度,并且集水槽(12)为向中间凹陷的梯形结构设计。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一种使用在电机或者是电器和家用电器的一种主要材料,随着近几年持续增长的电力工业和家用电器的不断发展,漆包线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道路。
然而,现有市场上的拉形装置为一般需要等待加工的工件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后再进行加工,增加了等待的时间,不能够更快的进行拉形的加工处理,并且也会因为加工的不及时,造成设备无法正常的对工件进行加工,需要工件重复加热,增加了工作生产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市场上的拉形装置为一般需要等待加工的工件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后再进行加工,增加了等待的时间,不能够更快的进行拉形的加工处理,并且也会因为加工的不及时,造成设备无法正常的对工件进行加工,需要工件重复加热,增加了工作生产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预留有连接安装孔,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的左侧活动安装有拉形安装座,所述拉形安装座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脚,所述拉形安装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前拉形模块,所述前拉形模块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进水口,所述前拉形模块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出水口,所述前拉形模块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冷凝管,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冷凝管相互连接,所述前拉形模块的内侧下端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中心下端轰动安装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前拉形模块和冷凝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层,所述拉形安装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模具安装座,所述模具安装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拉直模具,所述拉直模具的右侧活动安装有后拉形模块,所述后拉形模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支脚。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为矩形结构设计,且固定底座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相互对称且大小相同的连接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前拉形模块和后拉形模块均为半圆形结构设计,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关于前拉形模块和后拉形模块对称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拉形安装座为倒置的“T”型结构设计,且拉形安装座关于模具安装座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模具安装座外侧设置有两组固定支脚和定位支脚。
优选的,所述定位支脚位“凹”字形结构设计,且定位支脚的尺寸等于固定支脚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圆弧状的蛇形结构设计,且冷凝管的长度等于集水槽的长度,并且集水槽为向中间凹陷的梯形结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在现有的拉形装置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通过增加能够承受更高温度的拉形模具,内部在工作时不断进行冷凝水循环的冷却装置,能够在进行拉形工作的时候,降低整个设备的温度,使其能够长时间的进行工作,不会因为加工工件的温度过高而出现磨具的损坏,提升耐高温性的同时,还能增加工件的加工速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返工的次数,降低工作的运营成本,扩大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座;2、连接安装孔;3、前拉形模块;4、拉形安装座;5、固定支脚;6、拉直模具;7、模具安装座;8、后拉形模块;9、进水口;10、定位支脚;11、冷凝水出口;12、集水槽;13、出水口;14、导热层;15、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漆包线生产用耐高温拉形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上预留有连接安装孔2,固定底座1上表面的左侧活动安装有拉形安装座4,拉形安装座4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脚5,拉形安装座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前拉形模块3,前拉形模块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进水口9,前拉形模块3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出水口13,前拉形模块3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冷凝管15,进水口9和出水口13通过冷凝管15相互连接,前拉形模块3的内侧下端开设有集水槽12,集水槽12的中心下端轰动安装有冷凝水出口11,前拉形模块3和冷凝管15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层14,拉形安装座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模具安装座7,模具安装座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拉直模具6,拉直模具6的右侧活动安装有后拉形模块8,后拉形模块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支脚10;
进一步的,固定底座1为矩形结构设计,且固定底座1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相互对称且大小相同的连接安装孔2,方便对设备进行安装和固定,增加设备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前拉形模块3和后拉形模块8均为半圆形结构设计,且进水口9和出水口13关于前拉形模块3和后拉形模块8对称设置有两组,提高拉形加工的成功度,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拉形安装座4为倒置的“T”型结构设计,且拉形安装座4关于模具安装座7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模具安装座7外侧设置有两组固定支脚5和定位支脚10,方便进行区别,提示操作人员进行加工的角度;
进一步的,定位支脚10位“凹”字形结构设计,且定位支脚10的尺寸等于固定支脚5的尺寸,增加进行工作时候的设备自身强度;
进一步的,冷凝管15圆弧状的蛇形结构设计,且冷凝管15的长度等于集水槽12的长度,并且集水槽12为向中间凹陷的梯形结构设计,提高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浪费。
工作原理:通过连接安装孔2将固定底座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连接水源,通过接通进水口9和出水口13,形成一个闭合的水循环回路,当对温度较高的工件进行拉形加工的时候,导热层14会将热量传导进前拉形模块3和后拉形模块8内,在冷凝管15内不断运动的冷凝水会将热量吸收并将其通过温度之间的差值进行降温的工作,并将已经带有温度的水从出水口13中排出,而在进行冷凝过程中的蒸汽液化之后的水,被集水槽12收集,再通过冷凝水出口11排出,方便进行循环使用,并且通过定位支脚10和固定支脚5的结构差异,帮助操作人员对装置的前后进行区别,方便进行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2154.8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515318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H01B 13/06
专利分类号:H01B13/06;H01B13/00
范畴分类:38A;
申请人:佳腾电业(赣州)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佳腾电业(赣州)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河工业园
发明人:朱祚茂;陈永新;赵杨宝
第一发明人:朱祚茂
当前权利人:佳腾电业(赣州)有限公司
代理人:邹圣姬
代理机构:36128
代理机构编号: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