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尽管"机器换人"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但鲜有工人对"机器换人"进行抵制。文章针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实证调查发现,"机器换人"之所以未能引发"卢德运动"的原因在于国家、企业与工人三方合力作用的结果。国家对技术即进步的话语塑造,让技术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政治合法性,消解了工人对抗机器的道德合法性。企业普遍面临劳动力短缺,"机器换人"对工人的替代性有限,且通过柔性管理策略,以及转岗、保留岗位等方式悄悄地完成了机器换人。作为行动主体的工人,一方面认同国家技术即进步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则由于自身的流动性、就业选择的多样性增加等对"机器换人"产生的后果持乐观态度。三方力量的共同作用消解了工人抗争的社会经济基础。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邓智平
关键词: 机器换人,劳动关系,抵制,人工智能
来源: 学术论坛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人才学与劳动科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单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战略研究所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技术赋权与互联网时代的劳动关系转型研究”(18BSH07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 F249.27
DOI: 10.16524/j.45-1002.20191118.001
页码: 1-8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094K
下载量: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