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隐喻论文_王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际隐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情态,人际,语气,语法,意义,红楼梦,功能。

人际隐喻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1](2018)在《电影《长日将尽》中的人际隐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隐喻的使用透漏着说话人的性格、身份、地位、职业、态度、情感等重要信息。通过对隐喻的研究,可以探求话语外的深层意义,有助于了解人际关系、软化矛盾、增进合作,也可以进一步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英国当代语言学家韩礼德对于隐喻的语法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在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中,语法隐喻主要由人际语法隐喻即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实现。人际隐喻现象发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突出其人际意义。多年来,学者们针对不同的语篇,对隐喻的人际功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包括新闻电讯、政府报告、科技广告、总统发言等,而围绕电影中人物角色语言的人际隐喻功能展开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以着名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布克奖”作品《长日将尽》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为文本,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和人际隐喻理论为基础,首先下载并转写了剧本中的全部对白,针对对话中存在的人际隐喻现象即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种研究数据进行标注,旨在剖析叁个研究问题:第一,此电影语篇中存在的人际隐喻现象发生的频率与分布状况;第二,语气隐喻与情态隐喻分别在对话中是如何实现的;第叁,电影《长日将尽》中人际隐喻的话语功能。本文利用定量分析法,发现在20个选取的对话中,语气隐喻与情态隐喻共出现66次,证明人际隐喻现象频繁出现在人物对话中;而后利用定性分析法全面剖析了人际隐喻现象的话语功能。通过分析人际隐喻的实现形式和交际功能,作者发现对话中大量存在人际隐喻现象,语气隐喻在提出建议、增进人物间亲密关系上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情态隐喻则作用于调整主、客观的表达倾向以及展现礼貌方面;同时发现,说话人以使用情态隐喻为主,突出体现了电影人物积极调整主、客观表达来凸显或隐藏个人情感的作用;以韩礼德的人际隐喻理论为基础,本文对于电影《长日将尽》中的人际隐喻形式与功能的剖析,为进一步解读说话人含蓄的话语意图、态度以及梳理电影人物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电影语篇分析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为探讨电影作品中人际隐喻话语功能提供了素材。(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12)

张鑫[2](2018)在《不同社会语境下人际隐喻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语言学认为人际语法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它由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构成。在社会语境的构建和分析中,它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语法隐喻有助于我们理解说话者的深层含义。本文通过分类分析人际语法隐喻在不同语境中的功能,探讨它们的作用及交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02期)

郭娇[3](2017)在《从人际隐喻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杨宪益译本与霍克斯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的《红楼梦》,可谓文学史上一朵鲜艳的奇葩,其在书成后的两百年内广受欢迎,影响远播,经久不衰。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今天,对《红楼梦》英译本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在红楼梦众多英译本中,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的版本最受欢迎,最具权威性,所以一经出版便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的焦点。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认为,隐喻既存在于词汇层面,又存在于语法层面。语法隐喻的应用对交际时人际意义的传递起关键作用,而人际隐喻理论作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人们在言语交际时,选择隐喻式而非一致式对语言进行编码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社会功能和语篇功能。说话者使用人际隐喻能够显示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传递与对方的亲疏关系。所以,在鉴赏翻译文本时,对原文人际意义的再现状况是判断译本优劣的重要标准。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试图研究以下叁个问题:1)《红楼梦》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在人际隐喻的翻译上有何异同? 2)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有哪些? 3)两译本对原文人际隐喻的再现程度如何?论文首先对《红楼梦》英译本近二十年的研究进行了整体回顾,然后将《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平儿的所有对话作为语料,同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两译本的人际隐喻的翻译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发现:1)两译本在对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的应用趋势上大致相同,其中语气隐喻的应用区别不明显,但情态隐喻方面,霍克斯译本的应用数量远超过杨宪益译本;2)产生这样的翻译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翻译者的知识背景与翻译目的是最不可忽略的部分;3)通过话语分析发现两译本对原文的人际意义的再现程度大致相同,基本忠实于原文,霍克斯译本在人际隐喻上以目标读者为导向,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手段,使得译文更加委婉,更便于西方读者理解,而杨译本则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导向,在人际隐喻的处理上更偏向直译,更加注意凸显人物的尖锐个性。本论文丰富了人际隐喻理论研究,也为《红楼梦》译本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0)

凡晴[4](2017)在《人际隐喻视角下《中国文学》(1951-1966)中古代散文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绝大多数以古代散文原文为研究对象,鲜有对其译文进行研究。现存的对古代散文英译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章几乎无一例外地着墨于古代散文的美学意义、散文的意象和意境的传递等方面,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古代散文语气翻译尚属空白。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隐喻视角出发,兼顾语料库方法及定量分析法,探讨《中国文学》(1951-1966)(英文版)中古代散文英译中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的改写情况,试图回答《中国文学》(1951-1966)(英文版)中人际隐喻改写情况的特点及原因两个问题。文章主要有以下叁点发现:(1)隐喻改写的主要趋势是降低隐喻式所带来的理解难度,即保留一致式或将隐喻式改为一致式的比例占据主导;(2)隐喻改写中直接引语比例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一定作用;(3)50%的情态改写为客观隐性和客观显性,起到转移译者情态责任的作用。形成原因包括四点:(1)提升易读度。驱使《中国文学》诞生的主要动力是迫切要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国古代散文作品时,更多地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将“偏离了的”语气隐喻大范围地改写为一致式,实现语义层面和语法层面的一致,降低阅读难度、增加易读度;(2)塑造人物形象。直接引语直接涉及谈话双方,是塑造人物性格和形象的最典型手法之一。译者在译文中大量改变直接引语中的语气和情态隐喻,势必会对人物形象造成影响,从而引导读者对人物形象的理解;(3)转移情态责任。情态是译者或作者隐藏在文中的意图,但选择使用何种情态表达同样也体现译者和作者的个人态度。由于《中国文学》属于对外宣传的刊物,和国内文化策略有所不同,因而其选材上要尽量回避政治敏感问题,内容又要相当中性的、且意识形态不太鲜明的作品,因此选择更客观的情态表达形式,以回避译者的情态责任;(4)英汉两种语言的固有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因其不同的语法结构与表达方式,在追求翻译对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其他方面的不对等。译文语气改写的另一个原因即汉语表达往往更注重意合,而英语更偏重形合。本文首次从人际隐喻视角探讨中国古代散文英译问题,期望本文的相关发现可以突破传统研究理念和研究焦点对古代散文英译研究的限制,为后来的中国古代散文英译研究以及情态隐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3-01)

杨丽君[5](2015)在《美剧《老友记》中人际隐喻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特别常见的语言现象,同时它也是人们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开启了对隐喻的研究,同时他对隐喻的研究方法相比同时期内其他的研究更加系统化。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从对隐喻研究的历史来看,国内外的各派语言学者一直把对隐喻的研究重点停留在词汇层面。M.A.K.韩礼德是第一个把隐喻的研究着重在语法层面的学者,他首先开展了对语法隐喻的研究。语法隐喻是非常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隐喻研究,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研究重点放在研究相同意义的不同表达的层面。韩礼德指出,人际语法隐喻现象发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突出其人际意义。同时,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是人际语法隐喻的两大类别。作者观察到,在过去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大量的针对语法隐喻理论的研究由不同领域的语言学者陆续开展起来。但是这些学者对人际语法隐喻的研究仅限于对其的分类和体现形式的不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很多语言学者根据不同的语篇以及语篇中体现的人际语法隐喻的功能做了相关研究,例如新闻语篇,政治语篇,以及广告语和诗歌。然而,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书面语篇中,很少涉及到口头语篇。因此,作者尝试对《老友记》中的对话来进行口头语篇分析。本文是以韩礼德的人际语法隐喻作为理论基础,对《老友记》中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功能分析。作者主要着眼于对两个问题的探讨,一是探究人际语法隐喻是否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人际对话中。二是通过剧中人物中的对话分析,探究人际语法隐喻在人际交往中的功能和作用。本论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本论文的引言部分。在这一章里,作者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指出它的目的和意义,简单介绍了本论文的方法论以及对本论文的全文结构进行了简单的概括。第二章是本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作者对国内外隐喻研究发展历程做了综合介绍,并且对语法隐喻的后期发展做了系统陈述。第叁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理论框架,即韩礼德的人际隐喻理论。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分析《老友记》中人际隐喻现象,包括语气隐喻功能分析和情态隐喻功能分析。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索分析作者得出:人际语法隐喻是剧中人物经常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人际关系交往的维护。并且,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际语法隐喻的类别不同,各自在人际交往中起到的言语功能也是不同的。语气隐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言语功能的转移和两种言语功能的迭加。说话者通过语气隐喻的使用,能够表达出言语之外的隐藏的含义。情态隐喻的言语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把小句之内的隐含的表达成分转移到小句之外的载体中的形式,体现出说话者对极性的表达方式,从而实现主观表达和客观表达。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在这一章里,作者对本论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介绍了本轮文的主要发现,于此同时也指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最后对以后的对人际隐喻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同样也置身于复杂的人际交往圈中,我们不可能独自生活,不与外界联系。所以,为了增加我们日常生活的和谐性,我们必须提高我们语言沟通与人际交往的能力。人们对情态隐喻的运用,能够根据当时的情景语境适时地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因此我们通过对《老友记》中人物对话分析能够发现,人际语法隐喻不仅能够起到调整语气的作用,还能表达出说话人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有利于人际沟通的高效完成和人际关系的维护。(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5-11-01)

王辰玲[6](2015)在《语法隐喻的级差: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的渐进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alliday提出的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概念语法隐喻(简称概念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简称人际隐喻),这是一种类型学的描述方式。本研究尝试从评价理论中的级差系统这一拓扑学视角探讨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中的渐进性问题。研究发现,级差系统的语势体现在概念隐喻的过程转换和人际隐喻中的语气转换中,级差系统的聚焦则反映在概念隐喻的名词化和人际隐喻的情态之中。(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15年05期)

王娜[7](2015)在《试探英语求职信的人际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英语求职信的人际语法隐喻进行探索性分析,旨在探讨英语求职信中的人际功能意义。从中发现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都有助于英语求职信中礼貌性、推销性以及语篇衔接作用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求职者正确认识和利用求职信。(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5年02期)

严尔玮[8](2014)在《英汉儿歌的人际隐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儿歌中的人际语法隐喻现象,分别选取160篇英文和300篇中文经典儿歌进行量化研究,阐述了该语篇类型中词汇语法层面的发展模式,探讨儿童语言理解力和不同语言模式的感知力,说明在英汉幼儿儿歌语篇中均存在人际语法隐喻。人际隐喻是英汉儿歌的共同特征,这就意味着儿童也在学习并体验同成人语篇一样复杂的语言模式。(本文来源于《安顺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张杨[9](2014)在《会话语篇的人际隐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隐喻理论作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并广泛应用于广告语篇、政治语篇、新闻语篇、文学语篇中。但是目前学界对人际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以英语为语料,对汉语戏剧会话中存在的人际隐喻现象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基于韩礼德(Halliday)的人际功能理论及人际隐喻理论,以曹禺戏剧为语料研究汉语戏剧会话语篇中涉及的人际隐喻现象,可以归纳戏剧会话语篇中情态隐喻及语气隐喻的特点和分类,并进一步证明汉语中普遍存在人际隐喻现象这一事实,推动人际隐喻理论的纵向发展。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选择隐喻式而不是一致式对语言进行编码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社会功能和语篇功能。说话者使用隐喻式对语言进行编码充分考虑了受话者的态度,遵守了交际双方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同时说话者使用隐喻式又能够显示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传递与受话者的亲疏信息。隐喻式的使用有助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提高语篇的信息度,表明语篇生产者的意图性。(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4-06-01)

孙莉[10](2013)在《英语硬新闻和社论中人际隐喻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法隐喻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经典理论。根据韩对语法隐喻的界定和分类,人际隐喻是人际意义表达上出现的语法非一致式,它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硬新闻和社论作为新闻最常见的类型,既有相同点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研究英语硬新闻和社论中人际隐喻的分布特征及其语篇功能,可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新闻语篇。(本文来源于《鸡西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人际隐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功能语言学认为人际语法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它由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构成。在社会语境的构建和分析中,它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语法隐喻有助于我们理解说话者的深层含义。本文通过分类分析人际语法隐喻在不同语境中的功能,探讨它们的作用及交际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际隐喻论文参考文献

[1].王欣.电影《长日将尽》中的人际隐喻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张鑫.不同社会语境下人际隐喻的功能分析[J].校园英语.2018

[3].郭娇.从人际隐喻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杨宪益译本与霍克斯译本[D].南京师范大学.2017

[4].凡晴.人际隐喻视角下《中国文学》(1951-1966)中古代散文英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5].杨丽君.美剧《老友记》中人际隐喻现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

[6].王辰玲.语法隐喻的级差: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的渐进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

[7].王娜.试探英语求职信的人际隐喻[J].校园英语.2015

[8].严尔玮.英汉儿歌的人际隐喻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4

[9].张杨.会话语篇的人际隐喻研究[D].渤海大学.2014

[10].孙莉.英语硬新闻和社论中人际隐喻的对比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人际隐喻和概念隐喻输入趋势3纵聚合型语法隐喻1概念隐喻的级转移向度从两个角度看概念语法隐喻的语义张力海图语言语法的两类隐喻关系2横组合型语法隐喻

标签:;  ;  ;  ;  ;  ;  ;  

人际隐喻论文_王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