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腾
南安市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福建省南安市362300
摘要:建筑业快速发展下,质量监督工作也显得越发重要,作为建筑管理的主要内容,质量监督与技术管理工作能够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质量监督与技术管理的相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质量;技术管理
引言
如今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在城市建筑规模以及建筑数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之下,很多城市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凸显各种各样问题。为了切实保障施工整体质量就需要工作人员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同时要提高施工现场控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可以得到顺利完成。
1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证建筑物的高质量与安全性。就建筑质量保证而言,其监管工作的展开包含许多方面,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分别为建筑物主体结构质量监督以及建筑物使用性能质量监督。特别是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前相比发展的愈发完善和健全,行业竞争激烈度也越发增加,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所有的建筑行业都在不断加强企业施工建筑工程质量,以求在建筑行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一席之位。也因此,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监督需面对更高更细致的要求,以保障建筑工程的高品质高质量。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
2.1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所涉及到安全事故范围较广,国家也相继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督与管制,而目前的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体系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建筑所在地的相关管理条例等方面制度监督方案并落实到实际的施工作用中。尽管目前的管理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但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存在大量违法违规的操作行为,部分施工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都已经严格地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施工与操作,而部分违法违规操作在当前的法律层面上,仍缺少一些针对性的处罚措施,导致部分施工单位针对不完善的法律漏洞进行违规操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
2.2监督单位难以对建筑工程质量形成有效的监督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单位,仅仅是接受委托行使质量监督管理的检查权,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对于一些建筑工程中存在违规操作、质量问题等,只能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出整改要求,监督管理的威慑力不足。例如建筑单位A多次被举报施工扰民,监督管理单位要求其整改,由于处罚力度不够收效甚微。
2.3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监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工程竣工验收质量的高低。一方面,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意识薄弱,面对一些原本可以提早发现并纠正的质量问题,未能及时纠正,以至于错过最佳处理的时间,影响最终工程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施工人员技术能力存在缺漏,很少接受专业的技能知识培训,自身综合水平得到不提升,遇到问题难以解决,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技术管理措施
3.1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由于建筑行业的自身特殊性,不同建筑企业之间的规模存在较大的区别,在质量监督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建筑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上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导致整个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还有部分企业本身具备了一定规模,也制定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具体的质量实施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没有完善的反馈管理机制。建筑工程的质量关乎施工各个环节,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一定要完善对建筑工程各个项目的技术要求,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技术细节的把控。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的质量标准,制定严格详细的技术质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分配。如果在工程施工中,管理者发现了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问题,必须对其严格管理,勒令其及时整改。如果问题比较严重,也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其予以处罚,甚至上报相关管理部门。管理者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流程制定一个科学的惩罚制度,严格监督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工程项目的开展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2创新技术监管手段
提升建筑工程的监督质量是保证建筑项目安全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监督系统均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国家高度关注现代化科技技术的应用用途,在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下,监管部分的监管途径不再依靠过去传统的眼看、手摸、锤敲等检查手段,通过创新与发展,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在监管的体系中应当逐步发展为:合理地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仪器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监管。企业要加大投入推进质量监督技术系统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提升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的准确、及时、高效性能,运用信息化服务参与建筑工程的管理,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与监管质量。严格贯彻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与监督信息和重大事故的上报制度,是省建设办公厅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管辖区域内的建筑工程质量的综合水平和质量的监管进程的主要渠道。例如,通过福建省工程项目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智能信息化,严格贯彻工程项目的质量信息反馈工作,对建设工程主要材料进行报审、公示,标准、合理应用监督管理系统,实现全省的数据共享功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监管水平与管理效率。
3.3加强监督与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质量与监督人员自身素质产生了直接密切的相关性。因此,想要确实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提升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就应该加强监督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此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培训方法如下:第一,建筑工程开始前,应从工程施工质量监督要点出发,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培训,保证每一位质量监督人员都具备优秀过关的质量管理能力;第二,积极建立与完善工程核心工作班底,为该班底输入更多专业能力强的新鲜血液,为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做好相应质量控制点的书面技术交底,为其提供知识拓展与学习的平台,促使其全面素质能力的提升,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减少疏漏,保证质量。
3.4明确监督主体责任,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建设部门要检查从业人员建立信用档案、领取信用手册、信用评价等情况,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直接下达整改及处罚决定,整改未达标前,企业应该被禁止承揽工程项目。在合同履约方面,市场部门要检查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工程担保制度推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设立、农民工工资进入专用账户等情况。其他部门也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工程建设的全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5建立部门间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
自互联网开始普及后,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项目造价、现场施工管理都能依靠该技术来实现。首先,开展施工现场质量监督时,可以在施工场地安设远程监控设备,以实时监控施工作业的进度与状况,通过远程监控管理,落实每一个细节的质量监督工作;其次,定时提醒更新施工现场各种施工设备与质量检测设备,减少问题设备的使用,提升质量检测准确性;另外,各部门间可以依靠互联网实现施工数据的交流与共享,保障整体建筑工程质量。
结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特殊且大型的建筑项目,其所牵涉到的安全方面既复杂而且范围广泛,如果发生由于质量问题所产生的安全事故,影响范围深广,因此,建筑单位需要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标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云东.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J].居舍,2019(13):151.
[2]李昱.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交际,2019(07):254-255.
[3]纪安,阮丁彬,幸文宬.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解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