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烃源岩论文_田明智,刘占国,宋光永,李昌,田瀚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效烃源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盐湖,门限,渤海湾,新河,厚度,强度。

有效烃源岩论文文献综述

田明智,刘占国,宋光永,李昌,田瀚[1](2019)在《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致密油有效烃源岩识别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以来,在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新近系上干柴沟组发现了大型致密油藏。为了评价该地区烃源岩有效性,并有效支撑井位部署,通过岩心观察、全岩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沉积环境分析、测井响应特征对比等,建立了岩心资料标定下的有效烃源岩测井识别方法。不同于典型烃源岩,研究区烃源岩并不具备典型的测井响应特征,总有机碳含量与声波时差、自然伽马、电阻率、密度等测井参数相关性较差。分析发现总有机碳含量与钍铀比和自然伽马与去铀自然伽马之差相关性较好,并建立公式计算总有机碳含量,方法简单且效果较好。研究区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为0.624%~1.265%,处于成熟阶段,利于生油。对研究区24口井有效烃源岩识别后发现,从新近系上干柴沟组Ⅳ砂组到Ⅰ砂组有效烃源岩发育区由北西逐渐向南东方向迁移,且浅湖区烃源岩与滩坝在纵向上相互迭置,形成优越的源储配置。该方法对致密油藏烃源岩评价和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金强,侯庆杰,程付启,王世梁,张如才[2](2019)在《成熟探区有效烃源岩的评价方法——以辽东湾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勘探成熟区预测资源量与勘探发现不符,问题可能在于有效烃源岩(特别是深层烃源岩)及其油气生成潜力没有得到正确地评价。在辽东湾地区,首先利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手段对各凹陷中5套烃源岩进行了分层评价和油气生成模拟实验,计算得到油气生成强度;然后利用烃源岩埋藏过程中油气的生成模型、孔隙度变化模型及其油气饱和度,计算得到油气排出率,并根据烃源岩与砂岩的不同组合形式对油气排出效率进行校正,得到油气排出强度;最后将油气生成强度和排出强度与油气田储量规模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相关性确定有效烃源岩的性质、分布以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规律。结果表明,在辽东湾地区,生油强度大于25×10~4t/km~2(排油强度大于15×10~4t/km~2)的烃源岩可以形成储量规模大于500×10~4t的油田,为有效烃源岩。其中,生油强度大于200×10~4t/km~2(排油强度大于125×10~4t/km~2)的烃源岩可形成储量规模大于5 000×10~4t的油田,为优质烃源岩;而当生油强度低于25×10~4t/km~2(排油强度小于15×10~4t/km~2)时,没有规模储量的油气田,此类烃源岩为非有效烃源岩。与以往以有机碳含量的下限值分析为核心的有效烃源岩评价不同,这种利用油气生成强度和排出强度开展有效烃源岩评价的方法有利于推动中国东部成熟探区的油气精细勘探。(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兰蕾,李友川,王柯,姜雪,孙涛[3](2019)在《一组有效区分渤中凹陷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面积最大的二级构造单元,发育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沙河街组叁段和东营组叁段3套优质湖相烃源岩。准确识别东营组叁段烃源岩贡献的原油,对于渤中凹陷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烃源岩和原油芳烃馏分的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的能够鉴别沙河街组叁段和东营组叁段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C2720R/C2820R叁芳甾烷和C2820S/C2720R叁芳甾烷。东营组叁段烃源岩的判识标准为C2720R/C2820R叁芳甾烷>1.1,C2820S/C2720R叁芳甾烷≤1.2;沙河街组叁段烃源岩的判识标准为C2720R/C2820R叁芳甾烷≤1.1,C2820S/C2720R叁芳甾烷>1.2。据此,对渤中凹陷典型油田中原油的来源开展了判识,提出来自东营组叁段烃源岩的原油具有近凹成藏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顺宇,赵荣,王朋岩[4](2018)在《渤海湾盆地某凹陷有效烃源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弥补沙河街组有效烃源岩方面研究的不足,以渤海湾盆地某凹陷的沙叁段及沙四段烃源岩为例,利用24口探井的TOC、S1等地化数据并结合生、排烃史进行有效烃源岩的评价,结果发现:(1)研究区烃源岩生、排烃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和2个临界深度,未熟阶段、生油门限、生油阶段A、生油阶段B、排烃门限、排烃阶段;(2)研究区有效烃源岩类型是Ⅰ和Ⅱ1型,对应的TOC下限分别是2.8%、1.8%,对应的岩性分别是深灰色泥岩、油页岩和深灰色、灰色泥岩,同时还要满足Ro大于0.6%;(3)凹陷的生、排烃能力最强,凹陷周边仅以生烃为主,微弱排烃,斜坡微弱生烃,几乎不排烃,Ⅰ型生、排烃能力最强,Ⅱ1型生、排烃能力有限,Ⅱ2型生、排烃能力最弱。(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8年12期)

李延丽,王建功,石亚军,张平,徐丽[5](2018)在《柴达木盆地古近系盐湖相有效烃源岩测井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新生代广泛发育盐湖沉积。近年来在盆地西南部英雄岭西段的下干柴沟组上段地层首次发现了大型盐湖相自生自储油藏。为了进一步扩大勘探规模,明确自生自储油气成藏机理、有效预测资源量,通过典型井岩心观察、地球化学分析、测井响应特征对比等,建立了地化参数标定下的自然伽马-电阻率测井曲线重迭法识别烃源岩,确定了盐湖相烃源岩的岩性及测井定性、定量识别标准。(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赵荣,刘顺宇[6](2018)在《松辽盆地齐家致密油区青山口组有效烃源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致密油为例,讨论了致密油有效烃源岩评价标准。利用12口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70多口取样井的地化数据,将齐家地区青山口组烃源岩分为Ⅰ类和Ⅱ类。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残留烃和有机碳含量的关系、有机碳含量和厚度的关系,并确定有机碳含量下限、有效排烃厚度。通过生烃潜量、镜质体反射率和深度关系确定排烃门限和对应的成熟度,划分齐家地区有效烃源岩中Ⅰ类源岩有机碳含量在1.8%以上,厚度为0.9~2.8 m,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8%,Ⅱ类源岩有机碳含量在1.2%以上,厚度为0.7~1.5 m,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8%。研究结果显示:齐家致密油区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齐家—古龙凹陷的中部和南部。(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18年02期)

马中良,郑伦举,余晓露,赵中熙,李志明[7](2018)在《泥质烃源岩的有效排油门限及页岩油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地质条件约束下不同类型、不同有机碳含量未熟—低熟烃源岩的生排烃物理模拟实验,结合排烃门限理论,建立一种有效排烃门限的确定方法,确定泥质烃源岩的有效排油门限值,并对其在页岩油勘探的地质意义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烃源岩发生有效排油的最低生油量门限值为5~8 mg/g(油/岩石),且有效排油门限值受控于有机质类型、丰度和演化程度叁者之间的匹配;原始有机质含量小于1.5%的Ⅰ型烃源岩、小于2.0%的Ⅱ1型烃源岩和小于2.5%的Ⅱ2型烃源岩在整个生油阶段都达不到有效排油门限,生成的油滞留在烃源岩层系内,成为页岩油勘探的有利目标,由于其演化程度低、油品差,开采前景较差,原位加热转化开采技术可能是开发这部分页岩油资源的一种有利手段;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当前要定位于已发生过有效排油、镜质体反射率(Ro)为1.0%~1.3%的烃源岩层系,由于成熟度的提高,滞留油气中含有较多的轻质油和天然气,气油比高,流动性较好,开采前景乐观。(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都鹏燕,高岗,魏涛,赵乐义,杨军[8](2018)在《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侏罗系新河组有效烃源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侏罗系新河组有效烃源岩进行有机质下限分析,识别有效烃源岩分布范围,并分析有效烃源岩下限值与成熟度的关系。本文据烃源岩生排烃机理,通过w(TOC)与热解参数w(S1)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新河组下段有效烃源岩w(TOC)下限值,其中盐场次凹有效烃源岩w(TOC)下限值为1.0%,小湖次凹w(TOC)下限值为0.7%,梭托次凹不具备排烃条件。利用△log R法计算新河组下段的页岩w(TOC)含量,识别并统计了单井有效烃源岩厚度,参照沉积相和地层厚度确定了有效烃源岩的分布特征,新河组下段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小湖次凹中央洼槽带,累计厚度最大约600m,盐场次凹有效烃源岩累计厚度基本小于100m,梭托次凹不发育有效烃源岩。成熟度越大,有效烃源岩w(TOC)下限值越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李延丽,王建功,石亚军,张平,徐丽[9](2017)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盐湖相有效烃源岩测井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西南部英雄岭西段下干柴沟组上段首次发现了大型盐湖相自生自储油藏。为了明确该地区自生自储型油藏的油气成藏机理,并有效预测油气资源量,通过典型井岩心观察、地球化学分析、测井响应特征对比等,建立了地化参数标定下的自然伽马-电阻率测井曲线重迭法进行烃源岩识别,确定了盐湖相烃源岩的岩性及测井上定性或定量识别标准,并运用该方法对红狮凹陷烃源岩进行测井识别。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盐湖相烃源岩不同于淡水湖盆相烃源岩,盐湖相烃源岩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电性特征为高伽马、高电阻率的泥岩及灰质泥岩是有效烃源岩。利用自然伽马-电阻率重迭法识别烃源岩方法简单、效果直观、准确率高,对复杂岩性区油气资源量的快速评价及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7年06期)

马芳侠,李耀华,葛云锦,刘聃,万成祥[10](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有效烃源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致密油有效烃源岩评价问题,运用延长油田已发现致密油储量分布面积与长7段烃源岩厚度、有机碳含量(TOC)和排烃强度平面分布图的迭合关系,统计出有效烃源岩评价指标下限,进而通过分析100多口取心井的岩石热解参数和录井数据,建立长7段有效烃源岩评价图版,根据3项参数连续演化关系,识别出有效烃源岩评价参数下限区间。研究表明:长7段有效烃源岩各参数下限值为相互补偿关系而并非某一固定值。该研究对延长组致密油有效烃源岩的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7年05期)

有效烃源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气勘探成熟区预测资源量与勘探发现不符,问题可能在于有效烃源岩(特别是深层烃源岩)及其油气生成潜力没有得到正确地评价。在辽东湾地区,首先利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手段对各凹陷中5套烃源岩进行了分层评价和油气生成模拟实验,计算得到油气生成强度;然后利用烃源岩埋藏过程中油气的生成模型、孔隙度变化模型及其油气饱和度,计算得到油气排出率,并根据烃源岩与砂岩的不同组合形式对油气排出效率进行校正,得到油气排出强度;最后将油气生成强度和排出强度与油气田储量规模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相关性确定有效烃源岩的性质、分布以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规律。结果表明,在辽东湾地区,生油强度大于25×10~4t/km~2(排油强度大于15×10~4t/km~2)的烃源岩可以形成储量规模大于500×10~4t的油田,为有效烃源岩。其中,生油强度大于200×10~4t/km~2(排油强度大于125×10~4t/km~2)的烃源岩可形成储量规模大于5 000×10~4t的油田,为优质烃源岩;而当生油强度低于25×10~4t/km~2(排油强度小于15×10~4t/km~2)时,没有规模储量的油气田,此类烃源岩为非有效烃源岩。与以往以有机碳含量的下限值分析为核心的有效烃源岩评价不同,这种利用油气生成强度和排出强度开展有效烃源岩评价的方法有利于推动中国东部成熟探区的油气精细勘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效烃源岩论文参考文献

[1].田明智,刘占国,宋光永,李昌,田瀚.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致密油有效烃源岩识别与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2019

[2].金强,侯庆杰,程付启,王世梁,张如才.成熟探区有效烃源岩的评价方法——以辽东湾地区为例[J].石油学报.2019

[3].兰蕾,李友川,王柯,姜雪,孙涛.一组有效区分渤中凹陷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J].石油学报.2019

[4].刘顺宇,赵荣,王朋岩.渤海湾盆地某凹陷有效烃源岩评价[J].石油化工应用.2018

[5].李延丽,王建功,石亚军,张平,徐丽.柴达木盆地古近系盐湖相有效烃源岩测井识别[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赵荣,刘顺宇.松辽盆地齐家致密油区青山口组有效烃源岩评价[J].中国锰业.2018

[7].马中良,郑伦举,余晓露,赵中熙,李志明.泥质烃源岩的有效排油门限及页岩油地质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都鹏燕,高岗,魏涛,赵乐义,杨军.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侏罗系新河组有效烃源岩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8

[9].李延丽,王建功,石亚军,张平,徐丽.柴达木盆地西部盐湖相有效烃源岩测井识别[J].岩性油气藏.2017

[10].马芳侠,李耀华,葛云锦,刘聃,万成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有效烃源岩评价[J].特种油气藏.2017

论文知识图

车镇凹陷沙四上亚段有效烃源岩...车镇凹陷沙一段有效烃源岩分布...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今排烃强度...东营凹陷洼陷带源内滩坝油气成藏模式酒泉盆地营尔凹陷K1g3与K1g1有效烃源研究区侏罗系SQ1层序有效烃源岩...

标签:;  ;  ;  ;  ;  ;  ;  

有效烃源岩论文_田明智,刘占国,宋光永,李昌,田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