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底侧内壁上设有变压器,机壳的顶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型板,L型板的底侧设有散热风扇,安装板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机壳顶侧内壁上的转孔,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孔外,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L型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该可调变压器进行吹风散热时,散热风扇来回移动吹风散热的同时,在安装板的底侧上来回摆动,使得吹风面积更大,空气流通更快,提高了散热效果,且撞击块间歇性的震动防尘板,防尘板上的灰尘被震下而不会堆积,避免了防尘板的堵塞。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底侧内壁上设有变压器(2),机壳(1)的顶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底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座(4),第一转动座(4)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型板(7),L型板(7)的底侧设有散热风扇(8),安装板(3)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机壳(1)顶侧内壁上的转孔(11),转孔(11)内转动安装有转轴(12),转轴(12)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孔(11)外,转轴(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L型杆(13),L型杆(13)上活动套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顶侧开设有通孔(15),L型杆(13)的底端贯穿通孔(15),所述第一转动座(4)靠近L型杆(13)的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安装板(3)底侧上的第二转动座(17),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座(17)靠近L型杆(13)的一侧上,所述安装板(3)远离转轴(12)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机壳(1)一侧内壁上的散热口(19),散热口(19)内固定安装有防尘板(20),机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散热口(19)上方的支杆(21),支杆(2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杆(22),转杆(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撞击块(23),且撞击块(23)与防尘板(20)靠近安装板(3)的一侧相适配,所述第一转动座(4)远离转轴(12)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安装板(3)底侧上的缓冲槽(24),缓冲槽(24)内活动安装有楔形块(25),楔形块(25)的底侧延伸至缓冲槽(24)外,且楔形块(25)远离转轴(12)的一侧与转杆(22)靠近转轴(12)的一侧相适配;所述机壳(1)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9),滑动槽(9)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10),滑动块(10)的底侧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的顶侧上;所述第一转动座(4)和第二转动座(17)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5),安装板(3)的底侧开设有两个转动槽(6),两个转动轴(5)的顶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转动槽(6)内;所述第一转动座(4)和第二转动座(1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18),且两个齿条(18)相互啮合。
设计方案
1.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底侧内壁上设有变压器(2),机壳(1)的顶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底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座(4),第一转动座(4)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型板(7),L型板(7)的底侧设有散热风扇(8),安装板(3)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机壳(1)顶侧内壁上的转孔(11),转孔(11)内转动安装有转轴(12),转轴(12)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孔(11)外,转轴(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L型杆(13),L型杆(13)上活动套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顶侧开设有通孔(15),L型杆(13)的底端贯穿通孔(15),所述第一转动座(4)靠近L型杆(13)的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安装板(3)底侧上的第二转动座(17),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座(17)靠近L型杆(13)的一侧上,所述安装板(3)远离转轴(12)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机壳(1)一侧内壁上的散热口(19),散热口(19)内固定安装有防尘板(20),机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散热口(19)上方的支杆(21),支杆(2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杆(22),转杆(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撞击块(23),且撞击块(23)与防尘板(20)靠近安装板(3)的一侧相适配,所述第一转动座(4)远离转轴(12)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安装板(3)底侧上的缓冲槽(24),缓冲槽(24)内活动安装有楔形块(25),楔形块(25)的底侧延伸至缓冲槽(24)外,且楔形块(25)远离转轴(12)的一侧与转杆(22)靠近转轴(12)的一侧相适配;所述机壳(1)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9),滑动槽(9)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10),滑动块(10)的底侧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的顶侧上;所述第一转动座(4)和第二转动座(17)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5),安装板(3)的底侧开设有两个转动槽(6),两个转动轴(5)的顶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转动槽(6)内;所述第一转动座(4)和第二转动座(1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18),且两个齿条(18)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6),转轴(12)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电机(16)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2)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杆(21)上方的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壳(1)的一侧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24)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顶端,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楔形块(25)的顶侧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压变压器。
背景技术
调压变压器,一般是自耦变压器式的接触式调压器,整个线圈获得每匝相等的匝间电压值,旋转面板上的手轮,滑动电刷在线圈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改变耦合匝数,就能在接线柱4、5之间得到0~250V的不同输出电压,接触式调压器效率高,波形和调压特性好,使用方便。
公开号为CN20726486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调压变压器,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防尘网与第二防尘网,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且处于所述第一防尘网一侧的风扇,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扇与温度传感器并联有一控制器,该专利通过设立防尘网实现对调压变压器本体的保护,延迟使用寿命,且设置有根据机壳内部温度调节转速的风扇,有效降低了机壳内部的温度,但是该调压变压器通过PLC根据温度控制风扇转动并调节转速,风扇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进行吹风散热,外壳内变压器死角位置较多,空气流通不完全,致使散热效果不佳,且防尘网在长期得不到清理而容易堵塞,因此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压变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底侧内壁上设有变压器,机壳的顶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型板,L型板的底侧设有散热风扇,安装板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机壳顶侧内壁上的转孔,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孔外,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L型杆,L型杆上活动套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侧开设有通孔,L型杆的底端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转动座靠近L型杆的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安装板底侧上的第二转动座,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座靠近L型杆的一侧上,所述安装板远离转轴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机壳一侧内壁上的散热口,散热口内固定安装有防尘板,机壳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散热口上方的支杆,支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撞击块,且撞击块与防尘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相适配,所述第一转动座远离转轴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安装板底侧上的缓冲槽,缓冲槽内活动安装有楔形块,楔形块的底侧延伸至缓冲槽外,且楔形块远离转轴的一侧与转杆靠近转轴的一侧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的底侧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顶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安装板的底侧开设有两个转动槽,两个转动轴的顶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转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且两个齿条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电机,转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转杆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杆上方的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壳的一侧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缓冲槽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顶端,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楔形块的顶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机壳、变压器、安装板、第一转动座、转动轴、转动槽、L型板、散热风扇、滑动槽、滑动块、转孔、转轴、L型杆、连接杆、通孔、电机、第二转动座、齿条、散热口、防尘板的配合使用,启动电机,转轴带动L型杆转动,连接杆带动第二转动座在安装板底侧转动的同时,推动安装板在机壳的顶侧内壁上来回移动,安装板带动L型板和散热风扇整体来回移动,第二转动座和第一转动座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相互啮合的齿条连接,从而实现了散热风扇来回移动吹风散热的同时,在安装板的底侧上来回摆动,使得吹风面积更大,空气流通更快,提高了散热效果,通过支杆、转杆、撞击块、缓冲槽、楔形块的配合使用,安装板移动带动楔形块移动,楔形块向左移动与转杆接触时,第一弹簧被压缩,直转杆的顶端与楔形块的底侧脱离,在第一弹簧反弹作用下转杆带动撞击块转动,使得防尘板震动一次,防尘板上的灰尘被震下而不会堆积,避免了防尘板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该可调变压器进行吹风散热时,散热风扇来回移动吹风散热的同时,在安装板的底侧上来回摆动,使得吹风面积更大,空气流通更快,提高了散热效果,且撞击块间歇性的震动防尘板,防尘板上的灰尘被震下而不会堆积,避免了防尘板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压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图1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变压器、3安装板、4第一转动座、5转动轴、6转动槽、7 L型板、8散热风扇、9滑动槽、10滑动块、11转孔、12转轴、13L型杆、14连接杆、15通孔、16电机、17第二转动座、18齿条、19散热口、20防尘板、21支杆、22转杆、23撞击块、24缓冲槽、25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可调压变压器,包括机壳1,机壳1的底侧内壁上设有变压器2,机壳1的顶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底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座4,第一转动座4的底侧固定安装有L型板7,L型板7的底侧设有散热风扇8,安装板3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机壳1顶侧内壁上的转孔11,转孔11内转动安装有转轴12,转轴12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孔11外,转轴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L型杆13,L型杆13上活动套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顶侧开设有通孔15,L型杆13的底端贯穿通孔15,第一转动座4靠近L型杆13的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安装板3底侧上的第二转动座17,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座17靠近L型杆13的一侧上,安装板3远离转轴12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机壳1一侧内壁上的散热口19,散热口19内固定安装有防尘板20,机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散热口19上方的支杆21,支杆2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杆22,转杆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撞击块23,且撞击块23与防尘板20靠近安装板3的一侧相适配,第一转动座4远离转轴12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安装板3底侧上的缓冲槽24,缓冲槽24内活动安装有楔形块25,楔形块25的底侧延伸至缓冲槽24外,且楔形块25远离转轴12的一侧与转杆22靠近转轴12的一侧相适配,对该可调变压器2进行吹风散热时,启动电机16,带动转轴12在转孔11内持续转动,转轴12带动L型杆13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14转动,连接杆14带动第二转动座17在安装板3底侧转动的同时,推动安装板3在机壳的顶侧内壁上来回移动,滑动块10在滑动槽9内来回移动,安装板3带动L型板7和散热风扇8整体来回移动。
机壳1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9,滑动槽9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10,滑动块10的底侧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的顶侧上,第一转动座4和第二转动座17的顶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5,安装板3的底侧开设有两个转动槽6,两个转动轴5的顶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转动槽6内,第一转动座4和第二转动座1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18,且两个齿条18相互啮合,机壳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6,转轴12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电机16的输出轴上,转杆22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杆21上方的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壳1的一侧内壁上,缓冲槽24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顶端,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楔形块25的顶侧上,第二转动座17和第一转动座4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相互啮合的齿条18连接,L型杆13转动带动连接杆14和第二转动座17来回摆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座4来回摆动,第一转动座4带动L型板7和散热风扇8来回摆动,从而实现了散热风扇8来回移动吹风散热的同时,在安装板3的底侧上来回摆动,使得吹风面积更大,空气流通更快,提高了散热效果,此外,安装板3移动带动楔形块25移动,楔形块25向左移动与转杆22接触时,第一弹簧被压缩,直转杆22的顶端与楔形块25的底侧脱离,在第一弹簧反弹作用下转杆22带动撞击块23转动,使得防尘板20震动一次,防尘板20上的灰尘被震下而不会堆积,避免了防尘板20的堵塞。
工作原理:对该可调变压器2进行吹风散热时,启动电机16,带动转轴12在转孔11内持续转动,转轴12带动L型杆13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14转动,连接杆14带动第二转动座17在安装板3底侧转动的同时,推动安装板3在机壳的顶侧内壁上来回移动,滑动块10在滑动槽9内来回移动,安装板3带动L型板7和散热风扇8整体来回移动,第二转动座17和第一转动座4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相互啮合的齿条18连接,L型杆13转动带动连接杆14和第二转动座17来回摆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座4来回摆动,第一转动座4带动L型板7和散热风扇8来回摆动,从而实现了散热风扇8来回移动吹风散热的同时,在安装板3的底侧上来回摆动,使得吹风面积更大,空气流通更快,提高了散热效果,此外,安装板3移动带动楔形块25移动,楔形块25向左移动与转杆22接触时,第一弹簧被压缩,直转杆22的顶端与楔形块25的底侧脱离,在第一弹簧反弹作用下转杆22带动撞击块23转动,使得防尘板20震动一次,防尘板20上的灰尘被震下而不会堆积,避免了防尘板20的堵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9075.1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544088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H01F 27/08
专利分类号:H01F27/08
范畴分类:38B;35F;
申请人:深圳市龙威信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龙威信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桥头社区七号路7号603
发明人:胡阳
第一发明人:胡阳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龙威信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夏龙
代理机构:44394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