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静:“感性”的妄念与蜕变——论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批判论文

胡文静:“感性”的妄念与蜕变——论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批判论文

摘要:经验论者认为,知识和确定性起源于感性的直接接受,感性可以直接、完整地把握知识和确定性。然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从经验论者的观点出发,进而以意识的辩证法批判之,感性不能越过语言和概念直接把握关于具体特殊之感官对象的知识或确定性,我们只能在具有普遍性的语言概念中把握到关于对象的确定性,对象或自我也只能在概念中被显示。感性确定性由此自我否定而蜕变为知觉等,精神逐渐丰富自身,生命也在世界中展开。

关键词: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感性确定性;概念;意识

引言

纵览整个西方哲学史,哲学家们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确定性或终极真理,而我们如何能获得确定性的知识或真理呢?是巴门尼德残诗中女神指示的真理之路,还是“牛氓”苏格拉底在街头践行的“精神助产术”?是笛卡尔普遍怀疑筛选后的“我思故我在”,还是康德将其困于现象界不让其“越雷池一步”的知性范畴?

自休谟及康德以后,黑格尔在奠定其为德国顶尖哲学家之卓越地位的首部著作《精神现象学》中,〔1〕力图超越英国经验论与欧陆唯理论的限域,在整个科学之体系中追求真理与确定性。〔2〕这是一场“探索之旅”,〔3〕黑格尔希冀它能成为其构思良久的整个科学体系之导论。他起初名之为《意识经验的科学》,后又相继改为《科学体系的第一部分》及《科学体系第一部分:精神现象学》。〔4〕

顾名思义,它是描述意识各种现象的科学,那么之后黑格尔为何将意识改为精神,何谓精神,意识与精神有何关联?黑格尔在《逻辑学》第一版前言中说得清楚:

本书讲述了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一个小女孩女扮男装,出外谋生以养活家人的故事。作者长久致力于女权和反战运动,作品真实、震撼又温暖。“请告诉世人我们的遭遇吧!别让世人忘记我们。”带着这样的使命,她一次次走进阿富汗,促成了这本书的问世。本书一经出版,立刻引起轰动,先后被翻译成25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发行。

理性在它的真理中就是精神……精神是否定物……精神是辩证的,它否定单纯的东西,建立知性所确立的区别,而它却又消解这种区别……这种精神的运动,从单纯性中给与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这个规定性给自己以自身同一性,因此,精神的运动就是概念的内在发展……我在《精神现象学》里,曾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表述意识。意识就是作为具体的而又被束缚于外在的知的精神……作为显现着的精神,它自己在途中解脱了它的直接性和外在具体性后,就变成了纯知……就是纯思维,即思维其本质的精神。它们的自身运动就是它们的精神生活,科学就是通过这种精神生活而构成的,并且科学也就是这种精神生活的陈述。〔5〕

他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也说:“这部《精神现象学》所描述的,就是科学本身或知识的形成过程。”〔6〕真理是全体,知识只有作为科学或体系才是现实的,才可以被陈述出来,而科学就是既要描述这种形成活动的发展经过和必然性,又要描述那种已经沉淀为精神的环节和产物的那些东西所呈现的形态。

水下分流河道间:位于水道两侧,水动力较弱;SP曲线接近泥岩基线、低起伏,GR曲线呈漏斗状且起伏也很微弱。

毋庸置疑,这个精神运动的形态史的起点殊为机要。黑格尔说过,对于意识运动的闭合圆圈的科学体系来说,终点是起点,起点亦是终点,那么这个起点无疑也蕴含着绝对或精神的所有形态,意义非凡。研究此书的法国哲学家让·伊波利特说过:“事实上,在该书的开始部分,黑格尔显示了意识如何从之后成为结果的等式(确定性与真理同一)和它要达到的目标开始,然后又分别克服之的活动过程。……仔细分析黑格尔辩证法第一章十分重要,它是对所有直接知识的批判。”〔7〕海德格尔也说要对这个起点特别考察:“有一点是明朗的,即《精神现象学》的第一阶段——A意识,特别是第一部分,即感性确定性——要求一种非常独特的讨论,然而这种讨论恰恰必须避免沉迷于其本身。”〔8〕

一、知识的起源:知识建基于主体与对象辩证互动的运动系统

如上所述,《精神现象学》是描述知识的形成过程,那知识源于何处?最初的知识从何而来?黑格尔一开篇便给我们一个初步答复:知识源于感性,最初的知识由感性意识直接接受而来。

认识到(knowing)什么是我们直接的、最初的对象,就是我们直接的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对于直接事物(the immediate)或存在者(what is)的知识……我们触及对象必须是直接的(immediate)、接受性的(receptive),我们不能对这自身显现的对象有任何改变,我们必须领会(apprehending of)它,而非概念化地把握(conceptualizing of)它。……它没有遗漏对象中的任何东西,让对象完整地显现在面前。〔9〕

当我们最初、直接地认识到对象时,那么在那一刹那,这个认识也就形成了一种最初的知识。这个最初的认识里包含着一种意愿和妄念,它要单纯地只接受对象(自身),不对对象作任何主观概念的掺杂与干扰,让对象自身完全显现在意识面前。此处,我们看到黑格尔承袭了经验论者诸如洛克的简单观念,和休谟的印象学说,他们都认为我们的知识即观念源于对简单观念或印象的复现、比较与结合,而那最初最基本的简单观念或印象源于我们感官接受外物刺激时对外物的直接摹写。如泰勒所言,黑格尔“这种观点显然与经验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感性意识的原初接受性优先于任何知性的(概念的)活动”。〔10〕不过,黑格尔显然不是经验论者,他是顺势利导,刻意从普通大众和经验论者的自然认知角度来分析知识起源于感性接受性,而随后再从其自身显发矛盾扬弃之,此谓辩证法也。

因为首句“认识到什么是我们直接的、最初的对象”就是表现了经验论者和普通大众一开始认识到、看到、听到一个对象的时候,只全力关注到这个对象,不经反思、自然朴素地认为对象自在地存在于外在于我们主体的客观世界里,无论我们去认识与否,对象都在那个客观世界里一直自在存在着。进而他们坚持认为我们最原初的知识就是源于主体心灵对外在于、对立于主体心灵的对象的复制或表象,然后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尽力使知识符合对象,亦即尽可能地完全复制它。那些极端的经验论者甚至叫嚣,我们要摒弃我们主体对于对象的任何扭曲与污染,让单纯的对象自身向我们显现,这样我们就能认识到最真实纯粹的对象了,我们也就获得最真实的知识。

在这里,康德的身影显然。我们脱离出感性意识,从旁观的描述者角度用知性分析来看,感性意识一开始领会或直观对象,就是如康德所云,必定落入时空直观形式的最初级整理,这便是直观中的领会,否则对象不能(借由表象)向我们我们显现,即对象根本没法存在(于我们视域内)。在这无限的(我们提供的直观)时空中,对象径直与其融合,不分彼此,无限丰富。它信誓旦旦,要直接、没有任何遗漏地将对象完整把握与呈现。

我们带着疑问,细细琢磨“认识到什么是我们直接的、最初的对象,就是我们直接的知识本身”这句话,会发现其中蕴含三层含义:(1)有对象(对象存在);(2)有认识对象的活动(认识活动存在);(3)是我们的对象(发起整个认识活动的主体存在)。也即表现了在普通自然思维直接确定一个对象之后,再转到这个直接确定意识行动的背后,我们立即发现还有当下这个正在开展的认识对象的活动,这个认识活动就是知识。而再经过一个笛卡尔式的回溯,就能逆向推出这个认识活动有一个发起者,这个发起者便是主体。所以对象是相对于主体的对象,如无主体哪来对象?更无所谓我们能脱离一切对象自身之外的干扰或中介直接去认识对象自身或物自体。因为事物自身如果要显现(存在),就必须是对于某个认识主体而言,那么它也就必须奠基于某个由主体发起的认识活动中,而这个活动必不可少地包含着相互依存的主体与对象,它是一个主体与对象辩证互动、螺旋式前进运动的整体进程或系统,而不是一个静止的我们主体对外在于我们、与我们无关的对象的单纯复制。当然,在黑格尔这里,这个主体与对象都是意识分裂自身而变现之物,这个活动系统就是意识否定分裂自身发展的活动。所以所谓事物自身或对象的“原本的样子”,其实是一种类似于“罗素悖论”或“说谎者悖论”的怪物,即你想脱离或超越当下这个认识系统去认识(或指称)只能在当下这个认识系统中才能认识的对象。这要么只是表达一种无意义的僭越和欲望(有意愿倾向,即方向),要么就是虚无。如黑格尔所言:

认识(cognition)不是光线的折射作用,而是那让我们触及真理的光线本身,如果光线被抽除,那么留给我们的只有纯粹的方向或空无。〔11〕

而后,自身包含着否定性的感性意识又要在自我和对象两个端点分别再否定与分裂,也即对自我与对象进行更丰富的规定,索求更多的内容与差异。首先,在自我与对象的逻辑关系上,在最初的感性确定性的意识来看,是先看到对象的,对象是实在的本质,无论自我在否,无论自我是否认识到它,它一直真实在那存在着,它让自我看到它,因而有了知识。没有它,就没有知识,这是感性意识所确定的本质(也即普通大众思维认知模式)。然而我们,作为意识转变过程的描述者(或者哲学家),需要进一步考察:

二、康德的身影:认知的基础模型和时空的初级规整

黑格尔在这里建立的关于认知起源的理论模型里,设定最初的直接知识起始于感性,除了给我们英国经验论关于知识起源于感性经验的印象外,康德哲学的痕迹亦隐约可见。“黑格尔在许多方面都受到康德的影响,远比我们发现的多……我们可以从他与康德的联系中获得很多重要信息。”〔12〕这不意外,如前所述,黑格尔从经验论者的认知角度切入知识之起源问题,从而展开对感性知识确定性之阐述。而康德受休谟影响颇深,他曾声称休谟将其“从教条主义的迷梦里唤醒”。〔13〕康德接受了洛克、休谟等经验论者认为知识开始于主体的感性能力受外在对象的刺激而诱发关于对象的印象与观念的理论,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开篇导言首句,他就设定知识在时间上的发生起点,不过此处和下面引文中的所谓的时间起点和先后只是指一种时间秩序关系,不是时间过程。一如康德所说,即便原因与其最初直接的结果可以而且应该同时,但还是有时间秩序的前后关系:“结果最初产生的那一瞬间,它总是与其原因的因果作用同时。因为假如原因相似前面那一瞬间停止存在,该结果就根本不会产生了。在此我们必须充分注意,我们针对的是时间秩序,而非时间过程。……在原因的原因性及其直接结果之间的时间可以是无限小的(因此,它们可以是同时的),但前者对后者的关系却仍然总是可以按时间来规定的。”〔14〕而且其实深究,在康德哲学中,主体受外物刺激而引发经验知识瞬间,感性虽然按照时间秩序在先,可是感性与知性应该是同时参与其中,所以时间兼有感性与知性性质,先验图型联结感性形式(时空)与知性诸范畴,康德自己也称“这两种属性任何一种也不能优先于另一种”,〔15〕而这也为后来胡塞尔发现范畴直观奠定基础。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怀疑的;因为如果不是通过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则由它自己引起表象,一则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连结或分开,这样把感性印象的原始素材加工成称之为经验的对象知识,那么知识能力又该由什么唤起活动呢?所以按照时间,我们没有任何知识是先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它们却并不因此就都是从经验中发源的。〔16〕

其后,他又在第一部分“先验感性论”和第二部分“先验逻辑”的开头重申:

因为对象在由时空感性直观形式的接收下,光是处在时空中没有任何限定地漂浮,或者对象本身就是时空直观带来的一片空寂感,或者更精确地说,对象与自我、认识不分,就是直观本身而已。没有概念来区分,规定,当然无论广度深度都没有极限,极限即界限,没界限,也即没有界线两侧的差异与区别。感性把握确定的这个对象,看似最丰富真实,可是当我们想要更清晰地认识它,要在它之中寻找规定性的特质时,却一无所获。因为没有概念限定(即否定,也即肯定一部分的同时必然也否定另一部分),它也丧失了辨识度,混混沌沌、恍恍惚惚。感性意识因而没有界限无所停靠,无定漂浮,懵懵懂懂,只感觉到对象纯粹地存在着,“它存在着”或“它在”。

一种知识不论以何种方式和手段与对象发生关联,它借以和对象发生直接关联的、且一切思维作为手段以之为目的的,还是直观。……借助于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且只有感性才给我们提供直观。〔17〕

料液体积流量对超滤通量的影响,主要是由体积流量的增大,料液流动状态发生变化所致。随着料液体积流量的增加,增大了流体主体湍流程度,减弱了膜面凝胶层和流动边界层厚度,使浓差极化现象减弱,超滤通量增加并趋于稳定[21]。料液体积流量对超滤压力的影响,主要是随着体积流量的增大,料液即时浓度的增大。当单位时间内流体中大分子物质含量越高,则超滤压力越大。如图4所示,当体积流量不断增加,虽然超滤通量不断增长,但随之超滤压力也不断上升。实验中,由于超滤膜的压力承受能力不高于30 psi,因此根据图4,选择20%泵速(500 mL/min)的料液体积流量,即100 mL/min。

我们的知识来自于内心的两个基本来源,其中第一个是感受表象的能力(对印象的接受性),第二个是通过这些表象来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概念的自发性);通过第一个来源,对象被给予我们,通过第二个来源,对象在与那个(作为内心的单纯规定的)表象的关系中被思维。所以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以至于概念没有以某种方式与之相应的直观、或直观没有概念,都不能产生知识。〔18〕

例如,在教学完《解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后,我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时给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开始让他们将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而对于学困生,我要求他们再复习一遍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等内容,然后给他们布置了几个比较基础的解方程题目。最终,由于学习任务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所以学生都比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康德的知识论里,首先是我们的感性受到对象的刺激,然后通过感性的直观,我们方能触及对象。而且他也如洛克、休谟一样,在感性接受外物印象与材料后,我们心灵还有联结、比较等对之进行加工的能力。“一般杂多的联结不可能通过感官进到我们里面来”,〔19〕综合与联结的功能只能来自知性,而知识正是知性概念对感性印象的综合联结〔20〕与比较而形成的判断。经验是由来自感官的质料与整理这些质料的形式这两大部分组成的。不过,他非常清楚经验中的感觉质料个别特殊、瞬息万变,并不是他可以牢固确定控制并加以分析探究的普遍必然性知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要评判那提供先天知识诸原则的纯粹理性的来源与界限,“这个批判要与那种要依照理性早已运用的原则、单从概念(哲学概念)来推进某种纯粹知识而从不调查理性达到这些知识的方式和权力的僭越相对立”。〔21〕他反对那些使用纯粹理性却没有预先批判它能力的形而上学独断派,他要通过对纯粹理性的批判和先天知识基础原理的探究,去为那些独立于经验的,甚至独立于一切感观印象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综合判断知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思辨理性的效用范围划定界限,为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乃至建基于自由意志的道德实践开辟理想家园。

与康德一样,从最初的感性意识的知识出发后,黑格尔也论证了光有感性的接受是不可能把握住个别特殊的对象以形成普遍性的知识的。不过,他的论证思路彰显了他概念辩证法的独特运动,从最初的感性确定性的具体内容中发现矛盾,否定了感性意识的确定性。他首先肯定感性确定性的内容仿佛无限丰富:

可是,果真如此吗?感性意识确定的对象果真无限丰富吗?它面对对象能说出什么更具体的东西吗?它能完整把握住眼前这个个别特殊的对象吗?

然而,这可能吗?我们如何才能认识事物?我们不是采用了来自于我们主体的诸多中介性的工具(比如视听触嗅等感官感受,乃至知性与理性)来显现对象吗?我们能够完全摒弃这些工具而把对象原本的样子显现出来吗?有所谓的对象的“原本的样子”吗?没有主体,对象还在那吗?

三、辩证法的魔力:对感性确定性无限丰富的颠倒

感性确定性的具体内容,让它直接显现为好像最丰富的知识,一种有着无限内容的知识。无论我们去追溯它在其中延展开来的时间与空间,或者从它在时空的延展中取出一块,深入分析它,我们也找不到界限。〔22〕

当感性想再进一步确定它时,更清楚地说明它时,也即想在它里面看到更多规定性并用语言表达它时,却发现它无能为力,而只能感觉到单纯的“它在”:

对于它所认识的东西,所有它能说的,仅仅是它存在着(It is),它的真理只包含着事情的存在(being)。……事情存在着,仅仅因为它存在着。对于感性知识来说,这就是它的本质,而这纯粹的存在(pure being)或者单纯的直接性(simple immediacy)构成了它的真理 (truth)。〔23〕

其实,一直到老,孔老一心里都埋着一桩心事:他还去了清莲村,向当地百姓打听一九四二年五月底他们看到了什么?一些老人七嘴八舌回忆,有的告诉孔老一,他看到一个女娃子被开了膛破了肚,肠子挂在树枝上,胸口还露着碗大的两个血口;另一个告诉孔老一,他们回村的时候,看到村口好多树上都脚上头下吊着人,也不知道是谁,都被鬼子捅死了……

我们必须了解:写作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样,作文教学与生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们不可能凭空写出文字来,而教师的教学也不可能脱离生活素材,只教给学生一座空中楼阁。新标准要求教师能够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收集大量生活素材,鼓励他们表达真实内心,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实验。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1]随着国家作出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民办二级学院应运而生。为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的办学与运行,2003年和2008年教育部又先后发文,“民办二级学院”正式更名为“独立学院”,并规定了民办本科教育的合法化和制度化。

然而,“这时”和“这里”却在现实的时空中不断流变,我当下说的“这时”眨眼间已成过去,流入记忆长河,永不能溯洄。我坐在行驶的汽车上指着窗外和同伴说“这里”,他一转身,看到的“这里”却已不是这里。“这时”和“这里”永不停息地变化着,不断否定着自身独特的意谓,又肯定着自身的普遍的含义。所以它能以普遍意谓作用,而又不固定于某一个“这时”,“这里”。

在此,随着黑格尔将感性确定的最初知识,那在感性看来最丰富与最真实的对象颠倒为最抽象与最贫乏的“它在”,我们也因此首次领略到黑格尔辩证法的神奇魔力。而这个单纯的“它在”就像《逻辑学》的开端“纯有”一样,纯有——空无、直接、无规定(质)、无思维,只是“纯粹、空的直观本身”。〔24〕它仿佛只是时空直观带给我们的无限空寂感,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四、感性的自我否定:妄念的消散与感性的蜕变

然而,在笔者看来,当感性意识发现“它有”中其实没有任何超过自身同一性,也即异于自身的他者或规定性,也即没有更进一步的丰富性时,感性意识就发现到“无”,而就在它觉悟到“无”时,其实表明它从“纯有”中生发出来一种想要更进一步确定对象的欲望的落空(这个落空有意义),而这个欲望也即分裂自身的概念的理性的冲动,感性意识不愿停留于这最直接、最单纯的“纯有”,它要出离自身、扩展自身。而当感性意识由“有”转成“无”时,就生成了第一个区分,一变为二,这个朦胧空寂的“它在”或“这一个”一下分为两个“这一个”,即一个作为感性意识中的一端——纯自我“我在”,另一个与其对立的一端——对象或他物“它在”。是呀!如笔者前文所分析的,你最初只是单单直接意识到只有这一个对象“它在”,而后由“它在”折回到意识自身,发现意识自身有个发动者——自我。这便是,由“它在”分析出“我在”。

SHEN Hong-jian, XING Peng-fei, ZHANG Yong-xin, WU Tao, ZHANG Yong-wei, KE Jun, LIU Jian-min, YANG Peng-fei,DENG Ben-qiang

由表3可知,前2个主成分可以解释整体变异的54.31%,前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整体变异的68.75%,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56%,能解释怪味胡豆香气和滋味特征的绝大部分信息。

究竟事实上,对象在感性确定性本身中是否是感性确定性要表现出来的本质……为了这个目的,我们无需反思对象真正是什么,而只要考察在感性确定性中显现出来的那个对象是什么。〔25〕

黑格尔在此处是从跟随感性意识进行描述的进程中跳出来提醒我们读者,我们考察的那个对象是在感性确定性中显现的。而当感性意识确定对象是逻辑上优先于自我的本质时,它就先来考察对象的实在性或真理性,即首先分裂(或丰富)的是对象。它直观领会到了“这个在”或“它在”,而想进一步认识“这个”时,因为“这个”是在时空中显现、延展,所以,“这个”也自然会分裂成“这时”和“这里”。

好比深夜关灯后,我的黑色电脑在一片黑暗中沉寂,我完全不知为何物,眼前唯有一片黑暗。而当我打开桌前台灯,光芒迸发那一瞬,诸多物品随目光所及次序浮现,而我看到这些物品不断浮现的过程,就是在用概念来不断区分和同一的过程。比如我若首先想辨认出电脑,这时我就需要用我成长至今习得(或者是展开、分化)的诸多概念对它的部分和整体同时进行多次否定、区分与同一。诸如我要将电脑与旁边其他物品(非电脑:桌子、书籍、台灯等等)区别开来,这里面就有否定与同一的力量,而在进一步识别电脑的时候,我又要通过否定性的力量去识别它是黑色(非白色等其他颜色)长方体(非圆形等其他形状)的坚硬(不柔软,不可入性)的塑料物。这其中都一直有否定的概念在运动,而且是细节认知(小范围否定与同一)与整体认知(大范围否定与同一)是同时进行的,我不对这台电脑的细节辨认,我亦不能将它区分且又同一化而形成一个整体物——这个电脑。

没想到,第二天放学后小雨就主动来找我。她说她喜欢上了班里一个男孩子,没想到听同学说这个男孩子也喜欢她,于是在好友的帮助下,他们把这事说开了。她知道学生不能谈恋爱,而且有很多同学都在议论他们,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窃喜,小雨的坦诚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告诉小雨,她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说明她开始长大了。我坚定地告诉她,他们只是被对方的优秀所吸引,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欣赏,这种欣赏是一种动力,是希望自己更优秀。欣赏别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要纠结,也不要有误解。小雨不住地点头。我也告诉她,这件事我不会告诉她的爷爷奶奶。

这样一种通过否定作用而存在的单纯的东西,这样一种既不是这一个、也不是那一个,而是‘非这一个’,因此,又既可以是‘这一个’也可以是‘那一个’的单纯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普遍者。因此,事实上,普遍者才是感性确定性的真理。〔26〕

因此,感性意识所确定的对象“这个”也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持续变化而不断变化,感性意识刚想抓住“这个”,“这个”早已消逝,早已不是刚刚所意谓与指向的那个直接对象。感性意识在瞬息万变的无数直接即时接收到的对象的持续流变中,找不到对象的确定性的本质,它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个”、“这时”、“这里”等普遍者或共相,或者就只是“变”了。这时,感性意识发现它最初认为可以确定把握的那直接的看似最丰富的对象顷刻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普遍者。

我们是把感性事物作为普遍者说出,我们所说的是:“这一个”,是普遍的“这一个”,或“它存在着”,是指普遍的存在本身。当我们这样说时,心中没有想象一个普遍者,但是我们说出的却是一个普遍者。换言之,我们没有真正说出我们在感性确定性中所意谓的东西。〔27〕

黑格尔在此将确定性从感性个别特殊对象中回撤到语言概念中,我们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我们意谓的那无限丰富的感性存在,而只能在语言系统里去把握那确定性,或者就是我们能够确定把握的并且能普遍交流的只有作为普遍者的语言或语言概念所描述出来的对象。这里,我们发现黑格尔从感性意识自身运动的进程中脱离出来,从后来的经验中嵌入了我们意谓的东西具有超越感性确定性的丰富性这一知识结论,即作为此刻的我们(在哲学思考的他以及阅读《精神现象学》的我)已经了解那意谓的对象其实有无限差异性或规定性,而这个差异性或规定性是由于我们已经习得和掌握了,换言之,已经通过经验(生活与学习)将其展开出来的那些概念,去呈现和描述那个意谓的对象。黑格尔在此承认我们心中不是想象着一个普遍者,亦即我们心中确实接收到无限丰富与规定性(那是在现在的我们看来)的印象。而如果只是根据感性确定性自己的运动轨迹,它应该是意识到“这个”的确定性,同时意识到“这个”的单纯性,而后那自身分裂的绝对否定性要求更多的分裂或否定。而不是依靠我现在所了解的对象的丰富性去否定当时感性确定性所意谓与追求的单纯确定性,这就不是依靠感性确定性自身的运动来否定与分裂自身了。

至此,故障点已明确:EVAP系统及相关管路。检查EVAP系统管路,当拔下炭罐到发动机舱这段管路时,流出了大量汽油。由此可见发动机熄火是由EVAP系统溢油引起的。但溢油从何而来?考虑到此车为事故车,接下来又检查了油箱,发现油箱底部有拖伤痕迹,且位置正好在汽油滤清器附近。另外,该车碳灌与汽油滤清器集成在一起,很可能是炭罐和汽油滤清器同时受到损伤。拆下汽油滤清器后发现,由于外力作用,炭罐已经严重破损,汽油直接进入了回收管路。

在拍摄辅助功能上,E-M1 II是非常用心的,除了在大多奥林巴斯相机上可以见到的艺术滤镜功能以外,还有可以实时看到长曝光效果的Live B门模式,此外还有对焦点包围模式,能够在机内进行景深堆栈操作。更厉害的是,E-M1 II还内置了自动校正透视畸变效果的功能,这个功能被称为Keystone校正,专门用于避免仰拍或者俯拍建筑时出现的线条汇聚效应。

那么我们按照感性意识自己的运动来看,它自身具有不安分的暴力,它永不停息地在超越自身界限,否定自身,最后在自身内发现它看到的只是普遍者。

感性确定性在它自身内证明普遍者是它的对象的真理,所以纯存在依然是它的本质,不过这个纯存在是非直接的,以否定性和中介活动为本质的事物,它不是我们通过‘存在’这个概念来意谓的对象。而我们意谓的(what we mean)正是,一个作为抽象者和普遍者的‘存在’(‘being’ defined as an abstraction,or as the pure universal)。〔28〕

我们真正意谓的不是我们想象的可以直接认识与确定的当下个别的感性对象,而是作为普遍者的概念,只有概念存在着。我们的知识正是由这具有否定性和中介活动的不断运动的概念组成的活动。但普遍的概念不是感性确定性本来意谓的东西,因此,感性确定性又折回到与对象对立的另一端——自我来寻求确定性。如我们之前分析,对象是在“自我与对象”这个系统中才能存在的,之所以有对象是因为有我意识到对象存在。那么现在发现对象本身没有确定性,那么能在自我中找到确定性吗?能确定“我”吗?“我”是什么呢?“我”在听,“我”在看,“我”是“我”在听和看的内容吗?“我”在听的内容,就是对象呀,它们也是在时空中变化。那么只能又退回到那个单纯的“我”了。而这个单纯的“我”却又出现在不同言说者的口中,你说“我”,我说“我”,“我”也一直变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我”指示的对象变了,而它自己的含义却没变,一直在那,继续为每个人所使用。感性意识终于发现“我”与对立的“这个”(“这里”、“这时”)同为一丘之貉也,都是抽象者与普遍者,非其原初意谓之当下无比丰富的那个(现实的、个别的)特殊者。由此感性破除自己的妄念,退回到语言中。唯有在语言中,它方能谋求有意义的确定性。

结语

至此,感性意识到原初那个感性对象的确定性与真理实属虚幻与空无,并不稳定存在,本质不在对象内,亦不在自我中,而是那无限性的精神在对象与自我乃至自然与社会中不停往返运动的整体过程。自我与对象在这个过程中被双双扬弃。感性意识放弃把握那单纯的直接的对象的执着与妄念而自我转变,从单纯的懵懂朦胧没有任何规定性的“一”分化为诸多彼此区分(特殊性)而又与自身同一(普遍性)的“多”,它要在语言中追求更真的本质。

“一”由此开启自我分化的伟大征程,一生二,二生四,乃至无穷。感性意识随即向知觉与知性转化,越来越多与自身同一具有普遍性与否定性的概念不断在意识内部涌现生发,语言之网编织的世界愈来愈繁密精细,广阔浩大。

生命〔29〕由此无限展开,最终又复归为一。

参考文献:

[1]The Blackwell Guide to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M].edited by Kenneth R.Westphal,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9:XVI.

[2]Joseph Flay.Hegel’s Quest for Certainty[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4:2.

[3]Terry Pinkard.Hegel:A Biograph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203.

[4]Terry Pinkard.Hegel’s Phenomenology:The sociality of Reas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

[5]黑格尔.逻辑学[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5.

[6]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Phenomenology Of Spirit[M].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V.Miller with analysis of the text and foreword by J.N.Findlay.Oc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15;G.W.F Hegel.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M].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Terry Pinkar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8:17.

[7]Hyppolite,Jean.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M]t,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4:81-83.

[8]Martin Heidegger.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M].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45;注:中文译本为:海德格尔.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M].英格特劳德·古兰特,编,赵卫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18:57.

[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P60、M58、贺71、先61.

[10]Charles Taylor,Hegel[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141.

[1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P50、M47、贺58、先48.

[12]Philip J.Kain,Hegel and the Other:A Study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5:21.

[13]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9.

[14][15][16][17][18][19][2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85、52、1、25、51、87、第二版序.

[20]注:康德在第一版知性概念的演绎中将“综合”分为:直观中领会的综合,想象中再现的综合,概念中认定的综合.

[2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P60、M58、贺71、先61.

[2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P60-1、M58-9、贺71-2、先61-2.

[24]黑格尔.逻辑学[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69.

[2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P61、M59、贺73、先62-3.

[26]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P62、M60、贺74、先63.

[2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P62、M60、贺74、先63.

[2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P62-3、M61、贺75、先64.

[29]此“生命”本质即为“单纯的无限性”、“世界的灵魂”,弥漫于一切事物中(“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中庸》),本身生出一切差别又扬弃一切差别之循环往复的运动。它经过知性、知觉与自我意识等阶段不断发展,扬弃“自我与对象”“现象与超感官世界”诸多差异,出离自身又最终同化所有对立差别、而无限丰富地返回自身,从“一”到“多”,又复归“一”(绝对精神),真理与确定性又如同在最初感性意识里那般同一。黑格尔真乃达到中国古代儒家宋明理学之“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如阳明“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天下无心外之物”(《传习录》),道家如庄子之“无己”、“丧我”“万物与我为一”、“道通为一”(《齐物论》),佛家之破物我两执,“物我同根,是非一气”(僧肇《不真空论》),“三谛圆融,即假即空即中”(天台宗)。这个无限性的精神运动,动亦不动,如力(倾向,欲望,关系),亦如佛家之“业”,《俱舍论释》卷十《分别业品》云:“业生世多异。释曰:若世间多种差别,皆从业生。”

The Delusion and Transition of Sensibility——On Hegel's Criticism of Sense-certainty

Hu Wenjing,Liu Jiahuan

Abstract:Empiricists believe that knowledge and certainty originate from the direct acceptance of sensibility, whichcangraspknowledgeandcertaintydirectlyandcompletely.However, in Phenomenology of Spirit,Hegel starts from the viewpoint of empiricists and then deduces it from the dialectics of consciousness that sensibility cannot grasp directly the knowledge or certainty of a particular sensory object beyond language and concepts,we can only grasp the certainty and truth about the object within the universal linguistic concepts,and the object or self can only be shown in the concepts.As a result,sense-certainty is transformed into perception from selfnegation,and the spirit gradually enriches itself,life unfolds gradually in the world.

Key words:Hegel,phenomenology of spirit,sense-certainty,concepts,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9)07-0039-09

[作者简介]胡文静,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16级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刘家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17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白 沙

标签:;  ;  ;  ;  ;  ;  ;  ;  ;  ;  ;  ;  

胡文静:“感性”的妄念与蜕变——论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批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