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溶胶凝胶法论文-潘惠贤,汪莉,贺拴玲,王杰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论文-潘惠贤,汪莉,贺拴玲,王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改进的溶胶凝胶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溶胶凝胶法,选择性催化还原,TiO2,ZrO2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论文文献综述

潘惠贤,汪莉,贺拴玲,王杰[1](2017)在《溶胶凝胶法的改进及煅烧条件对MnO_x-CeO_x/WO_3/TiO_2-Zr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良的溶胶凝胶法制备摩尔比4:1的Ti O_2-Zr O_2载体,以典型的分步浸渍法依次浸渍负载WO_3、Mn O_x-Ce O_x,制备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等技术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低温NH_3-SCR脱硝活性和抗硫性。结果表明,先将氧氯化锆与钛酸丁酯乙醇溶液混合再滴定乙酸抑制剂,会有更多的Zr~(4+)掺杂进入Ti O_2晶格内,产生较多的晶格缺陷和活性位点;制备的载体均为纳米级颗粒,改进制备方法后的载体粒径更小,分散更均匀。煅烧温度为200℃,煅烧时间为2.5h的催化剂表现最佳,100℃时脱硝活性达到98%,100℃下持续通入SO_2(100ppm)8h后,NO转化率可维持在75%左右。(本文来源于《2017第二届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10-25)

徐洪芳[2](2015)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FTO透明导电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既有优异的导电性,又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已经成为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和透明电子器件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TCO薄膜中,氟掺杂二氧化锡(FTO)薄膜制备成本相对低廉,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高,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制备FTO薄膜的方法有很多,本文在普通溶胶凝胶的基础上,对溶胶的制备方法和成膜工艺过程加以改进,制备了光电性能优异的FTO薄膜。为了减少阴离子杂质对F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去除薄膜中的阴离子杂质,本文通过干凝胶再溶解法制备溶胶,有效地去除溶胶中Cl-离子含量,减少了Cl-离子对载流子的散射作用,提高了FTO薄膜的光电性能。为了减少玻璃基片中的阳离子杂质对F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先在玻璃基底上旋涂一层Si O2膜,有效地阻止了玻璃中的Na+,Ca+等杂质离子进入FTO薄膜。此外,相对于在空气中退火的样品,将干燥完毕的FTO薄膜在氮气保护气氛中退火,薄膜的导电性明显得到提高。本文讨论了溶剂、氟掺杂浓度、溶胶浓度、PH值、稳定剂、加水量对FTO溶胶质量的影响。选用无水乙醇作溶剂,乙酸作PH值调节剂和稳定剂,当溶胶浓度为0.4 mol/L,氟掺杂浓度为20%,PH=3,H2O的量为5 ml时,配置的溶胶均匀、澄清、透明,溶胶成熟快,丁达尔效应明显,制备的薄膜表面均匀平整、透光性好、电阻率低。本文探讨了成膜工艺中旋涂层数、退火温度和退火气氛对F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测试薄膜的横切面,可以得出每层薄膜的厚度约75 nm。当掺杂浓度为20%,膜厚为600 nm时,薄膜电阻率可达8.45×10-3?·cm,平均透射率为75%。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薄膜的导电性和透光性逐渐提高,当退火温度达到500℃时,薄膜的光电性能最佳。在氮气保护下退火1小时,制备出的薄膜比在空气中退火得到的薄膜电导率提高4倍,对透射率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5-05-01)

白小龙[3](2014)在《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及其光催化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钛作为当前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功能材料,可以利用光催化作用生成活性氧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环境体系中各种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能键破坏而彻底降解污染物,大部分物质被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者转化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本文采用改进溶胶-凝胶法,无需经过高温煅烧作用,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条件,在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状态下,制备得到了活性较高的光催化纳米二氧化钛,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复合CdS/TiO2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制备得到的样品进行表征,并以一定浓度的甲基橙溶液为模拟废水,在可见和紫外光不同照射条件下对甲基橙进行光催化降解。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和条件,建立了从制备到结构再到光催化降解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60℃、水钛摩尔比为80、pH为2,不需要经过高温煅烧,即可得到形貌较好的纳米二氧化钛。(2)制备得到的纳米二氧化钛样品在不同光催化条件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二氧化钛的投加量为1.8g/L,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10mg/L的甲基橙溶液,5h后液相中甲基橙去除率达到74.15%;二氧化钛投加量相同,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10mg/L的甲基橙溶液,4h后降解率达到99.84%,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是吸附与光催化协同作用的结果。(3)制备得到的纯纳米二氧化钛样品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为锐钛矿晶相,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有部分区域有颗粒团聚现象。(4)制备CdS掺杂TiO2,得到了较优的制备CdS/TiO2工艺;通过不同CdS的掺杂量1%、3%、5%、8%、10%(质量分数),改进了TiO2的光催化效果,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并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杂1%的CdS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可见光条件下降解甲基橙溶液5h,降解率达到65.73%,紫外光降解4h,降解率达到96.10%,搅拌和超声过程中有吸附甲基橙现象,但在光催化过程中并无CdS/TiO2吸附甲基橙现象,光催化降解后吸附在二氧化钛上的甲基橙全部被降解;通过表征测试可知,制备得到的掺杂样品中含有硫化镉(CdS),硫化镉呈六方和立方晶相。(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4-04-10)

S.,A.,HASSANZADEH-TABRIZI[4](2011)在《改进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YAG:Eu纳米粉末及其发光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溶胶-凝胶法合成Eu掺杂钇铝石榴石纳(YAG:Eu)米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和差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发光谱仪等研究粉末的结构、形貌和发光光谱。结果表明:合成的YAG:Eu纳米粉末平均粒径为50nm,在煅烧过程中其活化能为24.1kJ/mol,YAG:Eu纳米粉末晶体表现出橙-红发射特征,对应的5D0–7F1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1年11期)

袁文辉,周辰辰,李莉[5](2010)在《改进溶胶-凝胶法合成CeO_2-ZrO_2固溶体及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e(NO_3)_3·6H_2O和ZrO(NO_3)_2·2H_2O为原料采用改进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级铈锆固溶体,考察了不同铈锆摩尔比和温度条件对制备固溶体的粒度、晶型和还原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优化工艺条件.采用XRD、比表面积测定(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程序升温还原(TP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固溶体均为立方萤石结构的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其比表面积可达92m~2/g;450℃焙烧制备的样品具有良好的还原活性.在常压固定床流动体系中进行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结果表明:当n(Ce):n(Zr)=3:1时,CeO_2-ZrO_2固溶体比CeO_2和其它比例的固溶体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氢气的选择性.ZrO_2的引入不但改进了CeO_2的热稳定性,而且提高了CeO_2的还原能力.(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0年08期)

李利君,皮丕辉,王炼石,文秀芳,程江[6](2010)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包覆型铝颜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铝颜料的耐酸及耐碱性,同时保持铝颜料特有的金属光泽,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对铝颜料进行了表面包覆,结合FTIR、SEM、TEM、XPS等方法对包覆型铝颜料的微观形貌及包覆层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2包覆的铝颜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可以在铝颜料表面形成致密的网状包覆层,从而使其在pH=1的酸性介质及pH=11的碱性介质中的腐蚀保护因子分别达到99.8%和99.9%;与未包覆的铝颜料相比,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包覆型铝颜料的光泽度仅下降3.2%,较好地保持了其本身的金属光泽.(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艺》期刊2010年04期)

彭娟[7](2008)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铌酸锶钡/钛酸锶钡复相陶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方钨青铜结构的铌酸锶钡(Sr_xBa_(1-x)Nb_2O_6,0.25≤x≤0.75,简写为SBN)和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锶钡(Sr_xBa_(1-x)TiO_3,简写为BST)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是实验研究和应用开发的热点。为了发掘两类材料更优异的性能进而探索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人们开始研究SBN和SBT复合陶瓷的制备和介电性能。本文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SBN和BST两相共存的复相陶瓷,简称BSTN,系统研究了其制备方法和及制备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复相陶瓷体系中不同Sr/Ba比和Nb/Ti比对体系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系统研究了BSTN的结构,并结合TG-DTA等分析手段对烧结制度进行了分析。通过阻抗测试仪及LCR数字电桥分析了BSTN复相陶瓷的介频特性及介温特性。本论文的研究表明:(1)与传统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固相法相比,改进的溶胶凝胶法有利于两相的良好固溶,同时降低烧结温度并抑制晶粒的异常生长;(2)通过对前聚体干凝胶的热分析得到其最佳的预烧温度为800℃,并结合现有烧结炉制定出烧结过程中的升温曲线;(3)分析了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复相陶制备的影响,得到:钙钛矿相BST的形成温度低于钨青铜相SBN,确定实验采用烧结温度1250℃烧结3h;(4)在x范围为0.25~0.75之间钙钛矿相和钨青铜相可以良好的固溶在复相体系中。随着x值的增加复相陶瓷室温下的介电常数逐渐减小,而介电损耗逐渐增加。所以当体系Sr/Ba比为3/7时,介电常数较大的同时介电损耗较小,且居里温度在室温范围,对提高介电器件的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5)固定Sr/Ba比为3/7,系统研究了复相陶瓷0.7BaO·0.3SrO·(1-y)TiO2·yNb2O5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与Nb/Ti比的关系。随着体系中Nb5+含量的增加,其居里温度不断升高,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减小,当y=0.7时表现出良好的介频特性和温频特性,可以认为复相陶瓷的介电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08-01-01)

杨晶[8](2006)在《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及氧化钛纳米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化的材料表面可以增强或改善材料表面的许多性能,如强度,硬度,耐腐蚀,耐氧化性等。本文应用溶胶凝胶法同时借助激光及表面活性剂作用制备氧化锆纳米粉及纳米薄膜,溶胶凝胶法借助新的离子掺杂制备氧化钛可见光光催化薄膜,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本文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ZrO_2-Y_2O_3(YSZ)纳米颗粒,在溶胶先驱体中加入一种新的分散剂PE来获得分布均匀,颗粒尺寸小,团聚度低的纳米YSZ颗粒。在反应中柠檬酸与硝酸盐的最佳比例为0.56,反应产物为N_2,此时可获得的纳米晶粒的尺寸约为12nm。加入分散剂PE可改变所得颗粒的尺寸及形状,PE加入量为ZrOCl_2质量的2%时,分散效果最好,获得了纳米颗粒团聚最小,纳米颗粒团聚尺寸为30-70nm。2.在氧化锆纳米粉制备基础上,利用聚乙烯醇的特性将其作为分散剂和成膜助剂加入溶胶中,通过空间位阻作用和静电稳定作用抑制胶粒的长大,并利用聚乙烯醇的粘性提高了涂膜厚度,同时采用分级干燥法在激光预处理的纳米不锈钢表面获得了氧化锆纳米薄膜。通过对激光作用表面热场的数值模拟估算出表面温度变化和冷却速率,理论说明了不锈钢表面纳米和亚微米薄膜的形成过程。3.以无机锆盐(ZrOCl_2·8H_2O)为先驱反应物,运用溶胶—凝胶技术在不锈钢表面获得氧化锆的凝胶薄膜,通过选择和控制干燥,激光加工参数最终得到完整均匀不开裂的二氧化锆薄膜。用激光辐照法,适当的激光能量直接作用于溶胶涂层得到坚硬的氧化锆晶态涂层。激光辐照氧化锆纳米粉和溶胶涂层,粉体颗粒与溶胶结晶产生的晶粒结合基底微熔得到氧化锆表面涂层。4.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凝胶薄膜,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凝胶薄膜在真空镀膜仪电离N2中烧结,通过XPS能谱分析可知在其近表面区域成功地掺入N、C,获得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TiO_(2-x-y)NxCy(TNC)薄膜,由于N,C的共同掺杂将Ti~(4+)还原成Ti~(3+)产生的氧空位使TiO_2薄膜的可见光光催化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6-11-01)

罗伟,傅相锴,马丽华,周杰[9](2006)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Mo-W氧化物薄膜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An enormous number of experimental articles including sol-gel route have been devoted to study WO3-related materials. Our main objective is large-scale and low-cost devices, the sol–gel method appears to be a versatile technology to deposit electrochromic mixed MoO3–WO3 film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hoose a modified sol-gel route by ion exchange with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roducts.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oxW1xO3 films derived from APMMT+OAD possess electro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quite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electrochromic devices.(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06-07-01)

陈祝[10](2005)在《溶胶—凝胶改进工艺制备锆钛酸铅(PbZr_xTi_(1-x)O_3)铁电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随着铁电薄膜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集成铁电学的出现,铁电薄膜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其应用已成为国际上新材料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其中钙钛矿结构的锆钛酸铅(PbZr_xTi(1-x)O_3,PZT)铁电薄膜由于具有优越的铁电、介电、压电、热释电、电光、声光效应以及能够与半导体技术兼容等特点,使之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研究最深入的铁电薄膜材料之一,是制备NVFRAM(非挥发性随机存储器)的优选材料。铁电薄膜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高速度、高容量、抗辐射与抗干扰性强、操作电压低和可与IC工艺兼容等特点。制备高质量的PZT铁电薄膜是制备高性能铁电存储器的前提与关键,而溶胶—凝胶(Sol-Gel)薄膜制备技术具有工艺与设备简单、成本低、组分可精确控制、薄膜均匀性好、成膜温度低、可大面积和规模化生产等特点。但其薄膜的致密性相对较差,在Sol-Gel工艺中从前驱体有机溶液到无机陶瓷薄膜这一转变过程的控制是获得致密、无针孔和无裂纹薄膜的关键,因此,制备清澈、透明和稳定的PZT前驱体溶胶液及薄膜热处理工艺的控制至关重要。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和铁电薄膜应用中所涉及的剩余极化的提高、疲劳及漏电流的改善、薄膜生长温度的降低、多层膜和异质结构及电极材料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等系列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了两种Sol-Gel改进工艺,一是独立前驱单体溶胶—凝胶薄膜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410022548.2);二是反提拉涂膜法(专利申请号:200410022550.X)。研制的独立前驱单体pb~(2+)、Zr~(4+)和Ti~(4+)有机溶液稳定(存放期长达2年以上),可以按任意Pb/Zr/Ti比例随时、精确地配制PZT前驱体和调节各种掺杂金属离子的种类及掺杂量。反提拉涂膜技术则采用液体重力和气体压力控制方式替代了浸渍提拉涂膜所采用的复杂、昂贵的机械传动装置,此技术成本低,控制方便,一次性涂膜元件数量和形状不受限制,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为大面积与批量化PZT铁电薄膜制备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方法。 (2) 分析了不同前驱体浓度、提拉速度和提拉角度与沉积薄膜质量和厚度的关系。膜厚实验分析表明,剩余极化强度p_r与膜厚d成线性关系。 (3) 研究了PZT前驱体中不同过量Pb含量对薄膜微结构、取向、组成和电性能的影响。当Pb过量20mol%时,薄膜呈现(111)取向生长;当Pb过量10mol%,易形成多晶随机取向钙钛矿结构,其(110)峰取向稍强;当Pb过(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5-12-01)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既有优异的导电性,又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已经成为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和透明电子器件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TCO薄膜中,氟掺杂二氧化锡(FTO)薄膜制备成本相对低廉,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高,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制备FTO薄膜的方法有很多,本文在普通溶胶凝胶的基础上,对溶胶的制备方法和成膜工艺过程加以改进,制备了光电性能优异的FTO薄膜。为了减少阴离子杂质对F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去除薄膜中的阴离子杂质,本文通过干凝胶再溶解法制备溶胶,有效地去除溶胶中Cl-离子含量,减少了Cl-离子对载流子的散射作用,提高了FTO薄膜的光电性能。为了减少玻璃基片中的阳离子杂质对F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先在玻璃基底上旋涂一层Si O2膜,有效地阻止了玻璃中的Na+,Ca+等杂质离子进入FTO薄膜。此外,相对于在空气中退火的样品,将干燥完毕的FTO薄膜在氮气保护气氛中退火,薄膜的导电性明显得到提高。本文讨论了溶剂、氟掺杂浓度、溶胶浓度、PH值、稳定剂、加水量对FTO溶胶质量的影响。选用无水乙醇作溶剂,乙酸作PH值调节剂和稳定剂,当溶胶浓度为0.4 mol/L,氟掺杂浓度为20%,PH=3,H2O的量为5 ml时,配置的溶胶均匀、澄清、透明,溶胶成熟快,丁达尔效应明显,制备的薄膜表面均匀平整、透光性好、电阻率低。本文探讨了成膜工艺中旋涂层数、退火温度和退火气氛对F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测试薄膜的横切面,可以得出每层薄膜的厚度约75 nm。当掺杂浓度为20%,膜厚为600 nm时,薄膜电阻率可达8.45×10-3?·cm,平均透射率为75%。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薄膜的导电性和透光性逐渐提高,当退火温度达到500℃时,薄膜的光电性能最佳。在氮气保护下退火1小时,制备出的薄膜比在空气中退火得到的薄膜电导率提高4倍,对透射率的影响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论文参考文献

[1].潘惠贤,汪莉,贺拴玲,王杰.溶胶凝胶法的改进及煅烧条件对MnO_x-CeO_x/WO_3/TiO_2-Zr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C].2017第二届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论文集.2017

[2].徐洪芳.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FTO透明导电薄膜[D].辽宁大学.2015

[3].白小龙.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及其光催化效果研究[D].中北大学.2014

[4].S.,A.,HASSANZADEH-TABRIZI.改进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YAG:Eu纳米粉末及其发光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1

[5].袁文辉,周辰辰,李莉.改进溶胶-凝胶法合成CeO_2-ZrO_2固溶体及催化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10

[6].李利君,皮丕辉,王炼石,文秀芳,程江.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包覆型铝颜料[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0

[7].彭娟.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铌酸锶钡/钛酸锶钡复相陶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

[8].杨晶.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及氧化钛纳米材料[D].吉林大学.2006

[9].罗伟,傅相锴,马丽华,周杰.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Mo-W氧化物薄膜及其表征[C].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06

[10].陈祝.溶胶—凝胶改进工艺制备锆钛酸铅(PbZr_xTi_(1-x)O_3)铁电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

标签:;  ;  ;  ;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论文-潘惠贤,汪莉,贺拴玲,王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