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褐牙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牙鲆,耳石,免疫,毒性,生活史,功能,超低温。
褐牙鲆论文文献综述
任中华[1](2019)在《褐牙鲆早期生活史阶段的抗氧化和免疫系统对甲基汞毒性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生命过程和人类的水产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这也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早期生活史阶段(Early life stage,ELS)为研究对象,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胚胎:0-24μg/L,48 h;仔鱼:0-30μg/L,96 h)分别计算褐牙鲆胚胎和仔鱼的MeHg半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 of 50%,LC_(50));通过亚急性毒性实验(0-15μg/L;胚胎-仔鱼卵黄囊基本消失,128h)分析MeHg对褐牙鲆胚胎-仔鱼阶段发育、存活和生长过程的毒性效应;通过MeHg对仔鱼的慢性毒性实验(0-10.0μg/L,胚胎-仔鱼着底,35 d),分析MeHg对褐牙鲆仔鱼抗氧化能力、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LPO)水平、免疫功能和生长的影响;通过MeHg对幼鱼的慢性毒性实验(0-20.0μg/L,30 d),分析MeHg对褐牙鲆幼鱼不同组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MeHg在幼鱼体内蓄积的组织特异性,以及MeHg对幼鱼生长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MeHg对褐牙鲆ELS生长、发育和存活过程和重要生理功能的毒性效应,探讨MeHg对鱼类的致毒机制,为研究近海污染条件下鱼类资源关键补充过程的衰退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海洋环境污染检测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甲基汞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MeHg对褐牙鲆胚胎的24 h-、48 h-LC_(50)分别为17.4、15.3μg/L,对仔鱼的24 h-、48 h-、72 h-、96 h-LC_(50)分别为22.3、20.7、19.0、16.3μg/L,胚胎对MeHg的毒性更敏感。甲基汞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暴露浓度≥13μg/L时,胚胎和仔鱼的累积死亡率和仔鱼的累积畸形率均显着升高,而仔鱼的最终体长和卵黄囊吸收率均显着降低,4个生物学指标均表现出显着的浓度制约性,可作为有效的生物学指标应用于评估MeHg对褐牙鲆ELS的毒性效应。然而,MeHg对胚胎的累积孵化率无显着影响,但胚胎在15μg/L浓度组的孵化比例相比对照组显着升高。亚急性毒性实验中设置的MeHg暴露浓度均低于胚胎和仔鱼的LC_(50),可能尚未达到抑制胚胎孵化率的阈值,但高浓度的MeHg暴露(15μg/L)能延长胚胎的孵化时间,对其孵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甲基汞对褐牙鲆仔鱼的慢性实验结束后,仔鱼体内的MeHg蓄积量与暴露浓度呈正相关,浓度制约性显着;仔鱼的生长在≥1.0μg/L浓度组受抑制。相比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在各个MeHg浓度组差异均不显着,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R)活性均在10.0μg/L浓度组显着升高,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LPO)水平均在≥1.0μg/L浓度组显着升高。除了sod之外,抗氧化相关基因(cat和gpx,10.0μg/L;gr,≥1.0μg/L)表达量均显着升高。此外,溶菌酶(Lysozyme,LZM)含量在10.0μg/L浓度组相比对照组显着升高,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IgM)含量却在10.0μg/L浓度组显着降低。随着暴露浓度升高,免疫相关基因(hsp70,0.1和10.0μg/L;lzm和il-1β,≥1.0μg/L;il-6和tnf-α,10.0μg/L)表达量显着升高,而igm表达量却在≥0.1μg/L浓度组显着降低。总体而言,当暴露浓度≥1.0μg/L时,MeHg对仔鱼造成氧化压力,而当暴露浓度达到10.0μg/L时,MeHg对仔鱼产生免疫毒性。此外,抗氧化和免疫生物标志物的活性(含量)变化与抗氧化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基本保持同步,共同抵御MeHg暴露对仔鱼产生的氧化压力和免疫毒性,而这些指标对MeHg的毒性响应敏感,可作为有效的指标用于MeHg对鱼类ELS的毒性效应研究。甲基汞对褐牙鲆幼鱼的慢性实验结束后,幼鱼体内MeHg蓄积量具有显着的浓度制约性和组织特异性,各个组织内的MeHg蓄积量均随MeHg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各组织对MeHg的蓄积能力总体上呈肝脏>鳃>脾脏>肌肉的趋势。肝脏的LPO水平高于鳃和肌肉,其抗氧化能力生物标志物对MeHg暴露相比鳃和肌肉组织更敏感。具体而言,肝脏内4种抗氧化剂的活性(含量)均在低浓度组被诱导升高,但在高浓度组其活性(含量)被抑制;鳃内CAT活性在各个实验组均无显着差异,但其它3种抗氧化剂的活性(含量)表现出在低浓度组被诱导升高而高浓度组被抑制的趋势;肌肉内CAT活性在各个处理组无显着差异,但其它3种抗氧化剂的活性(含量)在各个浓度组均被诱导升高。此外,肝脏、鳃和脾脏的免疫功能生物标志物活性(含量)因暴露浓度而异,3种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LZM对MeHg暴露敏感,能较好的反映对MeHg暴露的浓度制约关系和组织特异性。同时,当暴露浓度达到20.0μg/L时,幼鱼的生长被抑制。由此可见,褐牙鲆幼鱼抗氧化能力(SOD、CA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Glutathione(GSH))和免疫功能生物标志物(ACP、AKP、LZM),均可作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MeHg对海水鱼类的毒性效应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田洪林[2](2019)在《元素浓度和水温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仔稚鱼耳石中Sr和Ba沉积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认识鱼类耳石中微量元素的沉积机制及其与水环境中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是基于耳石微化学方法重新构建鱼类生活史并反演其生活履历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仔稚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耳石中微化学元素沉积水平与鱼类早期生活过程中所经历的水环境中微量元素浓度的关系,并探讨了水温及个体生长因素对耳石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旨在从基础生态学角度解析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微量元素沉积机制及关键影响因子,为构建解决鱼类群体判别、生活史重建和基于种群的渔业资源管理等鱼类生态学问题的耳石微化学分析技术提供基础性理论支持。传统的耳石沉积机制研究多以单一元素为研究对象,往往忽略其他元素浓度变化的潜在影响。本研究以Sr、Ba为代表性元素,探讨了在褐牙鲆耳石中目标元素沉积过程中的目标元素浓度的主导效应及与其他元素的潜在交互效应。研究发现,Sr、Ba在耳石中的沉积量分别与水环境中Sr、Ba的浓度变化显着正相关。Sr的沉积效率高于Ba,且二者的沉积效率均随水环境中元素浓度升高而降低。水环境中Sr的浓度升高对Ba在耳石中的沉积有较小抑制作用,而Ba的浓度变化对Sr在耳石中的沉积基本无影响。Sr浓度升高对Ba沉积的抑制效应可能是源于水环境中Sr的浓度远高于Ba的浓度,使Sr在与耳石结合的过程中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因此,在耳石微化学的实际应用中不仅需要考虑目标元素在水环境中的浓度,更需要考虑可能对目标元素沉积产生竞争或促进作用的其他水化学元素浓度,才能更为准确地追溯鱼类个体的水化学履历。本研究主要针对同一环境条件下出现的生长差异对耳石中微量元素沉积的潜在影响,并发现这种生长差异对Sr、Ba在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的沉积过程无明显作用。自然环境中,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同世代鱼类个体往往具有相同的生活史,相同年龄个体的耳石微化学特征能够代表其同世代群体所经历的水环境变化。本研究发现,水温升高能够显着促进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Sr的沉积,高水温下Sr在耳石中的沉积量及沉积速率均显着高于低水温条件。同时,微量元素沉积过程中的水温效应远小于元素浓度效应,不同水温下Sr在耳石中的沉积量与水环境中Sr的浓度表现为显着的线性正相关。水温变化能够影响Sr在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沉积量的大小,故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微量元素沉积具备良好的反演温度史的能力。总体而言,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的微量元素沉积能够良好地反映周围水化学及温度变化,具备反演自身生活史的能力。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应该考虑目标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浓度变动所带来的潜在影响,另一方面应该考虑个体生长发育水平差异可能带来的沉积效应差别。全面了解不同环境因子对耳石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能够更好地获取耳石中微量元素的沉积机制,为鱼类生活史重建、种群判别以及基于种群的渔业资源管理等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任中华,曹亮,刘金虎,崔雯婷,窦硕增[3](2019)在《甲基汞在褐牙鲆幼鱼体内蓄积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对免疫功能和生长的毒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基汞(MeHg)对鱼类多种生命过程存在极强的毒性作用,但有关其对海水鱼类免疫功能的毒性作用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实验毒理学方法研究了MeHg(暴露浓度0.0, 0.1, 1.0, 10.0, 20.0μg/L;暴露时间30天)在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组织(鳃、肝脏和脾脏)中的蓄积特征及其对幼鱼的四种免疫功能生物指示物(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免疫球蛋白MIgM)和生长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幼鱼体内MeHg蓄积量具有显着的浓度依赖性和组织特异性,各组织对MeHg的蓄积能力总体上呈现肝脏>鳃>脾脏的趋势;四种免疫功能生物指示物(活性或含量)对不同MeHg浓度暴露的响应方式各异,且具有显着的组织特异性; MeHg达到一定暴露浓度后显着抑制幼鱼的生长。总体而言,MeHg在褐牙鲆幼鱼体内蓄积,对其产生免疫毒性,并抑制幼鱼的生长。此外,ACP、AKP和LZM等免疫性指标能较好的反映对MeHg暴露的浓度依赖关系和组织特异性,可作为海水环境中MeHg污染风险评估和生物毒性分析的潜在生物指示物。(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黄晓荣,冯广朋,刘鉴毅,王妤,张涛[4](2019)在《计算机辅助分析冷冻前后褐牙鲆精子运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了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精子在室温和低温下的活力与寿命,并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对超低温冷冻前后褐牙鲆精子的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褐牙鲆精子在室温(25℃)下,可存活4 d,在低温(4℃)下可存活7 d;鲜精的活力为(87. 74±5. 47)%,解冻后,精子的最高活性为(84. 00±3. 67)%;激活0. 5 min时,冻精与鲜精的运动精子占总精子数的百分率(MOT)无显着性差异(P>0. 05),但精子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运动速度(VAP)和精子运动路线的曲折程度(LIN)都有显着性差异(P <0. 05);激活4min和10min时,冻精与鲜精的MOT、VCL、VSL、VAP和LIN间都有显着性差异(P <0. 05)。鲜精激活0. 5 min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左右摆动和不运动的精子数目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4. 49±3. 87)%、(48. 53±4. 55)%、(24. 72±2. 86)%和(2. 27±1. 22)%;冻精激活0. 5min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左右摆动和不运动的精子数目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8. 58±1. 33)%、(35. 67±3. 00)%、(35. 24±2. 67)%和(10. 51±1. 33)%。随着激活时间的延长,褐牙鲆鲜精和冻精的运动状态均发生了改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精子数目逐渐减少,而不运动和左右摆动的精子数目逐渐增加。(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9年01期)
姜秦,杨宁,袁瑞,陈京华,王正丽[5](2018)在《大豆异黄酮对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异黄酮作为免疫增强剂对机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离体条件下以不同质量浓度大豆异黄酮细胞培养液(0、0.1、0.5、1.0、1.5、2.0mg/mL)培养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分别在培养至6、12、24h收集细胞并进行细胞RNA提取,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巨噬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IL-1"、IFN-#、IgM及HSP70的相对表达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下,大豆异黄酮显着影响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中4种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且大豆异黄酮质量浓度为0.5~1.5mg/mL时,显着上调IL-1"、IFN-#和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P<0.05),0.5~1.0mg/mL的大豆异黄酮显着上调IgM基因的相对表达(P<0.05)。选取大豆异黄酮质量浓度为1.0mg/mL时,研究脂多糖刺激下大豆异黄酮对4种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脂多糖刺激下,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4种免疫相关基因随刺激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未添加大豆异黄酮组基本一致,但是在特定取样时间点,其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IL-1"在脂多糖刺激后6h和24h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IFN-#在脂多糖刺激后24h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IgM则在刺激后6h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而HSP70自脂多糖刺激后3h开始,其相对表达量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培养液中大豆异黄酮质量浓度为0.5~1.5mg/mL时,能够显着上调体外培养条件下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IL-1"、IFN-#、IgM和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从而增强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的免疫力。(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元辉明,邹华锋,吕为群[6](2018)在《活泼与不活泼褐牙鲆尾部神经系统UI表达差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褐牙鲆是主要的广盐性底栖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渤海及东海和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本研究运用行为学方法筛选得到了活泼与不活泼褐牙鲆,并从呼吸代谢的生理方面比较了两者的差异,呼吸代谢研究显示活泼褐牙鲆的标准代谢率(SMR),最大代谢率(MMR)和绝对有氧范围(AAS)都比不活泼褐牙鲆高。免疫组化和QPCR共同显示在隔离应激的条件下,不活泼褐牙鲆尾部神经系统UI的表达量要高于活泼牙鲆,表明在相同应激条件下,不活泼褐牙鲆神经内分泌活动表现更强,较活泼褐牙鲆更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研究不同个性的褐牙鲆对于牙鲆的选育与养殖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8期)
李爽,李耕,潘玉洲,张力,申旭东[7](2018)在《褐牙鲆幼鱼耳石上的外源Sr标记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利用外源锶(Sr)在牙鲆耳石上进行人工标记的可行性以及最适浓度,配制了不同浓度SrCl_2·6H_2O溶液(对照组浓度为0,试验组浓度为8、12、16、20mg/L),再将褐牙鲆幼鱼养于各浓度溶液中,进行20d的浸染试验,之后移入正常水体中恢复养殖20d,最后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其耳石Sr标记结果进行确认。结果表明,浸染组鱼耳石上能形成十分明显的红色环带,对照组则无变化。整体上Sr在牙鲆耳石上的沉积量与水体中锶的浓度呈正相关,对8~16mg/L组观察,耳石Sr/Ca的峰值会随浸染浓度增加而增大;但在16~20mg/L组,Sr/Ca的峰值变化不明显。所有试验组幼鱼经恢复养殖后耳石Sr水平均能降到与对照组的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利用外源Sr标记对褐牙鲆这种海生鱼类而言可行,且符合放流标记技术要求,对褐牙鲆而言最佳暴露浓度应以16mg/L为宜。(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蔺鹏飞,苗晶晶,潘鲁青,林雨霏,武江越[8](2018)在《对二甲苯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的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急性和28 d慢性暴露试验研究了海洋典型危险化学品对二甲苯对褐牙鲆幼鱼的致死效应和生长抑制效应,并测定了遗传毒性、神经毒性以及免疫毒性效应相关的毒理学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对二甲苯对褐牙鲆幼鱼的96 h-LC50为45.7 mg·L~(-1),根据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规定的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分级标准,属于中等毒性,浓度高于2.3 mg·L~(-1)的暴露能显着抑制褐牙鲆幼鱼的生长;4.6和9.2 mg·L~(-1)浓度组观察到对二甲苯暴露28 d后褐牙鲆肝脏中的丙二醛含量与DNA损伤程度显着升高,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力被明显抑制;9.2 mg·L~(-1)浓度组暴露28 d后,褐牙鲆幼鱼体内总血细胞数量和溶菌酶活力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对二甲苯长期作用可导致褐牙鲆幼鱼的氧化胁迫,造成其肝脏毒性损伤并产生神经毒性与免疫毒性。本实验结果为了解对二甲苯对鱼类的毒性作用机制以及对二甲苯的海洋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向玉婷,张俊玲,施志仪[9](2018)在《高温与性激素诱导对褐牙鲆kiss2和gpr54-2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Kisspeptin是调控脊椎动物生殖的重要神经内分泌因子,本实验室先前已鉴定了褐牙鲆kiss2及其受体gpr54-2基因,二者在褐牙鲆脑和性腺中具有较高表达,但其在褐牙鲆早期性腺分化中的作用以及温度、外源激素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设置高温(28℃)、雌激素(10μg/L)、雄激素(10μg/L)处理组和常温(20℃)对照组培育性腺分化早期的褐牙鲆幼鱼(45日龄、55日龄和65日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高温和性激素诱导对褐牙鲆早期性腺分化过程中kiss2及其受体gpr54-2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高温和雌激素处理可以促进褐牙鲆脑中kiss2和性腺中gpr54-2的表达,却下调了褐牙鲆性腺中kiss2的表达;而雄激素处理则使褐牙鲆脑和性腺中kiss2和gpr54-2的表达几乎都受到显着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述kiss2和gpr54-2基因在褐牙鲆早期性腺分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袁瑞,杨宁,姜秦,王正丽[10](2018)在《大豆异黄酮对褐牙鲆免疫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超净台内剖取、研磨褐牙鲆头肾,用Ortuńo的方法分离头肾巨噬细胞;无菌抗凝尾静脉抽血分离外周血白细胞。用含有0、0.1、0.5、1.0、1.5mg/mL和2.0mg/mL大豆异黄酮的细胞培养液分别体外培养这些细胞,24h后分别测定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力、增殖活力及吞噬活力等免疫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下,大豆异黄酮显着影响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免疫力(P<0.05),且随着培养液中大豆异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上述细胞免疫力先增后降。当培养液中大豆异黄酮质量浓度为0.5mg/mL时,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力、增殖活力以及吞噬活力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当大豆异黄酮质量浓度达到2mg/mL时,显着抑制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免疫力(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体外细胞培养中添加0.5mg/mL大豆异黄酮促进了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免疫力;2mg/mL大豆异黄酮则明显抑制细胞免疫力。(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褐牙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学认识鱼类耳石中微量元素的沉积机制及其与水环境中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是基于耳石微化学方法重新构建鱼类生活史并反演其生活履历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仔稚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耳石中微化学元素沉积水平与鱼类早期生活过程中所经历的水环境中微量元素浓度的关系,并探讨了水温及个体生长因素对耳石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旨在从基础生态学角度解析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微量元素沉积机制及关键影响因子,为构建解决鱼类群体判别、生活史重建和基于种群的渔业资源管理等鱼类生态学问题的耳石微化学分析技术提供基础性理论支持。传统的耳石沉积机制研究多以单一元素为研究对象,往往忽略其他元素浓度变化的潜在影响。本研究以Sr、Ba为代表性元素,探讨了在褐牙鲆耳石中目标元素沉积过程中的目标元素浓度的主导效应及与其他元素的潜在交互效应。研究发现,Sr、Ba在耳石中的沉积量分别与水环境中Sr、Ba的浓度变化显着正相关。Sr的沉积效率高于Ba,且二者的沉积效率均随水环境中元素浓度升高而降低。水环境中Sr的浓度升高对Ba在耳石中的沉积有较小抑制作用,而Ba的浓度变化对Sr在耳石中的沉积基本无影响。Sr浓度升高对Ba沉积的抑制效应可能是源于水环境中Sr的浓度远高于Ba的浓度,使Sr在与耳石结合的过程中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因此,在耳石微化学的实际应用中不仅需要考虑目标元素在水环境中的浓度,更需要考虑可能对目标元素沉积产生竞争或促进作用的其他水化学元素浓度,才能更为准确地追溯鱼类个体的水化学履历。本研究主要针对同一环境条件下出现的生长差异对耳石中微量元素沉积的潜在影响,并发现这种生长差异对Sr、Ba在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的沉积过程无明显作用。自然环境中,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同世代鱼类个体往往具有相同的生活史,相同年龄个体的耳石微化学特征能够代表其同世代群体所经历的水环境变化。本研究发现,水温升高能够显着促进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Sr的沉积,高水温下Sr在耳石中的沉积量及沉积速率均显着高于低水温条件。同时,微量元素沉积过程中的水温效应远小于元素浓度效应,不同水温下Sr在耳石中的沉积量与水环境中Sr的浓度表现为显着的线性正相关。水温变化能够影响Sr在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沉积量的大小,故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微量元素沉积具备良好的反演温度史的能力。总体而言,褐牙鲆仔稚鱼耳石中的微量元素沉积能够良好地反映周围水化学及温度变化,具备反演自身生活史的能力。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应该考虑目标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浓度变动所带来的潜在影响,另一方面应该考虑个体生长发育水平差异可能带来的沉积效应差别。全面了解不同环境因子对耳石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能够更好地获取耳石中微量元素的沉积机制,为鱼类生活史重建、种群判别以及基于种群的渔业资源管理等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褐牙鲆论文参考文献
[1].任中华.褐牙鲆早期生活史阶段的抗氧化和免疫系统对甲基汞毒性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2].田洪林.元素浓度和水温对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仔稚鱼耳石中Sr和Ba沉积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3].任中华,曹亮,刘金虎,崔雯婷,窦硕增.甲基汞在褐牙鲆幼鱼体内蓄积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对免疫功能和生长的毒性作用[J].海洋科学.2019
[4].黄晓荣,冯广朋,刘鉴毅,王妤,张涛.计算机辅助分析冷冻前后褐牙鲆精子运动特征[J].海洋渔业.2019
[5].姜秦,杨宁,袁瑞,陈京华,王正丽.大豆异黄酮对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体外研究[J].水产科学.2018
[6].元辉明,邹华锋,吕为群.活泼与不活泼褐牙鲆尾部神经系统UI表达差异的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7].李爽,李耕,潘玉洲,张力,申旭东.褐牙鲆幼鱼耳石上的外源Sr标记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8
[8].蔺鹏飞,苗晶晶,潘鲁青,林雨霏,武江越.对二甲苯对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幼鱼的毒性效应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8
[9].向玉婷,张俊玲,施志仪.高温与性激素诱导对褐牙鲆kiss2和gpr54-2基因表达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8
[10].袁瑞,杨宁,姜秦,王正丽.大豆异黄酮对褐牙鲆免疫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J].水产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