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贵州省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论文摘要

探讨喀斯特石漠化发育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机理,阐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因素,对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修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贵州省安顺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17年统计年鉴,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结果表明:安顺市气候、空气质量、水、土、农、林、经济资源禀赋条件较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西秀区(1.648)>平坝区(0.704)>普定县(0.297)>关岭县(-0.005)>镇宁县(-0.706)>紫云县(-1.938)。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子优先顺序是水土流失占国土面积比、人均供水总量、人均营造林面积。说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中水、土、林要素是驱动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提升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应采取调整林分结构、集成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燃油品质、加强道路的规划与管理等措施促进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修复。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与评价方法
  •     1.2.1 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1.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   1.3 数据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资源基本特征
  •     2.1.1 气候
  •     2.1.2 空气质量
  •     2.1.3 水/土/农/林资源
  •     2.1.4 经济
  •   2.2 特征根值和方差贡献率
  •   2.3 因子载荷
  •   2.4 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
  • 3 讨论
  •   3.1 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2 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策略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颖,喻阳华,孙波

    关键词: 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对策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年S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规模经营技术与示范(2016YFC0502603),贵州省科技项目(黔科合LH字[2016]7201号)

    分类号: X24

    DOI: 10.19672/j.cnki.1003-6504.2019.S1.043

    页码: 253-260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356K

    下载量: 204

    相关论文文献

    • [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新视角:行星边界框架的源起、发展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03)
    • [2].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J]. 西部资源 2020(01)
    • [3].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怎么算的? 一个需要深度研究的真命题——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的分析和建议[J]. 中国生态文明 2020(02)
    • [4].云南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及其障碍因素探究——以玉溪市为例[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5].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特征与演进机制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 2020(05)
    • [6].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进展评述[J]. 新疆农垦经济 2020(03)
    • [7].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与实践应用——以烟台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10)
    • [8].深圳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海洋技术学报 2020(04)
    • [9].山地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协调发展分析:以贵州乌江流域为例[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3)
    • [10].抚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9(06)
    • [11].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J]. 环境与发展 2018(02)
    • [12].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生态经济 2017(01)
    • [13].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分析[J]. 资源与产业 2017(01)
    • [14].搞清雄安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多大[J]. 中国生态文明 2017(02)
    • [15].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 2017(08)
    • [16].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与提升路径[J]. 环境与发展 2017(06)
    • [17].中国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探析[J]. 现代园艺 2017(18)
    • [18].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评价——以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J]. 城市问题 2016(02)
    • [19].青海省重点开发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6(06)
    • [20].广东大鹏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研究[J]. 生态科学 2014(06)
    • [21].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及障碍因素诊断[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7)
    • [22].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与提升路径探析[J].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2)
    • [23].试论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J]. 商 2015(18)
    • [24].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特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9)
    • [25].辽宁省“十三五”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产业布局影响的对策[J]. 辽宁经济 2015(09)
    • [26].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以电白区为例[J]. 城市地理 2017(18)
    • [2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苏省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5)
    • [28].科学测算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J]. 中国农村科技 2020(05)
    • [29].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综述[J]. 中国环境管理 2018(06)
    • [30].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22)

    标签:;  ;  ;  ;  ;  

    贵州省安顺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