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血流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温度,尿道,层析,休克,排量,前列腺。
温度血流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李佳,韦丹,余乐,黄伟[1](2018)在《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温度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热层析联合超声,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取针刺疗法,对照组用火山泥湿热敷疗法。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分别采集患者颈项部热层析成像图,并行超声检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颈项部温度变化及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患者热层析成像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针刺改善椎-基底动脉流速更显着(P<0.05)。结论:热层析成像新方法联合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12期)
刘宏,张澈,谷忠悦,舒军剑[2](2018)在《慢性HBV感染患者经穴红外温度与肝内静脉血流动力学相关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肝区内不同经穴红外温度与肝内静脉功能状态相关性比较研究,论证经穴效应的特异性与科学性。方法:以慢性HBV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肝区内期门、日月、步廊经穴红外温度与门静脉血流速度(VPV)、最大内径(DPV)、门静脉充血指数(CI),肝静脉血液速度(VHV)、肝中静脉内经(DHV),肝静脉波形(HV_0、HV_1、HV-2)检出率的均值双变量等级相关检验。结果:(1)观察组期门、日月、步廊红外温度与CI负相关;期门、步廊与VPV正相关,与DPV负相关,P<0.05。(2)观察组只有步廊与DHV和HV1检出率负相关,P<0.05。(3)对照组叁个经穴与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均不相关。结论:HBV感染时肝区内肝经期门、胆经日月、肾经步廊红外温度与肝内静脉血液动力学相关的差异性,体现了经穴效应的特异性和"肝胆表里""肝肾同源"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高恺,晁娇娇,刘思伯,高言国[3](2018)在《目标温度管理对脓毒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温度管理对脓毒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影响。方法 30只平均体质量20 kg的健康杂种犬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温非感染组(NTNS)和温度管理非感染组(TMNS)各5只、常温感染组(NTS)和温度管理感染组(TMS)各10只。NTS和TMS感染组麻醉后,经股静脉以0.5 m L/(kg·h)的速度注入大肠埃希菌(1×109CFU/m L)制作犬高动力循环脓毒性休克模型。NTS和TMS组制模后,利用低温恒温槽及血泵装置,对TMNS组及TMS组实施体外血液冷却至温度维持于(33±1)℃。经左侧股动脉置入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 CCO)动脉热稀释导管,通过压力传导系统与Pi CC连接,取0.5、24、48、72 h为观察时点,监测各组的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血管系统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NTNS组与TMNS组:心率(HR)、收缩压(SBP)、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和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dtmax)在0.5 h时点和24~72 h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72 h各时点,NTS组和TMS组HR呈上升趋势,各时点TMS组低于NTS组;NTS组和TMS组SBP、SVR、dp/dtmax呈下降趋势,各时点TMS高于NTS组;NTS组和TMS组CO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各时点TMS组低于NTS组。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NS、TMNS不同时点间H-FABP无变化;NTS和TMS组24、48、72 h的H-FABP呈上升趋势,各时点间TMS组H-FABP低于NTS组。结论目标温度管理能改善脓毒性性休克犬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能降低H-FABP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8年02期)
王涵,伍志超,李云祥[4](2016)在《灌洗液温度对硬膜外麻醉下行TURP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室温和加温后的灌洗液对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个随机前瞻性对照临床试验。80例男性患者,年龄60~80岁,ASA分级I或II级,在硬膜外腔麻醉下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室温组(21℃),40例患者为加温组(37℃)。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核心体温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评估,使用超声监测仪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VF),并记录两组患者寒战的发生率。结果室温组患者中心体温从术前的36.87℃下降到术后的34.58℃,下降幅度为2.29℃;加温组患者中心体温从术前的36.87℃下降到术后的36.12℃,下降幅度为0.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室温组患者有8例发生了寒战,而加温组患者只有2例,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时使用加温的灌洗液行TURP,能减少患者围术期低温和发生寒战的风险。(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6年09期)
张世强,霍建臻,马宏,刘宏飞[5](2016)在《灌洗液温度对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灌洗液温度对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腰麻下行TURP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膀胱尿道灌洗液为室温液体(21℃),试验组膀胱尿道灌洗液为加温液体(37℃)。2组患者均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体温,术中每10 min对患者进行寒战评分并记录。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体温为(36.79±0.05)℃,手术结束时下降至(34.59±0.14)℃,降低了2.2℃;试验组手术前体温为(36.89±0.04)℃,手术结束时为(36.17±0.59)℃,体温降低了0.72℃,2组患者间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寒战发生率(18例,45%)显着高于试验组(6例,15%)(P<0.05)。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URP中应用加温灌洗液(37℃)可有效地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减少寒战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实用老年医学》期刊2016年08期)
舒军剑[6](2016)在《慢性HBV感染患者步廊穴红外温度与肝静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慢性HB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肝脏体表解剖投影区及其对侧区域内不同经穴、经穴与非经非穴,体表红外温度、肝脏肝静脉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的分组对照,以及相关性研究,探讨慢性HBV感染状态,肾经经穴步廊敏化的特征及其肝内静脉血流灌注的病理机制。为论证步廊穴红外温度变化反映慢性HBV感染病理变化效应特异性提供生物医学研究的客观依据。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以来自本溪市传染病医院慢性HBV感染病为临床诊断入院,经知情同意的住院患者48例,设为疾病组;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健康志愿者44例,设为健康组。本研究采用ATIR-M301医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受试者正面全身红外图像,在红外图像的肝脏体表投影区域内及身体对侧相应区域选取测温点:期门穴、日月穴、乳根穴、步廊穴、食窦穴;非经非穴对照点(期门内、期门外、日月内、日月外),记录各个测温点红外温度,采用与肝区裸露程度基本相同的膻中穴(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作为基点,计算红外相对温度(测温点/膻中穴),记录汇总数据。本研究采用美国生产的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5 MHz。取肝门部门静脉分叉前1cm处测量门静脉主干最大截面直径DPV(D)、血管最大截面血流速度VPV(V)的影像资料。取距离入下腔静脉口2~3cm处测量肝中静脉直径DHV(D)、血流速度VHV(V)及血流频谱HVF(HV0、HV1、HV2)的影像资料。计算门静脉充血指数(CI),CI=π×(D/2)2/v。以CI>0.08为门静脉高压判断标准,进行资料分层分组,分为慢乙肝组、门静脉高压组(高压组)。记录汇总数据。通过健康组、慢乙肝组、高压组红外相对温度组间配对,探讨不同健康状态下肝区步廊穴红外温度变化规律及敏化特征;通过健康组、慢乙肝组、高压组肝静脉波型(HV0、HV1、HV2)频数的组间配对,探讨不同健康状态下波型变化规律;通过健康组、疾病组红外相对温度与DHV、VHV、HVF、DPV、VPV、CI等相关性研究,探讨步廊穴红外温度变化(敏化)反映病症的特异性及其肝内静脉血流灌注方面的病理机制。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配对采用NPar检验的Mann-Whitney检验。均值表示为`c±s。统计检验结果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量等级相关的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判断:r>0为正相关,r<0为负相关,r=0为零相关;相关程度以r值显着性判断,p≤0.05为显着性相关;p>0.05为无显着性相关。结果:1.肝脏不同健康状态肝区经穴红外温度变化规律1)慢乙肝组与健康组之间对照,慢乙肝组呈现温度降低趋势(除步廊r外),步廊r、期门r、日月r、期门内r、期门内l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门静脉高压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对照,高压组呈现温度降低趋势,步廊r、期门r、日月r、期门内r、期门内l、日月内l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门静脉高压组与慢乙肝组之间对照,高压组呈现温度降低趋势,步廊r、期门r、日月r、期门内r、期门内l、日月内l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脏体表红外温度与肝内肝静脉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1)疾病组经穴步廊r相对温度与dhv负相关,p<0.05;与vhv负相关,p>0.05。疾病组经穴期门r、日月r、期门内r、期门内l、日月内l与dhv、vhv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组经穴步廊r相对温度与vpv正相关,p<0.05;与ci负相关,p<0.05;与dpv负相关,p>0.05。疾病组经穴期门r、期门内r与dvp、ci负相关,p<0.05;与vpv正相关,p<0.05。健康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脏体表红外温度与肝静脉波型相关性分析1)肝脏不同健康状态hvf变化规律:(1)健康组与慢乙肝组之间对照,慢乙肝组hv0呈减少趋势,慢乙肝组hv1、hv2呈增加趋势,p<0.05。(2)健康组与高压组之间对照,高压组hv0呈减少趋势,高压组hv1、hv2呈增加趋势,p<0.05。(3)慢乙肝组与高压组之间对照,高压组hv0呈减少趋势,高压组hv1、hv2呈增加趋势,p>0.05。2)肝脏体表红外温度与hvf相关性分析:步廊r红外相对温度与hv1负相关,p<0.05;期门r、日月r、期门内r、期门内l、日月内l与hv1负相关,p>0.05。结论:1.肾经经穴步廊、肝脏募穴期门、胆腑募穴日月红外温度变化均与门静脉充血指数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它们都具有反映肝脏功能的效应,说明步廊、期门、日月穴红外温度变化能够揭示门静脉淤血的现象,同时体现了经穴效应的科学性。2.肾经步廊穴红外温度变化与肝静脉直径负相关,与肝静脉反向血流消失的波型HV1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它敏感经穴测温点相关性研究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步廊穴红外温度变化能够揭示肝静脉淤血的现象,体现了肾经经穴步廊在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反映肝脏病症的特异性,同时体现了中医学“肝肾同源”、“精血相生”、“肝肾亏虚”等理论的科学性。(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3-01)
骆一萍,柴惠红[7](2009)在《ICU病房16例脉波轮廓温度稀释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操作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是一种较新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采用热稀释法可测得单次的心排出量,并通过动脉压力波型曲线分析技术测得连续的心排出量。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仅用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本文来源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期刊2009年11期)
徐珏华,徐彩娟[8](2008)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监测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护理。认为重点是做好置管操作的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置管后做好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定标,监测各项参数,加强导管护理,减少相关并发症。(本文来源于《护理与康复》期刊2008年08期)
庄建,周成斌,温树生,陈寄梅,张镜芳[9](2006)在《孕羊深低温体外循环对胎羊温度和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孕羊深低温体外循环(CPB)对胎羊温度、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方法5头健康怀孕山羊常规建立CPB,转流降温、复温各1 h。监测孕羊和胎羊的温度、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气值。结果孕羊最低温度(17.4±1.5)℃,胎羊最低温度(24.6±1.5)℃。降温期胎羊温度始终高于孕羊温度,复温期孕羊-胎羊温差逆转,转流结束胎羊温度低于孕羊温度。降温期胎羊心率逐渐减慢,复温期不能恢复正常心率。低温转流15 min,胎羊pH值从转流开始的7.30± 0.03降到7.17±0.07(P<0.05)、PO_2从转流开始的(32.5±4.0)mmHg(1 mmHg=0.133 kPa)降到(17.5±3.0)mm Hg(P<0.05),PCO_2从转流开始的(44.8±2.2)mm Hg升到(56.8±5.1)mm Hg(P<0.05),BE值从转流开始的(-3.2±0.6)升到(-5.7±1.3)(P<0.05),此后血气值进一步恶化,复温阶段胎羊血气值也没有好转。CPB结束胎羊存活率为60%。结论孕羊深低温CPB 影响胎盘的热交换和气体交换功能,对胎羊存活不利。(本文来源于《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陆松敏,卢青军,刘建仓,李萍,郭素清[10](2004)在《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对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对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 15℃浸泡组、2 1℃浸泡组、31℃浸泡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10只 )。于大鼠右侧大腿肌肉丰满处用射钉枪造成贯通伤 ,包扎伤口。左侧股动脉快速放血使血压降至 5 0mmHg ,维持低血压 1h后 ,浸泡于海水中 ,记录伤前、休克及浸泡 10min、30min、1h、3h、5h动物的呼吸 (RR)、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左室最大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左室收缩压(LVSP)的变化。结果 海水浸泡早期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略有升高 ,随后下降。15℃浸泡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下降最快。 31℃浸泡 1h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高于 15℃和 2 1℃浸泡 1h大鼠 ,但 31℃浸泡 3h大鼠MAP、HR、±dp/dt/max和LVSP显着低于 2 1℃浸泡 3h大鼠。结论 海水浸泡可以严重影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状态 ,海水温度在海水浸泡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中起着重要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杂志》期刊2004年12期)
温度血流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肝区内不同经穴红外温度与肝内静脉功能状态相关性比较研究,论证经穴效应的特异性与科学性。方法:以慢性HBV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肝区内期门、日月、步廊经穴红外温度与门静脉血流速度(VPV)、最大内径(DPV)、门静脉充血指数(CI),肝静脉血液速度(VHV)、肝中静脉内经(DHV),肝静脉波形(HV_0、HV_1、HV-2)检出率的均值双变量等级相关检验。结果:(1)观察组期门、日月、步廊红外温度与CI负相关;期门、步廊与VPV正相关,与DPV负相关,P<0.05。(2)观察组只有步廊与DHV和HV1检出率负相关,P<0.05。(3)对照组叁个经穴与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均不相关。结论:HBV感染时肝区内肝经期门、胆经日月、肾经步廊红外温度与肝内静脉血液动力学相关的差异性,体现了经穴效应的特异性和"肝胆表里""肝肾同源"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血流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李佳,韦丹,余乐,黄伟.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温度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2].刘宏,张澈,谷忠悦,舒军剑.慢性HBV感染患者经穴红外温度与肝内静脉血流动力学相关的比较[J].辽宁中医杂志.2018
[3].高恺,晁娇娇,刘思伯,高言国.目标温度管理对脓毒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8
[4].王涵,伍志超,李云祥.灌洗液温度对硬膜外麻醉下行TURP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6
[5].张世强,霍建臻,马宏,刘宏飞.灌洗液温度对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6
[6].舒军剑.慢性HBV感染患者步廊穴红外温度与肝静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
[7].骆一萍,柴惠红.ICU病房16例脉波轮廓温度稀释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操作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
[8].徐珏华,徐彩娟.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
[9].庄建,周成斌,温树生,陈寄梅,张镜芳.孕羊深低温体外循环对胎羊温度和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
[10].陆松敏,卢青军,刘建仓,李萍,郭素清.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对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