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活化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酶,蛋白,电针,细胞,炎症,因子,腺苷酸。
活化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廖大忠,黄雪梅,温婷,张燕[1](2019)在《雷公藤甲素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5,10,20,40和80nmol·L~(-1))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进行干预。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48 h后,0,5,10,20,40和80 nmol·L~(-1)雷公藤甲素组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0)%,(87.33±3.96)%,(61.67±4.09)%,(52.67±5.10)%,(37.67±2.98)%和(27.67±3.03)%,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干预48 h后,0,10,20和40 nmol·L~(-1)雷公藤甲素组的pJNK蛋白分别为(0.05±0.01),(0.12±0.04),(0.32±0.03)和(0.56±0.04),p-P38MAPK蛋白分别为(0.09±0.01),(0.23±0.03),(0.34±0.05)和(0.52±0.09),p-ERK蛋白分别为(0.46±0.07),(0.28±0.03),(0.18±0.06)和(0.09±0.05),Bcl-2蛋白分别为(1.48±0.23),(1.18±0.12),(0.80±0.05)和(0.32±0.06),Bax蛋白分别为(1.13±0.11),(1.27±0.18),(1.82±0.20)和(2.14±0.21),Caspase-3蛋白分别为(0.28±0.04),(1.04±0.08),(1.31±0.12)和(1.29±0.17),Caspase-9蛋白分别为(0.18±0.02),(0.44±0.07),(1.25±0.12)和(1.13±0.11),10,20和40nmol·L~(-1)雷公藤甲素组的上述指标与0 nmol·L~(-1)雷公藤甲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雷公藤甲素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从而达到促进MCF-7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孙海榉,王思思,项璇儿,许颖龄,杜俊英[2](2019)在《电针对痛觉敏化诱发大鼠脊髓背角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痛觉敏化诱发模型大鼠造模侧热痛阈(thermal paw-withdrawal latency,TPWL)、机械性痛阈(mechanical paw-withdrawal threshold,MPWT)及脊髓背角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按完全随机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其中空白组5只、假敏化组5只、敏化组6只用于MPWT检测;各组其余6只大鼠分别用于用于TPWL检测。造模方法:敏化组采用1%角叉菜胶100μL左后足足底皮下注射,待痛阈恢复至基础水平后,以100ng·25μL~(-1)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25μL注射于左足足背中央,建立痛转化模型;空白组两次均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假敏化组第1次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第2次注射等量PGE2,浓度与剂量同敏化组。大鼠造模前、第1次注射后4、24、48、72h和7d,第2次注射(第1次注射后8d)后1、4、24、48h检测MTWP和TPWL。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第2次注射后48h造模侧脊髓背角p38MAPK和TNF-α蛋白表达。第二部分: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敏化组、敏化组、EA组、假电针(sham electroacupuncture,sham EA)组,每组12只,其中6只用于MPWT检测;其余6只用于TPWL检测。假敏化组和敏化组造模方法同第一部分,EA组和sham EA组造模方法同敏化组。第1次注射后,EA组大鼠于双侧"足叁里""昆仑"穴行EA干预,1次/d,共10次;sham EA组仅针刺入大鼠皮下。各组大鼠痛阈检测时间同第一部分。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第2次注射后48h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敏化组比较,第1次注射后4、24、48和72h,第2次注射后4、24、48h,敏化组造模侧MPWT和TPWL显着降低(P<0.01,P<0.01),说明痛觉敏化诱发模型造模成功。与空白组和假敏化组比较,敏化组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表达增高(P<0.01,P<0.01)。与敏化组比较,第1次注射后24、48、72h及第2次注射后4、24、48h,EA组造模侧的MPWT和TPWL明显升高(P<0.01,P<0.01),而sham EA组并不能提高大鼠痛阈,痛阈变化趋势与敏化组一致。与假敏化组比较,敏化组造模侧脊髓背角中p38 MAPK和TNF-α表达增高(P<0.01,P<0.01)。与敏化组比较,EA组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表达减低(P<0.05,P<0.05),而sham EA组p38 MAPK和TNF-α表达高于假敏化组(P<0.01,P<0.01),与敏化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结论]EA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并能够干预痛转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马骏,袁利,王述菊,雷俊,汪瑶[3](2019)在《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中脑黑质转录活化因子6和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风府""太冲"穴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α-突触核蛋白(α-syn)、转录活化因子6(ATF6)和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XBP-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PD运动迟缓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PD模型。电针组电针"风府"和双侧"太冲"穴,20 min/次,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采用敞箱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中脑黑质TH和α-syn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中脑黑质ATF6和XB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主运动的总路程、平均速度、运动总时间显着降低,休息总时间显着升高,中脑黑质TH阳性表达水平显着降低,α-syn阳性表达水平显着升高,ATF6和XBP-1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均P<0. 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自主运动的总路程、平均速度、运动总时间显着升高,休息总时间显着降低,中脑黑质TH阳性表达水平显着升高,α-syn阳性表达水平显着降低,ATF6和XBP-1 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均P<0. 01)。结论:电针能有效改善PD大鼠的运动迟缓,提高中脑黑质TH的阳性表达水平,该效应可能与电针降低中脑黑质异常聚集的α-syn,下调未折迭蛋白反应信号通路中ATF6、XBP-1的转录活性有关。(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徐铮昊,唐海琳,任瑞文,赵平,戚中田[4](2019)在《西尼罗病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西尼罗病毒(WNV)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后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的影响,以及该途径在WNV复制及应激应答、炎性应答相关分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WNV分别短时孵育(5、15、30、60 min)和感染(12、24、48、60 h)SH-SY5Y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38 MAPK和磷酸化p38 MAPK表达,用qRT-PCR检测WNV感染细胞内C/EBP同源蛋白(CHOP)、白细胞介素6(IL-6)、活化转录因子6α(ATF6α)和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用WNV感染p38 MAPK siRNA转染的SH-SY5Y细胞,用qRT-PCR检测WNV RNA水平及CHOP、IL-6、ATF6α和ISG15mRNA水平。结果与未孵育的细胞相比,WNV短时孵育细胞内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WNV感染SH-SY5Y细胞12 h、24 h时激活了p38 MAPK途径,而感染48 h、60 h时明显抑制了p38 MAPK途径。WNV感染促进了CHOP、IL-6和ISG15 mRNA表达而抑制了ATF6αmRNA表达。与对照siRNA转染的细胞相比,p38MAPKsiRNA转染的细胞内WNVRNA(P<0.05)水平和ATF6αmRNA(P<0.01)水平升高,而CHOP mRNA水平降低(P<0.05)。结论 WNV感染早期激活了p38 MAPK途径,该途径的激活可能负反馈调控WNV的复制。WNV经p38 MAPK途径调控与应激应答相关的CHOP、ATF6α表达及与炎性应答相关的IL-6表达。(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淑娴,贾强,于功昌,邵华[5](2019)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 AMPK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被认为是调节能量稳态和代谢应激反应的能量传感器,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由调节性β(β1和β2)和γ(γ1、γ2和γ3)亚单位以及催化性α(α1和α2)亚单位组成[1],其中α亚基含有催化核心的N端激酶结构域(kinase domain,KD),Thr172位点的磷酸化可使AMPK活性增(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陈伟,许威,向晓辉,陈凯,张青[6](2019)在《氧化苦参碱对脂多糖诱导的胰腺星状细胞NOD样受体蛋白3活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胰腺星状细胞株(PSCs) 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活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剂量(0、2.5、5、10、20、40μg/mL)的LPS并设置相同剂量(10μg/mL)的LPS刺激LTC14细胞不同时间(0、1、3、6、9、12 h),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技术,考察LPS引起炎性小体活化的量效关系;使用OM、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JAK2)抑制剂AG490干预LPS诱导的LTC14细胞株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JAK2/STAT3)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以及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TC14细胞接受不同浓度的LPS刺激后JAK2、STAT3、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呈显着增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LTC14细胞接受相同浓度LPS刺激不同时间后JAK2、STAT3、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呈显著增高趋势;与LPS组对比,OM和LPS共同处理组、AG490和LPS共同处理组JAK2、STAT3、NLRP3、caspase1及IL-1β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LPS呈一定的时间-剂量关系激活LTC14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及NLRP3炎性小体;OM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起到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药物评价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冯岩岩,赵利芹,李晏,谷景阳,刘聪[7](2019)在《氟西汀对抑郁大鼠行为及海马组织内应激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抑郁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海马组织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及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刺激;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给予8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于CUMS第5~8周,氟西汀组大鼠给予氟西汀(10 mg·kg-1·d-1)灌胃,生理盐水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0 mg·kg-1·d-1)灌胃;正常组和抑郁症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CUMS前(造模前),CUMS4周后(造模后)、8周后(干预后)评估4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最后一次行为学评估后处死大鼠,并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内MKP-1、JNK、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JNK/JNK比值。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指数、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旷场实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正常组大鼠造模前后各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蔗糖偏好指数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 <0. 05)。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蔗糖偏好指数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 <0. 05)。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氟西汀组大鼠各种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生理盐水组及抑郁症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蔗糖偏好指数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 <0. 05)。干预后,氟西汀组与正常组大鼠各项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生理盐水组与抑郁症组大鼠各项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生理盐水组和抑郁症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蔗糖偏好指数上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增加(P <0. 05)。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KP-1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 <0. 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KP-1蛋白表达量低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P <0. 05),氟西汀组与正常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KP-1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组大鼠海马组织内p-JNK、JNK蛋白表达量及p-JNK/JNK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KP-1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一个重要基因,其影响抑郁症发病的机制可能不是通过JNK信号通路。氟西汀可能通过下调MKP-1表达水平而改善大鼠抑郁状态。(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邓雷弘,徐芳华,曾涛,徐想达,巢海潮[8](2019)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激活剂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激活剂3(LAMTOR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索Oncomine和Expression Atlas数据库,获得LAMTOR3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分析LAMTOR3在膀胱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MTOR3在膀胱癌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验证其表达和临床相关性。结果 Expression Atlas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LAMTOR3在20株膀胱癌细胞中的基础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中,在Hs 172.T、HT-1376、RT4、JMSU-1和T24细胞株中呈较高表达。Oncomine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LAMTOR3在浸润性(t=2.857,P=0.005)及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t=3.105,P=0.003)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病理分级越高的膀胱癌组织中表达越高(P<0.05)。实验验证结果显示,LAMTOR3 mRNA在膀胱癌细胞株UMUC3(t=10.84,P=0.0084)、J82(t=21.75,P=0.0021)、5637(t=45.88,P=0.0005)和T24(t=87.58,P=0.000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膀胱永生化细胞SV-HUC-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LAMTOR3蛋白水平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LAMTOR3蛋白在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浸润性癌组织中较非浸润性癌组织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床分期(χ~2=9.189,P=0.002)、病理分级(χ~2=4.746,P=0.029)和淋巴结转移(χ~2=6.210,P=0.013)密切相关,但与性别(χ~2=0.965,P=0.326)、年龄(χ~2=2.126,P=0.145)、远处转移(χ~2=1.261,P=0.261)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LAMTOR3在膀胱癌细胞及组织中高表达,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洋,刘晓军,孙昊,吴玉仙,金志军[9](2019)在《宫颈癌中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低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85例宫颈癌组织样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分别检测RACK1、HIF-1α、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CK1、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叁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ACK1、HIF-1α、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69/85)、63.5%(54/85)、89.4%(76/85)。RACK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均<0.05),HIF-1α和VEGF表达均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均<0.05)。RACK1、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ACK1 vs HIF-1α:r=0.523,P=0.043 9;RACK1 vs VEGF:r=0.428,P=0.033 7;HIF-1αvs VEGF:r=0.689,P=0.024 5)。结论 RACK1、HIF-1、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叁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可作为判断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董波,沙影丽,闫雯雯,庄金宝[10](2019)在《活化蛋白C通过靶向VLA-3-中性粒细胞亚群减轻小鼠的严重炎症反应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活化蛋白C通过靶向VLA-3中性粒细胞亚群来减轻小鼠的严重炎症反应的机制。75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健康小鼠,n=25)、严重炎症组(脓毒症小鼠,n=25)和活化蛋白C组(脓毒症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活化蛋白C,n=25);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整联蛋白VLA-3在中性粒细胞中上调表达;通过整联蛋白结合实验,确定与活化蛋白C以高亲和力相互作用整联蛋白;通过流式细胞仪验证活化蛋白C和VLA-3之间对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通过苏木精和曙红染色检测小鼠组织学变化;通过RT-qPCR检测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mRNA表达水平;检测小鼠在手术后静脉注射活化蛋白C后存活率。与对照组(1. 32±0. 21)相比,严重炎症组(4. 57±0. 56) VLA-3表达量升高(P <0. 05),而VLA-5(1. 25±0. 24)和αVβ3(1. 27±0. 13)与对照组(1. 24±0. 33,1. 29±0. 28)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VLA-5 (0. 66±0. 05)和αVβ3 (0. 68±0. 08)整联蛋白相比,VLA-3(1. 76±0. 25)对活化蛋白C组表现出高亲和力,且与严重炎症组(0. 66±0. 12)相比升高(P <0. 05);活化蛋白C组与VLA-3发生特异性结合,VLA-5、αVβ3与活化蛋白C组几乎不发生反应结合。与严重炎症组相比,活化蛋白C组值升高,而阻断剂降低活化蛋白C与VLA-3间的结合(P <0. 05);与对照组相比,严重炎症组充血严重,中性粒细胞聚集和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而活化蛋白C治疗后,减少脓毒症所造成的中性粒细胞增加;严重炎症组TNF-α、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提高,与严重炎症组相比,活化蛋白C组TNF-α、IL-6和IL-10 mRNA表达水降低,有较好的抗炎作用(P <0. 05);活化蛋白C组,小鼠存活率(18只,72. 00%)较严重炎症组(7只,28. 00%)高(P <0. 05)。活化蛋白C通过靶向VLA-3-中性粒细胞亚群,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减轻小鼠的严重炎症反应。(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活化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痛觉敏化诱发模型大鼠造模侧热痛阈(thermal paw-withdrawal latency,TPWL)、机械性痛阈(mechanical paw-withdrawal threshold,MPWT)及脊髓背角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按完全随机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其中空白组5只、假敏化组5只、敏化组6只用于MPWT检测;各组其余6只大鼠分别用于用于TPWL检测。造模方法:敏化组采用1%角叉菜胶100μL左后足足底皮下注射,待痛阈恢复至基础水平后,以100ng·25μL~(-1)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25μL注射于左足足背中央,建立痛转化模型;空白组两次均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假敏化组第1次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第2次注射等量PGE2,浓度与剂量同敏化组。大鼠造模前、第1次注射后4、24、48、72h和7d,第2次注射(第1次注射后8d)后1、4、24、48h检测MTWP和TPWL。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第2次注射后48h造模侧脊髓背角p38MAPK和TNF-α蛋白表达。第二部分: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敏化组、敏化组、EA组、假电针(sham electroacupuncture,sham EA)组,每组12只,其中6只用于MPWT检测;其余6只用于TPWL检测。假敏化组和敏化组造模方法同第一部分,EA组和sham EA组造模方法同敏化组。第1次注射后,EA组大鼠于双侧"足叁里""昆仑"穴行EA干预,1次/d,共10次;sham EA组仅针刺入大鼠皮下。各组大鼠痛阈检测时间同第一部分。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第2次注射后48h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敏化组比较,第1次注射后4、24、48和72h,第2次注射后4、24、48h,敏化组造模侧MPWT和TPWL显着降低(P<0.01,P<0.01),说明痛觉敏化诱发模型造模成功。与空白组和假敏化组比较,敏化组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表达增高(P<0.01,P<0.01)。与敏化组比较,第1次注射后24、48、72h及第2次注射后4、24、48h,EA组造模侧的MPWT和TPWL明显升高(P<0.01,P<0.01),而sham EA组并不能提高大鼠痛阈,痛阈变化趋势与敏化组一致。与假敏化组比较,敏化组造模侧脊髓背角中p38 MAPK和TNF-α表达增高(P<0.01,P<0.01)。与敏化组比较,EA组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表达减低(P<0.05,P<0.05),而sham EA组p38 MAPK和TNF-α表达高于假敏化组(P<0.01,P<0.01),与敏化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结论]EA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并能够干预痛转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造模侧脊髓背角p38 MAPK和TNF-α的表达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化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廖大忠,黄雪梅,温婷,张燕.雷公藤甲素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2].孙海榉,王思思,项璇儿,许颖龄,杜俊英.电针对痛觉敏化诱发大鼠脊髓背角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马骏,袁利,王述菊,雷俊,汪瑶.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中脑黑质转录活化因子6和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mRNA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9
[4].徐铮昊,唐海琳,任瑞文,赵平,戚中田.西尼罗病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的调控[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5].李淑娴,贾强,于功昌,邵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9
[6].陈伟,许威,向晓辉,陈凯,张青.氧化苦参碱对脂多糖诱导的胰腺星状细胞NOD样受体蛋白3活化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9
[7].冯岩岩,赵利芹,李晏,谷景阳,刘聪.氟西汀对抑郁大鼠行为及海马组织内应激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
[8].邓雷弘,徐芳华,曾涛,徐想达,巢海潮.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激活剂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
[9].周洋,刘晓军,孙昊,吴玉仙,金志军.宫颈癌中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低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10].董波,沙影丽,闫雯雯,庄金宝.活化蛋白C通过靶向VLA-3-中性粒细胞亚群减轻小鼠的严重炎症反应的机制[J].药物生物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