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敦调查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巴敦调查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巴敦调查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调查团,基督教,教会,大学,基督,动因,始末。

巴敦调查团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龙平[1](2012)在《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与巴敦调查团来华的酝酿》一文中研究指出巴敦调查团(China Educational Commission)来华是1920年代中国基督教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自1914年中华基督教教育会首倡调查团来华,至1921年9月正式来华,中西基督教界为此前后酝酿了7年之久。在此期间,以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为首,在调查团来华的人事安排、经费落实、先期调查、资料整理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其价值是将中国基督教教育的现状及未来走向通过调查团之口传达给西方,进而影响中西基督教界。(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张龙平[2](2010)在《巴敦调查团与中国基督教教育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以来,中国新式教育兴起,作为先驱的基督教教育事业,即便各自为战、分散办学也能独领风骚。民国以来,科举废学堂兴,中国人自己兴办的新式教育后来居上,基督教教育先驱不再,他们转而构建一套在官学之外独立的基督教教育体系,以求独善其身。在此过程中,基督教教育界在制度上建构基督教教育的组织系统和内容上整合基督教教育的学科构成与分布两个问题上着力尤多。无论在何种问题上,巴敦调查团的来华都算是一次转折性的事件,它使得基督教教育界在前期对构建基督教教育体系的零星讨论和尝试变成全面的筹划与落实,影响到了此后中国基督教教育的走向。巴敦调查团来华的历史背景在新式教育的实践与传播过程中,教育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它不仅能(本文来源于《近代中国:文化与外交(下卷)》期刊2010-08-11)

金保华,金肖梅[3](2006)在《从“洋气”到“土气”——“巴敦调查团”与教会大学的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应对风起云涌的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强劲挑战,1920年代后,在“巴敦调查团”“更加中国化”方针的指导下,教会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化改革。通过提升华人教职员的比例和地位,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国文教学和国学研究等具体措施,逐渐改变了前期“过于洋化”的形象,开始融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金保华,熊贤君[4](2006)在《“巴敦调查团”来华考察动因及始末》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日益深化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处于发展鼎盛时期的教会大学逐渐显露出潜在的危机。为化解教会大学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西方差会派出了“巴敦调查团”,对在华教会教育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提出的“更加有效率、更加基督化、更加中国化”的调整方针,在教会教育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金保华,喻本伐[5](2006)在《“巴敦调查团”与教会大学的宗教教育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初,教会大学的宗教教育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在“巴敦调查团”建议下,20世纪20年代后,教会大学按照“更加基督化”方针对宗教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教会大学的宗教教育也因之得以残喘。然而,受制于文化交流的法则,教会大学宗教教育最终避免不了消亡的命运。(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金保华[6](2002)在《教会大学的自主调适》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后,教会大学无论是在办学水平、教学质量,还是在中国化、专业化和世俗化方面,均较以前有了显着的提高,角色也因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从福音布道的工具转变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何种原因促使教会大学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嬗变?既往的研究将其完全归因于中国社会环境的外在压力,而对基督教内在调适机制的作用则往往很少提及。显然,这种结论有失偏颇,也不符合历史的真实面目。事实上,20世纪20年代后教会大学的角色转换,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社会环境的外在压力,确实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但基督教内在的调适机制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显着作用。1921年“非基督教运动”爆发前夕“巴敦调查团”来华考察,便是基督教这种内在调适机制作用在教会大学角色转换中的具体体现。本文运用文化交流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深入探究“巴敦调查团”来华考察的动因、组建过程以及考察经过等方面的基础之上,着重对“巴敦调查团”提出的调整建议以及其在教会大学调适过程之中所发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通过研究,本丈认为20世纪20年代后教会大学的角色转换是基督教教育在中国社会环境驱使下所采取的一种应变措施,也是传教士对中国社会、文化深刻认识的产物;教会大学之所以能够通过适时的自主调适,化解所面临的生存危机,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巴敦调查团”的考察建议发挥了相当重要的积极影响。除引言与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巴敦调查团”来华考察的动因,认为教会大学外部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叁个方面:(1)民族主义运动的日益高涨;(2)“新起的理性主义趋势;(3)中国本土大学的崛起)和其内部现代派传教士与传统派传教士之间存在的严重分歧,是导致“巴敦调查团”来华考察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第二部分对“巴敦调查团”来华考察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介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调查团的具体组建过程:(2)调查团在华的考察经过。 第叁部分分析了“巴敦调查团”针对教会教育所提出的“更加有效率、更加基督化、更加中国化”的调整方针,并详细介绍了调查团对教会大学的具体调整建议。 第四部分分析和探讨了“巴敦调查团”的调整建议在教会大学调适过程之中所发挥的积极影响,主要分为叁个方面:整体质量日益提高:宗教教育政策由“强迫”向“灵活”转换;中国化色彩逐渐加强。(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巴敦调查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晚清以来,中国新式教育兴起,作为先驱的基督教教育事业,即便各自为战、分散办学也能独领风骚。民国以来,科举废学堂兴,中国人自己兴办的新式教育后来居上,基督教教育先驱不再,他们转而构建一套在官学之外独立的基督教教育体系,以求独善其身。在此过程中,基督教教育界在制度上建构基督教教育的组织系统和内容上整合基督教教育的学科构成与分布两个问题上着力尤多。无论在何种问题上,巴敦调查团的来华都算是一次转折性的事件,它使得基督教教育界在前期对构建基督教教育体系的零星讨论和尝试变成全面的筹划与落实,影响到了此后中国基督教教育的走向。巴敦调查团来华的历史背景在新式教育的实践与传播过程中,教育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它不仅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巴敦调查团论文参考文献

[1].张龙平.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与巴敦调查团来华的酝酿[J].世界宗教研究.2012

[2].张龙平.巴敦调查团与中国基督教教育体系的构建[C].近代中国:文化与外交(下卷).2010

[3].金保华,金肖梅.从“洋气”到“土气”——“巴敦调查团”与教会大学的中国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金保华,熊贤君.“巴敦调查团”来华考察动因及始末[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5].金保华,喻本伐.“巴敦调查团”与教会大学的宗教教育改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6].金保华.教会大学的自主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2002

标签:;  ;  ;  ;  ;  ;  ;  

巴敦调查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