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环境阈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流量,跨流域调水,环境用水,水库设计
生态环境阈值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伟,王卫标,卢晓燕[1](2010)在《跨流域调水水库生态环境用水设计及阈值分析——以浙江省钦寸水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跨流域调水水库规模设计关键点,分析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阈值范围及计算方法,并结合国外生态环境用水的一些监测方法与成果,提供了一种生态环境流量设计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原水论坛专辑》期刊2010-10-14)
周林飞,许士国,李青山,刘大庆[2](2007)在《扎龙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内涵剖析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存量(蓄水量)与通量(耗水量)两个部分。提出了基于生态水面法的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扎龙湿地长序列水面面积数据进行了频率分析,再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照分析,确定生态水面系数,得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安全阈值分为:最小、中等、理想叁个级别,分别计算全年月均最小存量、中等存量和理想存量;全年最小通量、中等通量和理想通量,并分别给出了逐月需水过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变化过程符合当地的自然水文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7年07期)
全华[3](2003)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生态环境演变趋势与阈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武陵源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景区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关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大气环境质量逐年降低 ;金鞭溪水质明显恶化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景区城镇化、工商业化速度加快等。通过实地监测并全面分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演变趋势 ,发现住宿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比其他游乐设施更为明显 ,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生态环境的关键影响因子。景区水质监测值的变化最大 ,表明水体是景区生态环境中最为脆弱的环境因子。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 ,旅游生态环境呈现出加速恶化的趋势。通过建立基于环境脆弱因子的阈值模型 ,计算得出在不超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景区最为脆弱的环境因子——景区水质标准 :总磷≤ 0 .0 2(mg/L)前提下 ,景区上游接待区旅游生态阈值是春季宾馆可使用面积容限为 2 96 5 0 m2 ,夏季为 76 4 2 5 m2 ,秋季为 1 3 6 2 5 m2 ,冬季为 83 2 5 m2。不同类型的风景区 ,生态环境脆弱因子不同 ,宾馆建筑面积容限值也不同。沿着本文思路 ,可计算出其他类型风景区阈值(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生态环境阈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内涵剖析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存量(蓄水量)与通量(耗水量)两个部分。提出了基于生态水面法的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扎龙湿地长序列水面面积数据进行了频率分析,再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照分析,确定生态水面系数,得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安全阈值分为:最小、中等、理想叁个级别,分别计算全年月均最小存量、中等存量和理想存量;全年最小通量、中等通量和理想通量,并分别给出了逐月需水过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变化过程符合当地的自然水文变化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环境阈值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国伟,王卫标,卢晓燕.跨流域调水水库生态环境用水设计及阈值分析——以浙江省钦寸水库为例[C].中国原水论坛专辑.2010
[2].周林飞,许士国,李青山,刘大庆.扎龙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的研究[J].水利学报.2007
[3].全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生态环境演变趋势与阈值分析[J].生态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