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经济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伦理,经济,畲族,公正,义利,道德。
生态经济伦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晴[1](2019)在《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文明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由生态文明延伸的生态经济是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的经济行为,从而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自然离不了经济伦理的指导和制约。经济伦理可以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防止出现违背生态文明的经济行为。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换的过程中经济伦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伦理。(本文来源于《环渤海经济了望》期刊2019年02期)
王拓[2](2018)在《经济伦理视角下的“生态人”人性假设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性问题是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核心,西方经济学理论范式的渐进与创新都离不开人性假设的支撑。在经济伦理演进的历史进程中,人性假设学说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文化人"等各种阶段,并积极作用于经济理论与实践。但是,生成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人性假设学说并未把人真正视做行政活动的起点与目的,而是将人静态地理解为一种构造精密的理性的、工具性仪器。这种以功利性为标准的人性假设学说不可避免地存在静态、抽象、片面的局限性,最终导致了西方管理理论陷入"管理丛林"的尴尬困局。随着新时代的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要求我国的经济伦理范式进行积极转变,为此本文试提出"生态人"人性假设学说,以便尽快使经济理论中的人性假设理论臻于完善,为我国新时代经济伦理的发展提供一种参考路径。(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8年08期)
张志丹[3](2018)在《当代经济伦理生态的出场语境:缘起、概念、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伦理生态是伦理生态中最为基础的构成部分,研究经济伦理生态是进一步推进伦理生态研究的题中之义。构建当代经济伦理生态需要四维着力:转换基本理念,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世界观;重构基本价值,从利他或利己主导型走向互利主导型的经济价值观;建构合理性的制度,实现道德理性和经济理性有机结合的经济制度观;完善实践机制,促使经济主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打造道德资本的经济责任观。聚焦经济伦理生态研究,不仅有助于深耕和拓展经济伦理学以及国际经济伦理学研究,而且有助于厚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同时有利于推进本土性与世界性统一的伦理生态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王雷松[4](2018)在《生态经济伦理公正原则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生态伦理原则解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跨学科复杂而又新颖的话题,在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的今天,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据此,运用生态伦理中的种际公正、代际公正、代内公正等公正原则讨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要注意的事情,应该说是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8年10期)
王启元[5](2017)在《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的生态意蕴之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中国古代儒家的仁民爱物、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及法家的万物和合等经济伦理思想中的生态意蕴,对当代"和合"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着力普及和合生态意识、提倡适度消费伦理、构建和合创新体制、构建和合发展模式。(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袁泽锐[6](2017)在《畲族宗教信仰视阈中的生态经济伦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畲族有着丰富的宗教信仰文化,畲族宗教信仰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但通过对其进行探析发现自然崇拜中的土(山)地崇拜、林木崇拜和动植物崇拜等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这种思想体现了畲族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它倡导人们需要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客观上发挥了重要的环保作用。挖掘畲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丽水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孟令红[7](2016)在《基于经济伦理与生态道德的普世价值观构建及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伦理诉求,是要从根本上将"动物的人"变成"精神的人",这个假设已经变成现实。能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出发,以人类社会的道德建树为标的,进行包括环境治理在内的五位一体布局,中国传统道德与中国共产党的卓越远见交集起来,将促进经济伦理与生态道德的理论发展,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全球价值的社会主义新文明。(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6年17期)
牛文浩,李玲,王娟[8](2016)在《略论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中的生态道德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以生态化表现形式及生产方式变革所形成的各种成果的总和,它超越与扬弃了现代工业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市场经济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思想,它是市场经济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反思,从整体上属于生态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于树立和培育从政治到科技的全方位的生态道德意识。(本文来源于《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牛文浩[9](2015)在《生态政绩考核问题的经济伦理语境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生态政绩考核一直以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我国现有的生态政绩评价体系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官员的业绩,其中,政府义利观的滞后是影响生态政绩考核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只有从思想上统一经济伦理认识,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运行机制和科学手段,才能不断推进生态政绩考核工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袁立嘉,唐玉凤[10](2015)在《生态经济伦理视角下的我国企业发展PEST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态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作为产业最基本单元的企业面临生态化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经济伦理是经济伦理的一部分,也是生态经济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生态经济伦理对于企业生态化转型的外部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力。本文从生态经济伦理的核心内容出发,采取PEST分析方法探讨了生态经济伦理对于我国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影响内容,意图为我国企业在生态化转型过程中的企业伦理研究和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5年11期)
生态经济伦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性问题是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核心,西方经济学理论范式的渐进与创新都离不开人性假设的支撑。在经济伦理演进的历史进程中,人性假设学说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文化人"等各种阶段,并积极作用于经济理论与实践。但是,生成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人性假设学说并未把人真正视做行政活动的起点与目的,而是将人静态地理解为一种构造精密的理性的、工具性仪器。这种以功利性为标准的人性假设学说不可避免地存在静态、抽象、片面的局限性,最终导致了西方管理理论陷入"管理丛林"的尴尬困局。随着新时代的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要求我国的经济伦理范式进行积极转变,为此本文试提出"生态人"人性假设学说,以便尽快使经济理论中的人性假设理论臻于完善,为我国新时代经济伦理的发展提供一种参考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经济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晴.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J].环渤海经济了望.2019
[2].王拓.经济伦理视角下的“生态人”人性假设探析[J].北方经贸.2018
[3].张志丹.当代经济伦理生态的出场语境:缘起、概念、进路[J].江苏社会科学.2018
[4].王雷松.生态经济伦理公正原则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8
[5].王启元.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的生态意蕴之当代价值[J].邢台学院学报.2017
[6].袁泽锐.畲族宗教信仰视阈中的生态经济伦理探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7
[7].孟令红.基于经济伦理与生态道德的普世价值观构建及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6
[8].牛文浩,李玲,王娟.略论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中的生态道德思想[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
[9].牛文浩.生态政绩考核问题的经济伦理语境新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
[10].袁立嘉,唐玉凤.生态经济伦理视角下的我国企业发展PEST分析[J].现代商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