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姣娜(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450003)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实施抢救护理措施,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减小致盲率。结果:在治疗和护理后,病人治愈率为88.9%(24例),致盲率11.1%(3例)。结论: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和专业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成功率,减小致盲率。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209-02
青光眼是因眼内压升高造成视野缺损和视乳头损害的一种眼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睫状环阻滞型青光眼及某些继发型青光眼都有引起眼压升高的可能。病人常伴有眼部胀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视力下降明显。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眼压升高,视神经坏死,甚至失明,其致盲率仅低于白内障。[1]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7例,女10例,男17例,年龄在38~76岁,平均45.7岁。住院时间为7天~20天,平均14.2天。
1.2急救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入院时眼痛、头痛、烦躁,恶心、呕吐。接诊护士应及时抢救,遵医嘱用药,0.25%—5%噻吗心安眼水8小时一次,其作用是通过抑制睫状突上皮环腺苷酸的生成而减少房水的生成;1%—2%毛果芸香碱眼水10分钟一次,其主要引起睫状肌收缩,牵拉巩膜突并拉紧小梁网,以增加房水外引流,达到降低眼压的作用;8小时一次口服乙酰唑胺片,根据医嘱在30min内快速滴完20%甘露醇等,如房角仍关闭,应及时手术治疗。
1.3结果:3例患者急性发作严重,眼压升高迅速,未能及时就诊,最终分别在4日5日内失明,致盲率为11.1%;剩余24例患者在急救和治疗后均治愈,治愈率为88.9%。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大多与病人情绪相关,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交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维持心情愉悦,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手术治疗目的,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病情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因不明,病理是因房水生成和排出动态平衡受破坏引起。急性期病人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应注意听取病人主诉如剧烈眼痛、手指触压眼球有坚硬感时,立即测患者眼压,低于10mmHg或高于21mmHg为异常,还要观察角膜水肿程度,透明光滑性与瞳孔大小,是否有虹视、腹泻、呕吐等伴随症状[2]。
2.1.3饮食的护理:食用易消化、清淡、高蛋白食物,严禁饮酒、吸烟、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控制病人饮水量,每次饮水不得高于300ml,维持大小便通畅。
2.1.4基础护理:维持病房舒适、温度合适。避免看电视、电脑和书籍,不要用眼过度,应闭目养神,使瞳孔处于缩小状态,避免压迫房角。睡眠要充足,枕头适当高些,不要长时间弯腰、低头,防止头部淤血引起眼压升高,入睡时应把墙壁灯打开。病人不要穿高领、紧身衣物,应穿舒适宽松的病号服,避免腰带太紧,防止间接升高眼压。
2.1.5用药的观察:密切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病人年老体弱时,持续滴用缩瞳药会产生气喘、眩晕、流涎、心率减慢、汗多等症状[3],应立即告知医生。要注意为病人保暖,及时擦汗、替换潮湿衣物,以免受凉。虹膜睫状体炎继发的青光眼和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必须遵医嘱使用扩瞳药,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则禁用扩瞳药和注射或口服阿托品等。
2.2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按时巡查病房,观察脉搏、血压、伤口、视野和视力恢复度等,询问患者有无眼痛、头痛、头晕等症状,如病人伤口疼痛可按医嘱用止痛药,如疼痛由眼压高引起应让医生及时处理,如敷料包扎紧造成疼痛应重新包扎。观察包扎敷料是否渗液,性质、颜色、量的情况,并记录下来。如渗液较多,应加压包扎,并用止血药,24h后换药。尽量减少术后头部活动,洗脸时水不要进入眼内,可用半干毛巾擦洗眼周围皮肤。为加强营养,促进康复,应进足够蛋白质,避免咀嚼硬食物,注意调节饮食,维持大小便通畅。
3、出院指导
出院遵医嘱用药,缩瞳、扩瞳药应严格分管,以防混淆,教病人和家属使用方法,一周后复查,往后每月复查,三个月后每年复查一次,如头痛、眼痛,视力模糊、看灯光有彩虹圈和视力减退等应及时就医,并详细说明病情。保持病人出院后心情良好,情绪不要激动。禁止用眼过度,如看电视、电脑、书籍、打麻将等。睡觉时开床头灯,要多次少量喝水,每次喝水不高于300ml,严禁暴饮。穿宽松舒适衣裤,维持血液循环畅通。
参考文献
[1]赖丽娟.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杂志社,2011,25(2):236-237.
[2]王国军.51例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J].四川精神卫生,2011,1456-57
[3]左月燃.五官科患者护理[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