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过程动力学论文_黄成德,蔡建爽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极过程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极,动力学,过程,黄铜矿,公式,黄铁矿,硫脲。

电极过程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黄成德,蔡建爽[1](2019)在《研究生课程《电极过程动力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e-learning平台与问题导向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视角出发,以应用化学学科的专业课程——《电极过程动力学》为例,对教学模式、e-learning平台构建及考核评价进行探索与实践,尝试提出提高应用化学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策略,为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16期)

何亚鹏[2](2017)在《钛基体增强掺硼金刚石电极电催化过程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环境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直接关乎人类身体健康,同时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去除水体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已成为水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电催化氧化技术以电极表面电化学产生强氧化性活性物质为媒介直接或间接氧化有机物,被环保工作者广泛的应用到有机物去除领域。掺硼金刚石(BDD)电极被认作为电催化氧化领域最为理想高效的电极材料,而具体的有机物电催化氧化过程、机理及动力学增强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以BDD电极电催化有机污染物为基础,重点围绕高效BDD电极的构筑及其在有机污染物的矿化过程,探索BDD电极电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的机理、降解过程和钛基体结构与电催化之间的联系;同时针对电极/溶液界面的电催化机理及动力学过程,设计实现增强电催化氧化过程动力学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具体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提高BDD电极电催化活性的目的,在多孔钛基体上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了叁维多孔钛基掺硼金刚石(3D-Ti/BDD)薄膜,SEM、XRD和Raman测试表明多孔Ti/BDD薄膜保持了与二维BDD薄膜近似的质量、晶型及相成分。在保持BDD电极自身高析氧电位特点的前提下,基体结构由二维到多孔钛的改变使薄膜呈现叁维多孔结构,增加了BDD薄膜电极的表面积,多孔钛/BDD电极的有效电化学面积由二维BDD电极的2.62 cm2 cm-2增加到8.37 cm2cm-2;循环伏安测试及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多孔钛BDD对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对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更快的电荷转移速率,电荷转移电阻由128.3Ωcm2降低到31.3Ωcm2。同时bdd薄膜沉积过程的操作参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碳源浓度、硼掺杂浓度及反应器压力等通过影响沉积过程中金刚石颗粒的成核和生长速率,直接影响bdd晶粒的表面形貌及质量,通过操作参数的控制能够实现微米及纳米级多孔bdd薄膜的可控制备。(2)抗炎药物在叁维bdd电极上的降解过程及动力学研究。抗炎药物已成为当前水环境中出现的新型有机污染物,选取扑热息痛为模拟污染有机物,研究其在bdd电极上的降解过程及动力学。扑热息痛在循环伏安曲线的0.90v附近出现明显的氧化峰,证明在扑热息痛在bdd电极上的电催化过程存在电子转移反应,并且其在对应电位下的响应电流与有机物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有机物降解过程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用于有机物电催化过程的电流逐渐增加,加快了扑热息痛的整体矿化速率;但高电流密度也加剧了电极表面析氧副反应的进行,造成电流效率逐渐下降。扑热息痛在bdd电极上的降解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在二维及多孔bdd电极上对应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0.208、0.344h-1。多孔bdd电极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为扑热息痛在bdd电极上的直接电子转移过程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促进间接电催化氧化扑热息痛过程中强氧化活性羟基自由基的电生成,最终表现出更快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速率。最后,根据扑热息痛电催化降解过程的存在的中间产物,提出了其在bdd电极上的机理及降解途径。(3)对苯二酚在不同电极材料上的电催化矿化过程表明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活性与电极析氧电位及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能力有着重要的联系;不同取代基团的对位取代酚类化合物在bdd电极上的电化学降解实验显示电催化反应的活性受取代官能团自身的电子效应制约,有机物矿化过程中取代基脱离苯环成为整个电催化反应过程的决速步骤,且电催化反应速率与取代基特征hammett常数σ呈近似线性关系。bdd电催化氧化机理主要以电产生强氧化活性羟基自由基为媒介,多孔bdd电极自身多孔结构的存在使多孔bdd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量约为二维电极的2.7倍,多孔bdd电极对于不同种类有机物的阶跃电流为二维电极的2倍,表现出更高的间接电催化氧化能力。电催化氧化不同种类有机物的降解结果表明,多孔bdd电极能够实现更快的去除速率和电流效率,但多孔电极内部不规则的孔道结构造成有机物在多孔电极内部的传质过程变得困难,成为整个降解过程的限制步骤,造成了多孔电极羟基自由基利用率只有50~60%,这在一定程度削弱了多孔BDD电极高催化氧化能力的优势。(4)针对于上述多孔电极孔洞内部传质受限的问题,进一步设计用于增强电极/溶液界面传质过程的叁维网络BDD电极。以叁维网络钛作为沉积基体制备得到具有表面微结构的叁维网络BDD电极。电极微结构表面为电催化氧化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有效电化学表面积为二维BDD电极的1.6倍。由于表面积的增强作用及天然的网络结构,叁维网络BDD电极在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对溶液中的相关电化学测试中表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较低的传质电阻;表面疏水性的增强作用使电极表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更容易脱离电极表面进入本体溶液与有机物进行电化学氧化作用,增加了羟基自由基的利用效率;叁维网络结构增强有机物在电极表面的传质过程使有机物在电极表面具有更快的传质系数,削弱了传质过程控制的限制,以上因素使叁维网络BDD电极相在具体的不同种类有机物的矿化实验中表现出更快的去除速率及动力学过程。此外,将叁维网络钛基体还可扩展到其他用于水处理的网络钛基体和活性涂层,制备得到的网络PbO2电极表现出比拟于BDD电极的优异电催化氧化性能,验证了此类网络电极的适用性和高效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吴明,郭钟宁,罗红平,唐岳,杨业成[3](2015)在《电解加工多场耦合与电极过程动力学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多场耦合模型,采用电极过程动力学方程,考虑阳极极化情况,针对钝性电解液的电解加工进行有效的模拟,通过分析加工间隙内的电场、流场与物质传递的情况,可精确的预测电解加工的形貌,使得该模型可用于电解加工的开发和优化中。对于多场耦合模型及在电解加工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工艺试验前期的大量参数范围的选择与修正。(本文来源于《第16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15-10-31)

程璃璃,李啊林,刘焕德,孙体昌,张子文[4](2014)在《黄铜矿在乙氧羰基硫脲体系中的电极过程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H值为9.18的乙氧羰基硫脲体系中,采用循环伏安电位扫描、恒电位阶跃和恒电流阶跃法研究黄铜矿表面的电极过程。循环伏安试验结果表明,黄铜矿电极从0 V左右开始氧化出现一个新的阳极氧化峰,产物Cu(ECTU)沉积在电极表面,并产生钝化且表面疏水性增强。在阴极反向扫描过程中未观测到Cu(ECTU)的还原峰。采用恒电位阶跃法可确定ECTU在黄铜矿电极表面的扩散系数为3.84×10-9 m2/s,Cu(ECTU)在黄铜矿电极表面的吸附厚度可达2.13个单分子层。恒电流阶跃法则确定吸附于黄铜矿电极表面的Cu(ECTU)的电化学动力学方程,由此计算出交换电流密度为0.043 A/m2。电化学动力学方程和电化学动力学参数值表明产物Cu(ECTU)在黄铜矿表面吸附较牢固,ECTU对黄铜矿有较好的捕收作用。(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燕汝,高翔,马厚义[5](2014)在《在腐蚀性溶液中磷酸酯改性的铁电极的动力学界面过程的电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铁材料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金属材料,但由于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极易遭受环境中腐蚀介质的侵蚀。因此研究钢铁材料的腐蚀与防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由于烷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分子具有两亲的性质,水基团在金属表面发生吸附而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薄膜,疏水基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阻挡层阻止环境中腐蚀介质对金属的侵蚀,因而可以比较有效地保护(本文来源于《2014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期刊2014-07-21)

刘艳云,张东[6](2013)在《石墨烯枝晶的动力学形成过程及其在柔性储能电极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金属的电化学沉积与枝晶的动力学形成过程引入到的实验中,将氧化石墨在交变场下剥离的同时进行电化学沉积还原,通过调整溶液的浓度,电压,波形来控制石墨烯枝晶的生长过程,石墨烯枝晶的生长受电极表面状态,电极附近溶液的化学和电化学过程,特别是电极极化过电位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动力学规律。技晶间的空隙使得石墨烯具有叁维结构,同时具有优(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8-19)

贾志军,马洪运,吴旭冉,廖斯达,王保国[7](2013)在《电化学基础(Ⅴ)——电极过程动力学及电荷传递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荷传递过程是电化学反应的本质。了解电荷传递过程有助于揭示电化学反应的内在规律,实现电化学工业过程控制和电化学反应设计。本文通过回顾电极过程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及数学表达式的演化过程,阐述电化学反应中电荷传递过程的科学背景,理解其中的科学思想,相信对于促进现代电化学研究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储能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04期)

马洪运,贾志军,吴旭冉,廖斯达,王保国[8](2013)在《电化学基础(Ⅳ)——电极过程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极过程动力学对电化学过程起着支配作用,研究成果广泛用于化学工业、能源领域、材料科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电极过程主要由扩散传质、传荷过程以及表面吸附/脱附步骤构成。电活性物质从溶液主体到电极表面的传质过程包括对流、扩散和电迁移叁种基本形式。电流-电势关系是表征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基本途径,并在特定的电极条件下,可以推导得出Tafel半对数极化曲线公式和Butler-Volmer电极动力学公式。广义的表面转化过程包含了前置的表面转化步骤和后置的表面转化步骤。此外,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能够反映电极表面流体流动对旋转圆盘电极过程的传质影响。通过对上述基本概念的总结与归纳,能够加深对电化学核心内容的把握,有利于研究开发新型应用电化学技术。(本文来源于《储能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刘叁军,覃文庆,孙伟,衷水平,陈波[9](2013)在《黄铁矿表面黄药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过程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矿物电位调控浮选和循环伏安扫描方法研究浮选与电位的关系,考察黄铁矿的浮选电位范围(电极电位),并绘制黄铁矿在不同环境中的φ—pH—c图。结果表明:黄铁矿与黄药作用的起始电位为0.1 V左右;电位在0.1 0.3 V之间时,反应受表面电子转移步骤控制;当电位大于0.3 V时,反应受传质过程控制。黄铁矿对黄药氧化起电催化作用。黄药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过程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磨矿和搅拌均会影响捕收剂与黄铁矿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奚小网,寇东星,胡林华,戴松元[10](2013)在《对电极性能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动力学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MPS)/强度调制光电压谱(IMVS)技术,采用不同纳米TiO2多孔薄膜对电极研究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内部2个主要电荷输运过程的内在联系,并探讨了载Pt材料对DSC界面动力学过程及电池宏观性能的影响机理.借助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基于不同对电极材料电池的填充因子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对电极材料的电极电荷交换过程制约光阳极膜内电子传输,进而影响电池光伏性能;同时对电极催化反应速率主要与催化剂活性、载Pt材料电导率和催化反应面积有关.(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电极过程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环境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直接关乎人类身体健康,同时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去除水体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已成为水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电催化氧化技术以电极表面电化学产生强氧化性活性物质为媒介直接或间接氧化有机物,被环保工作者广泛的应用到有机物去除领域。掺硼金刚石(BDD)电极被认作为电催化氧化领域最为理想高效的电极材料,而具体的有机物电催化氧化过程、机理及动力学增强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以BDD电极电催化有机污染物为基础,重点围绕高效BDD电极的构筑及其在有机污染物的矿化过程,探索BDD电极电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的机理、降解过程和钛基体结构与电催化之间的联系;同时针对电极/溶液界面的电催化机理及动力学过程,设计实现增强电催化氧化过程动力学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具体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提高BDD电极电催化活性的目的,在多孔钛基体上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了叁维多孔钛基掺硼金刚石(3D-Ti/BDD)薄膜,SEM、XRD和Raman测试表明多孔Ti/BDD薄膜保持了与二维BDD薄膜近似的质量、晶型及相成分。在保持BDD电极自身高析氧电位特点的前提下,基体结构由二维到多孔钛的改变使薄膜呈现叁维多孔结构,增加了BDD薄膜电极的表面积,多孔钛/BDD电极的有效电化学面积由二维BDD电极的2.62 cm2 cm-2增加到8.37 cm2cm-2;循环伏安测试及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多孔钛BDD对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对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更快的电荷转移速率,电荷转移电阻由128.3Ωcm2降低到31.3Ωcm2。同时bdd薄膜沉积过程的操作参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碳源浓度、硼掺杂浓度及反应器压力等通过影响沉积过程中金刚石颗粒的成核和生长速率,直接影响bdd晶粒的表面形貌及质量,通过操作参数的控制能够实现微米及纳米级多孔bdd薄膜的可控制备。(2)抗炎药物在叁维bdd电极上的降解过程及动力学研究。抗炎药物已成为当前水环境中出现的新型有机污染物,选取扑热息痛为模拟污染有机物,研究其在bdd电极上的降解过程及动力学。扑热息痛在循环伏安曲线的0.90v附近出现明显的氧化峰,证明在扑热息痛在bdd电极上的电催化过程存在电子转移反应,并且其在对应电位下的响应电流与有机物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有机物降解过程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用于有机物电催化过程的电流逐渐增加,加快了扑热息痛的整体矿化速率;但高电流密度也加剧了电极表面析氧副反应的进行,造成电流效率逐渐下降。扑热息痛在bdd电极上的降解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在二维及多孔bdd电极上对应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0.208、0.344h-1。多孔bdd电极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为扑热息痛在bdd电极上的直接电子转移过程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促进间接电催化氧化扑热息痛过程中强氧化活性羟基自由基的电生成,最终表现出更快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速率。最后,根据扑热息痛电催化降解过程的存在的中间产物,提出了其在bdd电极上的机理及降解途径。(3)对苯二酚在不同电极材料上的电催化矿化过程表明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活性与电极析氧电位及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能力有着重要的联系;不同取代基团的对位取代酚类化合物在bdd电极上的电化学降解实验显示电催化反应的活性受取代官能团自身的电子效应制约,有机物矿化过程中取代基脱离苯环成为整个电催化反应过程的决速步骤,且电催化反应速率与取代基特征hammett常数σ呈近似线性关系。bdd电催化氧化机理主要以电产生强氧化活性羟基自由基为媒介,多孔bdd电极自身多孔结构的存在使多孔bdd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量约为二维电极的2.7倍,多孔bdd电极对于不同种类有机物的阶跃电流为二维电极的2倍,表现出更高的间接电催化氧化能力。电催化氧化不同种类有机物的降解结果表明,多孔bdd电极能够实现更快的去除速率和电流效率,但多孔电极内部不规则的孔道结构造成有机物在多孔电极内部的传质过程变得困难,成为整个降解过程的限制步骤,造成了多孔电极羟基自由基利用率只有50~60%,这在一定程度削弱了多孔BDD电极高催化氧化能力的优势。(4)针对于上述多孔电极孔洞内部传质受限的问题,进一步设计用于增强电极/溶液界面传质过程的叁维网络BDD电极。以叁维网络钛作为沉积基体制备得到具有表面微结构的叁维网络BDD电极。电极微结构表面为电催化氧化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有效电化学表面积为二维BDD电极的1.6倍。由于表面积的增强作用及天然的网络结构,叁维网络BDD电极在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对溶液中的相关电化学测试中表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较低的传质电阻;表面疏水性的增强作用使电极表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更容易脱离电极表面进入本体溶液与有机物进行电化学氧化作用,增加了羟基自由基的利用效率;叁维网络结构增强有机物在电极表面的传质过程使有机物在电极表面具有更快的传质系数,削弱了传质过程控制的限制,以上因素使叁维网络BDD电极相在具体的不同种类有机物的矿化实验中表现出更快的去除速率及动力学过程。此外,将叁维网络钛基体还可扩展到其他用于水处理的网络钛基体和活性涂层,制备得到的网络PbO2电极表现出比拟于BDD电极的优异电催化氧化性能,验证了此类网络电极的适用性和高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极过程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黄成德,蔡建爽.研究生课程《电极过程动力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何亚鹏.钛基体增强掺硼金刚石电极电催化过程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吴明,郭钟宁,罗红平,唐岳,杨业成.电解加工多场耦合与电极过程动力学仿真研究[C].第16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上).2015

[4].程璃璃,李啊林,刘焕德,孙体昌,张子文.黄铜矿在乙氧羰基硫脲体系中的电极过程动力学[J].有色金属工程.2014

[5].燕汝,高翔,马厚义.在腐蚀性溶液中磷酸酯改性的铁电极的动力学界面过程的电化学研究[C].2014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2014

[6].刘艳云,张东.石墨烯枝晶的动力学形成过程及其在柔性储能电极方面的应用[C].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2013

[7].贾志军,马洪运,吴旭冉,廖斯达,王保国.电化学基础(Ⅴ)——电极过程动力学及电荷传递过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

[8].马洪运,贾志军,吴旭冉,廖斯达,王保国.电化学基础(Ⅳ)——电极过程动力学[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

[9].刘叁军,覃文庆,孙伟,衷水平,陈波.黄铁矿表面黄药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过程动力学[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3

[10].奚小网,寇东星,胡林华,戴松元.对电极性能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动力学过程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不同温度下制备样品的扫描电镜图典型的叁维阻抗谱图用于模拟α-MnO2·nH2O/MCS复合电极电化学性...(Ⅱ)-NH3-NH4Cl-H2O体系电极过程4-5铝块附近电流密度分布图(a)恒定...

标签:;  ;  ;  ;  ;  ;  ;  

电极过程动力学论文_黄成德,蔡建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