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靶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仿真系统,虚拟样机,空空导弹,靶试
虚拟靶试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郑哲,崔颢,田潮军[1](2014)在《基于空空导弹虚拟样机的虚拟靶试仿真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导弹虚拟样机仿真平台和商用视景仿真软件实现了空空导弹虚拟靶试仿真系统。充分利用了商用视景软件便捷、高效、高保真的飞行模拟解决方案,同时兼顾空空导弹性能虚拟样机拟真度高的特点。结合基于视景系统的人机交互飞行仿真模型开发、导弹虚拟样机的仿真模型组成与搭建、数据交互模块设计等内容,阐明了空空导弹虚拟靶试仿真系统的建立过程。(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4年06期)
杨永祥,李雪[2](2009)在《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中负载平衡机制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的开发需求,基于MAK/RTI深入研究了分布式仿真系统的负载平衡技术,并在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中得到应用与验证。(本文来源于《航空计算技术》期刊2009年01期)
姚和平[3](2007)在《基于HLA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及仿真一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虚拟环境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一致性是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基本要求,但在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l,HLA)的分布式虚拟环境中,一致性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阻碍了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可伸缩性。 本文首先构建了基于HLA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提出了基于HLA的联邦成员的系统结构叁个层次通用设计模式。叁个层次结构分别为:网络层、交互层和应用层。网络层主要负责底层数据通讯和联邦管理,应用层完成实体仿真的任务,重点在交互层中实现了时间一致性、空间一致性和数据分发控制,扩展了RTI的功能。分为:时间一致性、空间一致性和数据分发控制叁个方面来论述。 时间一致性需要解决分布式仿真系统中各仿真节点的时钟同步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常用时钟同步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兴趣域的自发式时钟同步方法。该方法没有时间主机的概念,可进行灵活的同步定时,动态反映各个邦元节点之间的关联密切程度。性能分析和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提高仿真系统的性能,缓解系统的时空不一致程度。 为了克服因坐标系不同而造成的空间不一致,本文给出了一种在HLA/RTI中实现坐标转换的机制。讨论了坐标转换的必要性及转换方式和转换模式等问题。研究了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中所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给出了转换公式。 将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的DDM数据分发管理、数据过滤、DR推算定位叁种基本技术相结合,对数据分发控制研究了一种新的实现结构及数据分级过滤方法。在数据发布和接收传输过程中,首先由RTI的DDM服务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然后使用数据分级过滤方法对通道上传输的数据进行自适应调整式过滤,根据网络状况和节点的计算能力将非关键信息有选择的过滤掉,保障关键信息的传输带宽。最后通过DR推算定位技术对过滤掉的非关键数据进行恢复。使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各个仿真节点的数据保持一致性。 本文最后在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中实现了时间一致性、空间一致性和数据分发控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系统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很好的解决了系统的不一致程度。本文提出的基于HLA的联邦成员系统结构设计模式和一致性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研究结果对建立大规模分布式仿真系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7-03-01)
王冲[4](2007)在《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的数据管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是为了方便新一代武器系统研制而建立的用于模拟导弹打靶过程的仿真系统,该系统的开发可以有效地节省经费,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研制效率。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作为新一代的分布式仿真规范,在可操作性、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仿真过程中大量的、复杂的数据没有提出有效的管理方式,本课题正式基于此目的,以靶试系统为例对基于HLA的分布式仿真系统中的数据管理技术进行研究。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HLA技术和靶试系统的主要功能,然后针对靶试系统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数据管理的需求和性能要求,具体阐述了靶试系统中数据管理的基本内容,最后根据靶试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节点自治、组播传输的数据管理框架,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论文研究了数据管理系统的存储规划技术,结合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详细研究了靶试系统的数据分布和数据复制方案,采用了垂直分片、非冗余分配的数据分布方式,用自底向上的方法设计了全局视图,结合靶试系统实际提出了实时网络加载的方式,满足了局域网环境下分布式仿真系统对数据复制的需求。论文研究了各节点数据库的设计方案,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方式。 论文研究了数据管理中的传输规划技术,结合靶试系统详细分析了HLA中公布订购流程,在研究HLA中数据过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非连续虚拟环境的数据过滤方式,根据数据过滤接口规范,详细研究了过滤过程中关键步骤的数据流程。 数据记录和回放技术是HLA中没有明确阐述的问题之一,对比于DIS标准,分析了HLA中实现的难点,考虑到靶试系统的实际,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数据记录与回放方式,保证了整个数据传输的有效性。论文详细阐述了数据记录与回放方式的具体实现方法。 论文最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整个系统满足了靶试系统对数据管理的需求,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网络负载低,数据传输高效。本文将数据管理技术应用于分布式靶试系统仿真,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对基于HLA的仿真系统中数据管理方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7-03-01)
李雪[5](2007)在《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中的负载平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的发展和系统规模的增大,仿真系统的负载平衡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以往基于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的分布式仿真系统中,只是根据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创建联邦和联邦成员,存在着严重的负载分配不均问题;在仿真系统运行过程中,HLA没有负载平衡机制,其接口规则中也没有提出负载平衡的概念;现有开发的RTI软件中(如本文所采用的MAK RTI)也没有提供负载平衡服务。 本文针对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的开发需求,基于MAK/RTI深入研究了分布式仿真系统的负载平衡技术,并在本单位正在开发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得到验证和应用。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分布式仿真中的负载平衡,对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进行概述,随后分析了靶试系统中负载平衡机制的设计原则,详细设计了负载平衡系统的体系结构。 论文针对靶试系统中负载平衡的负载监测、负载迁移和迁移策略等叁个方面开展了重点研究。 针对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体系结构复杂、所需节点多、传输数据量大和负载信息多样等特点,将神经网络思想引入到靶试仿真系统的负载监测中,采用LMBP算法,实现了对负载信息的有效监测和处理。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在负载迁移阶段采取“推”模式的属性所有权转移方式,并提出加入节点检测机制的方法解决负载迁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迁移实体信息获取困难的问题,借鉴VR-Link中对象管理器的思想,设计了“实体属性管理器”进行解决;为了简化靶试系统中的迁移信息传输,提出了“信箱传输”的信息传递方式。 论文分析了负载平衡中的迁移策略,设计加入节点检测机制的迁移决策系统,并设计了局部和全局两种迁移协议。 论文最后实现了负载平衡机制,对所开发的负载平衡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分析和评价,并比较引入负载平衡机制前后靶试系统的性能。 结果表明,采用负载平衡机制的靶试系统运行可靠稳定,比没有采用负载平衡机制的系统性能有明显提高,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由于本文实现的负载平衡机制是基于HLA技术进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研究结果对建立大规模分布式仿真系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7-03-01)
姜红梅,吴晓洁[6](2006)在《基于HLA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靶试系统是军事仿真领域内的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它的实现将对新型武器研制以及试验起到节约成本、缩短周期的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效应。针对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探讨了HLA框架下的分布式仿真系统开发流程。针对分布式靶试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功能特性分析,并进行了联邦设计和SOM/FOM模型。文中采用了重合引导算法增加系统的仿真逼真度,通过外部时间同步方式实现系统的时空一致性,突出了HLA体系结构的优点及其在分布式仿真应用中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6年12期)
吴晓洁,翟正军[7](2006)在《基于HLA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体系结构(HLA)是目前分布式交互仿真领域最新的通用技术框架,基于HLA的仿真是系统仿真的发展方向。文章结合实例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对HLA框架下的仿真系统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对本系统的开发环境、设计流程及系统开发实现过程中所需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时间同步作了讨论。本项研究对其它领域内基于HLA的联邦设计和开发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06年07期)
吴晓洁[8](2006)在《基于HLA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虚拟靶试仿真系统的研究在我国新一代战术导弹武器的研制工作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明显的经济效益。高层体系结构(HLA)作为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分布式仿真体系结构,主要解决分布式仿真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从而缩短系统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成本,降低大型系统的项目风险,在军用仿真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将HLA技术应用到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并为HLA技术在分布式仿真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创造了条件。 论文首先简单讨论HLA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和技术本质,然后介绍了符合HLA规范的仿真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详细阐述了联邦开发执行过程模型(FEDEP模型)的每个阶段包含的主要工作,最后,以特定的背景为例,按照HLA的协议框架和FEDEP模型的每个步骤,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基于HLA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方法,并探讨了开发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 论文对靶试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设计了靶试系统的体系结构和逻辑框架并确定了仿真系统的组成。建立了该仿真系统的联邦概念模型和联邦对象模型,划分联邦成员,并开发联邦。 论文研究实现了仿真实体的仿真算法,对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中导弹行为进行逼真的仿真。采用外部时间同步方式,解决了系统中各联邦成员的同步问题。研究数据过滤算法,并对已有过滤分组算法进行分析,在综合各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混合过滤策略,该算法可以在复杂系统中解决交互数据量大的问题。 利用VC++,MAK公司的系列专用开发工具和Multigen Creator建模工具,开发了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原型,实现载机、目标机和导弹实体的仿真功能和中心机的管理、控制、虚拟可视化功能,解决了系统的时空一致性问题,并能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二维和叁维的实时逼真的显示。论文最后搭建了试验平台,对所开发的分布式虚拟靶试原型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原型系统运行可靠稳定且能满足实时性要求。 本文将HLA技术应用于分布式靶试系统仿真,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所构建的原型系统框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实现性和可重用性,对于HLA在分布式仿真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6-03-01)
楼俊荣[9](2006)在《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的实时数据通信与管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已非常成功地应用于军事、航天、医疗和娱乐领域,并在教育培训、工程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的研究项目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就是一个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它为新型导弹的研制、试验、优化和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对分布式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的研究也就具有了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论文结合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项目,以实时性为核心,在构建了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分别对系统的实时数据通信、海量数据管理、任务的调度管理和系统的时间管理等部分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 论文在与传统实时网络对比的基础上,针对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对实时性的特殊要求,构建了基于VMIPCI-5565反射存储卡的环形实时网络作为系统平台。 在分析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对数据通信需求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数据通信中的实时性、确定性、可靠性技术。通过减少传输延迟和利用推算定位(DeadReckoning,DR)技术实现降低通信负载两个策略保证了数据通信的实时性;对于确定性,通过寄存器插入技术来实现;对于可靠性,通过错误管理和保护措施以及冗余传输模式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针对系统中的海量数据的实时管理,构建了自治型数据库的分布式体系结构,采用分布式实时内存数据库技术对其进行实时有效的存储、查询和管理,并设计了内外存数据交换策略和算法流程。 论文在分析任务的静态和动态调度策略的基础上,针对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的特殊性,设计并改进了速率单调调度算法(rate monotonic,RM),实现了系统的实时任务管理,该算法同时也适用于非周期性任务的调度,并对系统的瞬时过载有一定的适应性;论文通过软件时钟同步设计了时间一致性的算法,实现了系统时间管理。 论文在对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分析设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各项关键技术,并对部分技术进行了性能测试、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运用的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的要求,也为以后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6-03-01)
虚拟靶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的开发需求,基于MAK/RTI深入研究了分布式仿真系统的负载平衡技术,并在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中得到应用与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靶试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郑哲,崔颢,田潮军.基于空空导弹虚拟样机的虚拟靶试仿真系统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
[2].杨永祥,李雪.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中负载平衡机制设计与实现[J].航空计算技术.2009
[3].姚和平.基于HLA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及仿真一致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4].王冲.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的数据管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5].李雪.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中的负载平衡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6].姜红梅,吴晓洁.基于HLA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
[7].吴晓洁,翟正军.基于HLA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开发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
[8].吴晓洁.基于HLA的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9].楼俊荣.分布式虚拟靶试系统的实时数据通信与管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