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馆挡土墙的沉降危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举进[1](2020)在《潍坊医学院活动中心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已经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历程,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工程质量问题,一些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质量控制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就建筑业的发展而言,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潍坊医学院活动中心工程项目为具体案例,结合工程概况,经过实际调研,对潍坊医学院活动中心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本文以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为目的,首先,查阅、分析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的现状,明确了论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其次,结合该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建立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成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QC小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原理,将质量控制分为四个阶段,对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不断完善控制措施,提升工程质量,以达到该工程项目预定的质量目标。再次,通过对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检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运用SAD模型法对引起质量问题的各个原因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影响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最后分析总结该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并提出详细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该研究对于潍坊医学院活动中心这一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实现该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于类似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远航[2](2020)在《武安市白沙村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白沙村石料厂矿山环境治理工程为依托,对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实用性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方法,即依据矿山环境破坏形态分类,包括山体临空坡面类、残留高耸山体类、不规则采坑类、松散废弃物堆积类、与尾矿库相关类,阐述了分类原则和各分类的详细内容,以此方法对研究区展开环境调查和问题分析,得出了研究区主要破坏形态特征和其占地面积,分析了主要环境问题,并对研究区环境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对目前常用的三类露天矿山治理技术归纳分析,讨论了其特点和适用条件,根据研究区治理目标和环境问题分析结果,选取了适宜的治理技术并进行优化,制定了工程治理、生态修复、辅助工程等设计方案;以研究区空间规划定位为出发点,明确其区域主体功能和开发方向,确定开发目标为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区,然后对研究区进行区位研究,确定位置优势、经济优势、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从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四个层面对矿区进行土地生产力重建,规划了研究区未来可开发内容;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一种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模式(GST),阐述了模式构建原则、方法,并以研究区为例详细阐述构建过程,模式由工程治理模块(G)、生态治理模块(S)、土地开发规划模块(T)组成,具发展性、全面性、适用性特点。目前研究区工程治理与生态修复阶段同步实施,局部陡坡和残山已进行了削坡和植被绿化工程,消除了严重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着。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模式为邯郸市乃至河北省同类型露天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推动河北省露天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廖文峰[3](2018)在《埋入式双排桩在土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埋入式双排桩由于具有整体刚度大、抗侧移刚度大及抗滑能力强且受力合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深基坑支护与大型滑坡治理工程中。本文以湖南某希望学校滑坡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滑坡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基本情况,综合分析了该边坡的稳定情况,继而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有:(1)采用现场调查、钻探以及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结合的方法,经综合研究分析,判定该滑坡为为土质推移式滑坡。并对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该滑坡的三个剖面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判定该滑坡的最危险剖面为Ⅱ-Ⅱ剖面,且该剖面在天然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2)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采用埋入式双排桩支护前后的Ⅱ-Ⅱ剖面坡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从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及位移变形、剪应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边坡在自然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采用埋入式双排桩支护后,坡体能得到有效稳固,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由1.0875提高到1.4875,高于规范规定的要求,且安全系数提高了36.8%。且边坡X、Y方向的最大位移及剪应变大小均较大减小,坡体处于稳定状态。(3)监测数据结果显示该边坡最大位移发生位置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研究的准确性,表明埋入式双排桩对该滑坡治理具有较好治理效果。
海占权[4](2015)在《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浅埋暗挖法应用于城市隧道工程已经相当成熟,但由于高度不确定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城市隧道所处的复杂环境,导致隧道施工风险事故屡有发生。随着有限空间的相关规范的颁布,为隧道风险管理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对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相关分析研究,采用现场试验法、有限元分析法和文献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在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1、根据隧道风险事故的特点及有限空间相关规范要求将隧道施工定义为有限空间作业;2、对隧道施工风险进行新的分类,即项目自身风险、作业空间风险及项目环境风险,施工阶段尤其要重视的是作业空间风险及周围环境风险;3、针对项目自身风险,采用核对表法及专家评议法进行风险识别,采用风险矩阵法评估;针对周围环境风险,采用施工单位容易掌握的肯特指数法对周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针对作业空间风险,提出采用施工单位比较熟悉的LEC法对作业空间风险进行评估;4、通过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分析,总结施工风险管理的评估程序,并在实证中介绍了前评估、安全评估以及后评估等评估方法;5、通过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实证,确认肯特指数法与有限元分析法评估结果具有很好的符合性;通过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实证,确认LEC法与有限空间规范规定具有很好的符合性;6、通过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总结了有限空间条件下城市浅埋暗挖隧道风险管理流程,便于指导施工中的风险管理。
杨柳[5](2015)在《新型支挡结构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的提出及其设计方法》文中指出抗滑桩挡土墙结构体系具有支挡力大、对环境破坏小、施工技术成熟等特点,在边坡工程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对于环境限制多、地质条件复杂、边坡高度大的边坡工程,大多数都是采用抗滑桩支挡结构体系。就边坡工程而言,抗滑桩支挡结构体系已经成为高、大、疑难边坡的主要支护体系。虽然抗滑桩支挡结构体系已经大量使用,成为比较经典的挡土结构体系,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其中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高。论文针对“基岩较低且平缓、边坡又陡”的地质情况,分析比较了已有支挡结构传统的悬臂桩、斜锚索预应力锚拉桩、门式架式双排桩所存在的不足,提出新型的支挡结构形式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该支挡结构具有扩大锚拉桩的应用范围、节约工程造价、减小对水平锚拉条件的依赖等优点。但是该支挡结构自身竖向布置的锚索与边坡位移和推力方向大致垂直,导致了锚索处于十分不利的受力状态,鉴于此,本文提出用套筒隔离避让技术(即在锚索周围设置一定直径的套筒,使之在桩后土压力或滑坡推力的作用下可产生一定的滑移空间来达到保护锚索的效果)予以解决。另外,桩身弯矩和桩身水平位移是抗滑桩支挡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出桩顶竖向锚拉桩的桩身弯矩和桩身水平位移解析解,并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对于隔离避让技术本文从隔离方法和隔离结构两方面入手,事实上就是解决隔离套筒的内径与壁厚问题。最后本文通过工程算例来总结并提出了一套适合该支挡结构的设计计算步骤,为该支挡结构的工程设计和后续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戈晓宇[6](2014)在《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大量堆积,从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的角度来看,这些废弃物是“错误时间错误地点的资源”。材料是园林建设的物质基础,在资源越发紧缺环境逐渐恶化的当代,园林材料的选用仍然以自然资源为主,园林建设仍然依赖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速率的攫取,亟需一种基于我国园林建设现状的切实可行的节材措施,采用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作为园林材料能够拓展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途径,改变传统建设模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这是本文研究目的之所在。我国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型园林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主题,为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节约型园林要求在不缩小建设规模、不减少建设投资、不降低建设品质的前提下,最大化节约各种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本文对园林材料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并结合节约型园林的内涵提出了园林材料的应用策略。本文将现象学作为研究方法引入废弃物的应用研究之中,将材料本性与真实性的思辨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将建构逻辑作为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研究的核心内容,拓展了园林材料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支撑。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现状,首先将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工程中对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其中能够适用于风景园林中的材料和工程技术。接下来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低材高用”的废弃物营建思想和“瓦爿墙”、“出砖入石”等建造工艺的研究,回溯了废弃物应用的历史。本文归纳了能够适用于园林中的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建材,对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途径和建构逻辑进行了研究,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本文归纳了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在应用中具有的节约价值、艺术价值和功能优化价值,结合作者参与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对价值的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并采用AHP方法对部分再生建材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价,为园林材料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本文提出了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在园林建设程序的层面上增加了废弃物信息管理系统和基于LCA的园林材料评估程序,既融合了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需要,又与我国园林建设的实际情况有较紧密的结合。针对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的非常规性,提出了规划设计原则和施工组织策略。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的建立能够在行业政策、信息管理、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层面形成对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推动力。
韦宝伴[7](2013)在《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文中认为主要探讨城市道路人性化空间环境的有关概念、组成要素、特点及营造手法。道路空间环境与道路本体的建设密切相关,但更注重于道路的外观视觉表现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人性化的道路空间还要求从人本思想出发,使空间环境具有人体尺度,满足行人的生理要求、心理行为特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行人。本文研究的方法与一般的道路景观论文不同。一般的景观论文侧重于“景”,而忽略了“观”,容易导致景观与体验的脱节。本文在“观”的基础上研究“景”,强调“景”和“观”的结合,使景更好地服务于道路使用者(即观者)。另外,本文不仅仅局限于道路景观,而是从道路使用者(特别是行人)的生理要求、心理行为特征出发,研究营造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的各项措施,例如休憩空间、行人标识系统等。回顾了我国解放后城市道路的发展过程,指出目前城市道路处于人性化设计的初级阶段。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常见的弊端:仅重视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及相关工程技术,而不注重行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抄袭现象严重,丧失个性。这些现象源于以车为本的设计理念和政绩工程的心理。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美化运动的反思,提出以人本思想指导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城市道路空间属于城市外部空间的一部分,是展示城市风貌的主要途径。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外部空间,侧重于建筑外界面的风格营造及彼此之间的协调统一;城市道路空间是线性开放空间,侧重于道路使用者在其间穿梭的体验。城市道路空间的三个组成要素为:道路空间、路外空间及人的活动。城市道路空间的6个特点是:线形开放、空间系统性、空间多元化、建设主体多样性、具有车和人两种尺度、人的活动最视觉环境中活跃、最有吸引力的要素。人体尺度要求城市道路空间必须体现行人的生理要求及心理行为特性。人的活动是道路魅力的体现,必须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丰富道路景观,培育人的活动。欲营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必须先了解行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阐述了人的感知特性和视觉特性,引入了视觉能量和视觉平衡的概念。行人有5个心理特性: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求、与自然交流的需要及历史认同感,这些心理特性可为城市道路空间提供直接的设计依据。阐述了行人的行为特性:步行速度较慢、持续步行时间短、行人间存在速度差异、存在特定的交往距离、具有领域和依托的要求等。论述了活动效应过程,指出人的活动是吸引人的主要因素,是道路具有魅力的表现。根据行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提出人性化城市道路空间所应具备的条件。行人持续行走的距离较短,要求合理安排休憩设施和过街设施。其他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要得到满足,为此必须布置购售设施、饮水器、公共厕所等。安全的需要要求平整防滑、足够宽度的步行空间,拥有足够社会监视及良好识别性的环境。归属的需要要求道路体现地方特色或当地历史文化,使市民因此而自豪。与自然交流的需要要求充分利用沿线的视觉资源,并在优美风景的路段设置休憩设施。社交的需要要求城市道路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培育人的活动,并注意休憩空间的布置方法、座席的摆放方式,增进行人之间的交往。历史认同感要求道路空间表达一些历史元素,以引起人们的共鸣。人性化的道路空间环境是道路建设的新要求,为此引入行人服务水平的概念和建设城市带状公园的观念;并以行人的实际体验代替效果图作为检验设计的标准。为营造舒适安全的场所,要求人行道具有足够的宽度,并区划不同功能区域;积极利用树木遮荫;充分发挥驾驶员、行人和沿线的居民监视作用。为创造宜人的空间,可通过人行道的错面、休憩空间的上升或下沉等创造层次感;空间过大时,采用不同铺装方案或树木细分空间;利用高大树木获得高度方向的空间;通过节凑消除人行道或通道的单调感,利用转弯修饰陡坡。为改善视觉环境,分析周边环境,道路风格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保持道路景观的统一多样性;采用趋近、显露、连接或绕行、遮挡、改造等方式对道路外侧视觉资源进行管理;作视觉能量分析,保持视觉的平衡。通过设置路名标志、强化道路特征、完善行人标识系统、优化路网结构等方法提高道路可识别性。通过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文脉和个性化创作等方式表达道路个性。休憩空间宜布置在人流密集路段、交通节点及优美风景路段,可采用平面型、上升型或下降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空间围合方式。合理布置布置购售设施、饮水器、公共厕所等行人服务设施。通过创造更多的边界、合理布置坐席、保留活动场所等营造交往空间;通过宣传科谱知识、法规政策及艺术熏陶培育人的活动。要正确认识道路空间的人性化程度,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因此必须寻找一种合适的评价方法。人们对道路空间人性化程度的评价通常不是一个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模糊的判断;而且评价的指标具有多层次性,因此选择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市道路人性化空间进行评价。将道路空间人性化方面的评价指标条理化,层次化,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准则层不同因素的权重;建立评语等级论域: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构造关于各子准则的模糊评判矩阵,然后逐级进行模糊评价。本文采用这种评价方法对广州市大观路的人性化空间进行评价,同时借予分析广州迎亚运道路改造的得与失。分别通过广州市天河北猎德涌东侧景观路和东京银座商业街两个工程案例,说明按照城市带状公园进行道路建设的理念,以及人本思想、人体尺度在道路空间环境中的体现。论文最后讲述了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
沈建文[8](2015)在《北京地铁工程施工对既有市政桥梁基础的影响及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市目前正处于地铁建设的高峰期,北京地铁2015年总里程将超过700公里。市区内密集的高层建筑、高架桥梁大多采用桩基础。地铁工程由于受线路走向、地下空间等限制,有时不可避免地要从这些桩基的下方、侧面甚至在桩位处通过。本文以北京地铁四号线为例,从邻近度的概念出发,研究了地铁区间、车站地下结构施工对土体扰动引起周围地层变形和位移的估计方法、地层变形引起临近地下结构周围土体与桥桩发生相互作用,引起桥桩的变形和位移;研究了地铁明挖基坑、暗挖或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桩的影响、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临近桥桩的侧向变形和弯矩的变化规律。通过桥桩较大侧向变形和内力对上部桥梁结构的影响研究,提出的桥桩侧向变形和内力的评估指标,补充和完善了现有的临近地铁工程的桥梁评估体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地铁工程与桥基的邻近度判别提出了邻近度的概念,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确定了位置、距离、埋深以及结构重要性作为研究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邻近分区分度准则,为研究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分析判断评价标准。(2)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梁基础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以北京地铁盾构区间穿越邻近既有桥梁桩基工程为依托,进行了邻近桥桩及地表的沉降监测试验,提出了各监测对象的沉降控制指标,对桥梁墩柱的监测数据进行重点分析。建立了盾构穿越邻近桥桩的数值分析模型,并针对桩身沉降、桩体侧向位移和周边土体沉降三个指标,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相互验证。(3)地铁明挖基坑施工对桥基影响的参数研究基于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充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明挖基坑施工对临近桥桩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主要分析了几何因素、边界因素、物理因素等的影响;其中,几何因素包括基坑开挖深度、基坑与桩净距、坑外受影响桩的桩长;边界因素包括桩顶作用力、桩顶约束条件;物理因素包括土层物理参数、土层与桩体接触参数等。(4)地铁暗挖施工和盾构施工对邻近桥桩影响的参数研究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地铁暗挖和盾构施工对临近桥桩的影响进行了参数研究。分别考虑了几何因素包括隧道上部土厚度、隧道与桩净距、桩长;边界因素包括隧道开挖的应力释放率、桩顶力;物理因素包括土层物理参数、土层与桩体接触参数等因素对地铁隧道临近桥桩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5)地铁工程临近桥基施工对既有市政桥梁影响的评估分析结合前述研究成果,提出相对完善的地铁邻近桥桩施工安全评估的方法步骤,进而提出了邻近桥桩的沉降控制标准,并且结合北京地铁6号线下穿京广桥工程的实际监测结果,提出了现有邻近桥桩评估体系的不足和完善建议。
李凤[9](2012)在《湖南丘陵地区高校新校区规划中的竖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加深,校区建设也逐渐扩大。在湖南地区,丘陵地区所占面积比例相当大,所以本文湖南丘陵地区高校新校区规划也就显得很有意义。其中,在丘陵地区,竖向设计的成败对整个新校区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坡地建筑的竖向设计,主要涉及到丘陵地区基地的各处的标高、车道尤其是消防车道、土石填挖方处理、挡土墙与护坡、截洪沟、室外无障碍等的设计。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范围界定、研究目的及意义、湖南丘陵地区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进而引出湖南丘陵地区高校新校区规划中的竖向设计研究,并绘出本文研究框架。第二章我们对丘陵地区的坡地建筑设计中的一些特点做了分析,从场地坡度的选择、建筑形态及剖面形式、无障碍设计及营造的经济性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在这些方面,我们对丘陵地区的坡地建筑设计中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做了分析,使其建造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第三章对新校区规划中与竖向设计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具体说就是在坡地的地形地貌、环保与生态、功能分区的依山就势、道路布局、景观设计、工程管网和规避地质灾害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通过对大陆及香港丘陵地区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的案例论证丘陵地区校区规划的特点和相关理论,主要分析了香港科技大学和湖南城市学院的校区规划布局,香港科技大学背山面海,湖南城市学院校区内有若干处自然山头,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加深对丘陵新校区规划设计相关方法的了解。笔者相信,通过本文对湖南丘陵地区高校新校区规划中的竖向设计的研究,还涉及到建筑、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湖南丘陵地区的高校新校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可行性意义。
白永学[10](2012)在《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塌陷机理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了缓解交通拥挤问题,许多大城市开始筹划和修建地铁工程。在此期间,盾构施工诱发很多地面塌陷事故。地铁线路多位于城市道路和居民区地下,因此地面塌陷事故危害性大,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修建成都地铁1、2号线盾构区间时,在砂卵石地层中曾引发多次地面塌陷。目前,对岩溶塌陷和采矿引发塌陷的研究文献较多,研究内容也比较深入;而针对盾构施工诱发塌陷机理研究较少,对地层塌陷机理的认识和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研究深度仍停留在语言表述和简图示意水平。本文以成都地铁1、2号线为背景,针对砂卵石地层特性,对盾构施工诱发的地层塌陷演变机理进行研究,并寻找能够解决地层塌陷的对策,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通过研究成都地铁1、2号线盾构施工诱发的多起滞后地面塌陷实例,总结了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诱发滞后地层塌陷机理,该机理主要包括盾构开挖面失稳、开挖面失稳引起超出土从而形成空洞、空洞向地表移动三个方面。2.为更好掌握砂卵石层力学特性,利用大型三轴剪切试验获得砂卵石层的应力-应变曲线。针对砂卵石层粘聚力低、离散性强的特点,选用颗粒离散元法作为数值计算工具,通过对大型三轴试验的数值模拟,对砂卵石层的细观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颗粒离散元法对滞后地层塌陷机理进行相应的数值分析。3.地层塌陷根本原因是开挖面失稳造成超出土而引起的,因此本文重点对砂卵石地层盾构开挖面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影响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内摩擦角、侧压力系数、盾构直径、盾构埋深和地下水位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支护压力对开挖面变形、地表沉降、开挖面的最大位移和土层应力的影响;编制位移显示程序,研究随着支护压力减小盾构开挖面变形和破坏形状的规律,提出开挖面失稳由局部破坏向整体破坏转变的模式。结合成都地铁2号线砂卵石地层盾构开挖面失稳实例,分析开挖面失稳主要原因,并提出避免砂卵石地层开挖面失稳措施。4.以梯形楔形体模型为基础,对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公式进行重新推导,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滑动块侧面三角形和其顶部与滑动块外部土体的相互作用力。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盾构开挖面以上破坏棱柱体的形状接近于圆形,采用直径为6m的圆形挡板模拟挡板下落实验,在三维空间修正太沙基松动土压力计算公式。文中探讨了修正梯形楔形体计算模型参数选取,并对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5.砂卵石地层离散性很强,盾构施工引起地层塌陷过程属于非连续介质问题,地层坍塌变形曲线存在明显的不连续特性,因此本文选用颗粒离散单元法对地层塌陷变形进行预测。提出以现场实测法确定地层损失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土层内部空洞分布形态,研究了砂卵石地层隧道平面断面收敛模式,分析了盾构埋深、地层损失数量和地层特性等因素对地层坍塌变形的影响,并提出基于地表沉降值影响的基础上对地层损失进行分类。多因素影响下的地层坍塌变形很难用数学表达式进行求解,本文引入BP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地面坍塌变形进行预测分析。6.针对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特点,提出预防盾构施工诱发滞后地层塌陷的施工对策,论述了盾构刀盘开口率、开口布置、开口尺寸等设计参数。分析了同步注浆的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关系,并进一步对理论注浆量公式进行修正;对砂卵石地层气压辅助工法适宜性进行分析,提出非满舱掘进状况下土舱内土压和气压分布模式,并进一步研究该种模式下气体压力设定值和判别开挖面产生流沙的方法;对辅助施工工法中降低地下水位工法和洞口段大管棚加固方案进行论述分析,总结砂卵石地层目前针对不同超出土量所采取的施工对策。
二、体育馆挡土墙的沉降危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馆挡土墙的沉降危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潍坊医学院活动中心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相关理论 |
2.1 质量控制的相关概念 |
2.2 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
2.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3 潍坊医学院活动中心工程项目简介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目标 |
3.3 主要施工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潍坊医学院活动中心工程项目质置控制体系构建 |
4.1 质量控制体系 |
4.2 质量控制职责安排 |
4.3 项目的QC小组 |
4.4 本章小结 |
5 潍坊医学院活动中心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5.1 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
5.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重难点分析 |
5.3 SAD模型法的应用 |
5.4 质量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武安市白沙村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露天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
2.1 综述 |
2.2 分类原则 |
2.2.1 科学性原则 |
2.2.2 实用性原则 |
2.2.3 针对性原则 |
2.3 露天矿山破坏形态分类 |
2.3.1 山体临空坡面关联的矿山环境问题 |
2.3.2 残留高耸山体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 |
2.3.3 不规则采坑相关的矿山环境问题 |
2.3.4 矿区松散废弃物堆积相关的矿山环境问题 |
2.3.5 与尾矿库相关的矿山环境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现状调查及环境问题分析 |
3.1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气象与水文 |
3.1.3 地层岩性 |
3.1.4 地质构造 |
3.1.5 水文地质条件 |
3.1.6 工程地质条件 |
3.2 研究区现状环境调查 |
3.2.1 调查方法 |
3.2.2 研究区环境破坏现状概况 |
3.2.3 研究区环境破坏形态特征 |
3.3 研究区环境问题分析 |
3.3.1 破坏形态分类统计及特征分析 |
3.3.2 主要环境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露天矿山治理技术研究 |
4.1 露天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概述 |
4.1.1 工程治理技术 |
4.1.2 生态修复技术 |
4.1.3 生物修复技术 |
4.2 研究区治理目标和原则 |
4.3 研究区治理工程 |
4.3.1 工程治理设计方案 |
4.3.2 生态修复设计方案 |
4.3.3 辅助工程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土地开发规划 |
5.1 研究区空间规划定位 |
5.1.1 国家层面 |
5.1.2 省市层面 |
5.2 区位研究 |
5.2.1 区位地理 |
5.2.2 社会经济 |
5.2.3 历史文化 |
5.2.4 旅游资源 |
5.3 土地生产力重建 |
5.4 本章小结 |
6 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
6.1 综合治理模式建立原则 |
6.1.1 政策性原则 |
6.1.2 因地制宜原则 |
6.1.3 发展性原则 |
6.1.4 系统性原则 |
6.2 综合治理模式定义解析 |
6.3 综合治理模式构成 |
6.3.1 模式的框架构建 |
6.3.2 子模块的分解 |
6.3.3 综合治理模式构建过程 |
6.4 综合治理模式特点 |
6.4.1 发展性 |
6.4.2 全面性 |
6.4.3 适用性 |
6.5 研究区综合治理模式的实施和效果 |
6.5.1 前期工作成果 |
6.5.2 治理工程实施及成果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3)埋入式双排桩在土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滑坡治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
1.2.2 双排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MIDAS/GTS有限元的基本理论 |
2.1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概述 |
2.2 Midas/GTS的概述 |
2.2.1 Midas/GTS的基本介绍 |
2.2.2 Midas/GTS的适用范围 |
2.3 Midas/GTS的本构模型 |
2.4 Midas/GTS进行边坡稳定分析的基本方法 |
2.4.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2.4.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失稳判断标准 |
第3章 滑坡的基本特征 |
3.1 工程概况 |
3.2 滑坡区域自然及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层岩性 |
3.2.3 气象与水文 |
3.2.4 地质构造与地震 |
3.3 滑坡的基本特征 |
3.3.1 滑坡分布形态和类型 |
3.3.2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类型 |
3.4 滑坡的成因分析 |
3.5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
3.6 滑坡治理工程设计 |
第4章 基于Midas/GTS的埋入式双排桩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4.3 埋入式双排桩支护前后安全系数对比分析 |
4.4 埋入式双排桩支护前后位移变形对比分析 |
4.5 埋入式双排桩支护前后剪应变对比分析 |
4.6 设计方案效果监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2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2.1 城市隧道施工方法选择 |
2.1.1 城市隧道施工常用方法简述 |
2.1.2 城市隧道不同施工方法比选 |
2.2 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2.2.1 隧道施工风险的定义 |
2.2.2 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常用方法 |
2.3 有限空间管理基本理论 |
2.3.1 有限空间定义 |
2.3.2 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类 |
3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风险分析 |
3.1 城市隧道施工风险事故统计 |
3.1.1 地铁隧道施工风险分析 |
3.1.2 有限空间风险事故统计 |
3.1.3 隧道作业空间与有限空间的关系 |
3.2 总结城市隧道施工风险的特点 |
3.2.1 客观性与高危性 |
3.2.2 偶然性与必然性 |
3.2.3 可变性与多样性 |
3.3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主要风险分析 |
3.3.1 隧道建设区域的水文地质风险 |
3.3.2 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风险 |
3.3.3 相关单位的管理风险 |
3.3.4 项目社会环境风险 |
3.3.5 隧道自然环境风险 |
3.3.6 隧道周边环境风险 |
3.3.7 有限空间条件下作业空间风险 |
4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流程 |
4.1 风险管理组织与管理流程图 |
4.1.1 现场组织体系层次 |
4.1.2 风险管理流程图 |
4.2 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 |
4.2.1 风险识别常用方法 |
4.2.2 风险因素识别清单 |
4.3 风险等级的确定 |
4.3.1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
4.3.2 肯特指数法评估 |
4.3.3 作业条件与危险性评价法 |
4.3.4 风险接受准则 |
4.4 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 |
4.4.1 风险应对的策略顺序 |
4.4.2 风险应对考虑的因素 |
4.4.3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
4.5 风险监控的实施 |
4.5.1 风险监控方法 |
4.5.2 风险监控措施 |
5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实证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设计概况 |
5.1.2 水文地质概况 |
5.2 隧道施工风险识别 |
5.2.1 风险识别方法 |
5.2.2 风险因素识别清单 |
5.3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 |
5.3.1 风险因素定性评估 |
5.3.2 穿越桥梁风险评估 |
5.3.3 穿越道路风险评估 |
5.3.4 作业空间风险评估 |
5.3.5 确定风险接受准则 |
5.4 隧道施工风险应对 |
5.4.1 一般风险应对措施 |
5.4.2 高风险应对措施 |
5.4.3 风险应对措施及效果 |
5.5 隧道施工风险监控及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
5.5.1 风险监视成果 |
5.5.2 风险控制成果 |
5.5.3 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新型支挡结构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的提出及其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竖向预应力结构 |
2.3 逆作法开挖后边坡后有限土体变形研究 |
2.3.1 考虑施工工况边坡土体变形规律 |
2.3.2 考虑土压力作用边坡土体变形规律 |
2.3.3 考虑位移效应的土压力作用下边坡土体变形规律 |
2.4 锚索横向受力状态 |
2.5 本研究的独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3 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结构及其特点 |
3.1 引言 |
3.2 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体系 |
3.3 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原理介绍 |
3.4 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的优点 |
3.5 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的隔离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4 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及隔离技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桩后滑坡推力计算 |
4.3 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的桩身弯矩和水平位移计算 |
4.3.1 桩后静止土压力控制下的桩身弯矩和水平位移计算 |
4.3.2 桩后滑坡推力控制下的桩身弯矩和水平位移计算 |
4.4 悬臂桩桩身所产生的弯矩和水平位移计算 |
4.5 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与悬臂桩桩身弯矩和位移的分析比较 |
4.6 预留变形空间的套筒隔离避让技术 |
4.6.1 套筒直径 |
4.6.2 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锚索隔离结构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桩身弯矩和桩身水平位移的数值模拟分析..49 |
5.1 引言 |
5.2 MIDAS/GTS程序介绍 |
5.3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5.3.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27] |
5.3.2 有限元分析计算基本步骤 |
5.3.3 本文所涉及到的材料模型 |
5.4 有限元模型的主要参数 |
5.4.1 模型几何参数 |
5.4.2 模型材料参数 |
5.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4 模型的边界条件与施工步骤 |
5.5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5.5.1 锚索预应力的值对于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影响 |
5.5.2 新型支挡结构锚索在不同预应力作用下和悬臂桩的位移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算例及工程实用设计方法 |
6.1 引言 |
6.2 工程概况 |
6.2.1 场地平面情况 |
6.2.2 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 |
6.2.3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岩土力学设计参数 |
6.3 新型支挡结构用于边坡治理案例 |
6.3.1 设计计算原理及计算步骤 |
6.3.2 计算结果 |
6.4 常规的边坡治理方案 |
6.5 常规悬臂桩、斜锚索锚拉桩及本文所提出的新型支挡结构的综合分析 |
6.6 新型支挡结构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设计方法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与研究综述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循环型产业的需要 |
1.1.2 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趋势的应对 |
1.1.3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契机 |
1.1.4 实践中的思考 |
1.2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释义 |
1.2.1 节约型园林 |
1.2.2 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建材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研究与应用难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西方园林中废弃物的应用 |
1.4.2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废弃物应用 |
1.4.3 建筑工程中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园林材料的应用 |
2.1 节约型园林的内涵 |
2.1.1 面向城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节约型园林 |
2.1.2 建设与节约并重的节约型园林 |
2.2 园林材料应用与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2.2.1 建造传统的迷失 |
2.2.2 园林材料研究的匮乏 |
2.2.3 常规材料应用的困境 |
2.3 园林材料理论研究的拓展 |
2.3.1 废弃物处理的思想发展 |
2.3.2 材料的本性与真实性的思辨 |
2.3.3 现象学视角下的园林材料研究 |
2.3.4 园林材料与建构逻辑 |
2.4 节约型园林背景下的园林材料应用策略 |
2.4.1 秉承节约理念 |
2.4.2 继承传统文化 |
2.4.3 探索现代之路 |
2.5 小结 |
3 建筑垃圾及其再生建材的种类与本性 |
3.1 废弃砖瓦 |
3.1.1 废弃砖瓦的概况及本性 |
3.1.2 以废弃砖瓦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3.2 废弃石材 |
3.2.1 废弃花岗岩的物质属性 |
3.2.2 废弃花岗岩的产生过程及利用方式 |
3.3 废弃金属 |
3.3.1 废弃金属的概况 |
3.3.2 废弃金属在园林中的利用方式 |
3.4 废弃混凝土 |
3.4.1 废弃混凝土的概况与本性 |
3.4.2 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3.5 废弃木材 |
3.5.1 废弃木材的概况 |
3.5.2 以废弃木材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3.6 小结 |
4 工业固体废物及其再生建材的种类与本性 |
4.1 煤矸石 |
4.1.1 煤矸石的概况 |
4.1.2 以煤矸石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2 粉煤灰 |
4.2.1 粉煤灰的概况 |
4.2.2 以粉煤灰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3 铁矿尾矿 |
4.3.1 铁矿尾矿的概况 |
4.3.2 以铁矿尾矿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4 高炉炉渣 |
4.4.1 高炉炉渣的物质属性 |
4.4.2 以高炉炉渣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5 废弃轮胎 |
4.5.1 废弃轮胎的本性 |
4.5.2 废弃轮胎在风景园林中应用的可能性 |
4.6 废弃集装箱 |
4.7 废弃玻璃 |
4.7.1 废弃玻璃的本性 |
4.7.2 以废弃玻璃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8 小结 |
5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在园林中的应用途径和建构逻辑 |
5.1 园林道路、场地 |
5.1.1 园路、场地基层材料 |
5.1.2 园路、场地面层 |
5.2 园林构筑、小品及饰面材料 |
5.2.1 墙体砌筑材料 |
5.2.2 铁矿尾矿 |
5.2.3 废弃砖瓦砌筑墙体 |
5.2.4 废弃石材饰面 |
5.2.5 再生马赛克饰面 |
5.2.6 再生空心玻璃砖 |
5.2.7 废弃木材 |
5.2.8 废弃轮胎 |
5.2.9 废弃金属雕塑 |
5.2.10 钢筋石笼 |
5.2.11 废弃集装箱 |
5.3 水体驳岸 |
5.3.1 废弃轮胎驳岸 |
5.3.2 废弃木材护岸 |
5.3.3 石笼驳岸 |
5.4 塑造地形 |
5.5 小结 |
6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在园林中应用的价值 |
6.1 园林建设中的节约价值 |
6.1.1 自然资源的节约——以河间市瀛洲公园为例 |
6.1.2 能源消耗的节约 |
6.1.3 基于AHP方法墙体砌筑材料的价值评价 |
6.1.4 基于AHP方法的园路场地基层填筑材料的价值评价 |
6.2 景观特色塑造中的艺术价值 |
6.2.1 废弃物应用的现象学转向与符号意义 |
6.2.2 历史信息的艺术化与地域特征表达——以烟台园为例 |
6.2.3 历史信息的艺术化与场所精神塑造 |
6.3 园林材料应用中功能的补充与优化价值 |
6.4 小结 |
7 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 |
7.1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症结 |
7.1.1 政策扶持和法律法规的缺失 |
7.1.2 园林建设中的信息不对称 |
7.1.3 废弃物营建的利益失衡 |
7.2 法律法规的推动性作用以及鼓励性政策的制定 |
7.2.1 国外法律法规对废弃物利用的影响 |
7.2.2 鼓励性政策的制定 |
7.2.3 基于LCA的园林材料评估框架的建立 |
7.3 废弃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
7.4 规划设计原则与施工组织策略 |
7.4.1 废弃物对规划设计的逆向作用 |
7.4.2 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
7.4.3 传统工艺的继承 |
7.4.4 施工组织中的节约策略 |
7.5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创新之处 |
8.2.1 现象学和建构逻辑视角下的材料研究 |
8.2.2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建构逻辑 |
8.2.3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价值 |
8.2.4 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的建立 |
8.3 余论与展望 |
8.3.1 基于LCA的园林材料评估体系的研究 |
8.3.2 节约型园林评价标准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7)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解放后我国城市道路发展历程 |
1.1.1 起步发展阶段 |
1.1.2 大规模建设阶段 |
1.1.3 人性化设计初始阶段 |
1.2 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常见的弊端 |
1.2.1 注重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对行人考虑不足 |
1.2.2 注重形象工程,忽视人的尺度 |
1.2.3 抄袭现象严重,丧失个性 |
1.2.4 注重道路本体建设,缺乏对道路空间的整体考虑 |
1.2.5 注重工程实体,忽视人的心理感受 |
1.3 城市美化运动和人本思想 |
1.3.1 城市美化运动 |
1.3.2 人本思想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分析人们在道路空间中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为特性 |
1.6.3 实地考察城市道路空间现状,体验成功之道,发现不足之处 |
1.6.4 借助景观学的基本理论及表现手法 |
1.6.5 借签住宅小区人性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寻求道路空间改善措施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道路空间环境 |
2.1 城市外部空间 |
2.1.1 外部空间概念 |
2.1.2 外部空间的重要作用 |
2.1.3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看待外部空间 |
2.1.4 良好外部空间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
2.2 城市道路空间 |
2.2.1 城市道路的组成 |
2.2.2 城市道路的分类 |
2.2.3 道路空间的概念 |
2.2.4 道路空间的价值 |
2.2.5 道路空间视觉环境 |
2.2.6 道路空间与城市风貌 |
2.3 城市道路空间的组成元素 |
2.3.1 路内空间元素 |
2.3.2 路外空间元素 |
2.3.3 人的活动元素 |
2.4 城市道路空间的特点 |
2.4.1 线性开放 |
2.4.2 空间系统性 |
2.4.3 空间多元化 |
2.4.4 建设主体多样性 |
2.4.5 具有车和人两种视觉尺度 |
2.4.6 人的活动最视觉环境中活跃、最有吸引力的要素 |
2.5 城市道路空间的功能 |
2.5.2 交通功能 |
2.5.3 市政功能 |
2.5.4 景观功能 |
2.5.5 休憩功能 |
2.5.6 娱乐功能 |
2.5.7 社交功能 |
2.6 城市道路空间与城市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的感知及心理行为特性 |
3.1 感知特性 |
3.1.1 感知过程 |
3.1.2 知觉相对性 |
3.1.3 知觉定势 |
3.1.4 感觉联觉 |
3.2 视觉特性 |
3.2.1 行人视线特征 |
3.2.2 运动视力 |
3.2.3 动态视觉特征 |
3.2.4 颜色感知 |
3.2.5 视觉能量与视觉平衡 |
3.3 心理特性 |
3.3.1 安全的需要 |
3.3.2 社交的需要 |
3.3.3 归属的需要 |
3.3.4 与自然交流的需要 |
3.3.5 历史认同感 |
3.4 行为特性 |
3.4.1 步行特性 |
3.4.2 行人交通特性 |
3.4.3 交往特性 |
3.4.4 活动效应过程 |
3.5 道路空间环境与心理行为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空间 |
4.1 舒适安全 |
4.1.1 足够宽度的人行道 |
4.1.2 区分不同性质的人行交通 |
4.1.3 平整防滑 |
4.1.4 领域感 |
4.1.5 围合感 |
4.1.6 合理的过街设施 |
4.1.7 社会监视 |
4.2 良好的识别性 |
4.2.1 可识别性的重要作用 |
4.2.2 道路可识别 |
4.2.3 方位可识别 |
4.2.4 环境可识别 |
4.3 宜人的景色 |
4.3.1 协调性 |
4.3.2 统一多样性 |
4.3.3 连续性 |
4.3.4 良好的视觉品质 |
4.3.5 视觉平衡 |
4.4 具有人体尺度 |
4.4.1 人体尺度受到忽视 |
4.4.2 人体尺度的重要性 |
4.4.3 人体尺度的要求 |
4.5 尊重、继承历史 |
4.5.1 历史文脉的重要性 |
4.5.2 城市道路的历史文脉 |
4.6 个性化 |
4.7 休憩空间 |
4.7.1 “无处可坐”的城市 |
4.7.2 休憩空间与户外生活质量 |
4.7.3 道路休憩空间 |
4.8 社交空间 |
4.8.1 社交功能的呼唤 |
4.8.2 社交功能的实现手段 |
4.8.3 社交类型 |
4.8.4 社交行为特点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性化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营造 |
5.1 转变观念,营造城市带状公园 |
5.1.1 引入行人服务水平概念 |
5.1.2 道路景观多样化,打造城市带状公园 |
5.1.3 不迷信效果图,注重行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
5.2 营造舒适安全的场所 |
5.2.1 创造宽松的步行环境 |
5.2.2 区分不同功能的区域 |
5.2.3 积极利用树木遮荫 |
5.2.4 充分发挥驾驶员、行人和沿线的居民监视作用 |
5.3 创造宜人空间 |
5.3.1 层次感的空间 |
5.3.2 大空间中的小空间 |
5.3.3 高度方向的空间 |
5.3.4 空间的修饰 |
5.4 改善视觉环境 |
5.4.1 分析周边环境,道路风格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 |
5.4.2 统一前提下实现多样性,为多样性引入统一法则 |
5.4.3 作视觉能量分析,保持视觉的平衡 |
5.4.4 视觉资源管理 |
5.5 提高道路可识别性 |
5.5.1 设置路名标志 |
5.5.2 强化道路特征 |
5.5.3 完善行人标识系统 |
5.5.4 优化路网结构 |
5.6 创造道路个性 |
5.6.1 体现地方特色 |
5.6.2 体现历史文脉 |
5.6.3 个性化创作 |
5.7 为行人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 |
5.7.1 休憩空间 |
5.7.2 购售设施 |
5.7.3 垃圾箱 |
5.7.4 饮水器 |
5.7.5 公共厕所 |
5.8 培育人的活动 |
5.8.1 创造活动场所 |
5.8.2 营造交往空间 |
5.8.3 宣传科普知识及法规政策 |
5.8.4 艺术熏陶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人性化空间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
6.1 评价内容及目的 |
6.2 基于道路空间人生化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常用的评价方法 |
6.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模型与过程 |
6.3.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建立指标体系 |
6.3.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6.3.3 建立评语等级论域 |
6.3.4 构造模糊评判矩阵 |
6.3.5 多级模糊合成,作出综合评价 |
6.4 城市道路基于人性化空间的综合评价 |
6.4.1 评价对象介绍 |
6.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3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6.4.4 建立评语集 |
6.4.5 构造关于各子准则的模糊评判矩阵 |
6.4.6 逐级进行模糊评价 |
6.4.7 评价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案例 |
7.1 广州天河北猎德涌东侧景观路 |
7.1.1 道路概况 |
7.1.2 道路定位 |
7.1.3 公园式的步行空间 |
7.2 东京银座商业区街道 |
7.2.1 银座概况 |
7.2.2 道路定位 |
7.2.3 以人为本的步行空间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与方法 |
8.1 设计过程简述 |
8.2 明确道路性质,确定道路空间的主题和风格 |
8.3 围绕主题,确定道路空间各组成要素的设计要点 |
8.4 发掘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进行个性化创造 |
8.5 对沿线路侧景观进行详细考察与分析,提出视觉环境的改善措施 |
8.6 结合道路周边环境,合理布置行人服务设施 |
8.7 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培育人的活动 |
8.8 优化道路各要素的空间组合 |
8.9 结合路网及周边公共场所,设置完善的标识系统 |
8.10 工程完工后进行沿线核查,完善不够人性化的方面 |
8.11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北京地铁工程施工对既有市政桥梁基础的影响及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北京地铁发展概况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1 理论分析研究 |
1.2.2 模型试验研究 |
1.2.3 现场原位测试研究 |
1.2.4 存在问题分析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2 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梁基础影响的指标确定研究 |
2.1 邻近度的提出 |
2.2 邻近影响因素 |
2.3 邻近影响的判别准则 |
2.4 本章小结 |
3 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梁基础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
3.1 现场试验概况 |
3.1.1 工程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 |
3.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3.1.3 结构设计形式及施工工法 |
3.2 现场监测内容 |
3.2.1 监测范围 |
3.2.2 监测频率及周期 |
3.3 监测方法与测点布置 |
3.3.1 桥梁墩柱(台)、挡墙沉降监测 |
3.3.2 道路地表沉降监测 |
3.4 监测控制指标 |
3.5 监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
3.5.1 监测数据统计 |
3.5.2 桥梁墩柱(台)沉降及差异沉降分析 |
3.5.3 盾构区间地表沉降分析 |
3.6 现场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
3.6.1 盾构下穿新兴桥北异形桥结果对比分析 |
3.6.2 盾构下穿普惠桥结果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明挖基坑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础影响的参数研究 |
4.1 参数选取 |
4.1.1 pile单元的力学机理及参数选择研究 |
4.1.2 土层物理参数取值 |
4.1.3 桩土接触参数取值 |
4.2 模型建立方法及计算分析内容 |
4.3 物理因素的影响 |
4.3.1 土层物理参数变化的影响 |
4.3.2 桩土接触参数变化的影响 |
4.4 儿何因素的影响 |
4.4.1 基坑开挖深度的影响 |
4.4.2 桩距基坑距离变化的影响 |
4.4.3 坑外桩长度变化的影响 |
4.4.4 基坑支撑预加轴力变化的影响 |
4.5 边界因素的影响 |
4.5.1 基坑外桩顶作用力变化的影响 |
4.6 基坑开挖对坑外多根桩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暗挖及盾构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础影响的参数研究 |
5.1 模型建立方法及计算分析内容 |
5.2 物理因素的影响 |
5.2.1 土层物理参数的敏感性研究 |
5.2.2 桩土接触参数的敏感性研究 |
5.3 几何因素的影响 |
5.3.1 隧道与桩间距变化的影响 |
5.3.2 上覆土厚度与桩长变化的影响 |
5.4 边界因素的影响 |
5.4.1 应力释放系数的影响 |
5.4.2 桩顶力变化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地铁工程邻近桥梁施工风险评估和对策研究 |
6.1 地铁施工邻近桥梁风险评估等级的划分 |
6.1.1 划分风险等级应考虑的因素 |
6.1.2 邻近桥梁现状评估 |
6.1.3 地铁施工对桥梁影响的风险等级划分 |
6.2 邻近桩基的沉降控制标准 |
6.2.1 制定邻近桩基沉降控制标准的基本原则 |
6.2.2 现有邻近桩基沉降控制标准 |
6.3 北京地铁6号线下穿京广桥的变形控制标准 |
6.3.1 京广桥概况 |
6.3.2 地铁6号线下穿京广桥位置关系及影响范围 |
6.3.3 地铁6号线穿越工程对桥梁结构影响的监测分析 |
6.3.4 地铁6号线穿越工程对桥梁结构影响的计算分析 |
6.4 既有风险评估体系的不足和完善 |
6.4.1 部分桩失稳 |
6.4.2 桥梁桩基础侧移 |
6.4.3 基础倾斜 |
6.5 不同风险等级的施工对策研究 |
6.5.1 地铁施工措施方面 |
6.5.2 变形控制措施方面 |
6.5.3 桥梁结构措施方面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湖南丘陵地区高校新校区规划中的竖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湖南丘陵地区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 |
1.5 本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丘陵地区坡地建筑的特点简析 |
2.1 场地坡度的选择 |
2.1.1 场地坡度的适宜选择 |
2.1.2 场地地面排水坡度 |
2.2 建筑形态及剖面形式探讨 |
2.2.1 坡地建筑形态 |
2.2.2 坡地建筑的剖面形式 |
2.3 无障碍设计的特点分析 |
2.3.1 无障碍设计的意义 |
2.3.2 坡地校区无障碍设计所面临的困境 |
2.3.3 丘陵步行区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
2.3.4 丘陵步行空间的主要无障碍设施 |
2.4 营造的经济性分析 |
2.4.1 校区总规划中经济性体现 |
2.4.2 建筑群单体经济性分析 |
2.4.3 景观设计 |
2.4.4 工程设施的经济性 |
第3章 新校区规划中与竖向设计相关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对规划设计的影响 |
3.1.1 规划设计理念 |
3.1.2 结合丘陵地形、有机发展的总体布局 |
3.1.3 顺应地形坡度,灵活组合的交通系统 |
3.1.4 做到融入自然的绿地景观系统 |
3.1.5 从“地景”出发,做到与环境协调的建筑体形 |
3.2 环境保护与生态和谐 |
3.2.1 生态建筑 |
3.2.2 生态建筑的特征 |
3.2.3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
3.2.4 生态建筑类型与实例 |
3.3 功能分区的依山就势 |
3.3.1 顺应坡地地形的功能分区 |
3.3.2 建筑单体的功能性及建筑形态 |
3.3.3 建筑功能分区与外部物理环境 |
3.4 道路骨架及消防车道的合理布局 |
3.4.1 交通方式 |
3.4.2 道路系统的组织 |
3.4.3 消防车道的合理布局 |
3.5 景观配置的协调性 |
3.6 管线布局及室外工程的经济科学性 |
3.6.1 管线布局的合理设计 |
3.6.2 室外工程之挡土墙设计的经济合理 |
3.7 地质灾害的规避处理 |
3.7.1 规划中建设选址尽量避开陡坡 |
3.7.2 结合挡土墙灵活采用建筑剖面形式 |
第4章 大陆及香港丘陵地区高校校区建设的案例简介及理论概述 |
4.1 香港丘陵地区校区的案例简介及规划特点简介 |
4.1.1 香港科技大学概况 |
4.1.2 规划设计整体构思及特点 |
4.1.3 香港丘陵地区校区规划特点简介 |
4.2 大陆丘陵地区新校区案例简介及规划特点分析 |
4.2.1 项目区位及现状 |
4.2.2 规划设计整体构思及理念 |
4.2.3 校园整体功能结构与布局 |
4.2.4 校园空间形态布局 |
4.2.5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4.2.6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
4.2.7 竖向设计 |
4.2.8 建筑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10)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塌陷机理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塌陷研究现状 |
1.2.1 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变形预测研究现状 |
1.2.3 预防盾构施工地表沉降施工对策研究现状 |
1.2.4 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塌陷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诱发地层塌陷原因分析 |
2.1 砂卵石地层地质条件及盾构施工机理 |
2.1.1 成都砂卵石地层地质条件 |
2.1.2 成都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机理 |
2.2 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塌陷现象及特点 |
2.2.1 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塌陷的主要现象 |
2.2.2 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塌陷的主要特点 |
2.3 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诱发地面塌陷统计分析 |
2.4 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坍塌过程分析 |
2.4.1 盾构施工开挖面失稳 |
2.4.2 开挖面失稳后形成空洞 |
2.4.3 空洞向上移动诱发突发地面塌陷 |
2.5 砂卵石地层盾构诱发地层塌陷主要原因 |
2.5.1 砂卵石地层易产生开挖面失稳 |
2.5.2 盾构开挖面失稳引发大量超出土 |
2.5.3 砂卵石土力学特性对地层塌陷影响 |
2.5.4 施工措施对地层损失影响 |
2.5.5 软弱砂层对地层塌陷影响 |
2.5.6 盾构埋深对地层塌陷影响 |
2.6 小结 |
第3章 砂卵石地层的力学特性及其数值本构模型 |
3.1 砂卵石地层的力学特性分析 |
3.2 颗粒离散元的细观本构模型与理论 |
3.2.1 颗粒离散元的基本理论 |
3.2.2 颗粒离散元的本构关系 |
3.3 砂卵石土的大型三轴实验 |
3.3.1 试验取样 |
3.3.2 试验方法 |
3.3.3 大型三轴试验成果与分析 |
3.4 砂卵石地层离散元本构模型的细观参数标定 |
3.4.1 砂卵石土细观参数的标定方法 |
3.4.2 细观参数对宏观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
3.4.3 成都砂卵石地层细观参数的标定 |
3.5 小结 |
第4章 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塌陷的颗粒离散元模拟实现 |
4.1 三维颗粒离散元数值计算的基本流程 |
4.2 盾构掘进开挖面失稳的数值分析 |
4.2.1 数值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 |
4.2.2 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确定 |
4.2.3 开挖面稳定性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4.2.4 开挖面失稳变形过程分析 |
4.2.5 开挖面失稳过程土体应力演变分析 |
4.2.6 开挖面破坏模式演变规律分析 |
4.3 开挖面失稳形成地层内部空洞机理分析 |
4.4 盾构掘进后滞后地层塌陷机理的数值分析 |
4.4.1 数值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 |
4.4.2 盾构掘进后滞后地层塌陷变形过程分析 |
4.4.3 滞后地层塌陷的应力演变过程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
5.1 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数值计算 |
5.1.1 盾构开挖面失稳判别准则 |
5.1.2 开挖面稳定性数值计算流程 |
5.1.3 盾构开挖面稳定性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5.2 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分析 |
5.2.2 土体侧压力系数的影响分析 |
5.2.3 盾构埋深的影响分析 |
5.2.4 盾构直径的影响分析 |
5.2.5 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分析 |
5.3 修正砂卵石地层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模型 |
5.3.1 砂卵石地层盾构开挖面破坏模式分析 |
5.3.2 梯形楔形体模型计算公式重新推导及修正 |
5.3.3 修正梯形楔形体计算模型参数选取 |
5.3.4 计算模型的对比与验证分析 |
5.4 盾构开挖面失稳的工程实例分析 |
5.4.1 工程概况 |
5.4.2 开挖面失稳原因分析 |
5.4.3 避免开挖面失稳措施探讨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颗粒离散元和神经网络对地层塌陷变形预测 |
6.1 盾构掘进地层损失量计算和分析 |
6.2 砂卵石地层盾构断面收敛模式 |
6.3 基于颗粒离散元对地层塌陷变形预测 |
6.3.1 地层损失数量对地层坍塌影响 |
6.3.2 盾构埋深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6.3.3 地质条件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6.4 基于BP神经网络对地层塌陷预测 |
6.4.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6.4.2 人工神经网络学习及训练 |
6.4.3 应用BP神经网络对地面塌陷预测 |
6.5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地面塌陷预测 |
6.5.1 统计学习理论 |
6.5.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6.5.3 基于LSSVM对地面塌陷预测 |
6.6 小结 |
第7章 预防滞后地层塌陷施工对策研究 |
7.1 盾构设备参数选择 |
7.1.1 大粒径卵石处理模式分析 |
7.1.2 刀盘结构形式选择 |
7.1.3 刀盘的开口率、开口尺寸和开口布置 |
7.1.4 刀具配置 |
7.1.5 螺旋输送机选择 |
7.2 预防开挖面失稳措施研究 |
7.2.1 气压辅助工法 |
7.2.2 降低地下水位辅助工法 |
7.2.3 盾构端头部位预先加固措施 |
7.3 超出土后补偿地层损失措施研究 |
7.3.1 同步注浆作用分析 |
7.3.2 二次注浆作用分析 |
7.3.3 地面注浆作用分析 |
7.4 不同地层损失等级的施工对策 |
7.4.1 基于建筑物破坏程度的地面变形控制标准 |
7.4.2 基于建筑破坏程度对地层损失分类 |
7.4.3 控制地层塌陷施工流程 |
7.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体育馆挡土墙的沉降危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潍坊医学院活动中心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 刘举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武安市白沙村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李远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3]埋入式双排桩在土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廖文峰. 南华大学, 2018(01)
- [4]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 海占权.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5]新型支挡结构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的提出及其设计方法[D]. 杨柳. 重庆大学, 2015(06)
- [6]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研究[D]. 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7]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D]. 韦宝伴.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8]北京地铁工程施工对既有市政桥梁基础的影响及评估研究[D]. 沈建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1)
- [9]湖南丘陵地区高校新校区规划中的竖向设计研究[D]. 李凤. 湖南大学, 2012(06)
- [10]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塌陷机理及对策研究[D]. 白永学.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