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传统民居建筑中美的感受——从杨柳青石家大院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文成[1](2021)在《从绘画角度介入的清代民居室内风格研究》文中认为
武佳杰[2](2021)在《冯骥才的文学创作与天津文化》文中提出冯骥才的文学创作与天津文化有密切的关联,天津文化影响了冯骥才的创作。冯骥才津味小说中清末民初的天津经济繁荣,人烟阜盛。在地域风貌上,天津的阔人、百姓和混混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安稳地生活,并制造了一系列的奇巧事、趣事、侠事和热闹事;天津的手工艺品、特色小吃和礼仪用品中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老城的寺庙宫观、商业街和店铺与租界中的教堂各自展现着天津的地域特色。清末民初时期,天津的地域性格非常鲜明,天津人的生活态度积极从容,行为方式恰当妥帖,有着既重利也重义的价值观。冯骥才作品中当代天津的地域风貌和地域性格相比于清末民初时期有了很大改变。他通过作品传达出的天津情感是复杂的。在地域风貌方面,冯骥才对天津生活方式的眷恋一如既往;对于天津的手工艺品,冯骥才痛心于杨柳青年画的消亡,也欣慰于天后宫剪纸的兴起;冯骥才赞叹老天津的文化底蕴,因而对天津文化景观的毁灭感到痛惜和愤懑。在地域性格方面,他欣赏天津人的机智幽默、自尊自爱和正常尺度内的争强好胜,厌恶天津人的凶残毒辣和虚荣善妒。清末民初以后,天津的地域性格被渐渐弱化,冯骥才因此非常感伤。天津文化对冯骥才的创作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天津文化塑造了冯骥才的性格,也影响了冯骥才的几次创作转向。天津文化对冯骥才津味小说的题材选择、内容选择、文体风格都产生了影响。天津文化还促使冯骥才将一部分伤痕文学、现实题材小说的背景安排在了天津,也促使冯骥才对口述实录体文学进行了文体创新。在冯骥才的散文创作中,天津文化影响了冯骥才抒情散文和游记写作对象的选择。冯骥才的作品是当代天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冯骥才的津味小说开启了天津地域文学的先河,并且在写作方式上有自己的独特性。冯骥才伤痕文学的创作使天津文学没有在伤痕文学中缺席。他的文化随笔和游记创作为天津文学注入了新的内容。他的口述实录体文学和游记还为天津文学添加了新的创作形式。冯骥才的文学作品获得的成就提高了天津文学的地位,也促进了天津文学的传播。
刘少华[3](2015)在《中国传统图形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石家大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图形彰显着各个时代的民居、建筑、地域、民俗等方面的变更,呈现着不同地区的文化面貌,承载着中国数千年以来的文明史。在仰韶半坡文化中,半坡彩陶的纹饰所呈现的艺术形象尽管简洁,却寓意深刻,这些图形反映的是原始先民的精神世界,是当时社会的渔猎、农业、驯养动物的生产活动的场景展现。半坡文化的陶器纹样是人们最早用在生活用品上的图形实例,融合了当时艺术家们的审美智慧和想象力的创造性发挥,背后闪耀着原始先民们改造世界的坚定信念的光芒。这些古老的图形在数千年以来一直被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传统图形在不断地的发展与繁衍。中国传统图形源自于各民族文化的积淀和体现,具有无可限量的的文化价值。人们对于图腾的崇拜和来自人们精神深处的神灵观念,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石家大院“尊美堂”宅第有“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从中足可领略汉族传统民居建筑之精妙,装饰图形之别具匠心。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与装饰物的图形纹样,充分体现了石家大院主人对幸福吉祥的祈求,石家大院的典型图形的运用影响着杨柳青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吉祥图形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别具一格,身处其中一定会感受到被中国文化的吉祥与祝福所包围。石家大院的传统图形显示出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建筑构造之科学精巧,图形运用智慧之高超绝伦。本文意在探讨数字化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图形应用研究。通过引用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的多个传统图形案例作为分析点,并结合当代中国多位设计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以全新的审美角度和符合设计规律与审美法则的方式,引证从中国传统图形中以表现形式基础,探究中国传统图形的美学价值,结合现代的国际审美意识和法则,辩证这些应用的实例,以加深了解中国图形的深刻涵义,将传统图形经过完美的形式进行创新转化,使其符合新的国际视觉标准,使之立足于文化多元的世界之中,从而让国际社会共同分享中国传统艺人伟大智慧的结晶并将传统图形发扬光大。伟大的中华民族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摒弃一切以照抄西方作品为主的设计,深入发掘中国传统图形,发掘中华民族蕴含无限艺术财富的宝库,开拓民族艺术的视野,强化设计师的创新能力,让中华民族的设计师继承前人的智慧,发扬本民族自己独特的艺术,努力绽放传统艺术美的光辉,从而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益。
赵九洲[4](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孙亚男[5](2012)在《阎子亨设计作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人物阎子亨(1891-1973)是中国近代建筑师中的一员。自1925年进入亨大建筑公司,继而创办中国工程司,至解放后参加的各种建筑类工作,四十多年来在建筑、水利、规划等相关领域都做出了较为卓越的贡献,在天津乃至全国都是一位令人尊敬、颇有影响力的建筑师。本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对阎子亨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生平的叙述,从其求学和从业经历、社会活动、教育活动方面论证阎子亨为一位综合性的建筑从业者。其次,通过对其设计作品的类型、分布、风格等方面归纳设计作品的特点,并完善阎子亨的设计作品库。最后,通过生活态度、工作细节、周围人物的评价等客观方面的叙述,以期论证阎子亨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建筑师。
吴琛[6](2012)在《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变异与承继》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未来色彩转变为当代色彩,并最终演化为传统色彩。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现象,本研究以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历史和城市发展的角度,探索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形成及其变异,建构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研究的体系。本研究首先在以色彩地理学为理论依据分析天津城市色彩自然、人文因素,论述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形成和背景的基础上,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研究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变异的原因,并划分天津色彩时期;其次,以文献检索、现场调研、定性和定量化研究等为主要研究手段对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现状遗存进行色彩数据采集和分析,归纳总结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色彩特征;再次,以第一变异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色彩发展时期的对比分析,阐释在天津城市历史演进过程背后建筑环境色彩所发生的变异;最后,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以及对天津城市建筑环境的色彩规划两个方面研究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继承,为历史建筑的修复以及历史文脉的保护提供依据,并进一步完善城市色彩规划理论方法和设计实践。本文创新点:1.从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来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天津城市传统建筑环境色彩在历史进程中产生变异的原因。并通过对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构成分析对天津色彩的不同时期进行有效划分;2.结合实践调研,对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现状进行梳理,以第一变异期为切入点,重点对天津租界区建筑环境色彩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形成第一变异期色谱,经过对比研究具体论述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变异;3.总结经过变异的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传承与创新的途径,为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并为当代城市,特别是经历过殖民创伤的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研究与创造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胡倩[7](2010)在《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艺术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民居作为中国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纳西族民居建筑装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丽江纳西族聚居地,大量特色鲜明、形态相近的民居建筑至今保存完整。纳西民居装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欣赏性。纳西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建筑文化精髓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精湛的技艺及鲜明的纳西族装饰特色。这其中木雕门窗装饰在纳西民居装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也是纳西族民居装饰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本论文选题来源于云南省基金项目“云南民族建筑技术及其文化基因研究”。本论文旨在结合丽江纳西族地区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环境,对历史和现存的纳西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作全方位的探讨及必要的文化阐释、透视,尤其是对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特征,诸如门窗装饰的类型、工艺特点、题材寓意、造型意境和材质运用等,结合纳西族民族文化元素进行适宜的文化解构。文章从理论上探讨纳西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所取得的成就,简要分析了民间反映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内涵、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对民族文化的独特贡献。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以其“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理念,对现代设计创作领域诸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创新点是一是从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造型语言中吸取其亲和自然、开放包容、淳朴简约的认识观念和具体表现手法。二是有利于继承、保护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这一构件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具有连续性、持续性的发展,使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具有少数民族鲜明个性和特色的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艺术。
聂蕊[8](2006)在《继承与创新——解析天津石家大院》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天津石家大院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石家大院群体空间布局,建筑单体形式,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技术方面的特征,并总结出在新功能需求和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下,石家大院在中国传统布局和形式基础上所作的创新设计手法。
郝秀春[9](2006)在《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研究始于40年代,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队伍逐渐扩大,一大批专着与论文相继问世。今天要创造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新建筑,可从传统民居建筑中得以借鉴,其建造经验、实用技术、设计手法成为今天建筑设计研究的宝贵财富。 本论文从实际调研出发,结合实例,通过分析上升到理论总结。研究方法着重在于对中国北方现存有代表性的合院式传统民居的比较与分析,通过对同一地区的诸多民居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与规律。因为这些优秀建筑实例代表当时(主要是明清两代)各地区的最高技术、艺术与文化水平,而普通民居因保存不甚完整,故不作为本论文研究的重要参考。 在对北方现存已有传统民居实例的调研和考察及相关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论证,探讨北方各地区传统民居之间相互联系与差异,力求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在理论上有一个新的认识。结合史书、方志等相关资料,查找与之相关联的信息,逐步深入研究,从地域文化、空间格局、建筑技术、装饰和家具陈设等方面,对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地域风格及设计手法进行总结。 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引言。对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的概念确定,以及相关的成果和现存问题的阐述。 第二章,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概述。从发展脉络、分布区域、体系建立、形态特征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对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类型比较。通过对现有主要的北方传统民居,从布局形制、造型风格、装饰装修、民俗文脉、地方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重点比较与论述。 第四章,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体系中的河南民居。通过对有代表性的河南民居的调研,对其现存状况、地域特点、适用技术进行探研。
李哲[10](2005)在《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一个崭新的人类聚居概念和发展模式,在美学观念上已突破工业文明以来的现代主义城市美学原则。论文汲取了哲学、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剧烈变动的城市美学发展动向,分析了生态城市潜在的意义与美学价值,并选取了一些在当前颇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筑、景观作品进行结合分析与阐释。论文注重吸收当代生态美学观念、生态科学思维与生态哲学思想,在城市范围内多角度、多层面的探求生态城市美的本质、内涵、规律、价值以及相应的审美过程。论文在哲学美学、艺术社会学、审美心理学等领域进行拓展的同时,着眼于对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将对未来的思考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之上。 论文侧重的不是提供某种城市设计手法,而在于展现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在新的审美观念影响下的城市艺术现象。任何研究工作都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终极,本文旨在为城市设计者和欣赏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一个生态的“看城市”的方式。文章认为,作为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在场”与“去蔽”,面向生态城市的人类聚居营造始终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它所依据的不是“乌托邦”式的构想,而是一种“务实的理想主义”;其追求目标的实现,将取决于人类哲学、美学观念的转变和务实的行动。这一过程饱含着反抗、创造与希望! 全文包含八个部分。首先是背景论,即论文的导论部分。在背景论中探讨了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加以限定与简释,以利于下文的进一步阐述。然后对当前有关生态城市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成果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的研究意义。最后,在明确了课题的相关理论、研究重点与方法的基础上,对论文总框架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是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系统建构。首先是当代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分析,重点在于将视角置于20世纪美学的整体发展与变迁之中,审视当代城市美学发展的走势与趋向,找到生态城市美学的独特性与超前性。其次是在当代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与城市美学发展趋势的分析阐释基础上,建构符合当代思维的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理论框架,继而应用于生态城市美学研究之中。 第三章是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历史回顾,将城市美学与生态思想进行共时性比照分析。本章重点在于将视角置于东西方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对城市美与生态美的诠释中理清脉络,找到生态城市美学的历史渊源与美学规律。 第四章是哲学美学部分,即生态城市美学的哲学阐释。本章在对生态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美学本质的追问中,将思想至于表象之外,探讨其存在的本体论层次上的意义,并从认识论角度加以分析与验证。 第五章是艺术社会学部分,重点在于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在模式。本章以审美客体(城市)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审美价值论、审美关系论以及审美环境论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第六章是审美心理学部分,重点在于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内在展现。本章以审美主体(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作为美的最终接受者与评价者的人在审美过程中的思想轨迹与情感升华。 第七章是应用美学部分,在以上各章对生态城市美学观念作了理论上的推导之后,本章重点在于其美学基础理论的当代应用。论文选取了2004年天津总体城市设计中相关子课题为案例,进行生态城市美学基础理论的实践性探索与互证。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天津传统民居建筑中美的感受——从杨柳青石家大院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传统民居建筑中美的感受——从杨柳青石家大院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2)冯骥才的文学创作与天津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冯骥才部分作品的文体定位及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冯骥才津味小说中的天津形象 |
第一节 冯骥才津味小说中天津的地域风貌 |
一、安闲本分的生活方式 |
二、奇诡独异的地域性事件 |
三、别具匠心的民俗风物 |
四、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 |
第二节 冯骥才小说中天津的地域性格 |
一、积极从容的生活态度 |
二、恰当妥帖的行为方式 |
三、义利兼顾的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冯骥才作品中对天津的情感 |
第一节 冯骥才作品中对天津地域风貌的情感 |
一、对天津生活方式的眷恋 |
二、对天津手工艺品代际更迭的欣慰 |
三、对天津文化景观被毁的痛惜 |
第二节 冯骥才作品中对天津地域性格的情感 |
一、对天津地域性格的欣赏 |
二、对天津劣性性格的厌弃 |
三、对天津地域性格弱化的感伤 |
第三章 天津文化对冯骥才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天津地域性格对冯骥才的塑造 |
一、受到天津文化影响的作家性格 |
二、天津地域性格作用下的创作转向 |
第二节 天津文化语境中的津味小说创作 |
一、津味浓郁的小说题材 |
二、津味浓郁的文体风格 |
第三节 天津文化对冯骥才其他类型作品的影响 |
一、体现天津文化的小说内容和口述实录体形式 |
二、与天津文化密切相关的散文侧重点 |
第四章 冯骥才的创作对天津文学的意义 |
第一节 冯骥才的津味小说创作对天津地域文学的意义 |
一、推陈出新的文化视角 |
二、匠心独运的呈现方式 |
第二节 冯骥才其他类型作品对天津文学的价值 |
一、一枝独秀的伤痕文学 |
二、文化随笔和游记为天津散文注入新思想 |
三、口述实录体文学和游记为天津文学添加新形式 |
第三节 冯骥才及其创作对天津文学影响力的扩大 |
一、提升天津文学的地位 |
二、促进天津文学的文学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论文涉及到的冯骥才相关着作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国传统图形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石家大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传统图形 |
1.2.2 提升传统图形应用价值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归纳研究法 |
1.4.4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5 研究的现状与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图形的概述 |
2.1 中国传统图形的概念 |
2.2 传统图形的造型和色彩特点 |
2.2.1 传统图形的造型特点 |
2.2.2 中国传统图形的色彩特点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图形的分析开创 |
3.1 传统图案的应用形式 |
3.2 对中国传统图形去芜存菁,保其精粹 |
3.2.1 原创于简单的典型图形 |
3.2.2 在材质和空间上的探寻和改变 |
第四章 福禄寿喜吉祥观念之石家大院的图形表现 |
4.1 石家大院的中国传统图形体系 |
4.1.1 生活用品体系 |
4.1.2 建筑雕塑用品体系 |
4.1.3 装饰用品体系 |
4.2 福禄寿喜于石家大院的艺术展现形式 |
第五章 石家大院中传统图形的设计文化 |
5.1 石家大院中传统图形的特征和价值 |
5.2 石家大院中传统图形蕴含的文化意蕴 |
5.2.1 中国传统图形的文化价值 |
5.2.2 传统图形在石家大院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愿望 |
5.3 中国传统图形设计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
第六章 中国传统图形的今生 |
6.1 开创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型新风 |
6.2 将石家大院的典型吉祥图案进行创新运用初探 |
6.3 国际品牌与中国传统图形的焦点 |
6.3.1 将石家大院的传统图形与中国风关联 |
6.3.2 中国传统图形与国际接轨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第五节 史料分析 |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
第一节 燃料概述 |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
一、 地貌 |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
一、 气候概况 |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
四、 军队燃料供应 |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
一、 普通职官 |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
三、 内廷女官 |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
一、 拾薪 |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
一、 炊具及其演变 |
二、 炉灶及其演变 |
三、 燃料与饮食 |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
一、 早期用煤历史 |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
二、 煤炭与政治 |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阎子亨设计作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简介 |
1.2 前人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过程 |
1.3.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5 特别说明 |
第二章 建筑设计道路上的多领域历程 |
2.1 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影响(1891—1912 年) |
2.1.1 家庭环境熏陶的童年(1891——1900) |
2.1.2 自幼聪明好学的小学(1900——1907) |
2.1.3 深受爱国教育的中学(1907——1912) |
2.1.4 求学于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 |
2.2 开创建筑事业时期(1918 年6 月—1950 年4 月) |
2.2.1 毕业后专职于土木工程师职业(1918 年6 月——1924 年12 月 |
2.2.2 亨大建筑公司工作时期(1925 年3 月——19 2 8 年9 月) |
2.2.3 经营中国工程司(1928 年10 月——1950 年5 月) |
2.2.4 个人深造以及在建筑教育上的奉献 |
2.2.5 自编书籍和材料 |
2.3 主要社会活动 |
2.3.1 参与学术团体 |
2.3.2 解放前后从事的天津市建筑规划管理工作 |
2.4 小结 |
第三章 阎子亨的设计作品分析 |
3.1 探索时期的建筑作品分析(1925 年3 月——1928 年9 月) |
3.1.1 亨大建筑公司背景分析与项目背景分析 |
3.1.2 建筑分布分析 |
3.1.3 建筑风格特点分析 |
3.1.4 小结 |
3.2 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作品分析(1928 年10 月——1937 年12 月) |
3.2.1 建筑分布分析 |
3.2.2 建筑类型分析 |
3.2.3 建筑风格分析 |
3.2.4 小结 |
3.3 专一风格的稳定期作品分析(1938 年1 月——1945 年8 月) |
3.3.1 建筑分布与类型分析 |
3.3.2 建筑风格分析——娴熟的“流线式” |
3.3.3 小结 |
3.4 衰退期的设计作品分析(1947 年1 月——1950 年4 月) |
3.4.1 建筑作品与成套中国工程司工程契约分析 |
3.4.2 测绘敌伪产的工作及其他 |
3.4.3 小结 |
3.5 后续发展时期(1950 年5 月-1973 年) |
3.5.1 公园建设 |
3.5.2 人民体育馆设计中所做的工作 |
3.5.3 友好里居住小区改建 |
3.5.4 小结 |
3.6 在城市规划与水利方面的工作 |
3.6.1 城市规划 |
3.6.2 水利方面相关工作 |
3.6.3 小结 |
3.7 阎子亨设计作品整体性分析 |
3.7.1 设计数量多 |
3.7.2 住宅专家——以居住建筑为主,多种建筑类型均涉及 |
3.7.3 现代式样的先驱者,并以现代式样为主的朴素设计风格 |
3.7.4 质量坚固耐久 |
3.7.5 注重细节设计和创新 |
3.8 小结 |
第四章 阎子亨多角度的综合评价 |
4.1 从工作态度、生活态度看阎子亨 |
4.1.1 工作上的废寝忘食 |
4.1.2 从家庭藏书以及文章看阎子亨 |
4.1.3 捐献房产 |
4.1.4 小结 |
4.2 从工作细节看阎子亨 |
4.2.1 工作中的随身物品 |
4.2.2 残留文字及口述记录的建筑相关技术与理念 |
4.2.3 小结 |
4.3 从周围人们看阎子亨 |
4.3.1 朋友对阎子亨及中国工程司的评价 |
4.3.2 后人对阎子亨的评价 |
4.3.3 学习建筑的晚辈对其评价 |
4.3.4 小结 |
4.4 追悼会与灵堂小传 |
4.5 小结 |
后记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连续出版物 |
三)学位论文 |
四)报纸文章 |
五)档案资料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 1 阎子亨设计作品一览表 |
附录 2 天津市工程师公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记录 |
附录 3 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会刊:《河北省建筑学会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学会工作的几点体会》:阎子亨发言稿 |
附录 4 54 年工作与学习的检查 |
附录 5 一九五四年:经考绩工作计划 |
附录 6 董伯川之子董瑞章先生专访 |
附录 7 中国工程司建筑章程 |
附录 8 阎子亨手稿《建筑构造学》绪言 |
附录 9 阎子亨手稿《四十多年来我在建筑工作中的回忆》前言 |
附录 10 阎子亨之大孙阎洗公先生专访 |
附录 11 香港大学1915-1916 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
附录 12 阎嘉同女士网络采访 |
致谢 |
(6)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变异与承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已有研究回顾 |
1.3.1 基础型色彩研究 |
1.3.2 应用型色彩研究 |
1.4 论文主要创新以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1 论文主要创新 |
1.4.2 本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源起与背景 |
2.1 自然因素的影响 |
2.1.1 地貌与水文 |
2.1.2 气候与植被 |
2.2 人文因素的影响 |
2.2.1 地域文化分布与人口迁移 |
2.2.2 社会经济与民俗民风 |
第3章 天津建筑环境色彩变异的形成与发展 |
3.1 外来色彩文化的冲击 |
3.1.1 色彩文化的交流方式 |
3.1.2 和平交流中的色彩文化及其发展变异 |
3.1.3 战争中的文化交流及对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影响 |
3.2 内在色彩文化的发展 |
3.2.1 五色色彩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3.2.2 儒道佛思想糅合而成的哲学色彩观 |
3.2.3 色彩和谐与搭配的色彩理论 |
3.2.4 建筑涂料和颜料的开发与利用 |
第4章 天津建筑环境色彩的构成 |
4.1 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构成 |
4.2 基于微观视觉层次的构成分析 |
4.2.1 建筑部件色的形成和特点 |
4.2.2 建筑部件色的分类 |
4.2.3 建筑部件色的发展进程 |
4.3 基于宏观视觉层次的色彩构成 |
4.3.1 建筑类型色的形成和特点 |
4.3.2 建筑类型色的分类 |
4.3.3 建筑类型色的发展进程 |
第5章 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时期分划 |
5.1 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时期分划前提 |
5.2 城市建筑环境色彩形成期(16 世纪末至 19 世纪末) |
5.3 城市建筑环境色彩变异期(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末) |
5.3.1 第一变异期(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年代末) |
5.3.2 停滞期(20 世纪 30 年代末至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 |
5.3.3 第二变异期(20 世纪 40 年代末至 20 世纪末) |
5.4 城市建筑环境色彩整合发展期(20 世纪末至今) |
第6章 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变异——以第一变异期为例 |
6.1 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现状调研 |
6.1.1 调研目的及步骤 |
6.1.2 色彩样品采集及现状评价 |
6.1.3 色彩样品分析及色谱筛选 |
6.2 睦南道建筑环境色彩调研 |
6.2.1 睦南道背景 |
6.2.2 睦南道建筑环境现状定性评价 |
6.2.3 色彩样品数据定量分析 |
6.2.4 睦南道建筑环境主体色色彩特征及色谱归纳 |
6.3 第一变异期色彩遗存及色谱归纳 |
6.3.1 第一变异期天津城市格局变化 |
6.3.2 主要租界区建筑环境色彩现状遗存 |
6.3.3 第一变异期色谱归纳 |
6.4 第一变异期建筑环境的色彩变异 |
6.4.1 形成期色彩特征 |
6.4.2 色谱归纳及特征对比 |
6.4.3 色彩风格的变异 |
6.4.4 色彩审美的变异 |
第7章 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承继 |
7.1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中延续 |
7.1.1 相关宪章、法规中有关城市建筑色彩保护与延续的要求 |
7.1.2 传承、保护历史建筑色彩的措施 |
7.1.3 天津历史建筑色彩修复保护的实践 |
7.2 在城市新建筑环境的色彩规划管理中承继 |
7.2.1 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规划原则和目标 |
7.2.2 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规划步骤和主题 |
7.2.3 天津中心城区建筑环境色彩规划控制导则 |
7.2.4 天津中心城区建筑环境色彩管理建议 |
第8章 结语 |
8.1 完成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 |
8.2 未尽事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件一 |
附件二 |
致谢 |
(7)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艺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的概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的概述 |
1.4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传统民居门窗的分类及其演变 |
2.1 传统民居门窗的发展演进 |
2.2 传统民居门窗的类型 |
2.2.1 门的类型 |
2.2.2 窗的类型 |
2.3 传统民居门窗的工艺特点 |
2.3.1 制作工艺 |
2.3.2 雕刻工艺 |
2.4 传统民居门窗的美学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文化表现 |
3.1 纳西族传统民居简述 |
3.2 纳西族传统民居形式的历史演变 |
3.3 纳西传统民居的门窗特点 |
3.4 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折射的文化审美价值 |
3.4.1 亲和自然 |
3.4.2 淳朴简约 |
3.4.3 开放包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艺术特征 |
4.1 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主要类型及制作工艺 |
4.1.1 主要类型 |
4.1.2 制作工艺 |
4.2 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题材 |
4.2.1 文字类 |
4.2.2 植物类 |
4.2.3 动物类 |
4.2.4 人物故事类 |
4.2.5 几何图案类 |
4.2.6 其他 |
4.3 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艺术表征 |
4.3.1 深厚的文化寓意 |
4.3.2 实用性与装饰性并重 |
4.3.3 门窗与建筑整体环境的对应协调 |
4.4 纳西传统民居门窗的形态构成和审美机制 |
4.4.1 纳西民居门窗的形态构成 |
4.4.2 纳西民居门窗的审美机制 |
4.5 传统隔扇门窗的地域性特点 |
4.5.1 传统纳西族隔扇门窗特点 |
4.5.2 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门窗隔扇特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民居门窗装饰的艺术创作借鉴 |
5.1 现代设计的传统回归思考 |
5.1.1 设计中的文化性表现 |
5.1.2 设计创作中的民族性传承 |
5.1.3 设计中的地域性体现 |
5.2 门窗隔扇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
5.2.1 运用原则 |
5.2.2 运用方法 |
5.2.3 传统装饰元素情感显现 |
5.2.4 协调的构图比例关系 |
5.2.5 材质、肌理的多样化使用 |
5.3 现代室内设计中传统门窗艺术的拓展 |
5.3.1 传统门窗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5.3.2 传统门窗艺术在现代室内家具及陈设设计中的运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撰写及发表情况 |
附录B 部分调研图片资料 |
(8)继承与创新——解析天津石家大院(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概况 |
2 建筑评析 |
2.1总体布局 |
3 建筑单体设计 |
4 建筑装饰 |
5 建筑技术 |
6 评价 |
(9)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引言 |
1.1 概念确定 |
1.1.1 北方地区 |
1.1.2 合院式传统民居 |
1.2 理论与借鉴 |
1.2.1 相关成果 |
1.2.2 现存问题 |
1.3 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概述 |
2.1 发展脉络 |
2.1.1 空间说 |
2.1.2 人体说 |
2.1.3 伦理说 |
2.2 分布区域 |
2.3 体系建立 |
2.3.1 儒家观念 |
2.3.2 气候因素 |
2.3.3 文化融合 |
2.4 形态特征 |
2.4.1 民居分类 |
2.4.1.1 城镇合院 |
2.4.1.2 乡村合院 |
2.4.1.3 窑洞合院 |
2.4.2 体系特点 |
2.4.2.1 院落格局 |
2.4.2.2 “三心”合一 |
3 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类型比较 |
3.1 布局形制 |
3.1.1 北京、天津合院 |
3.1.2 山西、陕西合院 |
3.1.3 河南、河北、山东合院 |
3.1.4 东北三省合院 |
3.2 造型风格 |
3.2.1 山墙头与屋脊 |
3.2.2 门制 |
3.2.3 影壁 |
3.2.4 窗户 |
3.3 装饰装修 |
3.3.1 石雕 |
3.3.2 砖雕 |
3.3.3 木雕 |
3.3.4 家具陈设 |
3.3.5 其它装饰 |
3.4 民俗文脉 |
3.4.1 民俗文化与窑洞民居 |
3.4.2 宗族制度与晋陕民居 |
3.4.3 宗法礼制与北京四合院 |
3.5 地方技术 |
3.6 营造方式 |
3.6.1 承重结构 |
3.6.2 屋顶与墙体构造 |
4 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体系中的河南民居 |
4.1 现存状况 |
4.2 地域特点 |
4.2.1 院落尺度 |
4.2.2 地方形态 |
4.2.3 南北合璧 |
4.2.4 历史因素 |
4.3 适用技术 |
4.3.1 构件特色 |
4.3.2 窑洞营建 |
4.4 典型实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10)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生态城市美学观念与应用研究导论 |
1.1 绪论 |
1.1.1 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价值 |
1.1.2 相关概念的限定与简释 |
一、城市生态学与生态城市 |
二、美学与生态城市美学 |
三、观念与美学观念 |
1.2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1.2.1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简述 |
1.2.2 当前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不足 |
一、城市美学本身的缺陷 |
二、现代规划理论中美学的缺席 |
三、科学视野与美学思考之误 |
1.2.3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 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6 课题的研究框架 |
2 生态城市美学的系统建构 |
2.1 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 |
2.1.1. 科学的新发展——“理性”的危机与生态科学的兴起 |
一、“理性”的危机 |
二、生态科学的兴起 |
2.1.2. 哲学的新思维——“意义”的失落与生态哲学的介入 |
一、“意义”的失落 |
二、生态哲学的介入 |
2.1.3. 美学的新观念——“变异”的含义与生态美学的树立 |
一、“变异”的含义 |
二、生态美学的树立 |
2.2 城市美学研究的当代走势 |
2.2.1 城市美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基于实体环境的城市空间理论 |
二、基于人类知觉的城市空间理论 |
三、基于环境设计的城市空间理论 |
2.2.2 城市美学研究的整体走向与重点 |
2.3 生态城市美学的框架体系 |
2.3.1 城市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城市本质的美学判定 |
二、美学是城市本质的研究 |
三、城市美学的逻辑分类 |
2.3.2 生态城市美学的研究框架 |
2.4 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延扩展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学观念 |
3.1.1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观念的哲学根基 |
一、参赞化育的儒家生态观 |
二、顺其自然的道家生态观 |
三、普渡众生的释家生态观 |
3.1.2 现代西方学者对中国生态思想的认识 |
一、卡普拉 |
二、詹奇 |
三、奈斯 |
3.1.3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学特征 |
一、天人合一的意境追求 |
二、寄情山水的美学取向 |
三、有机统一的整体和谐 |
四、无往不复的表达方式 |
五、直觉体悟的审美过程 |
3.1.4 中国传统城市生态美学思想的时代局限 |
一、混沌的整体思维 |
二、宗法伦理的阴影 |
三、回归自然中的无奈与矛盾 |
3.2 西方城市生态美学观念概述 |
3.2.1 西方城市美学与生态思想的时代演进 |
一、图腾美学与生态自发 |
二、古典美学与生态失落 |
三、机器美学与生态沉沦 |
四、人文美学与生态觉醒 |
五、生态美学与生态自觉 |
3.2.2 近代以来西方城市美学特征 |
一、人类中心的理想图景 |
二、超越自然的美学取向 |
三、对立统一的整体和谐 |
四、精神独白的表达方式 |
五、逻辑思维的审美过程 |
3.2.3 西方生态建筑及景观的当代走势 |
一、生态建筑的当代走势 |
二、生态景观的当代走势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城市美学的哲学阐释 |
4.1 认识论视界中的生态城市 |
4.1.1. “人”的重新认识 |
4.1.2. “真”的复兴 |
4.1.3. “善”的觉醒 |
4.1.4. 对“技术”的反思 |
4.1.5. 对“自然”的再发现 |
4.1.6. 对“后现代”的否定与发展 |
4.1.7. 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
4.2 本体论视界中的生态城市 |
4.2.1 现代城市的思想根源——二元论 |
4.2.2 当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多元论 |
4.2.3 生态城市的成立基点——非二元论 |
4.3 城市意义的重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在模式 |
5.1 生态城市审美价值论 |
5.1.1. “和谐”的向度 |
5.1.2. “整体性”的终极追求 |
5.1.3. 三个“中心主义”的消解 |
一、主题中心主义的美学消解 |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美学消解 |
三、语言中心主义的美学消解 |
5.2 生态城市审美关系论 |
5.2.1 多极互融的模式 |
一、由外在到内在 |
二、由二元到两极 |
5.2.2. “平等”的积极探索 |
5.2.3 重在体验的关系表达 |
一、从隐喻到移情 |
二、从典型到境界 |
三、从实在到潜在 |
四、从“是”到“应该” |
五、从独白到对话 |
5.3 生态城市审美环境论 |
5.3.1 绿色化的自然基础 |
5.3.2 循环化的经济支持 |
5.3.3 信息化的科技手段 |
5.3.4 多元化的文化环境 |
5.3.5 民主化的社会秩序 |
5.3.6 生态化的道德伦理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城市美学的内在展现 |
6.1 生态城市审美中的科学思维 |
6.1.1 相互关联的观念 |
6.1.2 生态选择的观念 |
6.1.3 生态适应的观念 |
6.1.4 非线性循环的观念 |
6.1.5 适宜技术的观念 |
6.1.6 持续最佳的观念 |
6.2 城市审美的内在过程分析 |
6.2.1 城市审美的生命基础 |
6.2.2 城市审美的心理要素 |
6.2.3 城市审美的心理过程 |
6.3 生态城市与人的审美合一 |
6.3.1 生态城市功能要素与人的感知性情感合一 |
6.3.2 生态城市文化要素与人的想象性情感合一 |
6.3.3 生态城市艺术追求与人的理解性情感合一 |
6.4 本章小结 |
7 生态城市美学观念在天津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7.1 天津城市美学评价与形象定位 |
7.1.1 天津城市基础条件分析 |
7.1.2 城市总体形象定位与特色培育总体策略 |
7.2 天津都市区总体城市设计概要 |
7.2.1 研究内容和设计目标 |
7.2.2 都市区的总体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7.2.3 城市蓝色生态景观网络 |
7.2.4 城市绿色生态景观网络 |
7.2.5 国家级湿地公园设计 |
7.3 天津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组团城市设计 |
7.3.1 天津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的目标 |
7.3.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结构 |
7.3.3 组织城市景观体系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全文主要外国人名中英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天津传统民居建筑中美的感受——从杨柳青石家大院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绘画角度介入的清代民居室内风格研究[D]. 文成.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冯骥才的文学创作与天津文化[D]. 武佳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中国传统图形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石家大院为例[D]. 刘少华.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8)
- [4]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5]阎子亨设计作品分析[D]. 孙亚男. 天津大学, 2012(07)
- [6]天津城市建筑环境色彩的变异与承继[D]. 吴琛. 天津大学, 2012(07)
- [7]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艺术探析[D]. 胡倩.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8]继承与创新——解析天津石家大院[J]. 聂蕊. 四川建筑, 2006(S1)
- [9]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比较研究[D]. 郝秀春. 郑州大学, 2006(11)
- [10]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 李哲. 天津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