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下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的一侧外表面的滑动块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承载箱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拉动圆环,所述承载箱的内侧设置有竹炭块,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上部贯穿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侧下端设置有连接导轨,所述连接导轨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端设置有风扇电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能够提高该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的防潮性能,能够便于对散热扇叶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主设计要求
1.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下部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滑动块(3),所述凹槽(2)的内侧设置有承载箱(4),所述承载箱(4)的一侧外表面的滑动块(3)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槽(6),所述承载箱(4)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拉动圆环(20),所述承载箱(4)的内侧设置有竹炭块(5),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上部贯穿设置有散热孔(9),所述散热孔(9)的内侧下端设置有连接导轨(10),所述连接导轨(10)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块(16),所述移动块(16)的上端设置有风扇电机(17),所述风扇电机(17)的一侧的散热孔(9)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扇叶(11),所述连接导轨(10)的前端外表面与移动块(16)的前端外表面均贯穿设置有限制通孔(18),所述限制通孔(18)的内侧设置有限制销栓(19),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的散热孔(9)的后方设置有连接合页(13),所述连接合页(13)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14),所述防护框(1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的散热孔(9)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块(12)。
设计方案
1.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下部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滑动块(3),所述凹槽(2)的内侧设置有承载箱(4),所述承载箱(4)的一侧外表面的滑动块(3)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槽(6),所述承载箱(4)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拉动圆环(20),所述承载箱(4)的内侧设置有竹炭块(5),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上部贯穿设置有散热孔(9),所述散热孔(9)的内侧下端设置有连接导轨(10),所述连接导轨(10)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块(16),所述移动块(16)的上端设置有风扇电机(17),所述风扇电机(17)的一侧的散热孔(9)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扇叶(11),所述连接导轨(10)的前端外表面与移动块(16)的前端外表面均贯穿设置有限制通孔(18),所述限制通孔(18)的内侧设置有限制销栓(19),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的散热孔(9)的后方设置有连接合页(13),所述连接合页(13)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14),所述防护框(1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的散热孔(9)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的凹槽(2)的上方设置有遮挡门(7),所述遮挡门(7)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推拉把手(8),所述推拉把手(8)的后端外表面通过遮挡门(7)与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5)的一侧外表面通过防护框(14)与连接合页(1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框(1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合页(13)与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5)的孔径长度与固定块(12)的外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导轨(10)与散热孔(9)的内部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限制销栓(19)与连接导轨(1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16)、连接导轨(10)的数量为若干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叶(1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风扇电机(17)与移动块(16)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风扇电机(17)的输入端口与装置主体(1)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箱(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滑动槽(6)与滑动块(3)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槽(6)的数量为若干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涉及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能够实时检测电网电压并对此进行分析和判断,当电网电压出现电能质量问题时,该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能够产生补偿电压并对电网进行补偿,从而保证负载工作正常;现有的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便于对散热扇叶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且防潮性能较低,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下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的一侧外表面的滑动块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承载箱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拉动圆环,所述承载箱的内侧设置有竹炭块,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上部贯穿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侧下端设置有连接导轨,所述连接导轨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端设置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的一侧的散热孔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扇叶,所述连接导轨的前端外表面与移动块的前端外表面均贯穿设置有限制通孔,所述限制通孔的内侧设置有限制销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的散热孔的后方设置有连接合页,所述连接合页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的散热孔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的凹槽的上方设置有遮挡门,所述遮挡门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推拉把手,所述推拉把手的后端外表面通过遮挡门与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防护框与连接合页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框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合页与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孔径长度与固定块的外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导轨与散热孔的内部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下端外表面通过限制销栓与连接导轨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连接导轨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散热扇叶的一侧外表面通过风扇电机与移动块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风扇电机的输入端口与装置主体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箱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滑动槽与滑动块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槽的数量为若干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该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设置有承载箱,故而在天气潮湿的时候可以抓住拉动圆环将承载箱放置在凹槽的前方,随后向内推动,使其承载箱利用滑动块和滑动槽之间的滑动性能移动至凹槽的内部,让其能够通过承载箱内部的竹炭块的吸潮性能对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吸附,防止其湿气进入到该补偿装置的内部,进而实现其提高该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的防潮性能的好处,因设置有固定板,故而可以抓住固定板向外侧拉动,使其固定块和固定板能够相分离,同时带动防护框进行转动将防护框所遮挡的散热孔露出,接着将限制通孔内部的限制销栓拔出,随后拉动风扇电机,使其移动块能够在连接导轨中移动进而带动风扇电机上的散热扇叶移动达到将散热扇叶从散热孔的内部拉出的目的,使其使用者在对散热扇叶进行清洁时不会因受散热孔的阻挡而造成清洁不便的现象,从而实现其便于对散热扇叶进行清洁的好处,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的散热扇叶与连接导轨的连接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的防护框与连接合页的连接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的固定块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凹槽;3、滑动块;4、承载箱;5、竹炭块;6、滑动槽;7、遮挡门;8、推拉把手;9、散热孔;10、连接导轨;11、散热扇叶;12、固定块;13、连接合页;14、防护框;15、固定板;16、移动块;17、风扇电机;18、限制通孔;19、限制销栓;20、拉动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下部设置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滑动块3,凹槽2的内侧设置有承载箱4,承载箱4的一侧外表面的滑动块3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槽6,承载箱4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拉动圆环20,承载箱4的内侧设置有竹炭块5,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上部贯穿设置有散热孔9,散热孔9的内侧下端设置有连接导轨10,连接导轨10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块16,移动块16的上端设置有风扇电机17,风扇电机17的一侧的散热孔9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扇叶11,连接导轨10的前端外表面与移动块16的前端外表面均贯穿设置有限制通孔18,限制通孔18的内侧设置有限制销栓19,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的散热孔9的后方设置有连接合页13,连接合页13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框14,防护框1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5,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的散热孔9的前方设置有固定块12。
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的凹槽2的上方设置有遮挡门7,遮挡门7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推拉把手8,推拉把手8的后端外表面通过遮挡门7与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15的一侧外表面通过防护框14与连接合页1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防护框1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合页13与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固定板15的孔径长度与固定块12的外径长度相同;移动块1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导轨10与散热孔9的内部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移动块1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限制销栓19与连接导轨1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移动块16、连接导轨10的数量为若干组;散热扇叶1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风扇电机17与移动块16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风扇电机17的输入端口与装置主体1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风扇电机17的型号为RF-三一零;承载箱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滑动槽6与滑动块3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滑动槽6的数量为若干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在使用时,风扇电机17会带动散热扇叶11进行转动,以加速动态电压及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排放,因散热扇叶11在长时间使用时会沾染灰尘,故而使用者可以抓住固定板15向外侧拉动,使其固定块12和固定板15能够相分离,同时带动防护框14进行转动将防护框14所遮挡的散热孔9露出,接着将限制通孔18内部的限制销栓19拔出,随后拉动风扇电机17,使其移动块16能够在连接导轨10中移动进而带动风扇电机17上的散热扇叶11移动达到将散热扇叶11从散热孔9的内部拉出,随后即可使用清洁工具对散热扇叶11上所沾染的灰尘进行清洁,因防护框14是通过连接合页13和装置主体1相连接的,故而防护框14能够进行转动,如天气潮湿的时候使用者可以抓住拉动圆环20将承载箱4放置在凹槽2的前方,随后向内推动,使其承载箱4利用滑动块3和滑动槽6之间的滑动性能移动至凹槽2的内部,让其能够通过承载箱4内部的竹炭块5的吸潮性能对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吸附,防止其湿气进入到该补偿装置的内部,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7865.3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3(云南)
授权编号:CN209313270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H02B 1/56
专利分类号:H02B1/56;H02B1/28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云南安捷科能电气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云南安捷科能电气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云大西路39号新兴产业孵化区C幢3楼302号
发明人:牛林岗;孙建红;牛敏将
第一发明人:牛林岗
当前权利人:云南安捷科能电气有限公司
代理人:付石健
代理机构:53205
代理机构编号: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