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正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价值追求。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人是一种双重存在——种存在和类存在。当今普遍交往条件下的人类发展已经由个体本位转向类本位,人类所追寻的正义类型也应该由人类正义取代局部正义。人类正义与人类“自由全面发展”阶段相对应,它追求人类整体的繁荣与发展。马克思将自由自觉的活动看作人的类本质,“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整体利益,追求人类自由、尊严和幸福,因此,可以将其看作对人类正义和人的类本质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正义都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其最终旨归。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类存在;类正义;人类幸福;人类学视角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具有“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双重存在,其中“类生命”才是人的本质规定。〔1〕在当今普遍交往的全球化时代下,人类利益交叉融合,命运与共。随着人类从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人类所追寻的正义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地域范围,同时也突破了经济正义、政治正义、法律正义等领域界限,与此相应,正义的主体也由群体、原子化的个体扩展和延伸至人类整体以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简而言之,人类已经走向了“人类正义”这一高阶阶段的正义。人类正义与人类“自由全面发展”阶段相对应,可以被看作一种人类美德,凸显着人类的自由、繁荣和幸福。马克思将自由自觉的活动看作人类的类本质。习近平顺应时代发展,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人类本位的正义是其内在要求。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对“人类正义”以及“人类本质”的追寻和实现。人类正义是人类的基本价值,是“至善”和“至美”。“人类正义”与“人类本质”思想在当今新时代熠熠生辉,具有被重新深度挖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局部正义之局限性
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即一个矛盾的时代。世界大部分财富积累在少数人手中,地球上还有数亿人挣扎在生存线上,这反映了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等问题令人担忧。总而言之,当今时代,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类整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世界到底怎么了?要解决这个困惑,首先要找准问题的根源。”〔2〕正义是一个非常古老和重要的概念,以往的人们都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正义。正义,古希腊用justice表示,古埃及人用Meat表示,古印度人用Dharma表示,古西伯来人用reghteousness表示,古代中国用“义”表示,古今中外,正义都被当作最重要的德,以为评判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准则。亚里士多德主张,“正义是贯彻一切德行的最高原则”。〔3〕按照最原始的含义,正义是指做其应做、得其应得。
据今日头条总编辑张辅评介绍,头条号平台自媒体作者超过90万,每天都在生产大量的内容,针对用户可能生产传播色情低俗内容、违规内容的问题,今日头条还曾专门从用户中抽样建立了1000人规模的专业评估团,每天反馈千余份对于机器推荐效果满意度的问卷。[5]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即便是像今日头条这样的以算法见长的公司,也依然使用了抽样问卷调查方法来助益业务的运转。扩展内容审核编辑团队,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传统调查技术的扩展应用——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技术,还需要人工把关。内容审核编辑相当于特殊的调查员,阅听完内容之后,从两个选项“通过”和“不通过”中选择一项。
②唐谷镇和秀麻乡北部以及河北乡东北部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Ⅱ2)。该区位于县境中部中高山区,主要包括唐谷镇和秀麻乡北部、河北乡东北部地区,面积2 960.26 km2,占中易发区面积的78.22%。区内共发育地质灾害点27个,其中泥石流18条,不稳定斜坡4段,崩塌3处,滑坡2处。
何为应做,何为应得,不同处境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甚至可能相悖。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总体的正义,以及部分的正义。同样,存在着总体的不正义以及部分的不正义。以社会还是以个人,还是以人类为重心,就形成了不同的正义观。此外,人们关于正义的观点不是永恒的、一元的,而是复杂和多元的。当今,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所持有的正义与正义观出了偏差,以往的正义实质上是局部正义,具有内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正义并没有在当今世界获得真正实现。
1.局部正义以部分人为本位
从根本上看,人类正义是一种平等的正义观,人类正义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公正的人是所取过多的人,他必定是在那些善的事物上取得过多。……我们把这种人称为不平等的”。〔18〕不正义包含着不平等,正义包含着平等,平等的事是一种适度,正义的事也就是一种适度。正义或“公正必定是适度的、平等的”。〔19〕正是由于正义相关于他人的德性这一原因,正义所促进的乃是另一个人的利益。最坏的人是不仅自己的行为恶,而且对朋友的行为也恶的人,反之亦然,所以,作为相对于他人的品质,它是正义;作为一种品德本身,它是德性。
在马克思看来,“人”这一概念不是静态和恒定不变的,而是不断流变和发展的。从历史维度看,人的发展经历了血缘性的群体的人,到原子式的个体的人,到自由联合的类的人,人类从自发向自觉状态不断推进。相应地,正义要经历群体本位的正义、个人本位的正义以及人类本位的正义。简言之,根据人类的主体存在形式,可以把正义划分为群体正义、个体正义以及人类正义。其中,群体正义观和个体正义观都只惠及部分人,没有覆盖人类整体,其本质都属于局部正义。局部正义以一部分人为牺牲者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和需要。这样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牺牲一些人的自由。人类以往的正义只是覆盖一部分人或者一部分领域的局部正义,具有片面性和虚假性等局限。
蓦然回首,见红琴已经迷迷糊糊中睡去了。她应当说是一个嗜睡的人,还特别喜欢睡懒觉,像猫似的慵懒。她一旦合上眼进入了深睡眠,就呼吸均匀,无声无息,他倒是希望她发出那么一种细语似的声音,就像茶水刚倒进杯子里的呓语。再看她的样子,微微耸起的乳房和微微隆起的小腹,在视觉上使人感到充满了弹性。说到如数家珍,眼前的尤物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件珍宝吧。他的目光落到她的私密处,想来那里正是天堂或地狱的入口,不由得陡然一惊,红颜祸水,那里正是一个危险地带,可是他既上不了天堂,也下不了地狱,那么,就算那是高压线,也是与他绝缘的。
人类,也唯有人类,才能突破自然和物种的限制,自身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以类的普遍联系为自己的本性,……人凭借这样的活动,不但创造了人的生活、人的生存环境、人的对象世界,也创造了人的本质即人自身”。〔12〕类是只属于人的特有规定,是在尊重每个个体个性化的前提和基础上所建立的内在统一性。早期人类尚处于自发的类阶段,个体、群体之间尚未分化,所以也并没有所谓正义与不正义的问题。随着人类的历史发展,人类中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发生分化,随之也产生了正义与不正义的问题,一部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践踏他人利益,正义作为对不正义现象的纠偏,是人类处理自身内部纠纷的准则。对不正义的纠正标志着人类达到了自觉意义上的类阶段。人类主体是在历史中生成的,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正义的主体承担者必然是通过弥合差异而形成的自觉的类。任何脱离类的根本原则而仅从某种特定关系的要求出发所理解的正义,都有可能是不正义的。
法权正义本身就是关于利益分配的方式和规则。表现于荣誉、钱物或其他可析分的共同财富的分配上的公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运作的逻辑:“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原始拥有和市场投入,交易运作所遵循的资本逻辑,只能是大鱼吃小鱼式的滚雪球逻辑,亦即资本及其拥有者之间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市场逻辑。”〔6〕按照马克思的看法,资本逻辑统治下的资本主义所追寻的正义实质上是“西方正义”。从实际结果来看,法权正义造成的后果是一部分人的富裕和闲暇建立在大部分人的过度劳动基础上,少数国家的快速发展建立在了大多数国家的牺牲基础上,这事实上导致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当今,以西方占主导的国际格局、以西方价值观为理念的国际关系已难以为继,以西方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逐渐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考验全人类的严峻挑战。
2.局部正义违背“人”与幸福
在利益本位的法权正义主义者看来,正义与否的标准在于利益和法权规范,而它们作为现实因素是存在相互冲突的,所以它们无法被作为合理的尺度。利益和功利本身无法成为正义与否的必然根据。事实上,利益为人的发展所服务,追逐利益是以人性发展为宗旨的。人类本性才是正义的根本和根据。国家摩擦、民族冲突、个人矛盾等之所以产生,往往在于丢失了人本身,遗忘了人性。人追求正义,是人与人生活的本性,并不仅在于单纯地追求利益满足。以往的局部正义理论并没有足够关注人性的完善与人的发展,反而演变为约束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正义理论的这种局限性,根源在于人与正义的分离。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往往丢失了人这个最根本的主体,见物不见人。“私有制不懂得要把粗陋的需要变为人的需要。”〔7〕
局部正义也并不能通向真正的幸福。幸福本身与获得幸福的手段不同。而在长期的阶级社会中,手段往往被混淆为目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幸福的一个最重要手段,但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并不是幸福本身。幸福不同于利益,利益具有可分配性,而幸福无可分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利益的迷雾中失去了幸福。法权正义都不可避免地否定某部分人的某些自由和利益,而利益都具有偶然性、条件性以及不确定性,因此,不足以给生活带来意义和幸福。利益满足的是人的吃喝等生理性活动,这些活动只能保证人的良好的生存状态而不能保证人的幸福状态。“个人主义表面上是为每个人争取权利和价值,但是实质上却将每个人都变得微不足道,人与人之间变得孤独、隔阂,每个人的自由都受到抑制,同时把每个人都变得庸俗。……以金钱和意识形态实现了新的专制。”〔9〕
“人的出现改变了生命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命使自在与自为变成统一的本性……具有永恒无限性质的价值生命、类生命”;〔20〕所以人们只能以人的而非以物的方式来看待和规定人。人类本性中就有一种不可遏制的追求正义的内在冲动。正义的历史演进逻辑与人类发展和完善的历程相对应。传统的正义理论缺少的是权力与权利以上的人类本性完善的理想、追求及其准则。人不仅要生存,更要生活,人的发展应该是利益的指引。人类正义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理论,从人的角度看待正义,正义就不仅是约束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人类正义“为了每个人都能获得发挥创造性的机会……促进人类的发展”。〔21〕这才是它的真正宗旨。人自身的发展与人性的完善才是正义的真正主题。人类正义准则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对人类发展与人性完善所涉及的基本关系的正义性规定。马克思将人类解放作为正义的主题和重心,人类正义所要求的正是个性充分解放,以及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每个人所结成的自由人联合体。人类正义这一概念内在地具有神圣性、崇高性,体现着真善美的全部内涵。
生产效率提高并不简单等同于社会分配正义的实现,社会经济基础的解决也不意味着上层建筑问题自动解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往往导向了非正义或反正义的后果,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不平等的制度安排——无产者失去的是本该属于人的自由。经济、政治、道德、伦理等领域并不是决定者,也不是完全割裂的,它们都统一于同样的主体——人。以社会或抽象的个人为本位的正义,是脱离人类本性与人的发展方向的理论。局部正义的人性根源在于人的类本质发展并不充分,人们被分割为不同的单子,以致造成了彼此利益对抗甚至相互仇视和对抗;人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实际上也是人们自身相互之间掠夺的表现形式。以往的正义观“相互配合着去毁灭人性和人的生活,现代所谓社会进步其实正是人的退化。……假如……所有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计算方式”,〔8〕那么如此生存方式下的人与动物并无二致。总之,局部正义是某个主权国家的、某地区的(往往是西方国家)、一部分人的正义,并没有辐射和惠及所有国家、所有人类成员,所以实质上,它是不完整的正义。
从以上分析可见,现实或理想的单向度的准则,都不能保证正义的实现。而理解正义的关键在于确立更加合理的正义尺度与准则。“人”才是正义问题的本质、关键与根本出发点。只有把利益和功利置于“人的发展”这一根据之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正义原则。人是有理想和追求的存在,所以才会体认到当下生活的不正义。在理想与现实的分离中我们无法找到正义的准则,作为现实与理想双重存在的人本身才是连接现实与理想的纽带。
二、人类正义:以人类整体为本位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面对动荡不定的世界,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任何国家都不能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任何国家也无法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面对如此的时代境遇,人类应该走向何方?自由自觉的人究竟为何?人的发展、人类的归宿将来会如何?这些都是全人类不得不思考的共同问题。如今,人类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换言之,当代人类已经进入了类自觉时代,人类已然变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质的存在,人类的活动面向整个世界。相应地,人也应该从种的思维逻辑转向类的思维方式,以自觉的态度开创人类发展的未来。“我们要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10〕正义不仅是社会制度的,而且是人类活动的首要美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只有道德的、正义的市场,才能得以撑起世界繁荣发展的大厦。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不仅违背公平正义,而且也难以维持。简言之,解开当今世界矛盾和冲突问题的钥匙就是人类正义。
美德伦理学的代表人物麦金泰尔认为,正义,首先要问的是“谁之正义,哪一种合理性”,即首先要对正义这个概念进行厘清——它自身可以是一个法权概念,还可以是一个价值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哲学人类学概念,可见它是一个立体的多维概念。我们今天所确立的正义准则不同于以往的狭义的正义准则,也不是永恒起作用的绝对正义原则。正义准则具有时代性,市场经济体制与当代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是当代新型的人类正义准则的社会历史基础。人类正义是解决当代时代性问题的尺度与准则。只有以人为根本,以人类整体为视角的正义,即人类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或者说正义在其真实的意义上注定是“人类正义”。
1.类——人类——人类正义
类不同于群,类不是个体的机械组合,也不是一种实体存在,而是以个体存在为基础,以个体的发展为落脚点。“由“人”与“类”组合而成的‘人类’概念,本身就意味着人是溶解在一切存在普遍关系中的一种存在。类是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的集合,人类就是人的集合,是人的一般性与普遍性,其实质在于强调人的类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1〕可以说,类是包含着内在差异性的统一性,体现具有同一性的物种的本质特性,并将它们统一起来。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和特征就体现为人如何去创造自己的生活,人的类本质就体现为人的生存活动方式,人的类本质和类特性是人在自己的活动中创造的,并且随着人的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人的以‘类’为本位的状态,其实质就是人与人、与自然、与自身的内在统一。
这三种一体关系是建立在差别基础上的统一。人类是所有个体的人的共同属性的提升,但是人类并不是对个体的人的消解,而是在保存个体独立性基础上的联合体。类是包含个体特殊性和丰富性的普遍性,是个体性与总体性的综合体:类理念是一种全新的观察视野、理论原则、价值体系、思维方法和精神境界,是用人的逻辑理解人、关注人的理论。
无可否认,正义的实现离不开现实利益,人们所追求的正义真实地存在于人的现实利益关系之中,以及由利益关系所产生的人与人的关系中。甚至任何一种人类所追寻的价值都是与利益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确实需要局部正义的存在,其中法权正义是局部正义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法权正义所涉及的是如何通过利益上的让步而确立某种可以得到公认的规范。但是法权是人们利益权衡的策略性结果,它在保护某些人的利益的同时又限制或忽视了另一些人的利益,从根本上看,法权规范不能自我证明,是被决定的。何者为利益与功利的基础才是根源所在。简言之,正义与利益相关,但并不仅仅在于利益。权利、利益等只是通向正义的可能途径,可以说“任何把正义问题归结为具体的社会规范、利益分配、权力或权利的观点与理论都是无根的、狭隘的”。〔5〕如果以利益为本位,就会造成个人、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资源和空间争夺,不可避免地导致冲突和战争。
2.人类正义关注人类整体
当今的人类存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客观上将人类整合为了一个整体。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时空缩小,人与人普遍交往,简言之,人类趋向于一体化,人类已经从类的自发状态走向了类的自觉状态。因此,对人类进行整体性思考就不仅是理论的需要,更是现实的诉求。相应地,正义关注的视域也应该从民族个性拓展到人类共性,“人是在对自身本质的追求与人类发展的意义上提出并解决正义问题的”。〔13〕人类正义追求人类整体的正义价值。“人类正义是以人之类集合为正义承担主体,以人类整体利益为价值评价中枢的正义。”〔14〕人类正义的承担主体是人类整体,它致力于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包括个体间、群体间以及人类整体内部的关系。人类正义是权力的目的、社会的目的,是一切人所追求的目的。我们常说的“公道”、“公理”其实质就是“人类正义”,它具有全人类性。任何缺失类的整体性与丰富性,进而脱离人的类本性的正义原则,都不是真正的人的正义。此外,“人类正义”只能被具有类意识、类思维的理性所理解和把握。
人类正义(human justice)是一种人类整体维度上的正义(justice)。人的“类正义是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正义模型,它以全面、整体、发展的视角思考正义问题,以人、自然、社会的本质统一的人的存在方式为根本依据确立正义规则”。〔15〕与局部正义相比,人类正义的标准不被现存的利益和具体的规范所遮蔽,它以人类整体为考量,属于真正的正义。马克思主张重建个人所有制,即全体成员的人人所有制,马克思追求的不仅是政治解放,更是人类自身的解放,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的正义学说正是展现了面向未来人类本位的正义观。人类正义本质上是一个应然的概念,是超越现实利益的。对于正义而言,片面和两极化的思维模式具有局限性,所以要转换为类的整体性思维模式,以真正实现正义的整体性和丰富性。由于人的类本质和“类”特性是历史地生成的,这使得人类正义也具有生成性,而非远离人和实践的“永恒正义原则”。
上世纪五十年代,受益于电力、电机等领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问世,同时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应用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带进了新纪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P<0.05)。见表4。
局部正义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意识形态性,但是人类正义却可以挣脱意识形态的泥沼。在世界普遍联系的时代背景下,人类进入世界历史,人类具有共同的实践活动,“有共同的历史背景,正因为这样,就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16〕道德和正义可以获得进步,能够越出阶级的限制,进而真正的人的道德和人的正义能够成为可能,人类正义则在此前提下可以属于适用于全球化时代下的全人类的道德公理。人类正义不仅囊括了分配的公正和权利的平等,同时消除了局部正义的狭隘的功利性和效用的局限性,以其终极的准则对它们进行整合,进而将它们纳入人类的统一体中。人类正义具有局部正义所不具备的功能,“‘人类正义’……在人的类生活上规定的是丰富性和谐。类正义的价值取向在于追求类本性之真,获得类利益之善,创造类文明之美”。〔17〕总而言之,人类正义可以作为引导人类发展方向的灵魂。
功利主义将高效率的价值创造方式当作社会的根本目的,以求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由于分配正义的空场,功利主义并不能使丰富的社会价值惠泽每一位社会成员。罗尔斯的正义观是反对功利主义的,罗尔斯申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4〕然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自由主义正义观,是以自由为前提的消极意义上的正义,它追求的是社会制度安排的正义。此外,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局限于一定的社会范围内的,其本质是一种局部的主权范围内的正义。从实质而言,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自由和正义等价值观背后都是自身的国家利益。这种正义观的真正根据在于不遗余力地争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空间。其实质是利己主义的利益让步形式,是利益的一种理性分配方式。
3.人类正义促进人性完善和人的发展
目前,国企海外形象明显存在“两个不匹配”:软实力和硬实力不匹配,美誉度和贡献度不匹配。在国企海外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作为中国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统筹协调,搭建国有企业海外形象建设的支持平台,提供多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人性才是确立正义的最终准则,用利益或权利的观点来理解和归结正义,是对人这一根本的背离,如此,会逐渐丧失和遗忘正义本该蕴含的人性规定,而陷入无根的境地。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权力、财富、功利、权利、美德等生活价值的追求,只有在符合人类对自身本质的追求时才是正义的,否则就注定要陷入不正义之中。放弃或遗忘正义的人性追求,一切追求都可能失去人道价值。人类正义以人性为基础,它关注的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其追求的目的是更好的可能生活。“人们追求正义,就是追求崇高,实际说来,这是因为人把自己的存在看得很高贵,所以人永远不会安于现存的关系,总要去追求比现实存在更为高尚的某种存在关系。人的本性就是如此。”〔22〕人类正义是依照人的类本性、类生活、类活动的要求所确立的人类活动的终极准则。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正义和幸福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损害的是全人类的未来。”〔23〕现今的人类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变化。对于人,没有能够高于真实生活和真实幸福的东西;对于人类,没有什么可以高过人类自己的命运的事情。如今不仅出现了新的全人类问题,例如全球性环境问题,而且旧的问题也需要新的解答,比如民族冲突主要不再诉诸传统的战争方式解决,而是多方协商和谈解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人类正义亟需得到更多关注,它致力于使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进程更加平衡,使发展成果人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的就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类生存、人类发展与人类繁荣,它致力于消除在发展中所出现的不正义现象与其恶果。“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坚持以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4〕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是真正属于人的世界和生活幸福。
但是从政治格局来看,个人本位的社会格局却仍然将人封闭起来,使他们变成单子式的孤立个体。孤立个体并不能独立应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贫富差距扩大等全球性问题。这些人类普遍性问题的难以解决根源于人当下孤立的存在状况。经济理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东方与西方的发展地位并不平等,西方国家长期处于世界发展的中心,东方和欠发达国家与地区被边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发展的成果,甚至成为发展的代价和牺牲品。这实质上是一种隐蔽形式的统治与奴役关系,是违背人类正义的。现代社会生产了大量的财富、物质,宣布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它们把人们的思想引向生活的细枝末节,却掩盖了人的幸福和人类的命运等最根本的问题。人们错误地将财富、技术和享乐的疯狂发展作为了幸福的替代物,可是它们并没能增进全人类的幸福。现代社会的人们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快乐,可今天世界最大的危机就是人类命运的危机和人的幸福危机。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正义的内核是一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超越局部地域性的普遍性,是对群体性人类的普遍关注,是对人类普遍性问题的创新解答。它遵循多元价值原则,不沉迷于为人类行为和生存发展设定绝对原理和准则,而是追求在具体情境下解决特定的问题,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新理念,可见它遵循的是一种语境主义方法论(其中主要是历史的语境)。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正义与语境主义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正义具有同质性和同构性,二者有共同的人性根基——以现实的人为前提,以人的类本质作为人的真正本质;且它们都是在历史中生成的,都承认过去的人类创造的财富和文明成果为当下和未来的人类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主张保留已有的生产力;人类“自由全面发展”阶段是二者共同的历史条件;二者有共同的价值宗旨——人类的发展和完善。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正义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每个人的,即全人类的幸福。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目标是为人类创造幸福,可以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看作是促进和实现全人类幸福的共同体。在马克思看来,个体以及个人的幸福都不是封闭的原子,“人类特有的生活和幸福都发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25〕利益具有排他性,但是幸福不具有排他性,一个人的幸福与其他人的幸福并不存在矛盾。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全人类的幸福放在优先位置。同理,正义与否涉及的也不仅是一个人,一个人无所谓正义不正义,正义关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产主义就是对人类正义的实现,它的根本目标和理想正是全人类的平等解放、自由全面发展和生活幸福。人的幸福正是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真正的幸福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才能够实现。
我国有很多的旅游景点,且还在陆续不断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对于历史悠久,较为著名的景点,我们为其官网建立虚拟旅游平台;对于新开发的景区,利用公司网站以及3D虚拟景区免费试游等方式对其进行宣传。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网站会建立虚拟旅游,这种新型营销形式会有一种双赢的局面,在企业发展初期,景区会是我们的主要市场。
四、结语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用整体性的人类正义取代群体本位的正义和个体本位的正义,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条国与国、人与人交往的新路径。人类正义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指明了根本方向,推动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看作一种现实的运动,〔26〕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共产主义事业一样,也是一种现实的运动过程,二者都以人类幸福为最终追求,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类幸福。〔27〕
(2)加封器、开封器:实际上是一个电子铅封的读写器。该设备通过无线射频,读取或写入铅封中保存的数据。该设备无须和电子铅封连线,通过无线方式可读取、写入铅封中保存的信息。
参考文献:
[1][5][12][17][20][21][22]高清海.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9、346、249、352、221、55、340.
[2][10][24]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10:50.
[3][18][1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ix、129、134.
[4]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74-176.
[7][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9、59.
[8][9][2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0、74、16.
[13]高清海,胡海波.人类发展的正义追寻[J].社会科学战线,1998(1):54-64.
[14]易小明.类正义略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9(6):47-50.
[15]张斌.环境正义作为类正义的三重根据[J].湖南社会科学,2011(3):26-30.
[16]恩格斯著.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6.
[23]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2,10:30.
[26]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1.
[27]李星.马克思的美德伦理学构建何以可能[J].宁夏社会科学,2018(4):5-14.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Human Justice Replace Partial Justice——From Marxist Humanics Perspective
Zhang Jiuhong,Li Xing
Abstract:To build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nherently require justice.In Marx’s theory,man is a kind of twofold existence——Species existence and Class existence.Nowadays,human development has changed from individual based to class based.The type of justice pursued by human beings should also be replaced by human justice.Human justice corresponds to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age of mankind,it pursues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 as a whole.Marx regards free and conscious activities a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Safeguards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mankind and pursuing human freedom,dignity and happiness.Therefore,we can regard it a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ssence of human justice and human beings.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human justice both pursuit of happiness for all mankind.
Key words: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class being,human justice,human happiness,humanics perspective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9)02-001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项目号:17ZDA022)、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现代中国价值观念史”(项目号:18ZDA02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九红,河南新蔡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李星,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责任编辑:阿 莽
标签:正义论文; 人类论文; 利益论文; 马克思论文; 共同体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理论界》2019年第2期论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项目号:17ZDA022)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现代中国价值观念史”(项目号:18ZDA020)的研究成果论文;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论文; 北京大学哲学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