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论文和设计-殷树茂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浪鱼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浮筒,若干个浮筒上设有保护网罩和防撞缓冲网,浮筒上紧密粘接有呈竖直状分布的连杆,连杆的末端紧密粘接有固定筒,固定筒内部设有空腔,相邻的两个连杆之间设有第一防撞条,第一防撞条上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二防撞条,第二防撞条的末端紧密粘接在连杆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生态循环的要求,能够有效的阻止其他鱼群对养殖鱼池的破坏,且便于捕捉成年抗浪鱼。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浮筒(1),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浮筒(1)上设有保护网罩(2)和防撞缓冲网(3),所述防撞缓冲网(3)位于所述保护网罩(2)的外部,所述浮筒(1)上紧密粘接有呈竖直状分布的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末端紧密粘接有固定筒(11),所述固定筒(11)呈圆柱状,所述固定筒(11)内部设有空腔(111),所述防撞缓冲网(3)紧密粘接在所述固定筒(11)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杆(10)之间设有第一防撞条(12),所述第一防撞条(12)上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二防撞条(13),所述第二防撞条(13)的末端紧密粘接在所述连杆(10)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浮筒(1),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浮筒(1)上设有保护网罩(2)和防撞缓冲网(3),所述防撞缓冲网(3)位于所述保护网罩(2)的外部,所述浮筒(1)上紧密粘接有呈竖直状分布的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末端紧密粘接有固定筒(11),所述固定筒(11)呈圆柱状,所述固定筒(11)内部设有空腔(111),所述防撞缓冲网(3)紧密粘接在所述固定筒(11)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杆(10)之间设有第一防撞条(12),所述第一防撞条(12)上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二防撞条(13),所述第二防撞条(13)的末端紧密粘接在所述连杆(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1)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带(4),所述第一固定带(4)的末端紧密粘接在所述浮筒(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网罩(2)的内部还设有活动网罩(5),所述活动网罩(5)的尺寸大小与所述保护网罩(2)的尺寸大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网罩(5)上正对所述第一固定带(4)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带(50),所述第一固定带(4)与所述第二固定带(50)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网罩(5)的上方还设有覆盖网(6),所述覆盖网(6)上正对所述第一固定带(4)的位置设有第三固定带(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网(6)面积大于若干个所述浮筒(1)所组成的矩形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带(60)与所述第一固定带(4)之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缓冲网(3)的底部还设有微生物分解层(7),所述微生物分解层(7)上设有若干个固定绳(70),所述固定绳(70)固定安装在防撞缓冲网(3)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浪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循环式的养殖鱼池也越来越被重视,抗浪鱼一般也是生态循环式养殖,而生态循环式的养殖鱼池一般有活动水源,而活动水源中一般还生活着其他鱼种,活动水源中的其他鱼群对生态循环式的养殖鱼池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急需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浮筒,若干个所述浮筒上设有保护网罩和防撞缓冲网,所述防撞缓冲网位于所述保护网罩的外部,所述浮筒上紧密粘接有呈竖直状分布的连杆,所述连杆的末端紧密粘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呈圆柱状,所述固定筒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防撞缓冲网紧密粘接在所述固定筒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杆之间设有第一防撞条,所述第一防撞条上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二防撞条,所述第二防撞条的末端紧密粘接在所述连杆上。

优选的,所述浮筒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末端紧密粘接在所述浮筒上。

优选的,所述保护网罩的内部还设有活动网罩,所述活动网罩的尺寸大小与所述保护网罩的尺寸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活动网罩上正对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网罩的上方还设有覆盖网,所述覆盖网上正对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位置设有第三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覆盖网面积大于若干个所述浮筒所组成的矩形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一固定带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缓冲网的底部还设有微生物分解层,所述微生物分解层上设有若干个固定绳,所述固定绳固定安装在防撞缓冲网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保护网罩以及防撞缓冲网,实现对处在保护网罩内的抗浪鱼进行保护,同时避免其他鱼群撞破保护网罩或者防撞缓冲网,对保护网罩内的抗浪鱼造成伤害,解决了生态循环式的养殖鱼池容易遭受其他鱼群的破坏,进而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活动网罩,进一步实现对抗浪鱼进行保护,且在收获时,通过活动网罩便于将成年抗浪鱼给取出,解决了一般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不便于捕捉成年抗浪鱼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微生物分解层,可实现对抗浪鱼粪便的快速分解,分解后的粪便进入水体,实现水体的营养化,促进鱼类生长,达到整个鱼池生态循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筒;10、连杆;11、固定筒;111、空腔;12、第一防撞条;13、第二防撞条;2、保护网罩;3、防撞缓冲网;4、第一固定带;5、活动网罩;50、第二固定带;6、覆盖网;60、第三固定带;7、微生物分解层;70、固定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浮筒1,若干个浮筒1上设有保护网罩2和防撞缓冲网3,防撞缓冲网3位于保护网罩2的外部,浮筒1上紧密粘接有呈竖直状分布的连杆10,连杆10的末端紧密粘接有固定筒11,固定筒11呈圆柱状,固定筒11内部设有空腔111,防撞缓冲网3紧密粘接在固定筒11上,相邻的两个连杆10之间设有第一防撞条12,第一防撞条12上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二防撞条13,第二防撞条13的末端紧密粘接在连杆10上。

本实施例中,浮筒1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浮筒1会漂浮在水面上,从而保证保护网罩2和防撞缓冲网3不会沉入水底。

具体的,防撞缓冲网3以及保护网罩2均紧密粘接在连杆10上,保证防撞缓冲网3以及保护网罩2的轮廓形状不会在水流的作用力下而改变。

进一步的,由于连杆10具有厚度,故防撞缓冲网3以及保护网罩2之间会形成空隙,该空隙正好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即其他鱼群撞击到防撞缓冲网3的时候,首先防撞缓冲网3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随着鱼群继续前进,鱼群会撞击到保护网罩2上,保护网罩2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阻止鱼群继续前进,从而实现对保护网罩2内部的抗浪鱼进行保护。

此外,由于连杆10其具有一定的重量,为了避免连杆10带动浮筒1沉入水底,故通过设置的固定筒11,由于固定筒11为空心结构,其也具有移动的浮力,故保证了连杆10不会沉入水底。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防撞缓冲网3以及保护网罩2,实现对保护网罩2内部的抗浪鱼进行双重保护,当其他鱼群撞击到防撞缓冲网3的时候,首先防撞缓冲网3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随着鱼群继续前进,鱼群会撞击到保护网罩2上,保护网罩2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阻止鱼群继续前进,解决了一般的生态循环式的养殖鱼池容易遭受其他鱼群的破坏,进而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便于在鱼群成年后,捕捉成年鱼,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浮筒1以及保护网罩2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浮筒1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带4,第一固定带4的末端紧密粘接在浮筒1上,保护网罩2的内部还设有活动网罩5,活动网罩5上正对第一固定带4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带50。

本实施例中,活动网罩5的尺寸大小与保护网罩2的尺寸大小相等,保证活动网罩5能够放置在保护网罩2的内部,且给鱼群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

具体的,第一固定带4与第二固定带50之间固定连接,本质为将第一固定带4与第二固定带50之间通过打结进行固定即可,同时也方便拆卸。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活动网罩5,进一步实现对抗浪鱼进行保护,避免抗浪鱼自身将保护网罩2给破坏,同时由于活动网罩5上的第二固定带50与第一固定带4之间通过打结进行固定,故在抗浪鱼成年后,将第二固定带50与第一固定带4之间解开,再将活动网罩5拉离水面,活动网罩5内的抗浪鱼即暴露在外,方便捕捉,解决了一般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不便于捕捉成年抗浪鱼的问题。

实施例3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避免抗浪鱼跳出活动网罩5,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活动网罩5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活动网罩5的上方还设有覆盖网6,覆盖网6上正对第一固定带4的位置设有第三固定带60,第三固定带60与第一固定带4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覆盖网6面积大于若干个浮筒1所组成的矩形的面积,保证覆盖网6能够覆盖在活动网罩5的上方,避免抗浪鱼跳出活动网罩5的范围,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覆盖网6,其为网孔结构,故不影响养殖户对抗浪鱼的观察和喂食,同时,其还能够防止抗浪鱼跳出活动网罩5,解决了一般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内的抗浪鱼容易逃离养殖鱼池的问题。

实施例4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达到生态循环的效果,因此,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对防撞缓冲网3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7所示,防撞缓冲网3的底部还设有微生物分解层7,微生物分解层7上设有若干个固定绳70,固定绳70固定安装在防撞缓冲网3上。

本实施例中,固定绳70通过打结固定在防撞缓冲网3上,保证微生物分解层7正好位于防撞缓冲网3的正下方,当鱼群排便的时候,粪便会掉落至微生物分解层7上,可实现对抗浪鱼粪便的快速分解,分解后的粪便进入水体,实现水体的营养化,促进鱼类生长,达到整个鱼池生态循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防撞缓冲网3以及保护网罩2,实现对保护网罩2内部的抗浪鱼进行双重保护,当其他鱼群撞击到防撞缓冲网3的时候,首先防撞缓冲网3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随着鱼群继续前进,鱼群会撞击到保护网罩2上,保护网罩2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阻止鱼群继续前进,另外通过设置的活动网罩5,进一步实现对抗浪鱼进行保护,且在抗浪鱼成年后方便捕捉,最后通过设置的覆盖网6,防止抗浪鱼跳出活动网罩5,解决了一般的生态循环式的养殖鱼池容易遭受其他鱼群的破坏,进而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9420.3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3(云南)

授权编号:CN209572866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A01K 63/00

专利分类号:A01K63/00;A01K63/04

范畴分类:12C;

申请人: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玉桥二期金桥路86号

发明人:殷树茂

第一发明人:殷树茂

当前权利人: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生态循环的抗浪鱼养殖鱼池论文和设计-殷树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