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佳益酶制剂介绍和效益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翁婷[1](2013)在《超临界CO2萃取南极磷虾油及虾青素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extraction,SC-CO2extraction)萃取了南极磷虾油。以磷虾油萃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力对磷虾油萃取率的影响,确立了超临界CO2法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60℃,静态浸提30min,动态萃取120min。在此条件下,南极磷虾干的磷虾油萃取率为86.18±1.38%,南极磷虾砖的磷虾油萃取率为84.07±3.58%。与磷虾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机溶剂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法的萃取率高于有机溶剂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接气质连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的方法测定磷虾油的挥发性成分,确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磷虾油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条件:CAR/PDMS75,吸附温度50℃,吸附时间45min,解析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HS-SPME法很好的吸附提取物样品的挥发性化合物,通过GC-MS共分离鉴定出35种化合物,其中相对百分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癸烷(11.99%)。采用有机溶剂法和超临界CO2法分别从南极磷虾干和虾砖中萃取磷虾油,分析比较其理化性质及相应的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油中脂肪酸种类齐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以南极磷虾砖为原料萃取的磷虾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含量、EPA(C20:5n-3);n-3PUFA及n-3/n-6PUFA均高于以相同方法从南极磷虾干中萃取的虾油;在萃取相同试验原料时,超临界CO2法较传统的有机溶剂法,对南极磷虾油品质的影响较小,并能较好的保留磷虾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南极磷虾的类胡萝卜素,通过薄层色谱(Thin-LayerChromatography, TLC)与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联用技术分离类胡萝卜素,同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类胡萝卜素的含量,HPLC法测定了虾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砖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为4.80±0.08mg/100g(干重),虾青素的含量为0.80±0.04mg/100g(干重)。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结合HPLC法,以虾青素萃取率为评价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综合考察了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时间对虾青素萃取效果的影响。建立最优模型为Y=4.896+4.984A+0.952C,结果显示夹带剂用量(A)和萃取压力(C)对虾青素的提取效果有着显着性影响(P<0.05)。通过该模型分析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南极磷虾虾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45℃,动态萃取30min,动态萃取180min,夹带剂用量1.00mL/g,得虾青素萃取率为87.96%。论文阐述了超临界CO2法萃取南极磷虾油的原理和操作条件,确立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并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法进行比较;分离鉴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的磷虾油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比了两种萃取方法得到的磷虾油品质;在前面研究基础上,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南极磷虾中虾青素的工艺参数。本研究为工业化大规模萃取南极磷虾虾油产品提供了工艺途径和理论依据,对南极磷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李文孝[2](2010)在《木聚糖酶的生产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优化了木霉RS30(Trichoderma RS30)生产木聚糖酶的培养条件。并完成了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研究及含有木聚糖酶的复合酶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应用研究。通过优化试验获得产木聚糖酶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28℃、培养基pH值为5.0、种龄为96h、接种量1×107个孢子、摇床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144h。通过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研究,确定的酶解条件与效果为:在酶解体系pH4.5、温度50℃、固液比为1:15、摇床转速为100r/min、木聚糖酶120U/mL、纤维素酶60u/mL时,降解24h,玉米秸秆降解率为12.2%。蛋鸡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没有显着改变鸡蛋品质,使用了0.2%的复合酶制剂能有效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平均产蛋率提高了2.53%,产蛋量提高了3.56%,料蛋比下降6.36%,盈利率提高了16.23%。
李大鹏[3](2010)在《以秸秆和谷氨酸废液制取生物絮凝剂及其净水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高效、无毒、安全、可生物降解的绿色净水剂,代表了絮凝剂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然而制备成本偏高和作用范围相对较窄等劣势是制约其规模化应用的主要瓶颈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廉价生物质废料的资源化利用,开展了以秸秆和谷氨酸废液制取生物絮凝剂及其净水效能的研究。在优化了产絮菌F2-F6发酵条件的基础上,考察分批补料发酵方式对产絮菌F2-F6的影响。确定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0g/L时,碳源补料的最佳参数为:碳源最佳补料种类为葡萄糖,最佳补料时间为发酵15h时,补料浓度为0.1%,补料方式为一次性投加;氮源补料不会增加生物絮凝剂产量,无需补加氮源。产絮菌F2-F6经分批补料发酵24h后,其生物量增加了37.04%,絮凝剂产量增加了40.9%,糖利用率提高了5.51%,絮凝剂得率提高了28.15%,结果显示分批补料发酵效果明显好于分批发酵。根据产絮菌F2-F6发酵过程的特点,在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和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方程。采用Origin7.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产絮菌F2-F6的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参数;模型预测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其实际发酵过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秸秆预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预处理条件为:粒度40目的秸秆,在温度80℃、质量分数1%的NaOH溶液中反应90min。预处理后的秸秆经过微生物降解,转化率可以达到70.3%,还原糖产率为10.6%。产絮菌F2-F6利用秸秆糖化液产絮,絮凝率可达94%;秸秆经过纤维素复合酶水解,在秸秆浓度50g/L,酶用量0.2g酶/g秸秆条件下,酶解得率为49.65%,以酶解液培养产絮菌F2-F6产絮,絮凝率达到96.5%。说明秸秆经过预处理后,可以作为碳源替代葡萄糖制取生物絮凝剂,每吨秸秆制取生物絮凝剂产量最大值为87kg。基于谷氨酸废液的浓度梯度策略构建谷氨酸废液培养基:浓度为20%的谷氨酸废液中补加8g/L的葡萄糖,无需添加额外的氮源即可作为替代培养基培养产絮菌F2-F6,絮凝率可达95.4%。废水培养基培养产絮菌F2-F6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7.0、摇床转速140rpm、种子液接种量8%、发酵时间20h。每升谷氨酸废液可以制备生物絮凝剂8.5g。发酵过程中,产絮菌细胞生长和絮凝产物合成对发酵体系中溶解氧的要求存在差异,结合分阶段供氧控制策略,在谷氨酸废液和絮凝剂培养基制备生物絮凝剂的发酵过程中,需要集中大量供氧的时间分别为8h和21h。结合谷氨酸生产工艺特点,提出了以秸秆和谷氨酸废液为底物生产生物絮凝剂的工艺流程,确定了生产过程主要操作条件及控制策略;并制定了生物絮凝剂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饮用水原水进行了生物絮凝剂与助剂的复配絮凝试验,并探讨最佳投剂方式及投剂量。结果显示,将生物絮凝剂与助剂复配使用可以得到最佳处理效果,在满足出水水质需求的同时,总投剂量显着降低。
蒋萌蒙[4](2008)在《吡效隆对猕猴桃品质影响及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陕西周至县出产的秦美猕猴桃和哑特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吡效隆(CPPU)处理对其生长和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以及在贮藏中的变化,优选出适当的CPPU处理浓度;将猕猴桃果汁芦荟汁进行复合,利用二者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研制成一种新颖、独特、有保健价值的复合型果汁饮料,为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和工艺参数。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对秦美、哑特猕猴桃用浓度为10~20mg/L范围内的CPPU处理,可以提高果实中总糖含量及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有利于提高果实的风味与品质,且在贮藏中无较大不良影响。但经浓度为20mg/L及其以上高浓度CPPU处理后,反而使猕猴桃果实风味变酸,营养成分下降,导致果实品质下降,贮藏期受影响较大。2.猕猴桃果汁的最佳护色技术为:在猕猴桃果汁中加入0.4%的柠檬酸和0.03%的Vc。3.猕猴桃果汁的最佳澄清工艺参数:0.40‰的果胶酶,酶处理温度45℃,酶处理时间2.5h,再加入50g/100L的明胶,静置3h。4.芦荟果汁的最佳澄清工艺参数:0.40‰的果胶酶,酶处理温度50℃,酶处理时间2.5h。5.芦荟的脱苦处理方法:0.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0.4%β-环状糊精组合处理1h。6.0.10%的黄原胶、0.06%的海藻酸钠和0.15%CMC-Na组合对猕猴桃芦荟混合汁具有显着稳定效果。7.猕猴桃芦荟复合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猕猴桃果汁(100%原汁)和芦荟浆汁(芦荟:水=1:10)的配比为7:1,猕猴桃芦荟混合汁45%,护色剂0.09%,复合稳定剂0.5%,白砂糖10%,其余为溶解他们的水。8.猕猴桃芦荟复合果汁饮料的最佳均质工艺参数:均质压力25 Mpa,均质温度40℃。9.猕猴桃芦荟复合果汁饮料的最佳杀菌工艺参数:杀菌温度95℃,杀菌时间5min。
丁根水,张国英,刘建刚[5](2004)在《佳益酶制剂介绍和效益预测》文中提出
二、佳益酶制剂介绍和效益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佳益酶制剂介绍和效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CO2萃取南极磷虾油及虾青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南极磷虾概述 |
1.2 南极磷虾营养成分及安全性研究现状 |
1.3 油脂的提取方法 |
1.4 虾青素的提取方法 |
第二章 南极磷虾油的萃取工艺研究 |
2.0 前言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及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前处理 |
2.2.2 南极磷虾油萃取 |
2.2.3 数据处理公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超临界 CO_2萃取磷虾油 |
2.3.2 不同萃取方法对磷虾油萃取率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南极磷虾油的品质分析 |
3.0 引言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制备 |
3.2.2 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3.2.3 脂肪酸组成分析 |
3.2.4 理化性质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挥发性化合物的吸附 |
3.3.2 挥发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
3.3.3 磷虾油的脂肪酸组成 |
3.3.4 磷虾油的理化性质 |
3.4 结论 |
第四章 南极磷虾虾青素的超临界 CO_2萃取工艺研究 |
4.0 前言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和测定 |
4.2.2 类胡萝卜素的分离 |
4.2.3 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南极磷虾虾青素 |
4.2.4 HPLC 测定虾青素含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
4.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3 薄层层析分离类胡萝卜素 |
4.3.4 超临界 CO_2萃取南极磷虾虾青素研究 |
4.3.5 验证试验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5.3 创新和特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木聚糖酶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综述 |
1.1 概述 |
1.1.1 半纤维素与木聚糖 |
1.1.2 木聚糖酶 |
1.1.3 木聚糖酶的生化特性 |
1.1.4 木聚糖酶的生产 |
1.2 木聚糖酶的应用研究概况 |
1.2.1 食品工业 |
1.2.2 造纸工业 |
1.2.3 饲料工业 |
1.2.4 能源工业 |
1.3 木聚糖酶的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木聚糖酶的生产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的保藏与活化 |
2.2.2 产酶试验 |
2.2.3 木聚糖酶活力测定 |
2.2.4 纤维素酶(CMC酶)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2.2.5 pH值测定 |
2.2.6 活菌数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液体产木聚糖酶单因素试验 |
2.3.2 正交产酶条件优化试验 |
2.4 小结 |
第三章 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协同降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原料 |
3.1.2 酶制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秸秆酶解 |
3.2.2 分析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H值对玉米秸秆降解率的影响 |
3.3.2 温度对玉米秸秆降解率的影响 |
3.3.3 固液比对玉米秸秆降解率的影响 |
3.3.4 转速对玉米秸秆降解率的影响 |
3.3.5 时间对玉米秸秆降解率的影响 |
3.3.6 酶量对玉米秸秆降解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酶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4.1.2 酶制剂 |
4.1.3 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 |
4.1.4 饲养管理 |
4.1.5 测试与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复合酶对产蛋率和产蛋量的影响 |
4.2.2 复合酶对耗料量与料蛋比的影响 |
4.2.3 复合酶制剂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
4.2.4 复合酶对蛋鸡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绩 |
致谢 |
(3)以秸秆和谷氨酸废液制取生物絮凝剂及其净水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物絮凝剂 |
1.1.2 生物絮凝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絮凝剂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2.2 生物絮凝剂发酵控制及发酵动力学 |
1.2.3 生物质秸秆和谷氨酸废液资源化利用 |
1.2.4 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和菌株 |
2.1.2 培养基 |
2.2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秸秆预处理 |
2.3.2 谷氨酸废液预处理 |
2.3.3 菌株培养方法 |
2.3.4 菌浊的测定 |
2.3.5 菌体干重的测定 |
2.3.6 产絮菌生长曲线测定 |
2.3.7 纤维素菌生长曲线测定 |
2.3.8 絮凝活性成分粗提 |
2.3.9 还原糖产率计算方法 |
2.3.10 酶解得率计算方法 |
2.3.11 发酵液中残糖的测定 |
2.3.12 混凝杯罐试验 |
2.3.13 絮凝效果测定 |
2.3.14 质量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测定 |
2.4 分析方法 |
2.4.1 还原糖含量测定 |
2.4.2 酶活的测定 |
2.4.3 纤维素降解菌产纤维素酶活测定 |
2.4.4 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测定 |
2.4.5 TOC、TN测定及溶解氧测定 |
2.4.6 秸秆预处理前后、降解前后表面形貌观察 |
2.4.7 谷氨酸废液水质指标测定 |
2.4.8 酶解液成分分析 |
第3章 生物絮凝剂分批补料发酵优化控制与动力学特性 |
3.1 引言 |
3.2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F2-F6发酵条件优化 |
3.2.1 种龄 |
3.2.2 发酵时间 |
3.2.3 发酵温度 |
3.2.4 pH |
3.2.5 溶解氧 |
3.2.6 摇床转速 |
3.2.7 装液量 |
3.3 生物絮凝剂分批补料发酵 |
3.3.1 分批发酵培养过程分析 |
3.3.2 补加碳源 |
3.3.3 补加氮源 |
3.3.4 分批补料发酵效果与分批发酵效果对比 |
3.4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发酵动力学特性 |
3.4.1 动力学模型的选择 |
3.4.2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秸秆为原料制取生物絮凝剂 |
4.1 引言 |
4.2 纤维素降解菌HIT-3的复壮 |
4.3 秸秆预处理工艺优化 |
4.3.1 稀酸稀碱预处理 |
4.3.2 稀碱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
4.3.3 秸秆粒度对还原糖产率和转化率的影响 |
4.3.4 氢氧化钠预处理对秸秆成分的影响 |
4.3.5 预处理对秸秆表面形貌的影响 |
4.4 预处理后秸秆纤维素的糖化 |
4.4.1 纤维素降解菌对预处理后秸秆的糖化作用 |
4.4.2 纤维素复合酶系对预处理后秸秆的糖化作用 |
4.5 以秸秆糖化液为底物制取生物絮凝剂 |
4.5.1 秸秆糖化液灭菌和除菌处理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5.2 灭菌后秸秆糖化液的碳氮含量 |
4.5.3 产絮菌F2-F6的产絮能力 |
4.5.4 补加氮源后产絮菌F2-F6产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
4.5.5 秸秆制取生物絮凝剂产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谷氨酸废液制备生物絮凝剂 |
5.1 引言 |
5.2 谷氨酸废液的来源及性质 |
5.2.1 谷氨酸废液的来源 |
5.2.2 谷氨酸废液性质 |
5.3 谷氨酸废液培养基的配置与优化 |
5.3.1 谷氨酸废液水质分析 |
5.3.2 废水浓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5.3.3 葡萄糖浓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5.3.4 不同碳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5.3.5 不同氮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5.4 环境因素对产絮菌F2-F6的影响 |
5.4.1 初始pH值 |
5.4.2 摇床转速 |
5.4.3 发酵温度 |
5.4.4 发酵时间 |
5.4.5 接种量 |
5.4.6 最佳环境条件下产絮菌F2-F6的生长 |
5.5 以谷氨酸废液为原料制取生物絮凝剂 |
5.5.1 产絮菌F2-F6在两种培养基中生长过程比较 |
5.5.2 以谷氨酸废液制取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物絮凝剂生产工艺设计及应用试验 |
6.1 引言 |
6.2 生物絮凝剂生产工艺设计 |
6.2.1 生产原料主要技术规格、用量 |
6.2.2 设备选型 |
6.2.3 生产工艺流程 |
6.2.4 生产过程主要操作条件与控制策略 |
6.2.5 生物絮凝剂产品质量标准的拟定 |
6.3 综合效益分析 |
6.3.1 经济效益 |
6.3.2 环境效益 |
6.3.3 社会效益 |
6.4 对夏季富营养化饮用水原水的处理 |
6.4.1 水质在线检测 |
6.4.2 处理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吡效隆对猕猴桃品质影响及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文献综述 |
1.猕猴桃 |
1.1 猕猴桃的资源概况 |
1.2 猕猴桃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 |
2.芦荟 |
2.1 芦荟的资源概况 |
2.2 芦荟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 |
3.吡效隆对猕猴桃营养品质的影响 |
3.1 吡效隆的应用现状 |
3.2 吡效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果蔬汁复合饮料 |
4.1 果蔬汁复合饮料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 |
4.2 果蔬汁复合饮料的发展前景 |
4.3 果蔬汁复合饮料的营养效用及分类 |
4.4 几种澄清法对果蔬汁复合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4.1 自然澄清法 |
4.4.2 明胶单宁澄清法 |
4.4.3 加酶澄清法 |
4.4.4 冷冻澄清法 |
4.4.5 加热凝聚澄清法 |
4.4.6 蜂蜜澄清法 |
试验研究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CPPU处理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
2.2.1 CPPU处理猕猴桃幼果的方法 |
2.2.2 猕猴桃品质的测定 |
2.3 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加工工艺流程 |
2.4 猕猴桃果汁的制备与处理 |
2.4.1 去皮、破碎 |
2.4.2 猕猴桃果汁的护色试验 |
2.4.3 猕猴桃果汁的澄清试验 |
2.5 芦荟汁的制备 |
2.5.1 原料预处理、洗涤、去皮 |
2.5.2 榨汁 |
2.5.3 酶处理 |
2.5.4 脱苦脱涩 |
2.6 猕猴桃汁与芦荟汁的配比试验 |
2.7 猕猴桃芦荟混合汁稳定性试验 |
2.7.1 单一稳定剂的稳定效果 |
2.7.2 复合稳定剂的稳定效果 |
2.8 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配方优选试验 |
2.9 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均质试验 |
2.9.1 均质压力对均质效果的影响 |
2.9.2 料液温度对均质效果的影响 |
2.10 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杀菌试验 |
3.结果与分析 |
3.1 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3.1.1 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形、果重和畸形果比率的影响 |
3.1.2 CPPU处理对猕猴桃维生素C的影响 |
3.1.3 CPPU处理对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的影响 |
3.1.4 CPPU处理对猕猴桃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与糖酸比的影响 |
3.2 猕猴桃汁的制备 |
3.2.1 对猕猴桃汁护色方法的研究 |
3.2.2 猕猴桃汁的澄清试验 |
3.3 芦荟汁的制备 |
3.3.1 芦荟汁的酶解试验 |
3.3.2 芦荟汁的脱苦试验 |
3.4 猕猴桃汁与芦荟汁的配比试验 |
3.5 猕猴桃芦荟混合汁稳定性试验 |
3.5.1 单一稳定剂对混合汁的稳定效果 |
3.5.2 复合稳定剂对混合汁的稳定效果 |
3.6 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配方优选试验 |
3.7 均质对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透光率的影响 |
3.7.1 均质压力 |
3.7.2 料液温度 |
3.8 杀菌效果的研究 |
3.9 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的产品标准 |
3.9.1 感官指标 |
3.9.2 理化指标 |
3.9.3 微生物指标 |
3.9.4 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的感官指标及理化指标 |
4.讨论 |
4.1 不同浓度CPPU对猕猴桃鲜果品质影响及在贮藏中的品质变化 |
4.2 猕猴桃的护色工艺 |
4.3 猕猴桃汁和芦荟汁的澄清工艺 |
4.4 芦荟汁的脱苦工艺 |
4.5 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的稳定性 |
4.6 均质和杀菌作用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佳益酶制剂介绍和效益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CO2萃取南极磷虾油及虾青素工艺研究[D]. 翁婷. 上海海洋大学, 2013(05)
- [2]木聚糖酶的生产及应用研究[D]. 李文孝. 西北大学, 2010(09)
- [3]以秸秆和谷氨酸废液制取生物絮凝剂及其净水效能研究[D]. 李大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7)
- [4]吡效隆对猕猴桃品质影响及猕猴桃芦荟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D]. 蒋萌蒙. 陕西师范大学, 2008(S1)
- [5]佳益酶制剂介绍和效益预测[J]. 丁根水,张国英,刘建刚. 河北畜牧兽医,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