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动网研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彦,肖典,罗改,罗天成,吴兵[1](2021)在《强降雨条件下碎裂岩质边坡锚墩式主动网加固机理模型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川藏铁路沿线岩体受地质构造、风化作用以及酸雨作用的影响,广泛发育有深厚的碎裂带,工程开挖常形成长大碎裂岩质边坡。该类边坡除坡面碎块石的崩落外,还存在整体失稳风险,常规主动网难以有效加固。基于此,提出锚墩式主动网新型组合结构,以预应力锚索代替主动网中的短锚杆,约束碎裂岩质边坡坡面岩块位移的同时进行边坡的深层加固。设计了1︰10大比例尺室内模型试验,探究强降雨条件下锚墩式主动网在碎裂岩质边坡加固中的应力-应变特征,探索其协同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强降雨条件下,锚墩式主动网组合结构可协同受力,且主动网受力对预应力锚索的工作状态有显着影响,会形成明显的二次张拉,设计时应充分考虑。
罗天成[2](2019)在《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加固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西南艰险复杂山区铁路和公路的规划和建设,高陡碎裂岩质边坡的加固问题日益突出。该类地区地形陡峭,特别在泥岩、砂岩发育地带,风化剥蚀剧烈,导致岩质边坡浅表层岩体多呈碎裂状,常发局部失稳、掉块现象。由于其表面破坏点散布,加之边坡高陡,实际工程常使用SNS主动防护网进行防护,但此类主动防护网结构中的短锚杆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法向锚固力,导致工程实践中该类加固结构失效,迫切需要提出和推广适用于破碎高陡岩质边坡的加固支护措施。本文针对传统主动防护网结构支护作用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山区易风化岩质边坡加固的锚墩式主动防护网结构,以预应力锚索(杆)代替普通主动防护网结构中的短锚杆,并与稳定岩层锚固连接,以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并采用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上述新型加固措施的锚固效果以及加固机理。数值模拟部分,建立了普通主动网加固、预应力锚索加固和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加固三个不同的边坡模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计算了三个边坡模型的坡体变形分布、位移分布及应力分布特征,总结了锚墩式主动防护网结构的力学响应规律,验证了新结构的加固效果,揭示了其作用机理。模型试验则根据相似理论,将原型按相似比缩小,同时设置两个边坡试验模型:一为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加固边坡模型,一为无锚固措施对照边坡模型。每个模型都通过降水降低岩土体力学参数,并通过对边坡不同部位降水模拟边坡的浅表层失稳和整体失稳情况。通过与无锚固措施边坡模型的对比来直观说明锚墩式主动防护网的加固效果。同时,测量了锚墩式主动防护网的锚杆轴力变化以及坡体变形,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照,通过对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揭示了锚墩式主动防护网这一新型结构受力特点。在上述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锚墩式主动防护网的设计建议,在锚索荷载设计时应考虑浅表层岩体失稳带来的影响。总结了锚墩式主动防护网设计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陈琼[3](2008)在《主动网跨信任域统一认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类型之间的跨域认证是认证研究的重要课题。主动网的授权用户拥有比传统网络授权用户更多的访问能力,对他们的认证关系到主动网的安全,在主动网上进行跨类型信任域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主动网的跨域认证需求展开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首先在充分研究主动网安全体系和实现方式的基础上,于Windows环境下建立了主动网的仿真原型;然后系统地分析了基于证书和身份的两种认证方式的PKI系统,并提出主动网基于XML Web Service的统一认证模型,由此来实现不同类型域之间的交互;此外进一步实现了该模型的原型系统,并对该原型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测试。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1.把身份认证这种比较新且尚未大范围使用的技术,与XML这种成熟并广为流行的技术相结合,并在实验平台上实现了基于身份认证加密解密算法的XML编程,证明了身份认证技术的实用性和发展潜力。2.提出了使用XML Web Service平台实现跨类型信任域之间的统一认证,并实现了基于身份和基于证书的两种不同认证类型的统一认证模型。分析和测试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模型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实现网络中多种认证类型的交互。
蒋业逢[4](2007)在《主动网跨域认证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域认证,特别是不同类型之间的跨域认证是认证研究的重要课题。主动网的授权用户拥有比传统网络授权用户更多的访问能力,对他们的认证关系到主动网的安全,在主动网上进行跨类型信任域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主动网络安全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主动网的跨域认证需求展开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首先在充分研究主动网安全体系和实现方式的基础上,于Windows环境下建立了主动网的仿真原型;然后从跨域认证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基于证书和身份的两种认证方式各自的实现原理、密码机制和以它们为基础建立的PKI系统,并由此提出主动网在这两种认证方式之间实现交互的模型;此外进一步实现了该模型的原型系统,并对该原型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测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1.在对主动网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之后,认真剖析了主动网的ANTS原型系统,针对主动网的可编程性,在Windows环境下对其基本功能进行了仿真实现。2.将基于证书的认证方式和基于身份的认证方式应用到主动网的仿真模型中,建立了主动网的认证实验平台。特别是基于身份的认证方式,本文首次把它应用到主动网上,丰富了主动网关于认证研究的内容。3.对基于证书的认证方式和基于身份的认证方式的交互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通过在信任中心层面上颁发交叉证书建立初始信任,采用“功能兼容”的方案实现这两种认证方式之间的相互认证的思路,设计并实现了主动网跨类型信任域的认证模型。分析和测试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后续的主动网多信任域之间的交互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陈鸿[5](2007)在《主动网强认证和访问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动网络的安全问题是主动网技术得以推广实用的前提保障。目前提出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其实现多以静态为主,无法满足主动网的动态安全需求。本文在分析主动网的安全威胁和研究现有安全防护技术的基础上,从主动网的强认证和访问控制两方面入手,提出并设计实现了一个主动网安全授权原型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改进了现有的主动网强认证模型。现有主动网认证模型包括端到端认证和逐跳认证。无论端到端认证或者逐跳认证,都必须进行两次公钥密码体制的解密运算,这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在改进后的强认证模型中,对于携带同一个证书的主动分组平均只要进行一次解密运算,提高了认证效率。(2)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散式角色激活管理的主动网访问控制模型。这一模型在传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上增加了适合主动网络动态特性的分散式角色激活管理机制,能够可靠地实施动态安全策略,满足主动网的动态安全需求。(3)提出了一种主动能力与角色激活策略相结合的访问控制实现机制。为了在性能和访问控制的灵活性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将主动能力与角色激活策略结合,作为主动网的访问控制机制,减少了由主动能力的验证、计算和传输对主动节点和网络造成的性能开销。(4)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安全授权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实现了本文提出的主动网强认证与访问控制模型,能够满足主动网动态的安全要求。最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邹华晓[6](2007)在《主动网路由协议研究》文中提出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架构存在着无法快速部署和应用新的计算机服务的问题,主动网技术是人们针对现有计算机网络架构的不足提出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在深入研究和分析主动网技术和传统路由协议之后,结合最新的面向服务的架构技术,提出了面向服务的主动网路由协议,并结合实际项目给出了一种具有主动路由协议特点的多路路由协议及网关的实现方法。面向服务的主动网路由协议能够适应多样化的计算机服务部署的需要,应用了面向服务的主动网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或网关能够很好地满足网格计算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种基于服务的高效能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克服现有被动传输带来的一些问题,更加快捷地实施和部署所需要的各种计算机服务。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现有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以及路由协议;仔细研究了目前在主动网领域的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结合面向服务的架构,提出了面向服务路由的概念,并给出了主动网架构和面向服务路由技术发展的具体步骤;建立了主动网面向服务路由架构的模型;结合本人参与的国际合作存储阵列系统项目,阐述了一个具体的面向流媒体服务的多路路由架构的应用;给出了该多路路由网关的基本设计和实现过程,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内容。本文的重要结论主动网路由架构能够克服现有网络的一系列问题,是一种面向服务的路由架构,不但能够快速地部署主动应用,而且能够提高特定应用的性能。创新之处是将路由技术和面向服务的设计理念紧密结合,提出了面向服务的路由架构,也为现有的被动传输路由理论赋予了新的内容。本文给出了存储网关多路路由转发技术的基本实现方法,并在存储区域网网关多路路由转发的基础上进行了面向服务路由理论层次的概括和总结。
刘芳[7](2006)在《丢包率层析成像及在混合主动网下的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网络测量方法面临着多供应商、多种异构网络共存的测量问题,暴露出了它的严重不足。同时人们希望减小网络测量带给网络的额外负载影响。网络层析成像无需内部节点协作,只在边缘节点进行信息收集即可完成测量,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文中针对网络层析成像中的现有链路丢包率估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包群+三叉树”的链路丢包率估计方法,提高了方法的稳定性,极大地减少了探测包的数量。目前采用的单播链路丢包估计的方法中,需要发送大量的探测包才能保证估计的准确性。在实际网络特别是无线传感网络和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大量发送探测包是不可接受的。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方法及思路,在保证估计精度的同时,减少了探测包发送数量。首先,在研究分析现存的单播链路丢包率估计中采用的包队及三包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探测包群方法。包群的方法在保证估计准确性的情况下,大量减少了探测包发送的数目。同时,提出一种三叉树的推导模型。三叉树模型对比传统二叉树模型能建立数目更多的求解方程,从而提高利用最小二乘法解超定方程的精度和稳定性。三叉树模型中,由于增加方程数目提高了解的精度,因而也可以发送相对较少数目的探测包而得到一定估计精度的解。包群方法与三叉树模型都能在保证一定估计精度的基础上,减少探测包的数目,从而减小由于发送探测包对网络流量和负载带来的影响。在链路丢包率方程求解过程中,针对测量偏差及超定方程病态性问题,使用最优化Newton反演法进行求解,提高了方程求解的精度,进而提高了最终估计的准确性。由于主动网在节点处具有可编程控制的能力,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层析成像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估计结果的精度,增强使用实时性。由于主动节点不可能迅速布置到整个网络中,混合主动网(主动节点与被动节点并存)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存在于网络中,文中将链路丢包层析成像方法在混合主动网下进行实现;考虑到主动节点与被动节点间的通信协作,设计利用移动代理实现了混合主动网框架结构;文中还探讨了在主动网络环境下如何应用包群+三叉树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
谢仁贵[8](2006)在《IP网络中主动网执行环境原型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TCP/IP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服务单一、源地址欺骗、多播中否定应答风暴等。主动网络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受到了网络界的重视,在国际上已成为解决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热点。主动网的基本思想是允许在被称为主动包的数据包中包含可移动的程序代码、程序代码的标识符或执行程序所需要的参数,网络的中间节点提供一个运行环境解释并执行数据包中携带的程序或利用其携带的参数执行已在节点上的程序,由程序决定对数据包的具体操作处理。利用主动网,用户不但可以完成传统网络的数据传送功能,而且可以传送程序代码以供中间节点或远程主机在本地执行,面向用户实现服务定制和新应用的快速配置。对主动网的研究是本文作者所在教研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实现一个具有主动功能的网络系统原型,能完成基本的功能,并能进行演示;远期目标则是设计实现一个安全、高性能和有足够灵活性的主动网系统,并应用到互联网上。本文在第三章至第五章中体现了近期目标的实现。首先分析了主动网的基本特点、体系结构及通信机制,然后对主动网执行环境进行研究,论述了一种兼容传统IP网络(Internet)的主动网执行环境原型的设计思路;以及在此设计思路的指导下,对该执行环境的详细设计(包括Linux平台下的执行环境本身以及Windows下的管理工具的详细设计)及实现;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此执行环境的主动服务并完成了相应的测试;最后,对本执行环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总结。主动网追求灵活性,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网络各种应用的需要,从理论上说,主动网与现有网络相比,具有可编程性、移动性、可扩展性等特点和优点;但是它能否在现有的互联网中应用,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本文从兼容现有IP应用程序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主动网执行环境原型;该执行环境原型以主动服务的形式使现有的IP应用程序间接享有主动网带来的优越性,有利于主动网在Internet中的实际应用。
李劲龙[9](2006)在《主动网管理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当前的Internet是一个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的网络。然而由于用户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新的传输技术的不断产生,现有的网络体系结构已经无法为日益丰富的用户业务提供灵活有效的支持。为了对用户的各种业务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网络体系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主动网(Active Network)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主动网是一种新的网络体系结构,它采用基于“存储-计算-转发”的网络传输模式。主动节点不仅具有分组路由的处理能力,而且能够为数据网络提供用户可控制的计算能力,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性能,增强了网络的灵活性、可定制性。用户可以通过编程指定节点对数据的处理过程,还可以使用主动包来传输执行代码,在指定节点完成用户定制的程序处理。主动网的提出,也给传统网络配置管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主动网及其网络管理的一些特点。由于主动节点可以根据用户注入的程序对流经它的用户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可以定制更具针对性的处理过程。节点上处理程序的加载或卸载是动态的,可以快速方便的在原有网络不更换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新协议的处理流程,而不必等待漫长的协议标准化过程。然后在用协议增强器(Protocol Booster)实现的主动网框架上,本文设计实现了主动网的管理功能——对主动网上的主动节点进行拓扑探测的功能;对探测到的主动节点进行接口IP配置;对主动节点路由表配置等操作。本软件的设计,正是基于主动网的思想,使主动网的管理实现了许多传统网络管理不具备或很难实现的特性。在其后的软件测试报告部分,本文对所设计实现的主动网管理软件给出了一个整体的测试,显示出了所实现主动网管理软件的特点。最后,以主动网管理为基础,本文讨论了作为未来网络发展方向之一的认知网络(Cognitive Network):一种有知识平面(Knowledge Plane)和认知系统(Cognitive System)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也即研究了主动网网络管理在未来网络中的发展展望,为主动网管理的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
叶晓国[10](2005)在《基于主动网络的多播拥塞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应用的需求促进了高性能网络的研究,如何使网络提供灵活的服务定制、服务质量保证和安全性是当前因特网发展中的三个热点问题。高性能网络的基本特征是服务定制、资源控制和用户管理,这也是高性能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面临的长期的课题。本论文以多媒体多播应用为应用背景,以主动网服务模型为研究框架,针对基于主动网的多播拥塞控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分析传统因特网体系结构与协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动网体系结构和主动网服务模型的研究课题。针对多媒体多播应用,研究了多播拥塞控制的基本问题,研究多播、单速率多播、分层多播等多播传输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主动网的分层多播服务模型,包括主动网封装报文协议、主动标记分层机制和优先级分层传输机制,并给出了主动分层多播服务的框架模型。利用MSC(Message Sequence Charts,报文顺序图)对发送者、接收者和网络中间节点的协议行为进行形式化描述。为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研究了基于主动网的多播拥塞控制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逐跳反馈控制机制、逐跳交互信令机制、TCP友好可用带宽的主动测量以及主动速率控制机制与算法。给出了适应性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的关键机制和算法的描述,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了三个典型的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在基本主动网服务模型的基础上集成了主动标记分层和优先级分层传输机制。其中,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ANLMCC采用基于队长的主动拥塞检测和消除机制以及逐跳交互信令机制。HTALM方案采用了逐跳TCP友好可用带宽的主动测量机制以及主动速率控制机制与算法。DL-AALM方案提出了适应性的效用分层策略和逐跳反馈归并的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协议机制和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的方案对解决现有因特网上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最后,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主动网的分层多播及拥塞控制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基于构件的服务定制模型。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实现框架,接着,在该系统上研究了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机制和算法的具体实现,对主动分层多播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本论文对基于主动网络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对新型网络服务体系结构及其多媒体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主动网研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动网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强降雨条件下碎裂岩质边坡锚墩式主动网加固机理模型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锚墩式主动网结构特点 |
2 模型制作及试验方案 |
2.1 模型设计 |
2.2 模型填料 |
2.3 加固结构 |
2.4 试验方案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短时强降雨试验锚索轴力分析 |
3.2 长历时降雨试验锚索轴力分析 |
3.3 柔性网变形特征分析 |
3.4 无锚固措施对照组失稳特征 |
4 结论 |
(2)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加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锚索加固研究现状 |
1.2.2 SNS主动防护网加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及其结构特征 |
2.1 概述 |
2.2 现有高陡碎裂岩质边坡加固措施及其不足 |
2.3 锚墩式主动防护网新型组合结构及其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加固边坡数值模拟研究 |
3.1 概述 |
3.2 FLAC3D原理 |
3.2.1 FLAC3D计算功能 |
3.2.2 结构单元原理 |
3.2.3 结构单元连接方式 |
3.3 边坡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 |
3.3.1 边坡模型 |
3.3.2 普通主动网加固模型 |
3.3.3 预应力锚索加固模型 |
3.3.4 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加固模型 |
3.4 不同加固措施下边坡应力及变形分析 |
3.4.1 坡体变形及内力分析 |
3.4.2 组合结构变形及内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内模型试验建模及参数设置 |
4.1 概述 |
4.2 相似原理 |
4.3 试验设计 |
4.3.1 边坡模型 |
4.3.2 坡体填料 |
4.3.3 组合结构材料 |
4.3.4 降水装置 |
4.3.5 测量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室内模型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 概述 |
5.2 试验说明 |
5.2.1 试验测量内容 |
5.2.2 试验过程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锚固区域锚杆轴力分析 |
5.3.2 锚固区域坡面位移分析 |
5.3.3 无锚固措施对照组边坡破坏特征分析 |
5.4 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4.1 坡面X方向位移 |
5.4.2 锚杆轴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锚墩式主动防护网设计方法 |
6.1 概述 |
6.2 设计计算模型 |
6.3 设计计算步骤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主动网跨信任域统一认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主动网的安全问题 |
1.1.2 跨类型信任域认证的提出 |
1.1.3 基于XML的异构平台服务Web Service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主动网认证技术研究现状 |
1.2.2 Web Service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主动网安全体系结构与认证 |
2.1 主动网安全体系结构 |
2.1.1 安全体系结构 |
2.1.2 报文封装协议 |
2.1.3 实现技术 |
2.1.4 ANTS原型系统 |
2.2 主动网认证技术 |
2.2.1 认证相关技术 |
2.2.2 主动网认证需求分析 |
2.2.3 主动网认证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EB SERVICE技术 |
3.1 XML |
3.2 WEB SERVICE |
3.3 SOAP |
3.4 XML文档解析器DOM与SAX |
3.5 WS-SECURITY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类型信任域统一认证技术的研究 |
4.1 基于证书认证的研究 |
4.1.1 证书格式 |
4.1.2 算法分析 |
4.1.3 Cert-PKI技术 |
4.1.4 基于证书的跨域认证 |
4.2 基于身份认证的研究 |
4.2.1 算法介绍 |
4.2.2 ID-PKI技术 |
4.2.3 基于身份的跨域认证 |
4.3 基于WEB SERVICE跨信任域统一认证平台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类型信任域统一认证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拓扑结构 |
5.1.1 总体思路 |
5.1.2 Service节点的主要功能 |
5.1.3 各域中节点的主要功能 |
5.2 系统开发平台 |
5.3 模块组建 |
5.4 详细设计 |
5.4.1 构建证书库及签发证书 |
5.4.2 生成系统参数和私钥 |
5.4.3 构造证书链 |
5.4.4 密钥协商 |
5.4.5 构建Web服务节点 |
5.4.6 数据包格式 |
5.4.7 基于XML签密和验证 |
5.5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和下一步工作 |
6.1 论文总结 |
6.2 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主动网跨域认证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主动网的安全问题 |
1.1.2 跨类型信任域认证的提出 |
1.2 主动网认证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意义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主动网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
2.1 主动网络体系结构 |
2.2 主动报文封装协议 |
2.3 主动网实现技术 |
2.4 主动网ANTS原型系统 |
2.5 主动网安全体系 |
2.5.1 ANSA安全体系 |
2.5.2 ABone安全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动网认证技术的研究 |
3.1 认证相关技术基础 |
3.1.1 安全服务 |
3.1.2 对称密码技术 |
3.1.3 公钥密码技术 |
3.1.4 数字签名 |
3.2 主动网认证需求分析 |
3.2.1 主动网的认证主体和实体 |
3.2.2 主动网认证机制的研究 |
3.3 主动网认证的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类型信任域认证技术的研究 |
4.1 基于证书认证的研究 |
4.1.1 证书格式 |
4.1.2 算法分析 |
4.1.3 Cert-PKI技术 |
4.1.4 基于证书的跨域认证 |
4.2 基于身份认证的研究 |
4.2.1 算法介绍 |
4.2.2 ID-PKI技术 |
4.2.3 基于身份的跨域认证 |
4.3 跨类型信任域认证的研究 |
4.4 跨类型信任域认证模型的设计 |
4.4.1 模型结构介绍 |
4.4.2 密钥协商 |
4.4.3 主动包的发送 |
4.4.4 验证认证信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MMDAN——主动网跨类型信任域的认证模型的实现 |
5.1 选择编程语言 |
5.2 组建开发平台 |
5.3 系统设计 |
5.3.1 总体思路 |
5.3.2 模块组件 |
5.3.3 系统流程 |
5.4 详细设计 |
5.4.1 构建证书库及签发证书 |
5.4.2 生成系统参数和私钥 |
5.4.3 构造证书链 |
5.4.4 密钥协商 |
5.4.5 数据包格式 |
5.4.6 基于证书的签密和验证 |
5.4.7 基于身份的签密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安全性评估与性能测试 |
6.1 安全性评估 |
6.2 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总结和下一步工作 |
7.1 论文总结 |
7.2 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主动网强认证和访问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网络局限性 |
1.1.2 主动网的安全威胁 |
1.1.3 主动网的安全技术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主动网安全体系及相关技术 |
2.1 引言 |
2.2 主动网技术基础 |
2.2.1 主动网的体系结构 |
2.2.2 主动网的实现方法 |
2.2.3 着名研究项目 |
2.2.4 主动网络封装协议(ANEP) |
2.3 主动网安全体系 |
2.3.1 ANSA 安全体系 |
2.3.2 ABone 安全体系 |
2.4 身份认证 |
2.4.1 基本概念 |
2.4.2 认证机制 |
2.5 访问控制 |
2.5.1 基本概念 |
2.5.2 访问控制策略 |
2.6 RBAC 模型 |
2.6.1 RBAC 的核心组件 |
2.6.2 RBAC 的角色等级 |
2.6.3 RBAC 的约束 |
2.7 RBAC 的角色激活管理 |
2.7.1 基本概念 |
2.7.2 自主式管理 |
2.7.3 集中式管理 |
2.7.4 分散式管理 |
2.8 防危核 |
2.8.1 保证防危核有效的条件 |
2.8.2 主动网的防危策略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全授权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主动网强认证模型设计 |
3.3 主动网访问控制模型设计 |
3.3.1 基本模型:通用访问控制框架 |
3.3.2 访问控制策略 |
3.3.3 访问控制机制 |
3.4 主动能力 |
3.4.1 主动能力的形态 |
3.4.2 主动能力与角色激活策略的结合 |
3.4.3 安全管理器 |
3.4.4 对象管理器 |
3.4.5 基于主动能力的访问控制机制 |
3.5 访问控制API 设计 |
3.6 网络层的访问控制实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全授权系统实现 |
4.1 引言 |
4.2 关于开发平台 |
4.3 关于编程语言 |
4.4 总体设计 |
4.5 基本算法 |
4.6 具体实现 |
4.6.1 主动分组格式 |
4.6.2 主动分组类型 |
4.6.3 主动能力 |
4.6.4 认证代理 |
4.6.5 角色激活服务 |
4.6.6 策略服务器 |
4.6.7 对象管理器 |
4.6.8 Firewall 模块 |
4.6.9 MyPing |
4.7 系统的配置和运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能测试 |
5.1 引言 |
5.2 系统测试环境 |
5.3 认证开销 |
5.4 授权开销 |
5.5 综合开销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主动网路由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现状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本文的主要工作 |
四、课题来源 |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与路由协议 |
1.1 计算机网络 |
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
1.1.2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 |
1.1.3 现代计算机网络 |
1.2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四层体系结构 |
1.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1.2.2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 |
1.3 路由与交换 |
1.3.1 路由的基本概念 |
1.3.2 路径选择 |
1.3.3 数据转发 |
1.4 路由协议 |
1.4.1 设计目标 |
1.4.2 协议分类 |
1.4.3 路由度量(Routing Metric) |
1.5 常见的路由协议应用 |
1.5.1 外部网关协议EGP |
1.5.2 内部网关协议IGP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主动网络体系结构 |
2.1 现有计算机网络的缺点 |
2.1.1 通信专家的理念 |
2.1.2 被动传输的缺点 |
2.2 主动网络的基本知识 |
2.2.1 主动网的起源 |
2.2.2 主动网的概念 |
2.2.3 主动网的应用 |
2.3 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 |
2.3.1 主动网的体系结构的运行环境 |
2.3.2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
2.3.3 面向服务的主动网(Service-Oriented Active Networks) |
2.4 主动网研究现状 |
2.4.1 主动网研究概况 |
2.4.2 网络可编程化的争论 |
2.4.3 主动网的理论基础 |
2.4.4 主动网的研究项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动网路由协议 |
3.1 路由器体系结构 |
3.1.1 路由器的系统结构 |
3.1.2 路由器的分类 |
3.2 主动网路由协议的概念和特点 |
3.2.1 概念 |
3.2.2 特点 |
3.3 ANRP路由协议的设计 |
3.3.1 应用场合 |
3.3.2 设计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路路由存储网关的设计 |
4.1 背景知识 |
4.1.1 存储技术 |
4.1.2 NAS+SAN的融合 |
4.2 体系结构设计 |
4.2.1 硬件部分 |
4.2.2 软件部分 |
4.3 多路路由协议的设计要点 |
4.3.1 技术方案 |
4.3.2 MPRP组成 |
4.4 性能分析 |
4.4.1 优点 |
4.4.2 不足之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丢包率层析成像及在混合主动网下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链路丢包率层析成像研究 |
2.1 相关技术 |
2.2 包群模型 |
2.3 三叉树模型基本设计思路 |
2.4 包群+三叉树下最小二乘求解 |
2.5 算法性能仿真及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链路丢包率非线性(NEWTON)最优化反演 |
3.1 网络线性模型 |
3.2 反演的关键技术 |
3.3 网络丢包层析成像的NEWTON 反演 |
3.4 仿真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利用移动代理实现混合主动网的关键技术 |
4.1 主动网及其关键技术 |
4.2 现有混合主动网体系结构 |
4.3 HANS 的体系结构设计 |
4.4 小结 |
第五章 混合主动网下链路丢包层析成像研究 |
5.1 系统设计思路及目标 |
5.2 HANS 的仿真拓扑结构 |
5.3 HANS 下的丢包率层析成像 |
5.4 性能分析与仿真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及建议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IP网络中主动网执行环境原型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简略字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传统TCP/IP 网络的局限性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 课题简介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内容组织 |
第二章 研究背景 |
2.1 主动网技术 |
2.1.1 可编程网络与主动网的概念 |
2.1.2 可编程网络与Protocol Boosters |
2.1.3 主动网络体系结构 |
2.1.4 主动网数据封装的实现方法 |
2.1.5 主动网通信机制 |
2.2 LINUX 网络协议栈(IP 层)及NETFILTER 框架 |
2.2.1 Linux 网络协议栈IP 层(IPv4)报文处理的流程 |
2.2.2 Linux 网络协议栈报文缓存(sk_buff) |
2.2.3 Netfilter 框架 |
2.3 LINUX 可加载内核模块机制 |
2.3.1 内核模块的构成 |
2.3.2 内核模块与内核其他部分的交互 |
第三章 兼容传统IP 网络的主动网执行环境原型(PBEE)的研究及设计 |
3.1 实现方式的设计 |
3.1.1 执行环境在协议栈中的定位 |
3.1.2 Protocol Booster 的典型实现方式 |
3.1.3 采用Netfilter 方式 |
3.2 基于PBEE 的主动服务 |
3.2.1 主动服务信息 |
3.2.2 主动服务信息的保存 |
3.2.3 主动服务的参数 |
3.3 “代码移动”功能的实现与PBEE 交互协议的设计 |
3.3.1 PBEE 中主动包传输方式的选择 |
3.3.2 PBEE 头部 |
3.3.3 PBEE 命令类型 |
第四章 PBEE 与PBEEUTILS 的实现 |
4.1 PBEE 在LINUX 下的实现 |
4.1.1 概述 |
4.1.2 通信模块 |
4.1.3 协议处理模块 |
4.1.4 主动服务管理器 |
4.2 管理工具PBEEUTILS 在WINDOWS 下的实现 |
4.2.1 用户界面 |
4.2.2 功能模块 |
4.2.3 通信模块 |
第五章 PBEE 的测试及评价 |
5.1 PBEE 的测试 |
5.1.1 测试环境的搭建 |
5.1.2 动态加/解密服务及其测试 |
5.1.3 数据包重定向服务及其测试 |
5.2 PBEE 的评价与下一步工作 |
5.2.1 PBEE 的简要评价 |
5.2.2 下一步工作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 |
(9)主动网管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简略字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主动网技术简介 |
1.2 主动网网络管理简介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组织 |
第二章 主动网及其管理技术 |
2.1 主动网技术概述 |
2.2 主动网体系结构 |
2.3 面向主动网的协议增强器 |
2.4 基于主动网的网络管理 |
第三章 基于主动网协议增强器的网络管理软件设计实现 |
3.1 Host 端网络管理部分的设计实现 |
3.1.1 界面设计 |
3.1.2 通信设计 |
3.1.3 功能设计 |
3.2 Node 端网络管理部分的设计实现 |
3.2.1 通信设计 |
3.2.2 功能设计 |
第四章 主动网管理软件测试报告 |
4.1 测试内容 |
4.2 指标要求 |
4.3 测试环境 |
4.4 测试方法 |
4.5 测试判据 |
4.6 测试结果 |
4.7 测试结论 |
第五章 主动网管理与认知网的研究 |
5.1 认知网的概念和主要构想 |
5.1.1 认知网产生的背景 |
5.1.2 认知网的主要构想 |
5.2 认知网的知识平面 |
5.3 主动网管理与认知网知识平面 |
5.3.1 知识平面重要属性与主动网管理的联系 |
5.3.2 知识平面的其它属性和目标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10)基于主动网络的多播拥塞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和目标 |
1.2 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 论文主要贡献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2.1 主动网体系结构 |
2.1.1 主动网体系结构的提出 |
2.1.2 主动网体系结构的主要目标 |
2.1.3 主动网的基本原则 |
2.1.4 主动网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 |
2.1.5 主动网体系结构框架 |
2.1.6 主动网的实现方式 |
2.1.7 主动网体系结构评价 |
2.2 IP 多播基础 |
2.2.1 IP 多播概述 |
2.2.2 IP 多播分类 |
2.2.3 IP 多播拥塞控制 |
2.3 基于主动网的多播 |
2.3.1 主动多播基础 |
2.3.2 本论文的研究特点及应用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主动网的分层多播服务模型研究 |
3.1 基于主动网的分层多播服务模型(ALMSM) |
3.2 主动网封装报文协议(ANEP) |
3.3 主动标记分层 |
3.4 优先级分层传输机制 |
3.4.1 分层传输优先级的定义 |
3.4.2 分层优先级的判别 |
3.4.3 分层过滤方法 |
3.4.4 拥塞检测及响应方法 |
3.5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框架 |
3.6 与下一代网络服务体系结构的关系 |
3.7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关键技术的形式描述 |
3.7.1 MSC 简介 |
3.7.2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的形式描述 |
3.7.3 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模型的形式描述 |
3.7.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主动网的多播拥塞控制关键技术 |
4.1 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概述 |
4.2 反馈控制机制与算法 |
4.2.1 反馈控制基本概念 |
4.2.2 逐跳反馈控制机制描述 |
4.2.3 逐跳反馈控制算法 |
4.3 逐跳交互信令机制与算法 |
4.3.1 逐跳交互信令机制 |
4.3.2 逐跳交互信令算法的描述 |
4.4 TCP 友好可用带宽的主动测量 |
4.5 主动速率控制机制与算法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一种基于主动网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 |
5.1 ANLMCC 方案概述 |
5.2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 |
5.3 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ANLMCC) |
5.3.1 系统模型 |
5.3.2 实现机制 |
5.4 仿真实验 |
5.4.1 仿真环境 |
5.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5 ANLMCC 方案在因特网中的实现方法 |
5.5.1 ANLMCC 方案的可用性分析 |
5.5.2 实现技术研究 |
5.6 与相关研究工作的比较 |
5.7 小结 |
第六章 逐跳TCP 友好的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 |
6.1 HTALM 方案概述 |
6.2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 |
6.3 主动分层多播方案(HTALM) |
6.3.1 主动分组封装格式 |
6.3.2 标记分层与优先级分层传输机制 |
6.3.3 逐跳链路可用带宽的测量 |
6.3.4 主动速率控制机制 |
6.4 仿真实验 |
6.4.1 仿真环境 |
6.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5 与相关研究工作的比较 |
6.6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效用分层策略的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 |
7.1 DL-AALM 方案概述 |
7.2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 |
7.2.1 主动分组封装格式 |
7.2.2 标记分层与优先级分层传输机制 |
7.3 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DL-AALM) |
7.3.1 适应性效用分层 |
7.3.2 逐跳反馈归并算法 |
7.3.3 主动速率控制算法 |
7.4 仿真实验 |
7.4.1 仿真环境 |
7.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7.5 与相关研究工作的比较 |
7.6 小结 |
第八章 主动分层多播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8.1 系统实现基础 |
8.1.1 ANTS 系统概述 |
8.1.2 基于ANTS 系统的主动多播服务 |
8.2 基于ANTS 系统的主动分层多播的设计和实现 |
8.2.1 主动分层多播ANLM |
8.2.2 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系统ANLMCC |
8.3 主动分层多播系统的分析 |
8.3.1 功能分析 |
8.3.2 性能分析 |
8.4 ANLMCC 原型系统的特点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9.1 论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 |
9.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主动网研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强降雨条件下碎裂岩质边坡锚墩式主动网加固机理模型试验[J]. 赵晓彦,肖典,罗改,罗天成,吴兵. 工程地质学报, 2021(02)
- [2]锚墩式主动防护网加固机理研究[D]. 罗天成.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主动网跨信任域统一认证的研究[D]. 陈琼. 厦门大学, 2008(08)
- [4]主动网跨域认证模型的研究[D]. 蒋业逢. 厦门大学, 2007(07)
- [5]主动网强认证和访问控制的研究[D]. 陈鸿. 厦门大学, 2007(07)
- [6]主动网路由协议研究[D]. 邹华晓. 大连交通大学, 2007(05)
- [7]丢包率层析成像及在混合主动网下的实现[D]. 刘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8]IP网络中主动网执行环境原型的研究与实现[D]. 谢仁贵.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9]主动网管理的研究与实现[D]. 李劲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10]基于主动网络的多播拥塞控制研究[D]. 叶晓国. 东南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