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

葛少斌(广西宾阳县中医院广西宾阳530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带状孢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0.9%,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带状疱疹止痛疗时间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204-02

带状孢疹是由水痘(带状孢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在中医中称之为“缠腰火丹”。带状孢疹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会发生,并随着年龄段的逐渐增加,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之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痛、皮损、包疹等。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带状孢疹的治疗上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带状孢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带状孢疹治患者,所有患者均表现有典型的临床体征和特征,并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45.62±3.24)岁;病程1-8天,平均(4.23±3.09)天;皮损情况表现为腰骶部4例,胸背部10例,四肢部3例,面颈部4例。观察组21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8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46.17±4.03)岁;病程0.5-7天,平均(4.19±2.87)天;皮损情况表现为腰骶部3例,胸背部9例,四肢部5例,面颈部4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口服阿昔洛韦,每次0.4克,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治疗,每次20毫克,每日3次[2];同时给予阿昔洛韦软膏外用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于肝经郁热证患者给予龙胆泻肝汤辨证治疗,即栀子、龙胆草、生地、柴胡、木通、赤芍、车前子、全当归、泽泻各10克,生甘草6克,黄芩15克,大叶青、板蓝根各30克;对气滞血瘀证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柴胡、陈皮个6克,川芎8克,枳壳、香附、炒白芍各10克。给予肝肾阴亏患者贯煎加减治疗,麦冬、北沙参、川楝子、当归各10克,甘草5克,芍药、枸杞各12克,生地黄30克。将上述药剂加水煎服[3],每日1剂,分2次口服。两组患者均经1疗程(10天)治疗后评定疗效。

1.3免观察指标

严密监测患者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等,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和不良反应(痒、痛、红斑、烧灼、淋巴结增大等)。

1.4疗效评定

治疗后患者的皮损状况基本消退,疼痛基本小时,为治愈;治疗后皮疹获得大部分消退,局部疼痛状况改善明显,为显效;治疗后部分皮疹消退,疼痛无减轻,为进步;治疗后皮疹小部分消退或无消退,疼痛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进步。

1.5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对照(d,x-±s)

组别例数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

观察组213.31±1.653.26±0.754.01±1.37

对照组216.45±4.225.94±0.916.50±1.5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的疗效对照(n=42,%)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211622195.2

对照组211052480.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西医认为带状孢疹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低下,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热毒、瘀血阻络为标。当前临床治疗带状孢疹的方式很多,但是单一西药治疗具有局限性。治疗时间长,容易导致老年患者遗留神经痛。阿昔洛韦是抗核酸生物合成抗病毒要去,具有选择性强个、高效低毒的特点,是临床治疗带状孢疹的首选药物。但是该药的常规用量其血药病毒不能达到ID50水平,多年应用已发生对阿昔洛韦的耐药性。中医中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药方具有清胆热、祛肝湿、止痛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4]。采用中西医结石治疗,既能起到洗衣止痛、抗病毒和营养精神的作用,又能够补气通络、利湿解毒,二者结合,标本兼治,在带状孢疹的治疗中起效快、疗效稳定,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治疗后的神经痛等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本组研究中观察组21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治疗,治疗1疗程后,患者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可见其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家侯.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10(08):154-155.

[2]陈应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A].201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20(12):104-105.

[3]曹兆常.中药西药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52例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1,13(03):187-188.

[4]李学军.300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0(3):119-120.

标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