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美姑县佐戈依达乡小学校616450
摘要:随着我国小学教育的改革,诸如评优机制、教师聘任等,在给每位老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然而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在教育研究中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农村小学教师的调查和研究,本文简要分析了几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希望对今后的教育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和对策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在教书过程中逐渐消磨了热情,被工作的压力、学校的体制、社会的舆论等问题压迫得出现了心理不平衡的现象,在工作中就出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他人的容忍度下降、态度和行为冷漠、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况不再十分关心、缺乏成就感、工作没有上进心和工作热情等方面。要想有效地改善这一现象,就要找准问题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评价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城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一般具有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硬件设施落后、资源匮乏等特点。这样的社会条件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容易造成教师由于难以进行教学实战而自暴自弃的现象。其次,社会中对小学教师总是存在期望过高、投入不足的现象,总是认为小学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丰富的知识,还要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思维发展、心态发展、个性形成等方面都给予帮助,最后能一下子就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但是对教师的回报即薪资、福利待遇等问题较其他行业的知识分子来说还是处于偏低状态,因此教师容易因心理不平衡的问题而产生职业倦怠。
2.学校管理因素
学校的基本管理目标是提高升学率,进而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但这与教师教学的创新性、素质和思维教育模式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师的教学心血不被学校重视,同时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及管理制度也很难让教师产生上进、奋斗的心理,因此在长期缺乏支持和助人意识的情况下就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现象。单一的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制度,降低了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影响了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积极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同时也强化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3.教师职业和个人因素
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过程中所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增加,没有多余的自我放松时间,容易导致压力过大而产生职业倦怠。同时,缺乏自信心、自我调节能力差、满足感低的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把握社会舆论导向,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首先要从社会评价的角度出发。我国社会应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加大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财政投入,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让教师的投入与产出能够成正比,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让教师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更好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其次,还要把握社会的舆论导向,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家长、学生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都能够对教师给予合理的尊重,并降低其适当的期望,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教师的切身利益
学校是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重要因素。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方式,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与学校的管理目标联系起来,尊重教师的付出和劳动,同时让教师参与到平时的学校管理过程中,让教师拥有发言权,能够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其次,学校要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晋升机制、福利机制等管理制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提高教师的切身利益,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
3.提高职业素养和心态,增强作为教师的幸福感
在教师个人方面,教师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专业知识的“充电”,在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增加工作的自信心,进而提高教师的心理抗压能力。其次,要懂得劳逸结合,在工作之余给予自己放松和释压的活动,将心理负面因素尽可能地发泄出去,保持心态的平和性。最后,还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高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们的工作心得、经验、心理体验都能够得到交流,提高教师对职业的幸福感,更好地杜绝职业倦怠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不仅与社会评价、学校管理等方面有关,与教师本身的职业特点、教师的个人心理因素等方面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解决教师职业倦怠这一问题时,要从各个方面同时考虑,消除对教师心理的影响。
参考参考
[1]李科生陈丽君何忠华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支持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02):135-138。
[2]李永才王德瑞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以海南省黎苗族地区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3(04):2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