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包括开口向上的箱体和除颤器本体,所述除颤器本体位于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底部且伸缩端向上的伸缩电机、设置在箱体内且底部中心处与伸缩电机伸缩端固定连接的除颤器支撑板、设置在除颤器支撑板一侧的置物槽、设置在置物槽内的储液盒、设置在储液盒内的海绵、设置在箱体外侧表面且底部套装在一号紧固螺钉一端的一号支撑杆、相对侧表面分别与一号支撑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一号储物板、设置在箱体外侧表面且底部套装在二号紧固螺钉一端的二号支撑杆、相对侧表面分别与二号支撑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二号储物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包括开口向上的箱体(1)和除颤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器本体(2)位于箱体(1)内,所述箱体(1)内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其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底部且伸缩端向上的伸缩电机(3)、设置在箱体(1)内且底部中心处与伸缩电机(3)伸缩端固定连接的除颤器支撑板(4)、设置在除颤器支撑板(4)一侧的置物槽(5)、设置在置物槽(5)内的储液盒(6)、设置在储液盒(6)内的海绵(7)、设置在箱体(1)一端相对侧表面的一组一号竖向滑槽(8)、一端分别贯穿一号竖向滑槽(8)且伸出箱体(1)外侧表面的一号紧固螺钉(9)、设置在箱体(1)外侧表面且底部套装在一号紧固螺钉(9)一端的一号支撑杆(10)、分别设置在一号支撑杆(10)两端的一号轴承(11)、套装在一号紧固螺钉(9)一端且位于一号支撑杆(10)外侧的一号螺栓(12)、相对侧表面分别与一号支撑杆(10)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一号储物板(13)、设置在箱体(1)另一端相对侧表面的一组二号竖向滑槽(14)、一端分别贯穿二号竖向滑槽(14)且伸出箱体(1)外侧表面的二号紧固螺钉(15)、设置在箱体(1)外侧表面且底部套装在二号紧固螺钉(15)一端的二号支撑杆(16)、分别设置在二号支撑杆(16)两端的二号轴承(17)、套装在二号紧固螺钉(15)一端且位于二号支撑杆(16)外侧的二号螺栓(18)、相对侧表面分别与二号支撑杆(16)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二号储物板(19);所述移动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箱体(1)底部四角处的支腿(20)、设置在支腿(20)底部外侧表面的外螺纹(21)、套装在支腿(20)底部的空心支撑台(22)、设置在空心支撑台(22)内侧顶部且与外螺纹(21)相匹配的内螺纹(23)、设置在支腿(20)底部且位于空心支撑台(22)内的万向轮(24)。
设计方案
1.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包括开口向上的箱体(1)和除颤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器本体(2)位于箱体(1)内,所述箱体(1)内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
所述辅助装置,其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底部且伸缩端向上的伸缩电机(3)、设置在箱体(1)内且底部中心处与伸缩电机(3)伸缩端固定连接的除颤器支撑板(4)、设置在除颤器支撑板(4)一侧的置物槽(5)、设置在置物槽(5)内的储液盒(6)、设置在储液盒(6)内的海绵(7)、设置在箱体(1)一端相对侧表面的一组一号竖向滑槽(8)、一端分别贯穿一号竖向滑槽(8)且伸出箱体(1)外侧表面的一号紧固螺钉(9)、设置在箱体(1)外侧表面且底部套装在一号紧固螺钉(9)一端的一号支撑杆(10)、分别设置在一号支撑杆(10)两端的一号轴承(11)、套装在一号紧固螺钉(9)一端且位于一号支撑杆(10)外侧的一号螺栓(12)、相对侧表面分别与一号支撑杆(10)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一号储物板(13)、设置在箱体(1)另一端相对侧表面的一组二号竖向滑槽(14)、一端分别贯穿二号竖向滑槽(14)且伸出箱体(1)外侧表面的二号紧固螺钉(15)、设置在箱体(1)外侧表面且底部套装在二号紧固螺钉(15)一端的二号支撑杆(16)、分别设置在二号支撑杆(16)两端的二号轴承(17)、套装在二号紧固螺钉(15)一端且位于二号支撑杆(16)外侧的二号螺栓(18)、相对侧表面分别与二号支撑杆(16)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二号储物板(19);
所述移动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箱体(1)底部四角处的支腿(20)、设置在支腿(20)底部外侧表面的外螺纹(21)、套装在支腿(20)底部的空心支撑台(22)、设置在空心支撑台(22)内侧顶部且与外螺纹(21)相匹配的内螺纹(23)、设置在支腿(20)底部且位于空心支撑台(22)内的万向轮(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储物板(13)相对侧表面设有一组三号轴承(25),所述三号轴承(25)内分别插装有一号旋转杆(26),所述一号支撑杆(10)另一端套装在一号旋转杆(2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储物板(19)相对侧表面设有一组四号轴承(27),所述四号轴承(27)内分别插装有二号旋转杆(28),所述二号支撑杆(16)另一端套装在二号旋转杆(2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储物板(13)与二号储物板(19)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器本体(2)位于除颤器支撑板(4)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
背景技术
除颤仪是用电能来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脏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心脏性猝死的人群约90%发生在医院外,而多数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就是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对于心脏骤停,目前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体外电除颤,使心脏恢复到正常的心电节律,现有的除颤仪体积较大不便移动,推动过程中,除颤仪不能稳固的放置,除颤仪还有大有小,还需选择不同大小的台面放置,而且在使用时需要他人帮忙,浪费抢救时间,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从而增大发病患者的死亡率,使用时,为了提高人体导电率,避免高压大电流灼伤患者皮肤,通常需要在除颤电极板上涂抹导电膏或者导电液,但是,在大部分临床进行电除颤时,常将导电糊随置于医用车或病床等地方,距离操作点远,导电糊体积小不易被看到,且传统的导电糊在除颤过程中不方便挤出,影响操作进度,在抢救过程中寻找导电糊、挤出并涂匀,而人工涂抹导电膏不仅延误宝贵的急救时间,耽误抢救患者时间,还经常因为涂抹不均匀、局部导电效果不好造成患者局部肌体组织灼伤,使用之后,在清洁的时候,十分不方便,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提供辅助装置和移动装置,该装置通过伸缩电机推动除颤器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除颤器本体伸出或收纳进箱体,通过一号储物板与二号储物板可以放置所需工具与药物,当除颤器本体收纳时,一号储物板与二号储物板覆盖在箱体顶部,减少空间占用面积,方便医护人员收纳并移动装置整体,通过在储液盒提前注入好导电膏或者导电液,通过海绵可以均匀涂抹在除颤电极板上,减少抢救时间的浪费,使用结束后医护人员可以直接进将储液盒取出,对其进行清洗,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万向轮可以轻松移动装置整体,通过空心支撑台对箱体高度与平衡进行微调,可以增强装置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装置移动,影响使用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包括开口向上的箱体和除颤器本体,所述除颤器本体位于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底部且伸缩端向上的伸缩电机、设置在箱体内且底部中心处与伸缩电机伸缩端固定连接的除颤器支撑板、设置在除颤器支撑板一侧的置物槽、设置在置物槽内的储液盒、设置在储液盒内的海绵、设置在箱体一端相对侧表面的一组一号竖向滑槽、一端分别贯穿一号竖向滑槽且伸出箱体外侧表面的一号紧固螺钉、设置在箱体外侧表面且底部套装在一号紧固螺钉一端的一号支撑杆、分别设置在一号支撑杆两端的一号轴承、套装在一号紧固螺钉一端且位于一号支撑杆外侧的一号螺栓、相对侧表面分别与一号支撑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一号储物板、设置在箱体另一端相对侧表面的一组二号竖向滑槽、一端分别贯穿二号竖向滑槽且伸出箱体外侧表面的二号紧固螺钉、设置在箱体外侧表面且底部套装在二号紧固螺钉一端的二号支撑杆、分别设置在二号支撑杆两端的二号轴承、套装在二号紧固螺钉一端且位于二号支撑杆外侧的二号螺栓、相对侧表面分别与二号支撑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二号储物板;所述移动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箱体底部四角处的支腿、设置在支腿底部外侧表面的外螺纹、套装在支腿底部的空心支撑台、设置在空心支撑台内侧顶部且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设置在支腿底部且位于空心支撑台内的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储物板相对侧表面设有一组三号轴承,所述三号轴承内分别插装有一号旋转杆,所述一号支撑杆另一端套装在一号旋转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二号储物板相对侧表面设有一组四号轴承,所述四号轴承内分别插装有二号旋转杆,所述二号支撑杆另一端套装在二号旋转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储物板与二号储物板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除颤器本体位于除颤器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该装置通过伸缩电机推动除颤器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除颤器本体伸出或收纳进箱体,通过一号储物板与二号储物板可以放置所需工具与药物,当除颤器本体收纳时,一号储物板与二号储物板覆盖在箱体顶部,减少空间占用面积,方便医护人员收纳并移动装置整体,通过在储液盒提前注入好导电膏或者导电液,通过海绵可以均匀涂抹在除颤电极板上,减少抢救时间的浪费,使用结束后医护人员可以直接进将储液盒取出,对其进行清洗,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万向轮可以轻松移动装置整体,通过空心支撑台对箱体高度与平衡进行微调,可以增强装置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装置移动,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移动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1-箱体;2-除颤器本体;3-伸缩电机;4-除颤器支撑板;5-置物槽;6-储液盒;7-海绵;8-一号竖向滑槽;9-一号紧固螺钉;10-一号支撑杆;11-一号轴承;12-一号螺栓;13-一号储物板;14-二号竖向滑槽;15-二号紧固螺钉;16-二号支撑杆;17-二号轴承;18-二号螺栓;19-二号储物板;20-支腿;21-外螺纹;22-空心支撑台;23-内螺纹;24-万向轮;25-三号轴承;26-一号旋转杆;27-四号轴承;28-二号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外科用心脏除颤器,包括开口向上的箱体(1)和除颤器本体(2),所述除颤器本体(2)位于箱体(1)内,所述箱体(1)内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其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底部且伸缩端向上的伸缩电机(3)、设置在箱体(1)内且底部中心处与伸缩电机(3)伸缩端固定连接的除颤器支撑板(4)、设置在除颤器支撑板(4)一侧的置物槽(5)、设置在置物槽(5)内的储液盒(6)、设置在储液盒(6)内的海绵(7)、设置在箱体(1)一端相对侧表面的一组一号竖向滑槽(8)、一端分别贯穿一号竖向滑槽(8)且伸出箱体(1)外侧表面的一号紧固螺钉(9)、设置在箱体(1)外侧表面且底部套装在一号紧固螺钉(9)一端的一号支撑杆(10)、分别设置在一号支撑杆(10)两端的一号轴承(11)、套装在一号紧固螺钉(9)一端且位于一号支撑杆(10)外侧的一号螺栓(12)、相对侧表面分别与一号支撑杆(10)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一号储物板(13)、设置在箱体(1)另一端相对侧表面的一组二号竖向滑槽(14)、一端分别贯穿二号竖向滑槽(14)且伸出箱体(1)外侧表面的二号紧固螺钉(15)、设置在箱体(1)外侧表面且底部套装在二号紧固螺钉(15)一端的二号支撑杆(16)、分别设置在二号支撑杆(16)两端的二号轴承(17)、套装在二号紧固螺钉(15)一端且位于二号支撑杆(16)外侧的二号螺栓(18)、相对侧表面分别与二号支撑杆(16)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二号储物板(19);所述移动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箱体(1)底部四角处的支腿(20)、设置在支腿(20)底部外侧表面的外螺纹(21)、套装在支腿(20)底部的空心支撑台(22)、设置在空心支撑台(22)内侧顶部且与外螺纹(21)相匹配的内螺纹(23)、设置在支腿(20)底部且位于空心支撑台(22)内的万向轮(24)。
其中,所述一号储物板(13)相对侧表面设有一组三号轴承(25),所述三号轴承(25)内分别插装有一号旋转杆(26),所述一号支撑杆(10)另一端套装在一号旋转杆(26)上;所述二号储物板(19)相对侧表面设有一组四号轴承(27),所述四号轴承(27)内分别插装有二号旋转杆(28),所述二号支撑杆(16)另一端套装在二号旋转杆(28)上;所述一号储物板(13)与二号储物板(19)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所述除颤器本体(2)位于除颤器支撑板(4)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推动箱体,通过万向轮轻松移动到所需位置,向上拉动一号储物板(13),带动一号支撑杆10沿一号竖向滑槽8上升,拉动到所需高度后,将一号储物板(13)向一侧拉伸,一号支撑杆10倾斜,同时向上拉动二号储物板(19),带动二号支撑杆16沿二号竖向滑槽14上升,拉动到所需高度后,将二号储物板(13)向另一侧拉伸,二号支撑杆16倾斜,启动伸缩电机3,带动除颤器支撑板(4)上升,从而带动除颤器本体2上升,启动除颤器本体2,取出海绵7,将储液盒6内的导电膏均匀涂抹至除颤电极板即可进行使用,使用结束后,医护人员可直接将储液盒6取出,对其进行清理,清理结束后放置在置物槽5内,启动伸缩电机3,带动除颤器支撑板4下降,将除颤器本体2收纳进箱体1,将一号储物板13和二号储物板19收回,即可将其覆盖在箱体1顶部,该装置通过伸缩电机3推动除颤器支撑板4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除颤器本体2伸出或收纳进箱体1,通过一号储物板(13)与二号储物板(19)可以放置所需工具与药物,当除颤器本体2收纳时,一号储物板(13)与二号储物板(19)覆盖在箱体1顶部,减少空间占用面积,方便医护人员收纳并移动装置整体,通过在储液盒(6)提前注入好导电膏或者导电液,通过海绵7可以均匀涂抹在除颤电极板上,减少抢救时间的浪费,使用结束后医护人员可以直接进将储液盒(6)取出,对其进行清洗,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万向轮24可以轻松移动装置整体,通过空心支撑台22对箱体1高度与平衡进行微调,可以增强装置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装置移动,影响使用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6438.3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575519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A61N 1/39
专利分类号:A61N1/39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第一申请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申请人地址: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萃英门82号
发明人:韦亚林;关新强;张燕春
第一发明人:韦亚林
当前权利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代理人:李海燕
代理机构:1163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