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文教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系统,互动,小学语文,平板,单元,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系统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陈菊[1](2019)在《跨单元的集成统整教学,规划学科育德的系统实施——小学语文学科德智融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语文教材的文本中寻找支撑点,运用听、说、读、写等方式,将德育和语言文字的学习紧密结合,将语文课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德育融入语文学习过程中,并成为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巩固的过程。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发展语言素养的同时,品德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9年22期)
高存霞[2](2019)在《巧用助读系统,助力主题教学——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助读系统又名"助学系统""导读系统",是最能体现教科书编者意图和课程标准要求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50%以上的教者仍旧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于部编版教材助读系统的研究和应用都是凤毛麟角。从"部编版"和"人教版"助读系统的对比中发现变化和特色,充分挖掘其的价值,并结合师生的使用现状,寻找系统而科学的使用策略,将助读系统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9年11期)
刘亚华[3](2019)在《统编小学语文练习系统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主要通过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思考题、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语文园地"等板块来体现与落实。教材的练习系统全面聚焦语文要素,将练习与识字写字、理解与交流、积累与运用、拓展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练习系统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整合,并延伸到生活实际,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者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入领会编者的编排意图,聚焦语文要素,确立整体意识,才能使用好统编教材的练习系统,达成教学目标。(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9年73期)
周欣宇,李尘,潘春艳[4](2019)在《智慧课堂系统下平板互动和诊断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教学受各种科技及信息技术的改变而改变。在"互联网+教育"的推行之下,平板互动教学作为智慧课堂的呈现方式之一进入大众视野。在智慧课堂系统下,平板互动和诊断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课前、课中与课后,课前以学情分析为核心,课中以合作互动为核心,课后以个性化辅导为核心。智慧课堂系统应用具有教学启发意义,让以学定教、创设情境、精准教学、适当减负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30期)
曹利霞[5](2019)在《基于思维导图与互动反馈系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思维导图与互动反馈系统"的优势,并在实验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与互动反馈系统"进行教学,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教育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陈秋仙[6](2019)在《助学系统辅助下的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有效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读课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精读课文相比,每单元的自读课文更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同时教材中都设有批注、阅读提示、注释等助读要素,教材批示与作业本系统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初中语文自读课的助学系统。如何更好地利用助学系统开展初中语文自读课的阅读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从助学系统的含义出发,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的现状,同时提出了一些助学系统辅助下的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有效教学研究策略。(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9年08期)
丁必超[7](2019)在《浅析畅言教学系统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多媒体新技术在教学领域中逐步得到推广与应用。硬件方面,各种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教学平板等教育设备先后进入课堂;软件方面,各种课件制作软件、教学资源库、教育云平台等也应运而生。无论先进教育设备、强大易用的软件,还是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形成一种新型多媒体教学体系,不能相互独立。特别是教学软件方面,应具有全面兼容性,能将各种主流软件资源集成化。畅言教学系统的语音特色功能、教学资源到书到课、备课和授课一体化等优势,能全面解决一些教学问题,同时也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打开思路、指明方向。(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5期)
诸定国[8](2019)在《语文教学:整体与系统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是什么,这是语文人一直想定义的问题。语文人可以选择特定的角度,对语文教学、语文教育进行探索,但倘若用一两个词对语文以及语文教育进行定义,实在是吃力不讨好之举。正如青原惟信禅师所言"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一样,我们只能说"语文就是语文",因为语文内涵太丰富了,任何限定、描述都恐失之周详。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3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更多思考的是:语文教学、语文教育应当有怎样的视野?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当进行整体性与系统性的观照。(本文来源于《初中生世界》期刊2019年24期)
陈圆园[9](2019)在《从《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设计中谈职业院校大语文教学系统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开设的并不多,语文课作为人文课程中的主干课,可以将大量人文素养知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知识穿插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文学经典作品的熏陶,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本文以《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设计为例,来介绍如何职业院校大语文建设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14期)
廖琳[10](2019)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系统识字教学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非常重要,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低年级系统识字教学的理论依据,以X市Q小学执教系统识字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堂观察、访谈和教育实验等方法深入研究其所执教班级的系统识字教学课例,分别阐述低年级系统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梳理相关研究和课堂实例的基础上,将常见汉字系统运用到识字教学中,并通过教育实验和课堂观察分析系统识字的科学性。该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汉字学等理论层面呈现系统识字教学的理论依据。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系统识字是遵循启发性、系统性、直观性教学原则的科学识字法。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系统识字法符合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符合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要求,以及学习迁移和学习兴趣等理论。从汉字学的角度来看,汉字是表意兼表音的文字,有自身的造字规律,汉字的字与字之间相互关联,是内部有序的符号系统,系统识字是符合汉字造字规律的识字方法。结合系统识字教学课例,充分考虑小学(1-2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认知水平,参考小学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结合汉字学知识设计系统识字教学案例,运用演示法、讨论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进行系统识字实践教学,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教育实验数据,得出系统识字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是科学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也发现系统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汉字学知识学习和提高系统识字教学技能等建议,以期对小学语文低年级系统识字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9-05-08)
语文教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助读系统又名"助学系统""导读系统",是最能体现教科书编者意图和课程标准要求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50%以上的教者仍旧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于部编版教材助读系统的研究和应用都是凤毛麟角。从"部编版"和"人教版"助读系统的对比中发现变化和特色,充分挖掘其的价值,并结合师生的使用现状,寻找系统而科学的使用策略,将助读系统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文教学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陈菊.跨单元的集成统整教学,规划学科育德的系统实施——小学语文学科德智融合研究[J].现代教学.2019
[2].高存霞.巧用助读系统,助力主题教学——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新课程(中).2019
[3].刘亚华.统编小学语文练习系统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J].江苏教育.2019
[4].周欣宇,李尘,潘春艳.智慧课堂系统下平板互动和诊断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9
[5].曹利霞.基于思维导图与互动反馈系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19
[6].陈秋仙.助学系统辅助下的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有效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
[7].丁必超.浅析畅言教学系统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9
[8].诸定国.语文教学:整体与系统观照[J].初中生世界.2019
[9].陈圆园.从《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设计中谈职业院校大语文教学系统建设[J].才智.2019
[10].廖琳.小学语文低年级系统识字教学实践研究[D].集美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