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会话发起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协议,网络,即时消息,接收者,病历,节点,服务平台。
会话发起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徐勇军,刁博宇,王峰,王琪[1](2015)在《RIM-MAC:一种适用于水下传感网接收者发起的多会话MAC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声通信是水下传感网的主要通信方式之一,但是它具有长延迟和低带宽的特点,这是水下传感网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协议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提高网络吞吐量,提出了一种接收者发起的多会话MAC协议(RIM-MAC)。它利用接收者发起会话,通过一次会话的4次握手完成所有邻居数据分组的传输,有效地减少握手次数。同时利用侦听到的本地信息(邻居延迟图和邻居的传输调度)避免信道冲突并发起多个会话,这解决了长传播延迟带来的信道利用率低的问题。RIM-MAC通过增强节点间并行传输的能力,在接收者和发送者两端提高时空复用率,与经典水下MAC协议比,网络吞吐量提高了至少36%。除此之外,基于自适应数据轮询策略提出了一种网络负载公平算法(FTA),它保证了网络中竞争节点间的信道访问的公平性。仿真实验表明,在长传播延迟的场景下,RIM-MAC取得了比典型的水下传感网MAC协议更好的吞吐量性能。(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高丹,郭雪清,黄正东,王光华,肖飞[2](2014)在《会话发起协议在远程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SIP为基础,设计远程医疗系统,构建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结果: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既可满足医生对患者的远程语音视频诊治需求,又可满足其随时填写或者调用患者电子病历的需求。结论:基于SIP协议的远程医疗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4年09期)
叶亮,顾训穰[3](2007)在《基于对等网架构的会话发起协议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SIP应用由于受到后台服务器的控制,会面临单点服务器故障或遭受攻击导致网络整体瘫痪的危险,网络用户通信的自由度也受到了一定限制.基于P2P架构的SIP应用,利用P2P实现用户的注册、加入、定位、查找和路由,具有通信负载平衡、系统不易瘫痪等优点.SIP向P2P架构的发展,改善了原SIP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有利于实现与传统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于亿,尚建新[4](2006)在《在下一代网络中应用“会话发起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会话发起协议”(SIP)的基本概念,并着重阐述和分析了SIP的本质特性及在下一代网络(NGN)中的适用场景,且分析了SIP在下一代网络多媒体业务集成中的核心地位及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一个SIP和相关技术结合的在NGN中开放业务集成的框架。(本文来源于《科学之友(学术版)》期刊2006年12期)
林霞[5](2004)在《基于事件通告的会话发起协议网络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提出的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来创建、修改和终结一个或多个参加者参加的会话进程。这些会话包括Internet电话、Internet多媒体会议、远程教育等。SIP利用带有会话描述的SIP邀请消息来创建会话,使参加者能够通过SIP交互进行媒体类型协商。SIP利用代理服务器帮助发送请求、进行认证与授权以及提供呼叫路由策略。SIP也提供注册功能,允许用户向代理服务器登陆当前地址。SIP独立于底层的传输协议。主要研究和探讨了会话发起协议的结构及其实现机制,具体分析了SIP协议的请求消息和应答消息,功能实体和消息体。在此基础上,对简单的SIP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新的SIP网络模型:基于事件通告的会话发起协议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事件通告机制来传送双音多频信号,通过SUBSCRIBE和NOTIFY两个消息来实现交换机对SIP终端的完全控制。这样,该模型既实现了简单的SIP模型的功能,又提供了与传统电话网络的良好互通,将传统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网络中的交换机与IP网络中的交换机功能相结合,实现了企业内部的二网合一。最后给出了此模型的部分实现,即IP 电话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实现。并对此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了其在可扩展性等方面的优点,同时也提出了其不足之处和今后改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11-01)
梅颖[6](2004)在《基于会话发起协议的存在服务器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和存在(Presence)的Internet服务在显着地增长,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该服务,但是这些即时消息服务都是基于私有技术,没有支持不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操作的技术标准,标准的缺乏阻止了不同在线系统的用户交换信息。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的开放式设计使得它非常适合于即时消息和存在,因为这个原因,一个称作“SIP for Instant Messaging and Presence Leveraging Extensions (SIMPLE)”的SIP扩展产生了,已经成为了标准化各即时消息和存在服务提供者的最主要方法。和SIP一样,SIMPLE是一个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标准。根据SIP协议的原理,以及在即时消息和存在方面对SIP的扩展的实现机理,提出了一个存在服务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健壮、安全、灵活的企业级存在服务器系统。该系统能很好地实现存在功能,它不仅仅是表明用户是否在线,而且能够描述用户间不断变化的通信方式,意愿,容量,特性和能力等。为即时消息和存在服务提供统一的标准。该系统在实现的过程中,在模型上层实现具体的存在应用时,采用了SIP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和SIMPLE PRESENCE API作为与SIMPLE实体的交互接口,它们是对SIP/SIMPLE开发的标准Java接口,实现了该系统的可移植性,只要是任何基于SIP /SIMPLE的程序都可以通过SIP API和SIP/SIMPLE协议栈交互,这样任何SIP/SIMPLE服务器,用户代理在协议栈内可通用。该系统采用了开放的体系结构,具有很好的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它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存在服务器实现存在功能的表示,也可以和其他的代理,重定向,注册等SIP服务器协同工作,构成一个SIP网络系统。同时也非常易于扩展以适应SIP本身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10-01)
赵栋伟[7](2004)在《开放的SIP》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最大的长途电话运营商MCI公司正在使用SIP,向其IP通信用户提供高级电话技术服务。这项服务使用户能够通知主叫方自己是否有空以及首选的通信方式是什么,如电子邮件、电话或即时消息。利用在线信息,用户还能够即时建立聊天会话和召开音频会议。 在全球范围(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世界》期刊2004-04-12)
沈波,张顺颐,沈苏彬[8](2001)在《会话发起协议SIP的分析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IP是 IETF的 MMUSIC工作组提出的支持多媒体会话的信令控制协议 ,用于创建、修改、终止多媒体会话或呼叫 ,在现代的多媒体通信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 ,成为 H.3 2 3协议族的有利竞争者。本文对 SIP协议功能特点及 SIP与 H.3 2 3协议的异同点作了详细的阐述(本文来源于《数据通信》期刊2001年04期)
会话发起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SIP为基础,设计远程医疗系统,构建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结果: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既可满足医生对患者的远程语音视频诊治需求,又可满足其随时填写或者调用患者电子病历的需求。结论:基于SIP协议的远程医疗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会话发起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李超,徐勇军,刁博宇,王峰,王琪.RIM-MAC:一种适用于水下传感网接收者发起的多会话MAC协议[J].通信学报.2015
[2].高丹,郭雪清,黄正东,王光华,肖飞.会话发起协议在远程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4
[3].叶亮,顾训穰.基于对等网架构的会话发起协议及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4].于亿,尚建新.在下一代网络中应用“会话发起协议”[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
[5].林霞.基于事件通告的会话发起协议网络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6].梅颖.基于会话发起协议的存在服务器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7].赵栋伟.开放的SIP[N].计算机世界.2004
[8].沈波,张顺颐,沈苏彬.会话发起协议SIP的分析和研究[J].数据通信.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