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色胺类物质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良比色法,神经致幻型毒菌,活性色胺,薄层层析
活性色胺类物质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何培新,郭恒,何冬旭,张长铠[1](2006)在《改良比色法在神经致幻型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改良了神经致幻型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的比色检测方法。利用白灵菇子实体的稀醋酸提取液替代水作为空白对照,检测结果更为客观、准确;筛选到了不使用硫酸的显色剂配方,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探讨了改良的比色法在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半定量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毒菌总活性色胺类物质的半定量检测;结合薄层层析法,还可以用于特定毒素的定量检测。(本文来源于《菌物研究》期刊2006年01期)
何冬旭,何培新,张长铠[2](2006)在《神经致幻型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定性检测试纸的研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致幻型毒菌含有毒素———活性色胺类物质,包括光盖伞辛(Psilocin)、光盖伞素(Psilocybin)、Baeocystin和Norbaeocystin等。利用活性色胺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发生专一性颜色反应的原理,研制了毒素定性检测试纸,并应用薄层层析(TLC)验证了试纸的检测效果。以金针菇为对照,对9种可疑野生毒菌进行了检测。结果2种发生紫色反应,4种发生红棕色反应,对照和另外3种样品没有发生颜色反应。TLC验证结果表明,发生颜色反应的样品都显示出斑点,其中发生紫色反应的样品含有光盖伞辛;而没有发生颜色反应的样品则没有显示斑点。研制的试纸可以用于神经致幻型毒菌所含毒素的初步定性检测,不发生颜色反应的样品确定不是毒菌,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样品是毒菌的可能性较大。(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06年02期)
活性色胺类物质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神经致幻型毒菌含有毒素———活性色胺类物质,包括光盖伞辛(Psilocin)、光盖伞素(Psilocybin)、Baeocystin和Norbaeocystin等。利用活性色胺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发生专一性颜色反应的原理,研制了毒素定性检测试纸,并应用薄层层析(TLC)验证了试纸的检测效果。以金针菇为对照,对9种可疑野生毒菌进行了检测。结果2种发生紫色反应,4种发生红棕色反应,对照和另外3种样品没有发生颜色反应。TLC验证结果表明,发生颜色反应的样品都显示出斑点,其中发生紫色反应的样品含有光盖伞辛;而没有发生颜色反应的样品则没有显示斑点。研制的试纸可以用于神经致幻型毒菌所含毒素的初步定性检测,不发生颜色反应的样品确定不是毒菌,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样品是毒菌的可能性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色胺类物质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何培新,郭恒,何冬旭,张长铠.改良比色法在神经致幻型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检测中的应用[J].菌物研究.2006
[2].何冬旭,何培新,张长铠.神经致幻型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定性检测试纸的研制与应用[J].食用菌.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