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庐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庐山,隐士,文化,隐逸,古代,价值,诗歌。
古代庐山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佳佳[1](2019)在《庐山古代游记的文史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文圣山的庐山,自东晋至清末的一千六百余年间,产生了数量极为可观的纪游诗文,其中游记达八十余篇。这些游记文献作品数量大,创作群体强,文章风格多,具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对于研究庐山文化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龚俊杰[2](2017)在《论古代庐山隐士与其隐逸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历代的传承中,有一种独特文化——隐逸文化,隐士把自己潜藏在一个地方,与尘世隔离。他们都是一些饱学之士,或探求学问,专心读书;或逃避乱世,以保全性命;或厌弃仕途,不肯做官;或对前途失望,退居山林;或自持高洁,不屑名利;或等待时机,以期再起;或是对当时统治者的厌恶,不肯同流合(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7年36期)
龚俊杰[3](2017)在《论古代庐山隐士与其隐逸诗》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士文化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庐山隐士为庐山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文学领域隐逸诗方面。文中将以时间为主轴,对历代庐山隐士与其隐逸诗的思想内容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勾勒出庐山隐士文化的发展脉络。(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7年35期)
李华[4](2017)在《古代庐山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士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着重要地位。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独特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庐山作为培育隐士及隐士文化的一个重要地区,它在隐士文化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文章在对古代庐山隐士的发展进行浅略梳理之上,对庐山隐士文化的价值作了简要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刘金军[5](2017)在《分析《望庐山瀑布》 浅谈古代诗歌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广为流传,其风词雅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我国古代诗人多为思想家,他们的诗词大多以当时社会为背景,大部分都是在传达一种或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或悲愤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或以爱情、思乡为主题的人文情怀。古代诗歌形式丰富,内容也分为多个流派,各种意象都有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数不尽的祖国河山,并且文人诗歌用词讲究,思想表达深沉且含蓄,所以现在学生仅仅是足不出户坐在教室中学习并想象这些古人所描绘的意境有点困(本文来源于《语文知识》期刊2017年10期)
史志刚[6](2014)在《江西庐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与构造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扬子块体东南部的“江南造山带”是扬子与华夏两个古老块体于元古代时期碰撞而形成的巨型构造带。庐山地区是“江南造山带”构造体系中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对于分析整个“江南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至关重要。以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为框架,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收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及实验测试,系统解决了庐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与构造演化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认识,其中主要结论和创新性成果如下: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限定了星子岩群原岩的沉积下限是806Ma,定位于武陵运动(820±Ma)构造转换面之上,属于板溪期沉积地层。本文最新的研究结果改变了前人将星子岩群作为扬子古块体东南缘出露的古老变质结晶基底的观点,也基本否定了将星子岩群作为“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古老变质核的前提。同时,此最新成果也证实前人关于观音桥片麻状花岗岩与星子岩群之间的侵入关系需要重新审视。利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精确测定了汉阳峰组的成岩年龄为838+4Ma,将汉阳峰组定位在武陵运动(820±Ma)构造转换面之下的双桥山群下部层位。结合筲箕洼组和汉阳峰组的年代测定结果及地球化学成分和产出构造环境分析,将筲箕洼组与汉阳峰组统一划分为一个多期喷发的新元古代早期滨海-陆相裂谷型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可以与皖南溪口群下部,以及湘东冷家溪群下部相对比。庐山垄筲箕洼组细碧角斑岩化岩石组合从构造环境到形成时代与“江南造山带”中皖南伏川蛇绿岩、鄣源超基性岩、湖南文家市基性岩类似,可以相互对比。首次根据野外观测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确定庐山地区在~840Ma正处于大陆边缘弧后裂谷火山口附近的位置,属滨海到陆相环境,是火山弧向弧后小洋盆的过渡区。火山喷发以裂隙式间歇喷溢为主,伴有强烈的爆发作用。庐山地区出露双桥山群横涌组和计林组。双桥山群横涌组以上层位原岩形成时限稍晚,最可能在832~823之间。横涌组原生沉积构造特征表明本组沉积环境属较为活动的海盆环境。计林组属海进体系域至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形成期间沉积的凝缩层。庐山地区保留的南华系地层不全,较明确的只有莲沱组与南沱组。莲沱组基本层序特征构成海进相序,南沱组反映冰川后退-前进交替特征。对庐山地区局限出露的新元古代仰天坪组粉砂质泥岩首次开展了较深入研究。根据有限的同位素定年结果结合野外层位关系将仰天坪组初步划定为横涌组与莲沱组之间的新元古代地层。通过对仰天坪组野外特征分析,结合地球化学成分构造环境投图的结果,推断仰天坪组沉积环境是新元古代板溪期火山弧后的深水海盆。在总结前人“江南造山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最新的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结果,重建了庐山地区自新元古代早期至南华纪的年代地层格架,提出了“江南造山带”中、东段包括庐山地区在内的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4-05-01)
姚惠兰[7](2013)在《从庐山词看中国古代山水词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庐山作为一座人文圣山,不仅是"诗山"也是"词山"。无论词之数量,还是艺术成就,庐山词都堪为中国山水词之翘楚,萁发展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山水词演进的轨迹。本文以庐山词为切入点,从山水词与山水诗、书、画及游记文学的关系等方面观照中国古代山水词的演进规律:意象人文化趋势,山水词与绘画、书法逐步结合,游记文学要素的增加。(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龚志强[8](2013)在《山志编纂与古代庐山旅游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志编纂与古代庐山旅游活动的关联十分密切。山志作者多抱有明确的服务游人意识,因而山志的旅行导览功能十分突出。旅游需求不仅推动了山志的编纂与重修,还促进了山志的发展演变。为了更好地满足游人需要,古代庐山志曾一度向着图文并茂、考订周详的方向发展。但浩繁厚重的山志最终成为旅游的负累,因此山志转而变得简明精要,逐渐具备现代旅游手册的明显特征。(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童子乐[9](2013)在《古代庐山隐士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士文化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庐山隐士文化长盛不衰,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庐山隐士在庐山进行过大量的文化活动,在文学、宗教、教育等多个领域竞展风流,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文化成就。自上古开始,庐山就有了隐士的传说和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受时代背景和九江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因素的作用,庐山隐士文化攀上发展高峰;隋唐时期,庐山隐士文化仍保持着兴盛,但隐逸文化特点已有了新的变化;五代两宋时期,庐山书院文化兴盛,庐山隐士兴起了读书讲学之风;元明及清前期,随着庐山文化的衰微,庐山隐士文化也走向没落。古代庐山隐士深受中国儒、佛、道叁大思想文化主流的影响,可划分为儒隐、佛隐、道隐叁大类,陶渊明、慧远、陆修静是其对应的代表人物。庐山隐士文化有着自身的特色,如它的历史连续性、淡薄的政治色彩以及浓郁的教育特征。庐山隐士为庐山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文学、宗教及教育领域。庐山隐士的贡献值得追述和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董树文,薛怀民,项新葵,马立成[10](2010)在《赣北庐山地区新元古代细碧-角斑岩系枕状熔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庐山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的东段北侧,出露前震旦纪星子群和双桥群变质岩,最近在双桥山群地层中发现了一套枕状构造发育的细碧岩-角斑岩组合。通过对细碧岩-角斑岩组合和与其紧密共生的英安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组合具有洋岛型玄武岩的特点,形成环境为陆壳基础上的弧后小洋盆;英安岩中SHRIMP锆石U-Pb测年得到表面年龄介于830~850Ma,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840±7)Ma。因此,皖南(歙县)缝合带有可能呈近东西向一直延伸到赣北的庐山地区,而江南造山带至少在830~850Ma期间仍未关闭;同时也证明双桥山群是中、下扬子地块"一盖多底"中基底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0年04期)
古代庐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历代的传承中,有一种独特文化——隐逸文化,隐士把自己潜藏在一个地方,与尘世隔离。他们都是一些饱学之士,或探求学问,专心读书;或逃避乱世,以保全性命;或厌弃仕途,不肯做官;或对前途失望,退居山林;或自持高洁,不屑名利;或等待时机,以期再起;或是对当时统治者的厌恶,不肯同流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庐山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佳佳.庐山古代游记的文史价值[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龚俊杰.论古代庐山隐士与其隐逸诗[J].牡丹.2017
[3].龚俊杰.论古代庐山隐士与其隐逸诗[J].教师.2017
[4].李华.古代庐山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价值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刘金军.分析《望庐山瀑布》浅谈古代诗歌教学[J].语文知识.2017
[6].史志刚.江西庐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与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
[7].姚惠兰.从庐山词看中国古代山水词的演进[J].宁夏社会科学.2013
[8].龚志强.山志编纂与古代庐山旅游活动[J].江西社会科学.2013
[9].童子乐.古代庐山隐士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0].董树文,薛怀民,项新葵,马立成.赣北庐山地区新元古代细碧-角斑岩系枕状熔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