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开发情感产品

企业需要开发情感产品

一、企业要开发富有感性化的商品(论文文献综述)

龙华丽[1](2021)在《“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形象的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进入情感消费时代,人们对物质的追求逐渐转变为情感消费需求,这种情感的消费趋势也在不断促进着品牌的发展与转型。中华老字号品牌作为中华民族商业文明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品牌内涵。化妆品是中华老字号重要的组成品类之一,目前在国际化妆品与新兴品牌的竞争冲击下,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的发展举步维艰,逐渐被淘汰论文市场边缘品牌,品牌视觉形象大多不符合现代审美,给受众老土、守旧的印象。因此,在情感消费的发展趋势下,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急需发生转变,为品牌的重塑发展寻找一种的新思路。以情感化设计为指导,对帮助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形象开发具有品牌感性化的视觉形象元素,加强品牌与当代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结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阐述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形象现状出发,结合当下情感化设计的必然趋势,有针对性地对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形象进行了情感化设计分析与研究,为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形象的重塑提供新的设计思考与理论支持。因此,本次课题的研究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本次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分析,对情感化设计理论进行梳理,阐明当下情感化设计的趋势与必然性;其次,对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的发展历史、生存现状进行梳理,指出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面临的困境;然后,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中华老字号化妆品牌形象设计的现状,总结品牌形象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归纳优秀的中外老字号化妆品品牌的案例。再次,依据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提出视觉符号的情感延续性原则、审美情感体验的年轻化原则、情感符号提取与转译的创新性原则;分别从本能层次提出塑造品牌符号的感性化、故事化的视觉表现;行为层次提出线下实体店的多感官情感体验、利用新媒体平台情感互动传播;反思层次拓展品牌情感内涵的个性化、引入诗词歌赋,加深文化情感三个方面归纳和提出适用于“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形象的情感化设计策略。为“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形象的重塑与再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最后,通过设计实践,理论结合实践以情感化设计策略对设计实践进行指导,探索可实施性。

张冰[2](2021)在《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20世纪后半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在微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变革直接影响了以信息传递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方式,信息传播、交往和分享的程度被网络媒体无限放大。天然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网络媒体不仅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的集散地,也成为我们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全新载体。然而,网络媒体的发展是与其商品化进程息息相关的。商品化一方面加快了网络媒体由社会表层向深层空间延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却使其服务社会意识的本性发生逆转。被遗忘自身意识形态属性的网络媒体逐渐将人类打散成没有深度的碎片,帮助资本实现了对宏大叙事的解构。网络媒体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性和商品性矛盾问题,最终使人类的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压制,在历时与共识层面消解了人作为“类存在物”的社会组织特性。在这一背景下,对网络媒体意识形态在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态势与隐藏在意识形态背后的力量消长进行准确把握,不仅可以借助其商品化进程对网络媒体的时空尺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拓展,更可以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作用提供重要依据与凭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建设。习近平同志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深刻分析与富有远见的指导了网络媒体未来的发展,为有效解决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和商品性矛盾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钥匙。因此,正确认识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和商品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形成原因与社会影响,以习近平同志关于网络媒体的重要论述作为探索化解两者矛盾现实途径的理论依据,对于加强网络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撰写内容,论文主要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序论。主要阐释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评析,说明了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并阐明了论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本章节首先对意识形态相关理论进行了溯源,即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与发展、意识形态的定义与特征进行了梳理,对意识形态传播形式和传播载体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指明网络媒体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全新载体。而后分析了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具体所指,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其实现机制。第三章主要对网络媒体的商品属性进行了阐释。这一章节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首先从学理性视角对网络媒体商品性的研究起点、价值产生要素、价值产生方式进行了分析,廓清了网络媒体商品性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网络媒体商品性的特征与作用,并对网络媒体商品性的实现需要其进行产业化做了解释说明,对网络媒体产业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做了概括。第四章着重对网络媒体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矛盾关系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该章首先对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的统一性与对立性进行了理论溯源。其次,探讨了二者统一性与对立性的现实表现,并论证其对立性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构成的严重威胁。最后,从网络媒体的本质、特殊地位与作用、特殊生产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个方面指明坚持意识形态第一性原则是网络媒体实现“双性统一”的前提。第五章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本主义与空间理论的角度,以资本、受众、从业者与政府同网络媒体关系的视角入手,探寻了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维度上为正确处理网络媒体的矛盾关系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六章对正确处理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关系的原则与途径进行了分析。该章节首先从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市场和政府相统一这三个方面入手,在理论层面探讨了把握好网络媒体发展应坚持的原则。其次,与第五章相对应,从资本、受众、从业者和政府四个角度入手,在实践层面对平衡二者矛盾关系问题的途径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崔桂武[3](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指出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徐苗[4](2021)在《GT公司文创旅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水平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得重要指标,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也逐渐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需品。以文化内容为基础,以创意为灵魂的文创产品,需要通过有特色的的营销手段来实现其价值。营销观念的融入,可刺激消费者的需求,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为文创产品的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但一些文创产品的营销手段还沿用传统的营销方式,制约了文创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市场营销策略的相关理论,重点研究GT公司文创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力图走出文创旅游产品所面临的市场营销困境,着力进一步强化GT公司的销售团队的组织模式、运作模式以及把握当下所处的市场环境,分析和研究GT公司所面临的主要市场营销问题。方法上,分析文创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者,分析产品的价格策略、渠道和促销等几个方面的现状,找到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由此结合推广对策做好与此相关的实施保障措施,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来改进目前市场营销策略。通过运用PEST、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和SWOT分析模型分析其产品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分析GT公司文创旅游产品销售的优势、弱点、机会和风险,明确当前的主要竞争者、主要替代品、潜在进入者、客户和供应商,为GT公司文创旅游产品进行市场营销提供合理建议。本研究立足营销分析及客户服务思维,力图为GT公司文创旅游产品市场营销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张怡[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们通过消费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直接诉求,消费也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大学生是时代的先行者,其消费观不仅能够折射出当前我国社会的整体消费状况,也能够帮助我们对于未来消费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预判,及时调整社会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改革生产方式,以更好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建设者和后备军,消费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构成范畴,能够通过直接支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影响其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因此,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领域,并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进行优化探究,不仅是我国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与绿色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全球化过程中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最佳选择,更是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新实践与突破。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消费群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本论文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以郑州市四所高校的1075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和消费观现状进行了考察和探究。在对当前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来源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与主要消费方式、影响其消费的主要因素等基本情况的调研基础上,可以发现,纵然时代在变迁,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提升,但勤俭节约的务实性消费仍然是我国大学生消费生活中的主旋律,与此同时,追求高端品牌的奢侈性消费也在大学生消费中初露端倪,个性化消费与感性化消费则是体现出新时代大学生追求精神消费的代表性新趋势。而新时代大学生在消费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从众性消费动机广泛、享受性消费趋势突出、符号化消费现象严重、超前消费现象普遍。究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既与西方腐朽文化的传播有关,又与经济转型过程中,不良媒体对于消费经济的过度解读与推波助澜密不可分,既是高校在消费观教育方面存在滞后与不足的结果,又与我国社会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家长对于消费观教育方面的忽视有关,还包括大学生自身心智成长发育的不成熟等多种内在原因。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消费思想为根源和底色,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思想为科学原则,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为指引方向,结合国内外有关消费的理论文献,本文认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科学消费观应当至少具备绿色、勤俭节约、合理正义、全面发展四种内涵,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重点,家庭为依托,个人为保障的全方位教育场域,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张龙[6](2020)在《压抑与解放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研究》文中认为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以追求人的解放为旨归,对其所处的时代进行深刻的批判,不仅蜇痛其所处的时代,而且警醒当下时代。本文以人的压抑和解放为主题,立足马克思实践哲学,以文化哲学为视角,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马尔库塞着作、论文和对话访谈录,对其思想体系进行创新解读,对其概念进行新的诠释来研究人的压抑和解放问题,以求为当下人的发展的研究提供借鉴。人的解放是一项历史课题。马尔库塞对人的解放的探寻,既是其个人命运经历,也是其所处时代的折射。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马克思主义危机,他探索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随着政治存在主义的崛起和二战的爆发,他改弦易张与存在主义划清界限,试图复活黑格尔哲学来激活马克思主义,以抨击法西斯主义。战后,发达工业社会将压抑从意识领域深化到本能领域,制造了单向度的人。面对发达工业社会强大的统治力,他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弥补马克思人学思想,以抨击阶级斗争给人带来的压抑,并在绝望中流露出一丝希望,诉诸艺术与自然构建新感性,实现人的解放。人的压抑与人的解放一样,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当下,人的压抑是人类有史以来压抑的积聚,人类社会开始便是压抑的开始,最原始的压抑是父权的形成。自父权形成以后人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不断的推翻父权,但每次争取自由的革命斗争最终演变成新父权。原始父权—宗族制度—宗教文化—理性文化,这一文化发展历程在解放人的同时也在给人戴上新的枷锁。近代以来,将技术理性视为解放的力量。发达工业社会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解放了人肉体,但技术理性同时也为统治提供了新形式。实证主义为技术理性统治提供了哲学基础。存在主义虽然反抗技术理性统治,但是政治存在主义为法西斯主义崛起提供了理论支撑。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完全驱逐了人的否定性,使人成为单向度的高级奴隶。高级文化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压抑进行了最后的抗争,但最终也只好选择顺从。历史在不断的进步,压抑也在不断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深入历史,关注具体历史中的具体人的存在,从而实现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现实中实现解放,这体现了马尔库塞思想厚重的历史感。面对发达工业社会,压抑内化到本能领域,人已经丧失反抗和批判意识。马尔库塞通过考古人类史上的解放学说,重构科学、形而上学和艺术的关系,提出新感性、新科学和乌托邦的解放愿景。在人的解放问题上,当代学者更多诉诸于社会制度的力量,倡导通过构建新社会来实现人的解放。但人终归是人,不是物,这种简单的新瓶装老酒的革命方式,无非会给人带来新的压抑。只有人自身的新感性才有新社会的诞生,新感性的培育必然使美学成为解放的力量和途径,诉诸于审美,唤起人的反抗意识,消解人的压抑,实现人的解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也是马尔库塞晚年审美乌托邦的核心思想。审美确实能够排解内心的烦闷,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人的压抑,但是却不能从根源上消灭人的压抑。通过审美来实现人的解放是对压抑的宽容,也是对压抑的无能为力。马尔库塞对人类社会压抑的深刻分析,丰富了人本主义新内涵,推动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兴起,高扬了哲学的文化批判精神,对实现人的解放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其没有看到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质,使其解放理论给人以一种幻想。他的确对时代做了具有积极意义的诊疗,但是在关键时刻给人开错了药方。其新技术内部含有技术与人自然组织的冲突,通过审美培育人的新感性没能跳出极权主义的窠臼,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忽视了受众性。立足马克思实践哲学,对比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压抑和解放”的探索要实现人的解放,就要坚持马克思的实践:立足生产实践、坚持生态实践、发展审美实践、深化交往实践,坚持劳动、自然、审美、交往二重性的统一性。人是现实的存在,存在即有压抑,因此,解放之路是未尽之路。人是目的的存在,存在即追求解放。人虽然不能彻底消除异化,获得绝对意义的解放,但是能够在异化中减少异化,获得相对意义的解放。富裕社会仍需要批判性力量,燃起解放的希望,奔向乌托邦。纵观马尔库塞一生及其所处时代,他以独特的视角将爱欲本能、存在主义、理性辩证法与马克思异化劳动相结合来追踪人类历史上的压抑。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心理各个领域进行的全面深刻而系统的批判,对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警戒意义,启示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何诗诗[7](2020)在《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探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通过设计学理论的角度研究复合型书店如何以体验为核心进行的系统设计,从而为复合型书店营造以文化为核心的综合体验提供更好的设计理论指导。目前,复合型书店作为实体书店在当代发展的主要转型趋势,其书店数量十分庞大,而且从规模、风格、市场定位等都各不相同。虽然已有实体书店转型为复合型书店成功的案例,但是复合型书店的模式并不成熟,从普遍性和时间性来看,实体书店仍然面对互联网与科学技术的冲击。复合型书店的市场定位是复合性公共文化体验空间,文化体验是复合型书店的独特优势,因此研究复合型书店的文化体验内容和其目前存在的体验设计问题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从用户体验设计的角度进行解析。复合型书店中的复合型主要指的是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书店不再以售卖图书为主要的功能和利益点,而是将多种功能和盈利点糅合进书店的经营模式,可以同时经营多种商业业态。文章主要研究复合型书店中特有的体验设计模式,将经典案例与文献理论相结合,进行文创产业方面的知识结合,总结出复合型书店中独特的体验内容、体验式设计的实践和其设计发展的实质与问题反思。因此将本文内容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通过阐述在消费语境和体验经济的双重背景之下,复合型书店所产生的市场定位——复合型公共文化体验空间,并且进一步阐述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主要由体验主体、体验式空间设计、体验式产品设计和体验式互动服务设计四个构成要素构成。第二章主要通过分析复合型书店的多重体验内容探究复合型书店的体验与用户需求之间的作用。第三章分析复合型书店在空间设计、产品设计和互动服务式设计这三个体验要素如何营造书店的文化体验氛围,并且结合实际案例和理论结合讨论。第四章主要是思考复合型书店发展体验式设计的实质,并通过对其实质的探究进行反思和提出设计建议。

汤丽媛[8](2019)在《网红经济背景下中小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以女装行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搭乘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我国的电子商务近几年来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并且在未来的几年内会持续性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网红电商的崛起,也有中小电商的覆灭。本文以女装行业为例,以商业模式理论和4R营销理论为基础,从发展阶段、商业模式类别及其优劣势、外部机遇、存在威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普通女装类中小电商的商业模式发展现状,并将网红电商的运营模式和成功原因加以对比,积极寻求社交环境下女装企业中小电商的转型之路。在如今的互联网经济形势下,传统的商家与顾客的角色机制发生了转变,因此我们在顺应互联网经济环境下时间碎片化、流量资产化、购物社交化的前提下,主动变传统中小电商为社交电商,基于企业与顾客在社交互动中产生的共创价值,同时引入品牌化运营、供应链革新的理念,利用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将移动社交与电商场景加速融合,打造一个充满购物氛围的虚拟社区和消费中心,进一步寻求企业在能力与资源、顾客价值、盈利模式上的创新点,最终模拟出具体的实现路径来帮助企业实现“粉丝经济”+“品牌化运营”+“场景化营销”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构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处在发展困境的中小电商提供一个企业转型的参考和模式创新的思路,使众多的中小电商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激发出自身的经营活力和市场生命力,彻底杜绝低价竞争,确保我国电商行业和互联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杨定明[9](2019)在《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是一切社会的关系的总和,人类自出生起就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交往不仅是人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人际交往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人际交往自然也就深受这些客观条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熏陶与教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对人际交往的内容产生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际交往所采用的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信息全球化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现实交往实践和网络虚拟交往中,人际交往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如何创造和谐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出现极端恶性事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通过对交往、人际交往、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等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涵化及其本质进行阐释,并通过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特别是“缺情”问题凸显以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人际交往精华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理念、原则和途经有哪些?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扬弃,将其优秀的思想精华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相结合,实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服务。发掘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的“人之常情”,包含亲情、爱情、友情、“泛爱众”、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同”情怀,归纳儒家文化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情絜情等儒家人情观,凸显儒家人际交往重情理念,提炼并遵循尊重与关怀、仁爱与宽容、理性与适度、明礼与重信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主要原则。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可以通过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来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通过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来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通过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来强化大学生人际的社会关爱力;通过注重提升自我沟通素养,锻造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学向经典、行在当下,实践养成、重情至善实现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来达到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的目的,发挥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涵化大学生重情重义,从而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苟欢[10](2020)在《社会转型期的社区合作治理研究 ——行动主义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我们的生活空间,是一个不断被各种社区所嵌入的场域,就像地球被“国家化”、国家被“城市化”一样,城市也逐渐被“社区化”了,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与社区这个包裹着我们身、心、灵的壳打交道。当人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区作为治理开展的新兴力量和基础单位,承担了越来越多(甚至是超越其能力)的公共性,以至于出现了街道开始具备执法权的奇特景观。西方国家对社区及其治理功能的重视早于中国,这与其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自洽”的理论阐释逻辑息息相关。从实践背景而言,西方较早进入工业社会发展阶段,较早受到工业文明的洗礼,也较早感知到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负产品”(各类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危机事件易发多发。)正是这些“负产品”不断冲击着社会治理的各道防线,使得西方社会治理变革的诉求更为迫切,变革动力更为深刻,变革决心更为坚定,一场“依靠社区发展社会”的社区复兴运动便由此开始。那么,引导西方社区治理实践的理论是什么呢?总结而言,就是“公共选择+民主理论”的变革理路。以奥尔森、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论证了集体行动的诸多实践困境,如搭便车、公共池塘、负外部性行为等等问题;以罗伯特·达尔、卡普兰、帕特南为代表的民主理论探析更告诉我们:“民主太遥远了,不如打个折去搞多头政体”、“理性选民是个神话,总统总是选择不良政策”、民主制度的绩效在地区间存在极大差异会导致“独自打保龄球”的社会原子化。将这两条主线合流,便构成了西方社区治理实践与研究的基本假设与理路:共同体内人数太多,民主制度不易玩转,必须缩小共同体规模,即将国家治理转换为城市治理、把城市治理分割为社区治理,在“小场域”的社区民主实践中去实现“大场域”的社会发展。然而,立足于历史发展与转型的时空格局来看待走向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当今社会及其治理,社会治理及其行动场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素与特征不断凸显,社区的民主追求与治理行动亦呈现出非线性的发展趋势,社区再也无法从社会大系统中被分割看待。进言之,治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部分简单相加之和,社会的治理绝对不能被机械地加总为对“多个社区的治理”,因为多个社区之间的互动极可能放大一些问题,亦可能次生出一些之前没有的新问题。所以,在走向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转型期,在一个城市胜利的时代,在社区生活模式不可逆转的时代,我们需要在对社区及其治理面貌的重新省察基础之上对社区治理的未来发展做出前瞻性的行动构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使得以社区治理为核心构成的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具有坚实的存在之基。如果说当下社区及其治理的建构目标与行动路径是由整个社会的历史转型情景与发展诉求所决定的,那么新型社区及其治理行动的建构过程必然充满着各种困境。因为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并非是一个均衡的发展过程,相反,其间不断充斥着由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而成的社会发展失调问题,即主要表现为作为主观条件的行动知识建构滞后于作为客观条件的时代发展情景,继而致使具有主观性和稳固性特征的传统社会意识,在新生社会情景中依然继续发挥着对新生社会事物及其运行过程的观念塑造与行动支配作用,这显然具有导向意识混乱与行动失灵的双重发展困境。全球化和后工业进程中呈现出的新型社区及其行动建设便处于这样的风险之中。虽然转型时期的社区及其治理语境已然不同于工业社会时期的样貌特征,但是工业社会时期的意识形态却依然继续侵染着新兴社区及其治理行动场域。这将不仅削弱作为新型社会治理力量之一的社区在转型社会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亦将极大干扰以新型社区自治与合作为基本实践路径而实现社区实质民主价值的行动方向,更将最终阻碍以社区合作治理促进整个社会合作治理的发展进程。当然,我们并非就此而全盘否定传统社区及其发展的历史作用,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发展情境中开展社区及其治理模式的构建,必须始于对工业社会时期的社区观念与行动的反思性考察与合理性解构,继而才能创造性地重构出具有“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特征的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模式。针对这些研究背景、特征省察、研究目的与基本假设,我们将关于转型时期的社区治理考察与研究凝练为一个核心问题: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如何促使社区及其治理模式改革朝向具有实质民主意涵的发展方向。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而拓展出的实践模式思考,便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社区合作治理模式。据此,我们又将核心研究问题具化为一组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问题链:为什么社区合作治理模式是走向全球化和后工业化时期的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建构趋势与目标?为什么行动主义是社区合作治理研究的应然理论范式?社区合作治理模式构建的行动主义特征与规范基础为何?如何在行动主义的知识规范下具体建构走向合作的社区及其治理实践?根据这些问题索引,我们首先对转型时期社区合作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基本论证,明确了现代社区作为新市民社会的基本构成区别于传统社区所具有的自主行动特质,以及作为转型时期社会治理的新型自治力量,对社会合作治理终极建构目标所具有的实践价值。其次,通过对工业社会时期所形塑的制度主义社区治理方案的反思性考察,发现其在后工业化情景中具有导向社区治理走向失灵和形式民主等诸多实践悖论的风险,故转而透过行动主义的理论棱镜去折射出转型期的社区治理模式所应关注的建构维度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梳理了社区民主与社区治理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社区民主作为社区治理追求的价值目标,应该在公共性的社区扩散实践发展背景之下,在作为新生社会治理力量的社区自治组织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权力部门之间建构平等的合作关系模式,从而实现契合社区自主行动诉求和提升社会治理效率的双重目标。如此,朝向合作的新型社区自治模式也便具有时刻关照各类社区治理行动者权益的实质民主发展蕴含。这一“结构-解构-重构”的诠释过程,也便构成了社区合作治理理论构想的行动主义知识与规范。最后,为了更为具体地诠释转型社会时代中社区合作治理建构的行动主义知识与规范,我们着重选取了两组相对应的诠释要素——“自主性-场域”和“他在性-角色”——以更为具体地贯通行动主义视角下社区合作治理模式构建的理路与实践。在关于“自主性-场域”的理论探析过程中,我们首先明确了自主性作为社区场域的构成性特征,是规范现代社区治理场域的一个基本建构性变量。据此,我们树立起对社区参与治理模式的实践警觉、排除了社区自治与他治的实践纠结、打破了社区治理理念中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性思维,并最终确立起合作理性在社区合作治理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指引功能;在“他在性-主体”的实践探析过程中,我们首先树立起对“他在性”作为一种区别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去主体中心化”的理念,它之于社区民主价值的实现所具有的主体建构意义。以此为基础,我们更加具体地明确了服务型政府模式与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建构之于社区合作治理建设的核心引导作用、明确了社区场域中的新社会组织及其组织形态之于社区合作治理建设的重要支持作用、并确立起社区治理行动者角色及其能力塑造的基本向度。以上这些问题和内容的相继呈现,共同诠释了什么是行动主义的社区合作治理模式,以及如何建构更加符合全球化和后工业化转型情景的社区合作治理模式。这一切在理论建构的意义上,为朝向具有实质民主蕴含的社区及其行动模式的建设做出了大胆的探索。

二、企业要开发富有感性化的商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要开发富有感性化的商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形象的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1.情感化设计理论方面
        2.老字号品牌方面
        3.中华老字号化妆品方面
        4.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研究创新点
    (六)论文框架
二、情感化设计研究
    (一)情感的概述
        1.情感的内涵
        2.情感的分类
    (二)情感化设计理论
        1.情感化设计的源流
        2.情感化设计三层次
        3.情感化设计趋势
    (三)本章小结
三、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的相关概述
    (一)品牌视觉形象概念
    (二)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的概念
        1.中华老字号的定义
        2.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发展与现状
    (三)本章小结
四、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的情感化设计分析
    (一)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情感表现因素
        1.视觉形象基础因素的情感化
        2.视觉形象应用因素的情感化
    (二)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现状及问题分析
        1.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现状
        2.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情感现状问题总结
    (三)中外老字号化妆品牌视觉形象情感化设计案例
        1.资生堂品牌的情感化设计
        2.百雀羚品牌的情感化设计
    (四)情感化设计对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视觉形象塑造的意义
        1.提升中华老字号品牌美誉度与知名度
        2.助力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连结
        3.对具有中华特色的国货品牌提供活化路径
    (五)本章小结
五、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形象的情感化设计构建
    (一)情感化设计下的品牌形象再定位
        1.从品牌特色产品角度定位
        2.从当代目标受众群体定位
    (二)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形象情感化设计原则
        1.视觉符号的情感延续性原则
        2.审美情感体验的年轻化原则
        3.符号提取与转译的创新性原则
    (三)本章小结
六、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形象情感化设计策略
    (一)本能层次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1.塑造品牌符号的感性化
        2.故事化的视觉表现
    (二)行为层次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1.线下实体店的多感官体验
        2.利用新媒体平台互动传播
    (三)反思层次的情化设计策略
        1.拓展品牌情感内涵的个性化
        2.引入诗词歌赋,加深文化情感
    (四)本章小结
七、实践研究——情感化设计下谢馥春视觉形象再设计研究
    (一)谢馥春品牌文化概况
    (二)谢馥春视觉形象现状
    (三)谢馥春品牌受众调查分析
    (四)谢馥春品牌视觉形象再定位
    (五)谢馥春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构思及方案
        1.设计构思
        2.设计基础部分
        3.设计应用及效果展示
        4.设计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致谢

(2)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序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性
    2.1 意识形态及其载体的发展变化
        2.1.1 意识形态的概念与特征
        2.1.2 意识形态载体的发展变化
        2.1.3 意识形态新载体:网络媒体
    2.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基本特征
        2.2.1 导向性和凝聚性
        2.2.2 虚拟性与现实性
        2.2.3 多元性和自由性
        2.2.4 全球性和民族性
        2.2.5 公共性和政治参与性
    2.3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功能
        2.3.1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
        2.3.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2.3.3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
    2.4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实现机制
        2.4.1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实现要素
        2.4.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实现方式
3.网络媒体的商品性
    3.1 网络媒体商品性的学理意涵
        3.1.1 网络媒体商品性的研究起点
        3.1.2 网络媒体的商品价值产生要素
        3.1.3 网络媒体的商品价值产生方式
    3.2 网络媒体商品性的特征与作用
        3.2.1 网络媒体商品性的特征
        3.2.2 网络媒体商品性的作用
        3.2.3 正确运用网络媒体的商品性
    3.3 网络媒体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回溯
        3.3.1 网络媒体产业化的起步
        3.3.2 网络媒体产业化的进程
        3.3.3 网络媒体产业化的新态势
4.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矛盾关系的表现
    4.1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的统一性
        4.1.1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统一性的理论溯源
        4.1.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统一性的现实表现
        4.1.3 意识形态性第一性是网络媒体“双性统一”的前提
    4.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的对立性
        4.2.1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对立性的缘起
        4.2.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对立性的表现
        4.2.3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对立性的影响
5.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矛盾产生的原因
    5.1 网络媒体受制于资本的双重逻辑
        5.1.1 资本的双重逻辑
        5.1.2 资本与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5.1.3 网络媒体中资本双重逻辑对意识形态的作用
    5.2 民众责任意识与自觉性的降低
        5.2.1 民众接受信息的方式转换
        5.2.2 民众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
        5.2.3 民众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
    5.3 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政治与业务素质的失却
        5.3.1 网络媒体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质不高
        5.3.2 网络媒体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薄弱
        5.3.3 网络媒体工作者的市场思维发生偏差
    5.4 政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5.4.1 网络媒体空间的法制建设不健全
        5.4.2 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不到位
        5.4.3 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存在滞后性
6.正确处理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关系的原则与途径
    6.1 处理二者矛盾应掌握的原则
        6.1.1 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
        6.1.2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原则
        6.1.3 市场与政府统一原则
    6.2 处理二者矛盾的途径
        6.2.1 提高行业主体责任意识
        6.2.2 提高社会民众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6.2.3 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
        6.2.4 依法管网,加强政府监督与管理
7.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前期研究综述
    1.3 主要概念说明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GT公司文创旅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内文献综述
        1.2.2.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STP分析
    2.2 4Ps 营销理论
    2.3 SWOT分析法
    2.4 PEST分析法
    2.5 波特五力模型
    2.6 新营销理论
第3章 GT 公司文创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现状和问题
    3.1 公司简介与公司组织架构
        3.1.1 GT公司简介
        3.1.2 GT公司组织架构
        3.1.3 GT公司业务现状
    3.2 产品分类与消费者定位
        3.2.1 产品分类
        3.2.2 消费者定位
    3.3 GT公 司文创产品营销模式
        3.3.1 市场定位分析
        3.3.2 销售模式
    3.4 消费者问卷调查分析
    3.5 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3.5.1 核心产品定位模糊
        3.5.2 产品价格设计不够细分
        3.5.3 产品品牌宣传不够
        3.5.4 产品销售渠道偏窄
第4章 GT 公司文创旅游产品市场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pest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五力竞争环境分析
        4.2.1 现有竞争对手
        4.2.2 客户群体分析
        4.2.3 替代品的威胁
        4.2.4 潜在的市场进入者
        4.2.5 买方的议价能力
    4.3 SWOT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4.3.3 机会
        4.3.4 威胁
        4.3.5 SWOT组合矩阵分析
第5章 GT公司文创旅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
    5.1 基于SWOT分析的营销策略优化思路
    5.2 STP策略优化
        5.2.1 市场细分优化
        5.2.2 目标市场优化
        5.2.3 目标市场定位优化
    5.3 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5.3.1 拓展 GT 公司文创旅游产品外延
        5.3.2 建立合理的文创旅游产品价格体系
        5.3.3 建立高效多元的营销渠道
        5.3.4 基于产品品牌宣传强化体验营销模式运用
第6章 营销策略优化的保障措施
    6.1 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
    6.2 制定可行的市场营销计划
    6.3 拓展市场营销渠道
    6.4 加强产品品牌建设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和期望
参考文献
附录 GT 公司文创旅游产品调查问卷
致谢

(5)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研究创新点
二、概念解析与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消费
        2.消费观
        3.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消费思想
        2.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思想
        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三、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与现状分析
    (一)调查方案的总体设计与结果分析
        1.调查的对象与实施目的
        2.调查问卷的题目设计
        3.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调查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二)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现状
        1.勤俭节约的理性消费是主旋律
        2.感性化消费是新趋势
        3.奢侈性消费初露端倪
        4.个性化消费异军突起
    (三)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1.盲目性消费广泛
        2.享受性消费突出
        3.符号化消费严重
        4.超前消费普遍
    (四)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出现问题的原因
        1.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以及不良传媒的推波助澜
        2.高校对于消费观教育培养的滞后与不足
        3.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家长对于消费观教育的忽视
        4.大学生自身心智发育的不成熟
四、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形成科学消费观的路径探究
    (一)新时代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内涵
        1.绿色的消费观
        2.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3.正义的消费观
        4.全面发展的消费观
    (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形成科学消费观的现实路径
        1.政府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消费环境
        2.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水平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4.加强大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科研鉴定成果
附录3 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状况问卷调研
致谢

(6)压抑与解放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与预期
第2章 前技术文化时期人的压抑
    2.1 压抑性文化的起源
        2.1.1 爱欲的压抑
        2.1.2 统治的分工
        2.1.3 死亡辩证法
    2.2 理性文化的统治
        2.2.1 统治的逻各斯
        2.2.2 统治的辩证法
        2.2.3 具体的辩证法
    2.3 统治下的幸福
        2.3.1 屈从统治的外在幸福
        2.3.2 服务统治的内在幸福
        2.3.3 人潜能实现的本真幸福
第3章 技术理性文化时期人的压抑
    3.1 统治的新形式
        3.1.1 技术理性的统治
        3.1.2 技术理性筑台总体独裁主义
        3.1.3 意识形态的操控
    3.2 丧失否定性的存在
        3.2.1 否定性的缺失
        3.2.2 马克思解放理论的探寻
        3.2.3 压抑性心理机制内化
    3.3 高级文化的历史选择
        3.3.1 哲学否定性丧失
        3.3.2 美学批判性遗失
        3.3.3 人的解放的历史考古
第4章 人的解放的新探寻
    4.1 解放的愿景
        4.1.1 人的新感性
        4.1.2 社会的新技术
        4.1.3 审美的乌托邦
    4.2 解放的理论构建
        4.2.1 社会主义的理想构建
        4.2.2 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
    4.3 解放的实践路径
        4.3.1 新左派实践的反思
        4.3.2 实现历史选择可能性
        4.3.3 通往解放的美育之路
第5章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审视
    5.1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的价值
        5.1.1 开拓人本主义新视角
        5.1.2 推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兴起
        5.1.3 高扬哲学的文化批判精神
    5.2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的缺失
        5.2.1 新科技的抽象性
        5.2.2 单向度理论的单向度
        5.2.3 审美理论的内在冲突
    5.3 实践是解放之路
        5.3.1 人是实践的存在
        5.3.2 科技实践是人的解放的基础
        5.3.3 生态实践实现人的持续发展
        5.3.4 审美实践走向乌托邦
        5.3.5 交往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解放之路是未尽之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内容与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及其构成要素
    第一节 消费语境下的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
        一、体验经济与体验式设计
        二、复合型书店的市场定位--复合型文化体验空间
    第二节 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构成要素
        一、体验主体
        二、空间场景
        三、产品设计
        四、互动服务
第二章 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内容
    第一节 基于书籍展开的阅读体验
        一、书籍的物感体验
        二、阅读——精神性的交流体验
        三、文化交流活动——交往性的文化体验
    第二节 多样的主题文化体验
        一、书目特色的主题文化体验
        二、情景营造的主题文化体验
        三、地域特色的主题文化体验
    第三节 围绕书店展开的消费体验
        一、基于书店文化的文创产品消费体验
        二、营造高端生活品质的餐饮消费体验
        三、文化MALL的综合消费化体验
第三章 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实践
    第一节 多层级的体验式空间设计
        一、体验式的物理空间设计
        二、体验式的精神空间设计
        三、体验式的社会空间设计
    第二节 文化主题下的体验式产品设计
        一、书店主题类的体验式产品设计
        二、旅游主题类的体验式产品设计
        三、生活美学类的体验式产品设计
    第三节 联动书店的体验式互动服务设计
        一、互动服务设计体验接触点
        二、复合型书店的服务设计需求
        三、复合型书店的服务设计策略
第四章 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的问题反思
    第一节 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的发展实质
        一、文化商业化与消费感性化
        二、消费主义影响下的符号构建
        三、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整合
    第二节 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问题反思
        一、超越消费主义
        二、适度设计的必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网红经济背景下中小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以女装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1.1.2 网红电商的衍生和中小电商的发展现状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网红经济的有关研究
        2.1.1 网红与网红经济
        2.1.2 网红电商及其商业模式
    2.2 中小电商及其商业模式的有关研究
        2.2.1 中小电商企业有关研究
        2.2.2 中小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商业模式模型理论
        3.1.1 概念
        3.1.2 商业模式基本模型及其核心要素
        3.1.3 传统女装类电商的商业模式
    3.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3.2.1 从4P到4R——以关系营销为核心的营销理论
        3.2.2 基于说服理论的口碑营销
第四章 我国女装类中小电商发展现状研究
    4.1 我国女装类中小电商的发展历程
        4.1.1 中小电商的发展阶段
        4.1.2 网红电商的诞生与发展
    4.2 我国女装类中小电商商业模式类型
        4.2.1 女装类中小电商商业模式类型
        4.2.2 女装类网红电商商业模式解析
    4.3 女装类中小电商商业模式swot分析
        4.3.1 发展优势
        4.3.2 发展劣势
        4.3.3 转型机遇
        4.3.4 存在威胁
第五章 女装类中小电商新型商业模式构建
    5.1 中小电商复制网红电商模式可行性分析
    5.2 基于社交关系的顾客价值再创
        5.2.1 从顾客关系的管理者到沟通者——企业的角色转变
        5.2.2 企业的顾客价值再创——与粉丝从互动到合作
    5.3 中小电商企业资源与能力提升的关键——品牌化运营
        5.3.1 定位产品风格树立品牌思维
        5.3.2 基于顾客定制化的设计环节
        5.3.3 打造独立的、柔性的商品供应链
    5.4 基于虚拟购物社区的场景化营销战略
        5.4.1 关联策略——找准触点构建场景
        5.4.2 反应策略——发现差异精准营销
        5.4.3 关系策略——情感营销产生信任
        5.4.4 回报策略——口碑营销形成闭环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交往及人际交往概述
        一、交往的本质及特征
        二、人际交往特征及分类
        三、人际交往的素质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特点及社会文化背景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特点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四种偏向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变化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文化因子
        五、大学生良善人际交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然
    第三节 涵化及儒家文化
        一、涵化的内涵
        二、涵化即文化涵养教化
        三、涵化与儒家文化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成才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的成人成才理论支撑
        一、交往助推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二、交往“以确立统一、有序的社会规范为归宿”
        三、儒家“君父同伦”人际血缘亲情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
        一、人际关系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
        二、人从对象中反观自己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再塑其品性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成才
        一、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助推其成才
        二、大学生不良的人际交往阻碍其成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现状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一、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三、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个体自我修养不足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性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缺情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障碍
        二、个体自我认知偏差
        三、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
        四、网络信息弱化人际交往
        五、媒介宣推不力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凸显重情理念
    第一节 情为何物
        一、情及人情
        二、人情共同性
        三、情为爱
    第二节 儒家人情观
        一、儒家为人情创设理论基础
        二、儒学人情基本原则
    第三节 儒家及当代社会人情观
        一、中国古代社会富有人情味
        二、儒家人情观的负面影响
        三、当代社会市场经济冲淡人情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原则
    第一节 尊重与关怀
        一、尊重原则
        二、关怀原则
    第二节 仁爱与宽容
        一、仁爱原则
        二、宽容原则
    第三节 理性与适度
        一、理性原则
        二、适度原则
    第四节 明礼与重信
        一、明礼原则
        二、重信原则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路径
    第一节 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一、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
        二、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
    第二节 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
        二、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关爱力
        一、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
        二、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
        一、大学生自我沟通素养与能力锻造
        二、大学生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社会转型期的社区合作治理研究 ——行动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主题陈述
        一、选题背景与主题确立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社区治理与合作的国外研究
        二、社区及其合作治理的中国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指向、基本假设
        一、研究指向
        二、基本假设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社会转型
        二、社区
        三、社区合作治理
    第五节 理论基础与运用
        一、社会转型论与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理论
        二、后结构主义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理论
        三、制度主义理论与行动主义理论
        四、其他理论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作为宏观范式的方法论——建构主义
        二、作为中观策略的研究方法或方式——历史反思阐释法和“想象”法
        三、作为微观方法的具体技术和技巧——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第七节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二、篇章结构与内容设计
第二章 作为时代课题的社区合作治理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社区及其治理
        一、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特征
        二、社会构成中的基层社区
        三、社会治理中的社区治理
    第二节 社区重建中的行动空间
        一、流动性和异质化的社区构成
        二、陌生化和匿名性的社区特征
        三、开放性和网络化的社区发展
    第三节 走向合作的社区及其治理趋势
        一、社区中的竞争文化与实践后果
        二、社区合作治理的意愿与理念
        三、领域融合中的社区合作治理
第三章 行动视角中的社区合作治理
    第一节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行动主义主张
        一、行动主义的理论建构
        二、行动主义的社会治理构想
        三、合作治理研究的行动主义范式
    第二节 作为行动主体的新型社区
        一、社会自治再兴模式中的新型社区自治
        二、共同体进化中的社区样态
        三、社区的建构性特征
    第三节 通过行动建构社区合作
        一、制度主义的社区合作方案
        二、对合作的行动主义理解
        三、社区治理的行动主义阐释
第四章 走向社区合作治理的思想历程
    第一节 社区治理的价值追求及其困境
        一、基于民主追求的公民治理
        二、对社会契约论的颠覆以及民主的没落
        三、公民治理的民主救赎与失败
    第二节 从民主向合作转型的社区治理逻辑
        一、作为社会治理模式的民主实践
        二、公共性扩散条件下的社区合作
        三、超越民主模式的社区合作治理理路
    第三节 社区治理体系及其结构的知识转型
        一、在社区治理的系统中廓清结构概念
        二、社区治理结构分析的视角转换
        三、社区合作治理体系的知识重塑向度
第五章 社区合作治理的行动场域
    第一节 自主性生成的社区行动场域
        一、社区行动场域的建构基础
        二、自主性争夺的社区治理场域冲突
        三、重塑社区行动自主性的思维机制
    第二节 社区行动场域中的形式理性省察
        一、工业社会语境中的社区行政模式
        二、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
        三、社区“自治”模式在社会转型中的挑战
    第三节 社区行动场域中的合作理性建构
        一、社区治理实践的去感性化是否可能
        二、社区治理实践中的经验是否可靠
        三、社区治理中的合作理性建构路径
第六章 基于“他在性”的社区合作治理
    第一节 政府权能重塑与社区公共服务
        一、公共性扩散中的政府与社区关系重构
        二、社区合作的政府服务向度
        三、社区合作治理中的政府职能
    第二节 新社会组织兴起中的社区合作
        一、新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与社区治理转型
        二、走出社区自治与他治的二元困境
        三、社区合作治理的组织形态
    第三节 社区合作治理中的行动者及其观念
        一、社会变迁中的社区行动者角色
        二、社区行动者的独立性
        三、社区治理行动者的能力塑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企业要开发富有感性化的商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老字号”化妆品品牌视觉形象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龙华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关系研究[D]. 张冰.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4]GT公司文创旅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徐苗.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D]. 张怡.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0(07)
  • [6]压抑与解放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研究[D]. 张龙. 辽宁大学, 2020(01)
  • [7]复合型书店的体验式设计探究[D]. 何诗诗.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8]网红经济背景下中小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以女装行业为例[D]. 汤丽媛.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9]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D]. 杨定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社会转型期的社区合作治理研究 ——行动主义的视角[D]. 苟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标签:;  ;  ;  ;  ;  

企业需要开发情感产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