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城乡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人口城乡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口城乡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口,城乡,年龄结构,结构,面板,宣统,辽宁省。

人口城乡结构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路伟东[1](2019)在《宣统甘肃“地理调查表”里的城乡与晚清北方城乡人口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宣统人口调查原始文献甘肃"地理调查表"近七千个聚落户口数据,主要讨论晚清西北地区的城市、乡村以及城乡人口结构等问题。统计显示,晚清甘肃聚落人口规模呈指数分布,200人、1,000人、2,000人和4,000人是四个相对重要的界线。对比卜凯、乔启明数据,甘肃数据在整个北方小麦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认为:聚落是无标度性的地理实体,对于缺少可靠人口数据和严格边界定义的历史聚落来讲,借用现代地理学城市概念,探讨城乡人口结构及城市化水平等统计层面的历史人口问题其实是伪命题。传统研究者个案举例式的相关研究结论大都不可信。(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张玉春[2](2019)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面板GMM分析——基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研究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对我国2005~2016年城镇和农村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动态面板GMM估计。结果表明,城乡少儿抚养比的增加会导致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增加;城乡老年抚养比的增加是影响医疗保健支出增加的最重要因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逐步升级,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更加稳定;收入水平低、负担重是限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期刊2019年09期)

徐雪,宋海涵[3](2019)在《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准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通过以消费者跨期最优消费理论为基础,结合城乡居民的消费特点,可推导出包含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居民消费函数。考虑到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别采用2002-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城镇和农村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消费的关系在城乡之间的异同。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构建社会保障引导居民消费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汪剑清[4](2018)在《辽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人口城乡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辽宁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与人口城乡结构的相互关系理论对辽宁省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情况、人口城乡结构的状况,运用结构相对系数来衡量分析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分析了辽宁省收入分配差距对人口城乡结构有正相关关系,并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辽宁经济》期刊2018年12期)

仇志娟[5](2018)在《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家庭结构及其养老问题的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的《第叁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夫妇核心家庭、叁代直系家庭和单人户是城乡老年人口最主要的家庭结构类型,其中,城市老年人口半数处于"空巢"状态,农村老年人口"空巢"状态也已达到四成。老年人口的家庭结构对于养老问题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意义,在当代中国老年人口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背景下,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单人户、夫妇核心家庭中老年人口自我养老能力较弱,对子代的经济依赖强,养老形势更为严峻。(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王书斌[6](2018)在《城乡产业配置、劳动人口年龄结构与城市化滞后——基于区、县维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农村非农人口工作与生活空间匹配演化的角度,重新审视非农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本文主要结论有:(1)区层面的城区产业配置比例提高缓解了城市化滞后,但在县层面无显着影响。(2)区城区产业人均利润比例提高通过增强城区社会保障水平,缓解了区城市化滞后,而县未能成立,此为区县城市化滞后分异提供了重要解释。(3)随着区提供就业能力增强,区与县的城区利润率和人均利润比例的差距拉大推动了区县城市化滞后分异。(4)在大龄劳动人口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随着区提供就业能力增强,区城区就业和资产比例提高促进了到区务工人员返回县城置业,从而缓解了县城市化滞后。(本文来源于《南开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乔美华,秦善勇[7](2018)在《人口结构、城乡消费差距动态演进与门槛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收集2007-201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结构和城乡消费差距的面板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描绘人口结构与城乡消费差距的动态演进特征,进一步建立人口结构对城乡消费差距影响双门槛模型,探悉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条件下,人口结构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显示在考察样本期间,抚养比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中国省际人口抚养比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城乡消费差距值持续下降,城乡消费差距在各省之间的差异变化趋势呈现倒"N"型特征;人口结构对我国城乡消费差距产生的影响存在显着的门槛特征,人口结构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显着减弱,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口素质、教育投入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外商投资促使城乡消费差距逐渐扩大,科技投入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周依群,王国军[8](2018)在《城乡差异视角下的人口结构、医疗保险与居民高储蓄》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考察人口结构和医疗保险制度对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对居民储蓄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医疗覆盖面和医疗保险缴费水平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为正。从城镇和农村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储蓄均呈现显着负向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城市居民储蓄影响并不显着,而对农村居民的储蓄呈显着负向影响,医疗保险覆盖面对城镇居民储蓄呈现不显着的影响,对农村居民储蓄呈现显着正向影响。医疗保险的缴费率对城镇居民的储蓄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而对农村居民的储蓄存在显着负向影响。研究表明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起到缓解居民预防性储蓄的作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降低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对降低高储蓄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树,吕昭河,姜迪[9](2018)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人口红利的储蓄效应——基于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来解释我国"人口红利"与"高储蓄率"两大热点现象,并探寻其内在联系及作用机理。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在城乡之间具有不同的表征特点,而人口红利的出现同样为我国居民高储蓄率提供了新的内涵解释。本文首先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来分析储蓄率与抚养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人口红利存在着乡城转移。其次,通过分城乡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发现,在不同的收入增长率门槛内,城乡之间呈现异质性的储蓄效应。经济欠发达城镇地区的居民为了少儿以及老人的抚养会消耗更多的居民储蓄,而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居民则更倾向于预防性养育以及养老储蓄。抚养比的增加会降低农村居民储蓄率。研究表明:我国高储蓄率来源于城镇人口的预防性储蓄,且农村的抚养负担加重将减少居民的储蓄率,城乡异质性储蓄行为源自于收入差距。(本文来源于《西北人口》期刊2018年03期)

张凯[10](2018)在《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与我国居民消费》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投资与出口分别为拉动我国经济的叁驾马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稳健快速增长,主要靠的是投资与出口。而在我国生产总值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消费率稳定低于国际水平并且稳中有降,2016年我国最终居民消费率仅为39.32%,这说明消费已经成为叁驾马车中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辆。随着近些年,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事件,中国经济增长不能仅靠投资与出口,而应该从出口转向内需,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而人口作为经济和消费的主体,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那么人口如何影响消费?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又对消费有怎样的影响?本文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选择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城乡结构作为切入点,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口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人口结构分为人口年龄结构以及人口城乡结构,在模型中控制了实际收入、实际收入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城乡收入差距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分别探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总结国内外成果,并对通过理论分析了本文的论题;第叁部分和第四部分清晰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作出相关描述;第五部分为实证部分,本文选择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到2016年的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分别检验了人口结构对人均消费总量以及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总结了相关结论,并分析了其中的政策含义。本文实证的主要结果为:老年抚养比对我国总体居民人均消费总量方面存在负向影响,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结果不相符;少儿抚养比对我国总体居民人均消费总量方面存在正向影响,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结果相符。老年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的增长均会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由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向生存型消费转变,不利于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人口城镇化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存在显着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有利于我国消费结构升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人口城乡结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研究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对我国2005~2016年城镇和农村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动态面板GMM估计。结果表明,城乡少儿抚养比的增加会导致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增加;城乡老年抚养比的增加是影响医疗保健支出增加的最重要因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逐步升级,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更加稳定;收入水平低、负担重是限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口城乡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路伟东.宣统甘肃“地理调查表”里的城乡与晚清北方城乡人口结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张玉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面板GMM分析——基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J].市场周刊.2019

[3].徐雪,宋海涵.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

[4].汪剑清.辽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人口城乡结构的影响[J].辽宁经济.2018

[5].仇志娟.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家庭结构及其养老问题的差异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8

[6].王书斌.城乡产业配置、劳动人口年龄结构与城市化滞后——基于区、县维度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8

[7].乔美华,秦善勇.人口结构、城乡消费差距动态演进与门槛效应[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

[8].周依群,王国军.城乡差异视角下的人口结构、医疗保险与居民高储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

[9].王树,吕昭河,姜迪.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人口红利的储蓄效应——基于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18

[10].张凯.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与我国居民消费[D].华中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  ;  ;  

人口城乡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