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力排水固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地基,土地,效果,评价,孔隙,工程。
动力排水固结论文文献综述
肖政[1](2019)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效果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工程技术,在实验室模拟其对软基加固效果的影响,随后就处理软基效果进行评价,列举出如平板荷载试验法、钻孔取样、选用固结度指标验证的评价标准以评价此类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在静动力施加的过程中都会使土体得以加固。(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30期)
文学传[2](2019)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加固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港口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一般会采用静力排水固结法和动力排水固结法进行施工。在实际施工时,静力排水固结法一般需要复杂的加压体系,而且能提高地基承载能力,避免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具有无环境污染、造价低廉、施工工期短、不均匀沉降小等优点。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值得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6期)
徐华荣,刘刚[3](2019)在《基于振动排水固结试验的软土动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振动排水固结试验,对镇江地区河漫滩沉积相软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地区软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排水固结机理进行了解释。通过振动排水固结试验,对在考虑振动荷载参数(频率、幅值、围压、波形)条件下软土的排水速率、应变速率以及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的静压固结排水方法,振动固结排水可以有效加速软土的排水速率,降低孔隙比,提高其抗剪强度,从而提高软土固结排水效果,这对镇江地区河漫滩沉积相软土地基的处理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城市勘测》期刊2019年02期)
徐文强,曹胜敏[4](2018)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加固中的效果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具有工期短、效果好、社会效益显着等特点。本文以某港口地基处理工程为基础,分析和总结了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检测数据,探讨了地基处理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此类地基处理方法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文来源于《港工技术》期刊2018年S1期)
吴加武[5](2018)在《动力排水固结法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粤东某港口工程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工程实践,依据现场监测数据及检测数据,综合分析了该新型工法的作用机理、设计原则、变形特征、孔压变化规律及加固效果等,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8年09期)
杨大勇[6](2016)在《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基处理施工中运用的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弱地基施工时使用动力排水固结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6年22期)
李彰明,王茜,赖建坤,胡新丽,张林浩[7](2016)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最佳冲击能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可有效用于处理淤泥类超软土地基,在综合考虑土层承载力特征与等效排水能力及其变化等因素基础上,对最佳冲击能加以分析确定,建立该法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理论模型,导出最佳冲击能计算公式及给出其参数确定方法;并以大型淤泥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进行实际应用。模型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结果对比表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用于超软土地基处理,且应力扩散角按现场实测取值时,被加固软土顶面上夯击产生的最大附加压力较合理值为其承载力特征值的2~3倍;该最佳冲击能模型能合理描述实际淤泥地基处理工程各过程结果及机制,表明了其适用性及合理性,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基科学设计及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与有效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6年17期)
王茜[8](2016)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效果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基加固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到要求,所建造的建筑物能否投入使用,近些年来对于软基加固效果的评价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科学客观的评价软基加固效果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为控制施工工程进度提供依据,也能较客观认识与更好掌握加固机理,还对类似的软基处理工程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因而有助于提高软基处理科学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重大实用价值。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其应用越来越广,目前关于该法软基加固效果的评价还停留在借鉴其他工法以及采用经验法的水平上,因此针对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如何正确了解与科学客观评价和控制软基的加固效果,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常用软基加固方法及效果评价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了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的研究现状及加固机理;利用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多向高能高速冲击智能控制仪进行了静动力排水固结工法下软土模型试验,通过分析对比孔压、土压及沉降等试验数据,探究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不同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将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与“插设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两种工法应用的实际工程进行对比,比较评价两种工法对软基的加固效果;为了更方便、更经济、更快捷的评价软基加固效果,还试图建立静力触探与十字板剪切试验参数关系式并开发应用计算程序。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软基处理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法及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效果的基本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2、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浅层(埋深2m)土体的工中沉降量比插板+堆载预压法大10cm,中层(埋深4m)土体的沉降量比插板+堆载预压法大5cm,深层(埋深6m及以下)土体沉降量相当,工中总沉降量前者明显大于后者,由此初步验证了相关条件下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施工下软基取得了更好加固效果。3、分析加载阶段孔压差数据可知,第一次加载,浅层(埋深2m)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孔压差比插板+堆载预压法大9.9kPa,中层(埋深4m)前者孔压差比后者大9.1kPa,可知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加载阶段施加在土体上的能量明显大于堆载预压法;而工后前者孔压又小于后者从应力表达的固结角度再次显示了前者的优势。4、通过静力触探试验知道,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施工,每遍夯击后土体的强度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3.5m深度内土体密实度大幅度提高,平均工后锥尖阻力达到工前的10倍以上,加固效果最为显着。在距淤泥表面10m左右的深度处锥尖阻力达到工前的4.0倍,说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加固深度不止10m,夯击能量还在向更深层软土传递,表明该法加固深度大,能够加固深厚软土地基。5、通过十字板剪切试验可知,夯击后原状土和重塑土的抗剪强度都大大的得到了提高。原状土工后的抗剪强度平均为工前的5.0倍;重塑土工后的抗剪强度平均为工前的3.8倍;同时软土的灵敏度明显降低了,说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确实使具有高含水量的淤泥土体密实,强度得到提高。6、建立了静力触探与十字板剪切试验参数关系式,为节省高额测试费用,特别是因场地等条件限制而难以测试某些力学量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方法。并且成功开发静力触探参数与弹性参数及强度指标理论关系分析计算程序。实现了静力触探与十字板剪切试验参数理论关系式的程序分析计算,对岩土工程测试及土性评估提供高效而简便的工具。(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6-05-01)
李正东[9](2016)在《处理软基的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水柱效应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沿海地区分布着大量含水量高、孔隙比大的软土地基,这类地基需经过加固处理才可为建筑所用,而如何有效加固该类土一直是工程界的难题,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因处理此类土经济、快捷、高效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运用。但该法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其加固机理尚有待进一步认识,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软土地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快速加固机理及设计理论研究”已有成果,试图从水柱传力加固土体角度阐述其中机理。水柱效应是指“设置排水板的软土地基,排水板空隙被软土包裹形成一条通路,渗透到此的孔隙水汇集成水柱,在高能夯击的瞬间由于水的近似不可压缩性,且极短时间内来不及向四周渗透性极低的土体反渗,水柱对四周土有挤压,同时作为载体将夯击能较均匀地传递至土体各层”。依据相似理论设计了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大尺寸模型箱装置,利用自主研发可提供高能冲击力的第二代多向高能高速电磁力冲击智能控制系统对含水量为69.9%、孔隙比为1.871的软土进行了高能冲击,以证实水柱效应存在及探究其对加固软土体所起的作用,进而分析水柱效应特点及规律。本文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冲击荷载作用下,竖向排水体周围形成的水柱使得软基土沿深度方向的附加应力与超静孔压衰减小,具有明显的水柱效应。中层以下不同深度土体夯击瞬时的孔压增量变化不大,第四遍夯击时中上与中下段增量差为5.7%、中下段与深层段差为10.7%;附加应力沿深度分布呈平缓变化,四遍夯击后中上层相对中下层土附加应力衰减量为21.36%,中下层相对深层段衰减量仅为19.38%,远小于无水柱传力时150%以上的衰减量,此时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变化为:y=19.27x-0.14。(2)水柱可传递冲击荷载,水柱传力具有沿深度方向衰减量小、深部土体与上部土体由水柱同步传力、冲击荷载越大水柱作用越明显等特点。能量增量(AP.△S)在第一遍夯击时上层土占比达到65%以上,但随着夯击能的进行能量增量向下部土聚集,第四遍夯击后中下层及深层段占比达到了70%以上。水柱传力可促使不同深度土体同步排水固结,但相对上层土先完成固结。夯击前两遍上层沉降量占该层总量的1/2-2/3,而中下层及深层不到1/3;夯击后两遍上层沉降只占该层总沉降量的1/5,中下层及深层段则大于1/2。(3)水柱传力使夯击能沿深度分布具有冲击荷载越大或排水板越密集,其沿深度方向分布越均匀的特点。同一冲击荷载作用下,排水板密度为4cm较密度为6cm其深层土的土压增长量、孔压消散量及沉降量分别高13.2%、8.5%及10.2%。(4)附加应力比计算模型试验有效加固深度对应实际工程中至少达15m深,分析了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基实例中所得监测及原位试验数据,证实模型试验中关于水柱效应结论是正确的。(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巩跃龙[10](2016)在《动力排水固结法在淤泥质黏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某高速公路深厚淤泥质黏土地基处理工程,探讨动力排水固结法对饱和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通过分析加固过程中地基土孔隙水压力和土体变形量的现场试验数据,得出设计参数选取合理的情况下动力排水固结法可较好地处理淤泥质黏土地基。(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6年02期)
动力排水固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港口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一般会采用静力排水固结法和动力排水固结法进行施工。在实际施工时,静力排水固结法一般需要复杂的加压体系,而且能提高地基承载能力,避免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具有无环境污染、造价低廉、施工工期短、不均匀沉降小等优点。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值得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力排水固结论文参考文献
[1].肖政.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效果评价研究[J].交通世界.2019
[2].文学传.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加固效果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3].徐华荣,刘刚.基于振动排水固结试验的软土动力特性研究[J].城市勘测.2019
[4].徐文强,曹胜敏.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加固中的效果探讨[J].港工技术.2018
[5].吴加武.动力排水固结法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8
[6].杨大勇.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基处理施工中运用的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
[7].李彰明,王茜,赖建坤,胡新丽,张林浩.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最佳冲击能研究及应用[J].施工技术.2016
[8].王茜.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效果评价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9].李正东.处理软基的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水柱效应模型试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10].巩跃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淤泥质黏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