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新认识“中国地大物博”(论文文献综述)
张毅超[1](2021)在《初中生物和地理跨学科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学科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在国际教育研究中,跨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多样。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高考改革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学生能力的体现,跨学科也逐渐进入国内教育研究者的视野。随着上海市中高考改革的推进,上海市在中考中新加入生命科学与地理学科的跨学科案例分析,成为一线教师与教育研究者的讨论的热点话题。虽然随着中考政策指南的发布,明确了中考跨学科的考试方向,确定了考试模式和主要内容,但相关跨学科教学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诸多问题仍需进行积极探索:什么是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应该如何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评价试题应该如何编制?如何科学地测量和评价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沿着这些问题,本论文主要分为六章进行探讨。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为研究的前期工作,包括立题的背景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以及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主要探讨了国内外有关评价研究的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并制定了研究思路。第二章为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确定跨学科是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的教学。并且梳理了与本研究有关的理论,包括教育评价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第三章主要研究了跨学科教学的评价框架,主要参考了国际上知名的评价模式PISA测试框架以及TIMSS测试评价框架,并根据上海市发布的有关跨学科案例分析指南,提出跨学科教学的评价的框架,即整个跨学科能力的体现是由一个真实的情景问题引发的,其体现的形式是学生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真实问题,学生需要提取情境信息为问题的解决做好资料收集和准备。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生物、地理学科所学的专业知识(即学科核心概念)作为基础,辅以程序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构建,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第四章基于上一章节所确定的评价框架,以Rasch模型原理为理论基础,设计了本研究的测试工具,共计三份试卷,涵盖了上一章节所提到的三种不同的跨学科能力。每一份测验卷都进行了两轮试测,并且运用Rasch模型的分析软件Winsteps对试测结果进行建模、分析,检验测试工具的质量。经检验,三份跨学科试题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与分离度,可用于大样本测试,考察学生的跨学科能力。第五章运用所开发的测试工具,进行了大样本测试,测试对象涵盖了六所初中,其中三所示范学校,三所普通学校。通过SPSS对测试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发现学生跨学科能力与学校的办学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综合教学能力较强的学校,其学生跨学科能力越好。同一水平的学校间比较发现,学生跨学科能力与跨学科教学方式以及学校课程安排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还对各校的一线教师进行了采访,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都开展过有关跨学科教学,但是大多以练习的方式进行,而且绝大多数一线教师都认为现阶段开展跨学科教学都面临着课时不足,参考资料匮乏,学科知识薄弱的困难。第六章主要为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与展望。作为对跨学科教学的初步研究,本论文虽然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获得了一些成果和结论,开发了跨学科教学评价的框架,编制了跨学科试题并利用Rasch模型进行了检验,但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必然存在着不足与缺陷,后续研究可以对本研究结论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完善本研究。
郭维[2](2020)在《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文中指出昆明版《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中央直辖党报,在当时的云南新闻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报创刊于全面抗战时期,既是战时历史的重要叙述者,又是中央在昆的喉舌,其无论是人员构成还是新闻言论都带有浓厚的党办色彩,而相对次要的的广告和副刊版块则党性相对较弱,主要以提高报社收入和增进与读者间互动为办报目的。社论作为报纸的核心新闻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该报的立场。战时昆明版社论内容丰富,主要围绕着增强国民党影响力、加大抗战宣传力度和争取国际支持三方面展开讨论,充分体现了其政治性和民族性并存。昆明版社论立足于国民党中央方针政策的同时,其言论随着形势发展而发生微妙变化,党性愈加凸显,在抗战中后期发表了不少违背新闻原则的不实言论,但在民族存亡关头,该报社论不拘泥于为国民党宣传,亦积极进行抗战舆论引导,具有实际意义。此外,昆明版又是《中央日报》的地方分版,传达中央声音的同时,关注政策在云南地方之实施,体现了该报的党办色彩。本文运用图、表将战时昆明版社论概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理清其在不同时段的比重变化和走向。就昆明版与贵阳版的“七七”社论内容做详细对比,能大致了解两报战时意识形态的异同。
夏理想[3](2020)在《何键的抗战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何键是湖南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从1929年任职湖南省主席到1937年调任内政部长,其前后统治湖南长达九年时间,是民国建立以后统治湖南时间最久的地方官员。在何键主政期间,中日关系不断恶化。为防患未然,他还在湖南实施了很多战备措施,为后来湖南地区的抗战奠定了基础。文中第一部分是介绍何键抗战思想形成时的国内外背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法西斯势力暗潮涌动,搅得各国政治动荡不安。日本法西斯主义势力在控制了国家政权以后,为了摆脱本国危机,加快实施了其武力侵华的政策。这就进一步激发了中国国内民众的抗日情绪,社会各界纷纷要求国民政府实行对日作战。而此时何键统治的湖南地区也受到了抗日思潮的影响,加之何键本人又深受传统民族思想中的夷夏观念和公忠体国思想影响,使他很早便明确提出了武力抗日的主张;第二部分是对何键抗战思想中的备战内容进行叙述。1934年红军战略转移后,何键便将工作重心放在湖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上。在此期间,他还实施了大量地战备建设工作,包括物资储备、军事动员、通讯交通等。这些应对措施后来为湖南地区的抗战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是对何键提出的作战方略进行论述。何键分析认为,日本强而小,中国弱而大,中国是自战其地,日本则是孤军深入。所以中国的应采取持久作战、全民作战的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够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夺取最后胜利。但何键同时强调,军事上的胜利不是抗战的根本目的,通过在抗战建设强有力地中央政府,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才是此次抗战的最终目的;第四部分是对何键的抗战思想进行评析。通过对何键的抗战思想探究。发现何键的抗战思想尽管内容涉及广泛,包含军事、政治、经济、社会、舆论等多个方面。但其思想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受到传统经学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其抗战思想当中存在严重的守旧复古、片面抗战、政治投机等问题。但瑕不掩瑜,何键抗战思想中的很多主张,如在内政方面推行基层自治、农村合作社、移风易俗、发展教育等;对外方面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宣传传统文化、加强国际合作等,现在来看依旧具有重要意义。
高子童[4](2020)在《汉语电视教学节目文化教学研究 ——以《成长汉语》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世界各国对汉语需求量的增加,为了能使世界各地想学习汉语的人们受到更专业的汉语教育,中国在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同时开始文化交流,越来越多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想要学习汉语,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必须受到重视。本论文将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播出的电视教学节目《成长汉语》作为研究对象,对《成长汉语》的节目概况、教材情况进行介绍,将节目共100集中涉及的文化教学片段内容按照文化类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并从教师、学习者和教材编写方面得出教学启示。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为引言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本篇论文的写作意义,将研究现状从汉语电视教学节目、汉语电视教学节目中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汉语教学节目《成长汉语》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得出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成长汉语》节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对节目中的创新、意义及文化元素进行总结。第三部分将《成长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为社交礼仪、风俗习惯、饮食、熟语、生活方式、京剧、教育、城市、名人和唐诗十类内容,并分析其文化教学内容的特点。第四部分根据《成长汉语》文化教学内容的分类总结其优势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第五部分从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出发,根据以上四部分内容得出对教师、学习者和教材编写的建议。最后第六部分对全篇论文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希望通过研究《成长汉语》的文化教学,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启示,突出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李思晨[5](2020)在《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人们正处于视觉性文化异常繁荣的时代,现代人从清晨起床的那一刻开始,就被各式各样的图像包围,故有学者称当今社会已进入图像时代。伴随着图像时代而来的还有史学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变化,“图像转向”的要旨正是意识到图像作为史料并发挥文献证据价值,从而拓展史学视野与研究范围。十三行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贸易、文化交流史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十三行图像资料是研究十三行的重要史料,本研究整理了原着绘本、编撰绘本、展览画册三类十三行时期图像绘本,归纳了画师画作、随行记录画、外销画画品、器物画作四类十三行时期图像类型。综合考量画本意义、画像内容、文字史料等因素,选取了《帝国掠影:英国访华使团画笔下的清代中国》、《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两本画册进行研究。依据图像绘本的内容和性质,以及中国形象的解构指标,将画册图像分为风景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类。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以及图像分析、新文化史观、东方主义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解读。研究结果表明,风景画展示了中国秀丽的自然和人文风景,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风景的地域认知,对港口城市的特别关注等特点,从态度上看,西方人认为中国风景散发迷人魅力。肖像画展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反映了明显的等级差异,特殊的吸烟爱好等特点,从态度上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物暴露诸多缺点。风俗画展示了中国多样的风习文化,呈现了“创新”与“落后”并存的劳动文化;贫富差距悬殊、嗜赌娼妓的休闲文化;态度包容、儒家正统、多教并存、等级森严、封建迷信的习俗文化;适度宽宏、男尊女卑、野蛮处置、皇权至上的刑罚文化,从态度上看,中西观念冲突明显。在图像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的解构。从文本广度和文本深度两个方面总结图像文本的特征,运用新文化史观分析西方视角态度变化和中国形象逆转的原因,运用东方主义分析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本质。总的来看,图像文本所呈现的十三行时期中国形象,既是对中国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的记录和反映,也是中西跨文化传播观念差异的展现,更是西方自身文化形态的折射。
杨九华[6](2020)在《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天人合一”思想是种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神,是中国哲学史上备受关注而又恒久弥新的话题。“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的朴素可持续发展理念,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极其微不足道。因此,我国古代先哲从原始宗教信奉中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以及农业文明时期对大自然的依赖出发,孕育了强调人的行为与自然规律相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相一致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工业发达的当代社会中,人类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类面临沉重的生存危机。习近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注重以历史眼光来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道,继承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智慧,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因此,本文参酌史料,试在总结前人对“天人合一”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等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不同时代的核心观点及“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意蕴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辨析,探寻“天人合一”思想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普及以及践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契合性。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了本文研究主题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还对本文开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等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以及在当代的新发展进行探源。第三部分是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间的契合性。第四部分阐释了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第五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历经了千百年的演变,流传至今代也仍与时俱进、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汲取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构建了内涵丰富、理念新颖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而在天人合一视域下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能够重新焕发传统生态智慧的光芒,而且能让传统生态智慧古为今用的促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李小波[7](2020)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美国着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以来,软实力理论的影响却早已“溢出”美国国境,在世界各国“发酵”和“本土化”,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国策、促进发展的重要参考性理论。他将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作为软实力最重要的三种资源加以阐述。而文化首当其冲,成为软实力构成要素中的基础成分与核心内容,直接决定国家软实力的强度和深度,因此文化软实力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源于西方理论界的权力概念,是建立在西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和西方价值观。在全球化时代,要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反映时代特性和人类发展趋势,更要体现本国的特色和价值取向。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理论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不应该照搬约瑟夫·奈的思想,而是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中国化,才能彰显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由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是在西方学者提出软实力概念之后才开始的,因此当前的有些研究过于依赖西方的软实力研究成果,导致了研究成果与中国实际的脱节。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古国和社会主义的大国,发展完善软实力学说,构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仅是实践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界的责任。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作为重要借鉴,力图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内涵从西方语境中转移到中国语境之下,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文化软实力概念进行分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策略和措施。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包括五部分。第一章文化软实力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本章从分析总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内涵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与软实力思想相关或相近理论的开端、发展和走向,这是界定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本研究逻辑基点的理论前提。本章分为三节,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分析和界定寻找理论源头与支撑。第二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规定。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阐释在中国语境之下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涵,着力阐述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它与西方话语下的文化软实力到底有何不同。本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诠释、主要特征以及发展目标三个方面对文化软实力加以界定。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软实力的探索历程。本章分为五节,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中共历代领导集体的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清晰地展现和总结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思想的探索和认识过程,也是对文化软实力在中国语境下进一步地诠释和升华。第四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境况。本章分为三节,首先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所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和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此背景下总结得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中国文化日益影响整个世界。并总结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难题,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整合难题以及中国的国际舆论引导力不足的难题等。第五章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策略和措施。本章分为三节,结合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主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给出建议。
张成利[8](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类逐渐战胜自然的历史过程。就中国而言,短短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成就斐然的背后实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不断涌现。可以说,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自然代价。面对国际整体生态形势不佳、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基本现状,基于对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反思以及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从理论上构建指引生态实践的思想认识是党和国家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回答,以期从思想意识层面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引领。本文旨在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人类发展史上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及如何运用它指导生态实践进行整体性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作出理论应答。全文主要分导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的对象和意义进行简要论述;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最后着重阐述了生态、生态文明等多组概念的基本内涵。论文的前两章主要是从理论来源和历史演进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与确立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支撑。第一章主要论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开发利用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等思想认识,肯定这些思想至今仍在延用。其次,就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尊重生命”思想进行论述。最后,分别讨论生态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种理论,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本章从动态角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经历了萌芽、孕育、发展、丰富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些认识皆以相关生态文明理念表现出来。为了体现逻辑上的连贯和结构上的衔接,每个发展阶段基本从历史背景和具体理论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持之以恒的探求。论文的中间部分也是主干部分,主要从理论主张、基本特征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认识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三章具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理论主张。本章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概括和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为和谐发展、生态公平、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说清楚、说透彻。论文后面所阐释的对于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实路径分析正是基于本章内容。可以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理论主张的概括与论述是整篇博士论文的关键和核心。第四章简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在上一章提炼和分析了理论主张之后,进一步归纳总结这个概念的基本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传统文明观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文明观的误区,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简言之,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四大特征。论文的后三章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理论主张的确定展开的,包括用生态文明观衡量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状,肯定成就,发现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实践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五章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的生态建设实践。本章主要从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依然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就成就而言,经过党和国家多年的努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建设工作持续顺利推进,国内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而言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成绩显着的同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依然较多,包括在新的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国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思想观念上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仍有待健全等多个方面。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本章旨在从学理依据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论证和阐释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生态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即,一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三是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如,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增强其理论自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来推动国内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研究可能拓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如,可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探讨具体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的树立以及如何积极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影响力等方面。
李甜甜[9](2019)在《心理战信息损伤的识别与防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理战损伤是近期对心理战研究的重点,为了有效避免心理战损伤,文章对心理战的识别和防御做出研究,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心理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心理支持在心理战损伤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来自环境或个体的支持对受众在心理战中的表现至关重要。研究通过文献阅读和访谈法,将心理战类型分为了四种类型,分别是欺诈型、威慑型、怀柔型、离间型,并总结每种类型的典型案例,将四种类型心理战所可能造成的损伤分为8个维度编制《心理战信息损伤测量问卷》,施测后回收166份问卷,根据信效度分析结果对问卷进行删减,结果保留了8个维度和32道题目,形成了《心理战信息损伤测量问卷》的正式版,可进行进一步施测。研究二使用研究一编制的问卷,在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昆明医科大学等学校收集了33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47份,使用PSS18.0和和AMO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心理支持类型在敌对、自责倾向、应激障碍、焦虑和恐惧维度上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2)心理战类型在人际关系敏感、自责倾向、信念崩塌、焦虑、恐惧维度上的差异达到了显着程度;(3)心理战信息损伤的人际关系敏感维度、自责倾向维度和焦虑维度上男性得分显着高于女性,其他维度不存在显着差异;(4)心理战信息损伤各维度在学历上差异显着;(5)心理支持类型主效应显着。之后针对研究提出了三条心理战信息损伤的防御措施:(1)普及心理战教育,规范信息传播渠道;(2)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和政治敏感度的培养;(3)进行归因偏好训练。研究对心理战信息损伤的识别和测量深入探讨,编制了有效的心理战伤测量问卷,提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丰富了对心理战的理论研究。
张权[10](2019)在《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文中认为本研究试图从福柯提出的治理术的角度分析现代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治意义。不同于通常选取近代铁路为研究对象,本文重点讨论20世纪初期新式道路交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该时期的筑路动机联结了传统的典范与现代的需求,筑路规模自通商巨埠兴起后逐渐在全国范围普及。作为一种布局灵活的交通基础设施,道路同城市规划、领土整合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规范关系密切。筑路的主题可以视为分析华界与租界、国家和社会、中央和地方之间互动的缩影,这使得道路与政治的关系研究更适合采用治理术的思维方式。本文指出,道路交通建设在“装置”的意义上与近代中国治理的目标与特征相契合。从“交通救国论”的剖析可见,交通的概念同时兼有“位移—运动”与“联结—关系”这两种属性,二者通过“血脉”与“经络”两种有机体论的比喻把治病与治国联系起来,呼应了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思潮对“使动”与“促群”两大治理目标的追求。而作为筑路理念的发起者与筑路实践的推动者,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组织运作,既反映了道路建设问题介于本土与国际、政府与民间、技术与政治之间复杂的构成性,又体现出路政治理得以跨领域提取合法性与执行力的公共特征。借用成语“纳民轨物”的涵义,治理路政的具体任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纳”的目的是创造治理权力运行的物理空间与政治空间,而“轨”更侧重于合理地配置交通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具体来说,“纳”的部分以路政与市政的内在关联为中心,讨论道路建筑与管理的措施如何“关涉”空间治理所需要的“知识-权力”。以拆城筑路与环租界筑路为例,这对在策略上相互补充的政治实践显现出治理理念在固定与流通之间的交锋。借助墙与路这两种影响交通的建筑元素,这种交锋不仅揭示出治权与主权在租界中的内在关联,也引出了空间治理无法回避的“界”与“域”等问题。“轨”的部分则重点考察各种治理要素的关联组合及其优化配置,探讨治理活动在“规制”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利民行”、“货畅其流”、“四境纵横”三个主题,关系到与路政治理相关的人、物、地三要素的规范、理性与标准,分别涉及对民众劳动力与行为的提取与教育,对流通效率和秩序的促进与管控,以及对交通范围与交通权的扩张与集中。治理术在意图上兼有充分利用资源与维持秩序的目的。路政治理首先是对交通现象中内生出的流通力量的承认问题,然后是利用与规范这种力量的问题。“纳”启发了现代治理概念的基本要素和空间基础,而“轨”更加关注具体措施中的细节与原则。在“纳轨并行”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所提出的“流通治理术”,应当被理解为围绕着流通现象而产生出的治理知识与治理技术的总合,它被用来汇聚一切可以使用的元素,施加对流通的刺激、规范与引导。民国时期借从道路交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流通治理术”,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当时“统而不治”危机的政治回应。该概念强调了政治权力对交通现象的提取与管控,展现出治理术与空间关系、位移运动、经济理性的内在关联。正是这些元素的综合,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纯粹的工程领域,成为理解现代国家建设的关键。2011年出版。
二、重新认识“中国地大物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新认识“中国地大物博”(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物和地理跨学科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的背景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水平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评价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跨学科教学评价试题的设计 |
3.1 国内外跨学科教学评价框架分析 |
3.1.1 PISA测试框架 |
3.1.2 TIMSS测评框架 |
3.2 跨学科教学评价框架的确定 |
第4章 跨学科教学测验工具 |
4.1 跨学科教学测验工具的编制的理论基础 |
4.2 Rasch模型的基本假设与要求 |
4.2.1 单维性(unidemensionality) |
4.2.2 局部独立性(local independence) |
4.2.3 数据—模型拟合(model-data fit) |
4.3 测试项目的设计 |
4.3.1 测试项目设计的构成 |
4.4 测验工具的质量检验与优化 |
4.4.1 试测被试样本 |
4.4.2 第一轮试测数据分析 |
4.4.3 试测卷的修订 |
4.4.4 第二轮试测数据分析 |
第5章 初中生跨学科能力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工具 |
5.2.2 研究被试 |
5.2.3 数据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不同层次学校测试成绩比较 |
5.3.2 同一层次学校测试成绩比较 |
5.3.3 教师访谈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测试工具质量良好 |
6.1.2 初中生跨学科能力比较分析 |
6.2 研究启示 |
6.2.1 跨学科试题的编制要点 |
6.2.2 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建议 |
6.3 反思与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跨学科能力测验卷(第一轮) |
测验卷(一) |
测验卷(二) |
测验卷(三) |
附录 B 跨学科能力测验卷(第二轮及大样本测试) |
测验卷(一) |
测验卷(二) |
测验卷(三) |
附录 C 教师访谈纲要 |
致谢 |
(2)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的创刊及发展 |
第一节 抗战前《中央日报》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昆明版《中央日报》创刊 |
第三节 昆明版《中央日报》经营概况 |
一、广告与发行 |
二、副刊与专刊 |
三、报纸更正 |
第二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总览 |
第一节 社论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社论形式的统计 |
第三节 社论题材类型的演变 |
第四节 社论题材的分类概述 |
第三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国民政府政策宣传 |
第一节 宣扬国民党党义 |
第二节 宣传文化统一性 |
第三节 加强国家总动员 |
第四节 关注云南限价政策之实施 |
第四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抗战宣传 |
第一节 揭露日寇暴行 |
第二节 声讨汪精卫集团 |
第三节 宣传日本国内危机 |
第四节 争取经济战之胜利 |
第五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国际宣传 |
第一节 剖析苏日、美日关系 |
第二节 关注太平洋战局发展 |
第三节 宣扬中国与友邦的友谊 |
第四节 争取国际支持 |
第六章 昆明版与贵阳版社论之比较 |
第一节 宣传内容的整体分析 |
第二节 “七七”社论的文本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何键的抗战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何键抗战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第三节 何键的个人经历 |
第二章 何键抗战思想的备战方略 |
第一节 经济上的准备 |
(一)振兴农村,确保粮食安全 |
(二)广筹军资,保证军费支出 |
第二节 军事上的准备 |
(一)整理军队,建设预备部队 |
(二)办理民团,维护后方安定 |
(三)巩固工事,筑牢心理国防 |
(四)开办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
第三节 交通上的准备 |
(一)建设水陆交通 |
(二)架设通讯线路 |
第三章 何键抗战思想的作战方略 |
第一节 持久抗战思想 |
(一)实行持久抗战的依据 |
(二)持久抗战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全民抗战思想 |
(一)建立人民武装 |
(二)做好思想动员 |
第三节 抗战建国思想 |
(一)整顿军事,筑牢抗战基础 |
(二)革新行政,建立战时体制 |
(三)推动民族复兴 |
第四章 何键的抗战思想评析 |
第一节 何键抗战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强调片面抗战 |
(二)内容涉及广泛 |
第二节 何键抗战思想的价值和不足 |
(一)何键抗战思想的价值 |
(二)何键抗战思想的不足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汉语电视教学节目文化教学研究 ——以《成长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成长汉语》节目概况 |
第一节 节目简介 |
一、电视节目介绍 |
二、纸质教材介绍 |
第二节 节目的创新和意义 |
一、创新 |
1、节目形式创新 |
2、细心的字幕设置 |
3、多样的文化教学 |
二、意义 |
1、丰富语言学习方式 |
2、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
第三节 节目中涉及的文化元素 |
一、传统文化 |
二、交际 |
三、日常生活 |
第二章 《成长汉语》文化教学内容分析及作用 |
第一节 《成长汉语》文化教学分类 |
一、社交礼仪 |
二、风俗习惯 |
三、饮食 |
四、熟语 |
五、生活方式 |
六、京剧 |
七、教育 |
八、城市 |
九、名人 |
十、唐诗 |
第二节 《成长汉语》文化教学特点 |
一、多样性 |
二、传统性 |
三、交际性 |
第三章 《成长汉语》文化教学评价 |
第一节 《成长汉语》文化教学的优势 |
一、视听结合 |
二、主题内容丰富 |
三、“结构——功能——文化”的教学原则 |
第二节 《成长汉语》文化教学的不足 |
一、语言描述 |
二、全英语讲解 |
第三节 《成长汉语》文化教学改进建议 |
一、增加互动环节 |
二、增加汉语讲解 |
第四章 《成长汉语》文化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对教师的启示 |
一、提升自身素质 |
二、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
三、学会选择、提炼精华 |
四、语言和文化相结合 |
五、尊重差异 |
第二节 对学习者的启示 |
一、积累文化知识 |
二、注重文化体验 |
三、关注中国发展 |
第三节 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
一、重视文化知识 |
二、贴近实际生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基于图像的研究 |
二、基于十三行的研究 |
三、基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四、基于中国形象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
一、具体方法 |
二、理论框架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范畴 |
第一节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绘本 |
一、原着绘本 |
二、编撰绘本 |
三、展览画册 |
第二节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类型 |
一、画师画作 |
二、随行记录画 |
三、外销画画品 |
四、器物画作 |
第三节 十三行图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一、十三行图像呈现中国形象的优势 |
二、十三行图像呈现中国形象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三行图像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选择研究文本 |
一、十三行图像的类别特征 |
二、十三行图像的研究文本 |
第二节 确定图像分类 |
一、图像分类的方法与设计 |
二、图像类别的定义与统计 |
第三节 制定分析框架 |
一、风景画分析方法 |
二、肖像画分析方法 |
三、风俗画分析方法 |
四、整体分析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风景:风景画视角下的风光景致 |
第一节 风景画的景致概貌 |
一、风景地点:“北京”至“港澳” |
二、风景类别:“自然”与“人文” |
三、风景内容:“多样”与“典型” |
第二节 风景画的景致特点 |
一、自然解读:展现秀丽风景 |
二、人文解读:呈现多样景观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风景 |
一、彰显地域特征 |
二、关注港口城市 |
三、散发迷人魅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人物:肖像画视角下的百态民生 |
第一节 肖像画的人物概貌 |
一、人物构图:“正面”与“全身” |
二、人物性别:“重男”与“轻女” |
三、人物身份:“皇帝”到“乞丐” |
四、人物配饰:“烟袋”与“烟杆” |
第二节 肖像画的人物特点 |
一、身份解读:展示各个阶层 |
二、女性解读:体现地位差异 |
三、配饰解读:显现特殊爱好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人物 |
一、表现社会等级 |
二、展现诸多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风习:风俗画视角下的风习文化 |
第一节 风俗画的风习概貌 |
一、风俗题材:四种类别 |
二、要素分析:内容多样 |
第二节 风俗画的风习特点 |
一、劳动解读:“创新”与“落后”并存 |
二、休闲解读:“富裕”与“贫困”对比 |
三、习俗解读:“礼仪”与“迷信”之争 |
四、刑罚解读:“宽宏”与“野蛮”同现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风习 |
一、洞察社会风俗 |
二、凸显观念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图像分析:图像文本的中国形象表达 |
一、文本广度:增强中国形象的全面性 |
二、文本深度:展示中国形象的深刻性 |
第二节 新文化史观:西方中国形象的呈现与变化 |
一、形象呈现:“优越”与“糟糕”共存的中国形象 |
二、形象变化:“凝视”与“逆转”背后的原因发掘 |
第三节 东方主义: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的本质 |
一、西方文明的霸权 |
二、跨文化传播观念的对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2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探源及新发展 |
2.1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
2.1.1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
2.1.2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
2.1.3 佛家“天人合一”思想 |
2.2 “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意蕴 |
2.2.1 认同天生万物,强调尊重自然,不能妄为 |
2.2.2 肯定众生平等,要求人爱万物,有所作为 |
2.2.3 追求天人相和,崇尚荣辱共存,有所不为 |
2.3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在新时代的发展 |
3 “天人合一”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契合性 |
3.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内涵 |
3.1.1 目标定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1.2 发展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3.1.3 价值导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3.1.4 治理思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
3.1.5 制度保障: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 |
3.1.6 国际视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
3.2 “天人合一”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
3.2.1 “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人本位的生态思维逻辑 |
3.2.2 “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自然演替和人类发展相统一的生态实践观 |
3.3 “天人合一”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提供了价值本源 |
3.3.1 强调尊重“天”的规律 |
3.3.2 要求重视“人”的发展 |
3.3.3 倡导“天”与“人”是合一的生命共同体 |
4 “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 |
4.1 注重理念引导,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 |
4.1.1 弘扬“天人合一”传统生态理念,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
4.1.2 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
4.2 发挥政府主导,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4.2.1 秉承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发展原则 |
4.2.2 坚持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 |
4.3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完善 |
4.3.1 健全生态损坏责任追究制度 |
4.3.2 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文化软实力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理论 |
二、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理论 |
三、意识形态理论 |
第二节 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一、普列汉诺夫的文化理论 |
二、列宁的文化理论 |
三、卢森堡的文化理论 |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 |
第二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规定 |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
一、文化的界定 |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义 |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特征 |
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 |
二、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方向 |
三、以和谐共生为基本价值取向 |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目标 |
一、文化自觉 |
二、文化自信 |
三、文化自强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软实力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毛泽东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
一、开始从“文化力”的层面认识文化 |
二、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
三、高度重视文化的安全性 |
第二节 邓小平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
一、创造性地提出“精神文明”的新命题 |
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着名论断 |
三、重视发展教育 |
第三节 江泽民文化软实力相关思想 |
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二、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三、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建设 |
第四节 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
一、文化生产力思想 |
二、文化凝聚力思想 |
三、文化传承力思想 |
四、文化影响力思想 |
第五节 习近平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
一、文化软实力的意义论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方法论 |
第四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境况 |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实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 |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价值 |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成效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软实力价值日益显现 |
三、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难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与传承难题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难题 |
第五章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的重要意义 |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协调经济硬实力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
三、坚持唯物辩证法以解决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矛盾 |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价值取向 |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 |
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大力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
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
第三节 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 |
三、努力争取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解析 |
(一)生态 |
(二)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观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考 |
二、列宁的生态认识 |
第二节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 |
二、“尊重生命”的生态理念 |
三、“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
第三节 理论借鉴:西方社会的几种生态理论 |
一、生态主义 |
二、生态社会主义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萌芽阶段(1949-1978)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萌芽的历史缘由 |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三、对生态与发展关系的关注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孕育阶段(1978-2002) |
一、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挑战 |
二、环境保护思想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阶段(2002-2012) |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要求 |
二、科学发展理念 |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阶段(2012-至今) |
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背景 |
二、绿色发展理念 |
三、生态文明新理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 |
第一节 和谐发展 |
一、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 |
二、追求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
三、构建社会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
第二节 生态公平 |
一、公平是一切人类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
二、公平为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条件 |
三、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 |
第三节 绿色发展 |
一、绿色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标志 |
二、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
三、绿色是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观念 |
第四节 生态安全 |
一、安全是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 |
二、生态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理念的丰富发展 |
三、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历史性 |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观的历史承接 |
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生态智慧的深化 |
第二节 民族性 |
一、保障中国人民的环境利益 |
二、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
三、促进世界各民族协同发展 |
第三节 时代性 |
一、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 |
二、回应时代最基本问题的拷问 |
三、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 |
第四节 实践性 |
一、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
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
三、在实践中实现进一步丰富发展 |
第五章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生态建设实践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初见成效 |
一、生态文明意识初步形成 |
二、生态建设事业顺利推进 |
三、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相当严峻 |
一、国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
二、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尚待全面提高 |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 |
四、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
五、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
一、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 |
二、切实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 |
三、积极培养与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 |
一、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源头防控 |
二、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 |
三、构建相关追责损赔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
第三节 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二、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
三、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生态技术 |
第四节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 |
一、努力推进全球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 |
二、不断增强国际生态合作的思想认识 |
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合作的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心理战信息损伤的识别与防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心理战概述 |
2.1.1 心理战定义 |
2.1.2 国外心理战研究 |
2.1.3 国内相关研究 |
2.1.4 心理战的形成机制 |
2.2 心理战信息 |
2.2.1 心理战信息概念界定 |
2.2.2 心理战信息分类 |
2.2.3 心理战信息有效性影响因素 |
2.2.4 心理战信息识别 |
2.2.5 心理战信息身心反应 |
2.3 心理战信息损伤 |
2.3.1 心理战信息损伤的概念 |
2.3.2 心理战信息损伤分类 |
2.3.3 相似概念辨析 |
2.3.4 心理战信息损伤的研究 |
2.3.5 心理战信息损伤的防御 |
2.3.6 心理支持 |
2.4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目的 |
3.1 研究一:《心理战信息损伤测量问卷》编制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程序 |
3.2 研究二:不同受众对信息损伤的效应研究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对象 |
3.2.4 研究程序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4.1 研究一:《心理战信息损伤问卷测量问卷》编制 |
4.1.1 问卷初步编制 |
4.1.2 问卷信效度检验 |
4.1.3 研究小结 |
4.2 研究二:不同受众对信息损伤的效应研究 |
4.2.1 研究程序 |
4.2.2 研究被试 |
4.2.3 研究工具 |
4.2.4 研究结果 |
4.2.5 研究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讨论 |
5.2.1 普及心理战教育,规范信息传播渠道 |
5.2.2 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和政治敏感度的培养 |
5.2.3 归因偏好训练 |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理论研究的局限 |
6.1.1 文献获取 |
6.1.2 笔者自身能力 |
6.2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6.2.1 样本量较少 |
6.2.2 研究范式的局限性 |
6.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心理战信息损伤访谈提纲 |
附录B 心理战信息损伤测量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近代中国政治呈现出的治理特征 |
2.1 治理术的含义及其方法论启示 |
2.1.1 福柯思想中的“治理”概念 |
2.1.2 治理术与国家理性的关联 |
2.1.3 治理术视角对政治学研究的启发 |
2.2 治理术在近代中国的目标与属性 |
2.2.1 救亡图存思潮下的“使动”与“促群” |
2.2.2 现代国家建设中政治与经济的交融 |
第三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近代治理理性的契合 |
3.1 “交通救国论”的合理性剖析 |
3.1.1 救国思潮的动机:“有为而治” |
3.1.2 交通救国的两个比喻:“血脉”与“经络” |
3.1.3 现代交通的含义与“道路救国论” |
3.2 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角色分析 |
3.2.1 道路协会的成立、组织与事务 |
3.2.2 道路建设的国际视野与国族立场 |
3.2.3 混合民间与政府的协会发展策略 |
3.2.4 知识技术团体的政治参与逻辑 |
第四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治理空间的生产 |
4.1 越界性质的拆城筑路 |
4.1.1 拆城与保城的交锋 |
4.1.2 拆城筑路运动的革命化 |
4.1.3 筑路与市政权力空间的崛起 |
4.1.4 乡村的城市化与国家的城市化 |
4.1.5 小结 |
4.2 设界性质的环租界筑路 |
4.2.1 筑路与租界权力的扩张 |
4.2.2 越界筑路的支持与反对 |
4.2.3 抗争性质的环租界筑路 |
4.2.4 道路治权与领土主权的关联 |
4.2.5 小结 |
第五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治理规则的配置 |
5.1 “以利民行”:规范主体的生产 |
5.1.1 总理学说与“民行”概念的提出 |
5.1.2 筑路运动中的“行”的提取 |
5.1.3 新生活运动中的“行”的教育 |
5.1.4 小结 |
5.2 “货畅其流”:交通活动的整理 |
5.2.1 作为经济和政治政策的“畅货流” |
5.2.2 “畅流”蕴含的合理性原则:效率与秩序 |
5.2.3 工程、经营与管治的合理化技术 |
5.2.4 小结 |
5.3 “四境纵横”:交通权的统制 |
5.3.1 “四境纵横”与国家统一 |
5.3.2 国道网络的横向扩展 |
5.3.3 交通管理的纵向集中 |
5.3.4 小结 |
第六章 “纳轨并行”的“流通治理术” |
6.1 作为关涉的“纳” |
6.2 作为规制的“轨” |
6.3 “流通治理术” |
6.4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重新认识“中国地大物博”(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物和地理跨学科评价研究[D]. 张毅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D]. 郭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何键的抗战思想研究[D]. 夏理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汉语电视教学节目文化教学研究 ——以《成长汉语》为例[D]. 高子童.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D]. 李思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杨九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7]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 李小波. 湖北大学, 2020(01)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D]. 张成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心理战信息损伤的识别与防御研究[D]. 李甜甜.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D]. 张权. 南京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