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预留论文-汤辉,邹钦羊,朱立东,李婷

信道预留论文-汤辉,邹钦羊,朱立东,李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道预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多优先级,信道资源分配,信道预留策略

信道预留论文文献综述

汤辉,邹钦羊,朱立东,李婷[1](2019)在《卫星通信系统多优先级信道预留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对融合地面系统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卫星通信系统中,由于卫星高速移动等特性,不可避免需要对呼叫的接入切换进行研究。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需要支持多场景多业务情况下的通信需求,考虑不同呼叫优先级不同,对多优先级的多种呼叫业务进行考虑。根据信道预留的思想,对不同优先级接入与切换呼叫设定不同的可用信道数,优先级越高的呼叫,为其留更多的可用信道以确保其接入信道成功。同时,由于动态信道预留较固定信道预留能够更好地利用信道资源,最终考虑多优先级下的动态信道预留策略。对多优先级动态信道预留与多优先级固定信道预留策略进行仿真验证,发现动态预留方案得到的系统服务质量更好。对于单一策略,发现优先级越高的用户接入与切换呼叫接入信道失败率更低。(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云洪[2](2019)在《高密度WLAN中基于竞争/预留的信道访问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在高密度的WLAN中,随着站点数量的增加,采用基于自由竞争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使得碰撞愈加严重,网络性能急剧下降。另外,站点(Station,STA)与接入点(Access Point,AP)之间的自适应速率调整机制使得站点间具有不同的速率。在多速率的网络环境下,低速率站点与高速率站点接入信道的机会相同,它们所获得的吞吐量也相同,从而导致了性能异常问题。本文主要解决高密度WLAN中高碰撞率以及性能异常问题。首先,为了减少碰撞以及实现无碰撞的数据传输,本文基于竞争/预留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分布式的解耦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算法,也就是DMAC(Decoupled MAC)算法。在本文中,时间时隙被划分为竞争周期和数据传输周期。在竞争周期,站点尝试传输一个短的控制帧来竞争信道,如果传输成功,其ID将会被存储到一个队列中。在接下来的数据传输周期中站点根据成功竞争到信道的顺序依次传输数据包,每一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都会通过确认帧(Acknowledgement,ACK)进行确认,且每一个ACK帧都携带下一个传输数据包的站点ID。这样,所有站点在数据传输阶段可以有序地传输数据,避免冲突。为了解决性能异常问题,在DMAC算法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两种基于时间公平的信道访问算法。第一种是在竞争周期给予高速率站点更多的信道竞争机会从而实现时间公平。第二种则是在数据传输周期给予竞争到信道的站点与其速率成比例的传输次数,这样,高速率的站点可获得和低速率站点相同的信道占用时间,最终实现信道时间公平。最后,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别对上述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总体吞吐量以及信道利用率。同时,该算法也能获得较好的信道时间公平性。(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5)

桂毅恒,朱立东[3](2019)在《卫星机载终端多优先级信道预留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地面通信系统发展逐渐趋于完善,但是地面基站覆盖区域范围小,而卫星通信系统具有更大的覆盖优势。由于卫星的高速移动等特性,用户终端在通信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切换问题,所以,需要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切换技术进行研究。同时,由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建立需要能够支持多场景多业务情况下的通信要求,机载、船载、高速铁路及车载等各种类型的业务均需要考虑,因此,考虑对用户呼叫类型进行优先级的区分,对多优先级的多种业务进行分析。在此场景下,以中星16号GEO卫星的应用为背景,研究用户通信服务质量保障问题,并提出了结合中星16号卫星参数的多优先级信道预留策略。最终,对于无优先级策略和多优先级下的固定信道预留策略和动态信道预留策略进行研究及仿真分析,得出了动态信道预留策略服务质量更高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张慧卿[4](2017)在《LEO卫星通信多优先级动态信道预留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通信系统包含不同层次业务的情况,提出一种动态多优先级信道预留策略。策略关键在于利用低轨卫星高速确定的运动特性进行呼叫业务预测,动态计算出最优的信道预留门限;进而建立了信道分配的马尔科夫模型;最终通过遗传算法获得该模型的解。在不需要对用户进行GPS定位的情况下,利用卫星运动预测动态获得最优预留门限,该策略有效降低了切换呼叫阻塞率,提高了信道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7年09期)

于先达[5](2014)在《车联网MAC层退避算法与信道预留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在普通家庭中的普及,交通安全、效率以及行车体验慢慢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车联网属于智能交通,实现了车辆之间的相互通信,可以为用户提供安全行车与舒适的行车体验。它不仅可以提供安全信息来减少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为车辆用户提供非安全的多媒体等娱乐信息。目前,它已经成为了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车联网采用固定大小的竞争窗口以及二进制指数退避策略,不适应于不同车流密度的车辆环境。当车流密度较大时,固定的窗口和退避策略会导致大量的碰撞,增大了时延,影响了安全信息的传输;当车流密度较小时,固定的窗口和退避策略又会导致大量的空闲时间,造成信道资源的浪费。此外,在多信道协作方面,车联网采用了固定的切换周期。当车流密度较小时,安全信息相对较少,产生了大量的空闲时隙,导致了信道资源的浪费。针对车联网中固定窗口和传统退避策略引起的信道接入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窗口的退避算法。通过建立广播的一维马尔科夫链模型,利用饱和吞吐量公式计算最优竞争窗口与节点数量的关系,设计基于节点数量自适应窗口的退避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车联网的通信时延,增大了系统的吞吐量,并适用于不同的车流密度环境。针对信道切换引起的资源浪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预留的RCMAC协议。为了提高车流密度较少时信道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划分业务的优先级,建立信道状态表,利用空闲的控制信道时隙对服务信道进行预约,实现一种近似无竞争的服务信道接入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在车流密度小的情况下,该协议可以有效增加服务信道的吞吐量,降低不同优先级业务的传输时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7)

邓素敏[6](2014)在《基于动态信道预留的认知频谱切换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通信业务的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与此同时,随着通信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无线频谱资源缺乏的现状凸显。相关的测试结果表明,频谱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一部分来源于长久以来静态的频谱管理方法。基于动态频谱分配思想的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获取外界多方面的信息,进而自适应的改变参数,动态利用频谱资源。因此,认知无线电技术得到了通信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频谱切换技术是认知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通过频谱切换,一方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避免认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另一方面认知用户快速过渡到空闲资源上继续通信保障了通信的连续性。本文研究了基于信道预留的频谱切换策略。信道预留作为叁种常见频谱切换执行机制中的一种,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得到了标准化组织以及其他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通过研究,作者发现了目前已有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即静态信道预留方案由于没有考虑授权系统使用频谱的动态特性,为认知系统预留固定数目的信道供认知用户切换使用,导致了高阻塞率和低吞吐量,不能达到对频谱资源高效使用的目的。因此,针对已有方案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信道预留的认知频谱切换方案。该方案通过分析授权用户使用频谱的特性,根据更新理论预测认知用户需要频谱切换的概率,综合考虑预测结果、系统设置以及当前资源使用情况确定信道预留数目。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理论分析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对系统掉话率基本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阻塞率,提高吞吐量,改善认知系统的性能。此外,该方案考虑了多业务需求,将动态信道预留机制和请求排队机制有机结合,增大了业务适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3-07)

邵志伟,李丹宁,黄羿[7](2012)在《基于RoF的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动态信道预留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阐述RoF技术和RoF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RoF系统在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覆盖方案的应用.RoF系统在高速铁路通信系统覆盖方案中虽能有效减少切换次数,但不能保证每次切换请求的成功接入.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并详细介绍了动态信道预留切换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使越区切换阻塞率控制在标准指标以下,从而保证通信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徐昌彪,袁伟,鲜永菊,张坤[8](2011)在《基于预留最优信道机制的CR动态频谱接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如何提高次用户的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针对等级覆盖式频谱接入模型进行研究分析,考虑了动态频谱切换过程,建立叁维的持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模型,计算出切换概率、阻塞概率、掉线概率,并综合分析各个参数对这些概率的影响。同时提出为主用户预留最优信道数的方案,数值结果表明此方案能有效降低次用户的切换概率和掉线概率,使次系统的切换概率、阻塞概率、掉线概率更加均衡,且提高了次用户系统的接入容量。(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1年07期)

唐良瑞,杨安坤,杨雪[9](2011)在《基于信道预留和强占优先的接力切换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移动通信系统综合业务(语音/数据)的接力切换策略.该策略为语音切换预留信道,根据语音用户属性设置不同切换优先级,赋予语音切换和语音新呼叫对数据服务信道的强占优先权.仿真表明,当系统语音呼叫强度较大时,该策略使高优先级的VIP、高速语音切换阻塞率减小了至少50%;当系统数据呼叫强度较大时,该策略降低了数据呼叫阻塞率和排队队长,并使传输时延减小了近0.01s,整体上提高了系统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汪在荣,刘程熙[10](2010)在《IEEE802.11e中基于自适应信道预留的接纳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WLAN标准IEEE802.11e中高效、高质量地传输各类业务,以及保证业务之间的公平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信道预留的接纳控制算法。算法中首先采用资源共享的方法提前为业务预留适当的信道资源,使用信道利用率作为接入准则,当网络资源不足时采用自适应地调节已经接入业务流的服务质量来满足新请求的业务流的服务质量需求。结果表明,该算法保证了各业务之间的公平性以及服务质量需求,而且最大程度地接入了更多的业务流,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0年12期)

信道预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在高密度的WLAN中,随着站点数量的增加,采用基于自由竞争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使得碰撞愈加严重,网络性能急剧下降。另外,站点(Station,STA)与接入点(Access Point,AP)之间的自适应速率调整机制使得站点间具有不同的速率。在多速率的网络环境下,低速率站点与高速率站点接入信道的机会相同,它们所获得的吞吐量也相同,从而导致了性能异常问题。本文主要解决高密度WLAN中高碰撞率以及性能异常问题。首先,为了减少碰撞以及实现无碰撞的数据传输,本文基于竞争/预留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分布式的解耦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算法,也就是DMAC(Decoupled MAC)算法。在本文中,时间时隙被划分为竞争周期和数据传输周期。在竞争周期,站点尝试传输一个短的控制帧来竞争信道,如果传输成功,其ID将会被存储到一个队列中。在接下来的数据传输周期中站点根据成功竞争到信道的顺序依次传输数据包,每一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都会通过确认帧(Acknowledgement,ACK)进行确认,且每一个ACK帧都携带下一个传输数据包的站点ID。这样,所有站点在数据传输阶段可以有序地传输数据,避免冲突。为了解决性能异常问题,在DMAC算法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两种基于时间公平的信道访问算法。第一种是在竞争周期给予高速率站点更多的信道竞争机会从而实现时间公平。第二种则是在数据传输周期给予竞争到信道的站点与其速率成比例的传输次数,这样,高速率的站点可获得和低速率站点相同的信道占用时间,最终实现信道时间公平。最后,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别对上述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总体吞吐量以及信道利用率。同时,该算法也能获得较好的信道时间公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道预留论文参考文献

[1].汤辉,邹钦羊,朱立东,李婷.卫星通信系统多优先级信道预留分配策略[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9

[2].云洪.高密度WLAN中基于竞争/预留的信道访问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

[3].桂毅恒,朱立东.卫星机载终端多优先级信道预留分配策略[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

[4].张慧卿.LEO卫星通信多优先级动态信道预留策略[J].信息技术.2017

[5].于先达.车联网MAC层退避算法与信道预留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6].邓素敏.基于动态信道预留的认知频谱切换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7].邵志伟,李丹宁,黄羿.基于RoF的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动态信道预留算法的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徐昌彪,袁伟,鲜永菊,张坤.基于预留最优信道机制的CR动态频谱接入研究[J].电信科学.2011

[9].唐良瑞,杨安坤,杨雪.基于信道预留和强占优先的接力切换策略[J].电子学报.2011

[10].汪在荣,刘程熙.IEEE802.11e中基于自适应信道预留的接纳控制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

标签:;  ;  ;  ;  

信道预留论文-汤辉,邹钦羊,朱立东,李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