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球构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板块,全球,层析,动力学,玄武岩,盆地,元古界。
全球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伟[1](2019)在《全球裂谷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裂谷盆地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是极其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不同地区裂谷盆地构造演化的特征不同:欧洲裂谷盆地发育在古生代造山缝合线之上,主要在二迭纪-叁迭纪时期发育;非洲裂谷盆地的发育与冈瓦纳大陆解体有关,是非洲大陆板内和边缘伸展作用的结果,侏罗纪时期,冈瓦纳在非洲西北部与劳亚分离,与此同时或稍后,在东南部与印度-澳洲板块分离,白垩纪早期,冈瓦纳内部非洲大陆与南美分离,古近纪,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板块分离。亚洲裂谷盆地主要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主要在新生代发育,裂谷阶段后期一般经历构造反转碰撞造山;北美裂谷盆地数量较少,形成于冈瓦纳古陆裂解时期,构造演化特征表现为基底及前裂谷发育阶段较长,同裂谷演化阶段较短。(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3期)
李江海,刘持恒,陶崇智[2](2019)在《全球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框架——《全球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图》编图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编图是全球构造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切入点,本文介绍了该图编制思路与方法、数据来源和大地构造区划,并以地球圈层构造为主线,讨论了全球中生代以来水平构造和全球垂向圈层之间的衔接关系,认为大洋中脊和环太平洋边缘俯冲带通过印度洋、北冰洋、特提斯构造域以及南极洲板块发生构造衔接和转换。南极洲板块周缘被洋中脊环绕,并衔接了全球洋中脊在地球南部的离散运动。结合构造赤道理论,分析了全球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认为构造赤道是中生代以来全球构造体制大规模调整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从泛大陆裂解,洋陆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中、新生代的全球构造演化。(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9年04期)
李江海,刘持恒,韩喜球[3](2019)在《全球洋中脊系统的构造特征及其运动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全球洋中脊系统作为研究整体,根据洋中脊的全球分布、运动学特征及其初始形成时与泛大陆的构造几何关系,将全球现今的洋中脊系统划分为内、外支洋中脊。外支洋中脊为探索者洋中脊—太平洋洋隆—东南印度洋中脊—西北印度洋中脊,起源于泛大洋及冈瓦纳大陆内部;内支洋中脊为西南印度洋中脊—大西洋中脊—北冰洋加科尔洋中脊,起源于泛大陆内部。两者之间通过俯冲带、转换断层以及弥散性板块边界实现全球板块构造在运动上的平衡,并保持地球的球形几何形态恒定。外支洋中脊在全球板块构造上造成泛大洋缩减,并持续被太平洋取代,直接推动了环太平洋俯冲带的形成;内支洋中脊造成大西洋盆、印度洋盆中生代以来持续扩张。中生代以来,外支洋中脊和内支洋中脊共同作用引起非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新特提斯洋盆关闭,形成特提斯(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扎格罗斯山—喜马拉雅山)碰撞造山带,并通过洋中脊扩张平衡了相关的岩石圈缩短。(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9年03期)
李怀印[4](2019)在《全球视野下清朝国家的形成及性质问题——以地缘战略和财政构造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以往围绕所谓"新清史"展开的争论中各方均把注意力聚集在清朝的规章制度、治理方式以及满人精英的观念、习俗方面,这里另从地缘战略和财政构造两个侧面,重新审视清朝国家的形成路径及其性质。清朝疆域的整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从后金政权在东北兴起,到入关后取代明朝,至17世纪50年代基本控制关内各省,是为开国的第一阶段;其第二阶段从17世纪90年代至18世纪50年代,历时半个多世纪的边陲用兵过程,受到清廷独特的地缘战略和财政构造的驱动与制约。而清朝地缘战略从被动回应到积极防御再到保守妥协的转变,又跟其财政构造中低度均衡机制的运作及其背后社会经济的支撑力度紧密相关。同时,如果我们将清朝国家与近代欧洲财政军事国家和奥斯曼帝国加以比较,即可看出其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独有的脆弱性与坚韧性,并质疑国家形成研究领域流行的"帝国—民族国家"认知范式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历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周飞飞,杨健,张超越[5](2018)在《《全球构造体系概论》在京首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周飞飞 特约记者 杨健 通讯员 张超越)12月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在京召开全球构造体系划分学术研讨会,发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领衔编着的《全球构造体系概论》。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8-12-20)
焦守涛,周永章,张旗,金维浚,刘艳鹏[6](2018)在《基于GEOROC数据库的全球辉长岩大数据的大地构造环境智能判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辉长岩是化学成分与玄武岩类似的侵入岩,前人认为它的形成过程太复杂,对应的岩浆可能经过了分离结晶作用、混染作用等,不能用Pearce判别图来判断岩浆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本文利用GEOROC数据库的资料对辉长岩进行大数据挖掘。首先根据前人成果,将GEOROC数据库的辉长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分为大陆玄武岩环境、汇聚边界环境、板内火山岩环境和大洋岛弧玄武岩环境等4类;然后在数据清洗基础上,利用Python语言,依托sklearn库,实现支持向量机、K近邻和随机森林等3种机器学习算法,获得3种对应的分类器结果输出。对辉长岩的构造环境进行智能判别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方法效果最好,判断准确率可达97%,利用辉长岩的地球化学大数据来判断岩浆岩的构造环境是完全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叁忠,索艳慧,刘博,刘永江,李玺瑶[7](2018)在《微板块构造理论:全球洋内与陆缘微地块研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板块都存在一个由小长大的过程。微地块(微板块)有时是大板块的前身,微地块的起源、生长、夭折、消亡和残留过程对研究板块构造具有重要意义。据其组成,微地块可划分为微陆块、微洋块、微幔块。本文以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的微地块为例,系统总结了洋脊增生系统、俯冲消减系统、深海板内系统、伸展裂解系统、碰撞造山系统5种构造环境下的微地块特征,并据此首次进行了成因分类,提出拆离微地块、裂生微地块、转换微地块、延生微地块、跃生微地块、残生微地块、增生微地块、碰生微地块和拆沉微幔块9种类型。对不同类型微地块边界进行了系统界定,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讨论。这些微地块边界类型,包括活动的或死亡的拆离断层、俯冲带、洋中脊、转换断层、破碎带、切割岩石圈的断裂、假断层、洋内汇聚带、迭接扩张中心、非迭接扩张中心、洋脊断错等,其成因的关键研究在于对叁节点稳定性进行分析。洋内或洋缘微地块研究,不仅为开展深海大洋精细化构造分析和板块重建工作提供参考,而且对解释大陆内部一些微地块成因具有启发性,可丰富大陆造山带、陆内、板内、幔内和陆缘构造的研究内容,使得造山带演化、板内变形和地幔过程研究更为精细化,甚至推广到早前寒武纪的前板块构造机制研究。(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8年05期)
万天丰[8](2018)在《论全球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一个热门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大地构造学的各种主要假说和近四十年来板块构造学说的许多新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受Rampino和Stothers关于陨击作用可引起地表重大灾变事件思想的启发,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基于中、新生代(200 Ma以来)每隔33 Ma太阳系就会穿越一次银河系星际物质密集的银道面,诱发太阳系内部引力场的巨变,使部分小行星失稳,从而撞击地球。笔者根据用以描述中生代以来全球板块构造的七种不同的运动模式,提出了巨大陨星在不同地点、以不同角度撞击地表岩石圈,可能诱发地幔底辟的形成,从而推动板块呈放射状或单向运移的假说,也即在200、170、100、65和0.78Ma等时期的陨击事件基本上是垂直地表面而撞击的,从而诱发地幔底辟的形成和岩石圈板块的放射状张裂和运移;138 Ma的陨击事件可能是指向印度板块的斜向撞击;而35 Ma时期的微玻璃陨石撞击事件则是陨石以极低角度撞击地球表面的表现。陨石撞击地球,这是太阳系内部各星体之间引力作用变化的表现,因而此假说不是什么外因作用论。(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8年02期)
杨巍然,姜春发,张抗,郭铁鹰[9](2018)在《新全球构造观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合运动是地球上一切地质体运动的基本形式。由于开合运动同步统一的特征,它包容了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故开合运动的内涵更深,应用更广;由于开合运动的相互转换特征,垂直运动也是动态相互转换,很难确定地球或某个地区的开与合或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的主次关系,只能按某一阶段它们的主次关系进行构造分区,在这种分区中,按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观点划分的构造单元往往不能反映构造的本质特征,因而建立在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之上的固定论和活动论之争无实际意义。开合运动的相互转换特征及转换带的时空定位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开合运动和旋转运动是地球最基本、最重要的运动形式,合称为开合旋运动,在它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动态的、相对稳定的层圈结构和各种地质构造,称之为开合旋构造体系,开合旋构造体系一度或局部被破坏,经调整达到新平衡的过程称之为地球构造运动,因此构造运动是突发的、短暂的、区域性的;而将充满地球时空、重要非凡的开合旋运动叫地球运动。地球构造运动的内因主要是热能和重力能,核幔交接区是以热能和重力能为主的综合能量形成和聚集的基地,是地球构造运动的策源地。开合运动是地球的本质特征,旋转运动是地球形成及演化的必要条件,开合旋运动塑造了一个内容丰富、生机勃勃、动态发展的开合旋构造体系。(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8年01期)
刘欣雨,张旗,张成立[10](2017)在《全球新生代安山岩构造环境有关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Pearce为首的一批学者基于全球地幔不均一理论,根据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开始致力于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的构建(Pearce et al.,1973;1984),为玄武岩的大地构造环境研究开辟了一条捷径。1983年,Pitcher首次将花岗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联系起来,Pearce(1986)和Maniar(1989)等参照玄武岩判别图的研究方法,建立起一系列花岗岩类的构造环境判别图。多年(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全球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球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编图是全球构造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切入点,本文介绍了该图编制思路与方法、数据来源和大地构造区划,并以地球圈层构造为主线,讨论了全球中生代以来水平构造和全球垂向圈层之间的衔接关系,认为大洋中脊和环太平洋边缘俯冲带通过印度洋、北冰洋、特提斯构造域以及南极洲板块发生构造衔接和转换。南极洲板块周缘被洋中脊环绕,并衔接了全球洋中脊在地球南部的离散运动。结合构造赤道理论,分析了全球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认为构造赤道是中生代以来全球构造体制大规模调整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从泛大陆裂解,洋陆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中、新生代的全球构造演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球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立伟.全球裂谷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2].李江海,刘持恒,陶崇智.全球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框架——《全球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图》编图研究进展[J].地质论评.2019
[3].李江海,刘持恒,韩喜球.全球洋中脊系统的构造特征及其运动学意义[J].地学前缘.2019
[4].李怀印.全球视野下清朝国家的形成及性质问题——以地缘战略和财政构造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9
[5].周飞飞,杨健,张超越.《全球构造体系概论》在京首发[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
[6].焦守涛,周永章,张旗,金维浚,刘艳鹏.基于GEOROC数据库的全球辉长岩大数据的大地构造环境智能判别研究[J].岩石学报.2018
[7].李叁忠,索艳慧,刘博,刘永江,李玺瑶.微板块构造理论:全球洋内与陆缘微地块研究的启示[J].地学前缘.2018
[8].万天丰.论全球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J].地学前缘.2018
[9].杨巍然,姜春发,张抗,郭铁鹰.新全球构造观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18
[10].刘欣雨,张旗,张成立.全球新生代安山岩构造环境有关问题探讨[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