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机遇 着意创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县市民族工作特色记略(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琴[1](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徐雷[2](2018)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县委书记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因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必须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而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是推动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也是学界政界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干部成长有关理论来研究县委书记成长问题。论文主要由绪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第一,在绪言部分,首先,论述了选题的价值。本文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由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注为切入点和逻辑起点,从着眼于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需要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引出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对现有关于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对县委书记成长的有关理论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第二章至第四章沿着“干部如何成长为县委书记、干部成长为县委书记后当好县委书记过程中面临哪些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应该怎么办”的思路展开分析。具体来说,在第一章“县委书记成长理论”中,运用干部成长理论等知识,从县委书记成长概念的界定、制约县委书记成长的因素、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县委书记成长的周期等方面来进行县委书记成长的理论分析。其中,在“基本概念”上,主要对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成长与成长规律进行了界定;在“制约县委书记成长的因素”上,主要从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在“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上,主要从党的事业要求、人民群众期望、岗位职责要求、个人发展需求等四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在“县委书记成长的周期”上,主要从成长为县委书记、当好县委书记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在第二章“成长为县委书记”中,总结了干部如何成长为县委书记,得出了三点规律性认识,包括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因时因地”、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内外用力”、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深耕细作”三个方面。其中,在“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因时因地’”上,主要从顺应时代的要求、契合地域的需求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内外用力’”上,主要从强劲有力的外部推动、充分持久的个人努力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深耕细作’”上,主要从长时间的任前积累、多层级多序列的历炼、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打磨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第三章“县委书记履职过程中的风险点”中,提炼了干部在成长为县委书记后当好县委书记过程中面临哪些风险,包括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和来自县委书记个人的风险两个方面。其中,在“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上,主要从地方政治生态的“异化”、干部制度存在漏洞、亲情的“绑架”、“问题上级”的误导等四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在“来自县委书记个人的风险”上,主要从理想信念的动摇、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的缺失、群众观念的淡薄、组织观念的弱化、工作职权的错位、政绩观出现偏差、廉洁意识的丧失、生活追求的低俗等八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在第四章“推动县委书记履职的对策建议”中,主要从组织和县委书记个人两个角度提出了如何推动县委书记履职,分别为优化县委书记履职的外部环境和创造县委书记履职的个人条件。其中,在“优化县委书记履职的外部环境”上,主要从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净化地方政治生态、加强组织培养、完善干部制度等四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在“创造县委书记履职的个人条件”上,主要从基础性履职条件和拓展性履职条件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其中,在基础性履职条件上,主要从坚定的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烈的群众观念、严格的组织观念、明确工作职权、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廉洁意识、良好的生活作风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拓展性履职条件上,主要从敢于担当的魄力、突出的领导才能、扎实的基层调查、丰富的知识积累、顽强的意志决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三,在结束语部分,主要阐述了县委书记的成长条件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就使得研究县委书记成长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研究县委书记成长规律永远在路上。
贺新宇[3](2016)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我国56个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长期共存、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其经长期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尤其是多样性发展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层面,为探寻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教育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样本。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与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又对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基础上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论文试图从教育与文化两个纬度,围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的民族教育问题的综合研究,认真厘清这些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时代特色、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系统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理论体系,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理论。全文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与“教育和谐”的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充分汲取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和谐教育理论、我国古代“和合论”与当代多元一体化教育等理论的营养,比较、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借助国内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要样本,在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现状和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等各种非和谐现象及其成因,指出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文化多样性缺失、主流文化中心倾向和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文化认同迷失问题以及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客观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策略和建议。作者认为,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中观的和谐学校建设再到微观的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多个层面去整体建构。就宏观层面而言,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定、教育立法、资源配置、教师交流、监测评价、优化布局等层面,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就中观层面而言,从民族地区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基于文化理解的多元和谐的课程设计、实施到尊重差异、合作共享的课堂教学生态、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汉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拥有跨文化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和谐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再从微观层面而言,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而基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不同民族的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多元文化相应知识、拥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取舍、美人之美、和而不同之观念和消除偏见、歧视的情感、态度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价值观,获得相应的消解文化冲突的社会行为技能,从而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的普遍繁荣与和谐共处。为此,论文对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多层次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熊正贤[4](2013)在《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乌江流域为研究地域,按照“提出问题——基础理论——分析评价——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借鉴民族学、资源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热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角度分析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相关关系,从微观角度分析文化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特征以及供需均衡,从宏观角度分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木桶”理论以及“协同创新”理论。认为文化经济一定程度上存在“时尚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特征,在文化需求上存在“炫富效应”和“攀比效应”,而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木桶”现象,“倾斜木桶”和“区域协同创新”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要素瓶颈。其次,对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其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乌江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并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然后从本土市场和外部市场两个方面分析该流域文化市场的拓展问题。分析表明乌江流域文化资源丰富而密集,但缺乏文化品牌的支撑,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落后,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国民收入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文化市场以本土市场为主,外部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最后,对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该流域发展的几种模式,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分析表明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民族文化资源,劣势是交通、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发展理念落后等,发展方式上以“低端生产、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为主。基于此,该流域在模式选择上,首选是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和文化品牌开发模式,实现“倾斜木桶”效应,在条件较好的贵阳等地区可以采用综合开发模式,集聚区域内的文化经济要素,在其他地区可以选择特色项目突破和特色资源突破模式等,而重庆渝东南的区县经济体则适合采用小狗经济发展模式。此外,应从人才支撑、融资保证、科技融合、政策扶持、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弥补木桶短板,充分释放该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
蒋烨[5](2010)在《中国廊桥建筑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廊桥历史悠久,人们对廊桥的称呼颇多,在众多称谓当中,可以归纳为四类:以功能而言,称为风雨桥、风水桥;以形象而言,称为廊桥、屋桥、虹桥;以结构而言,称为鹊巢桥、蜈蚣桥;以装饰而言,称为花桥。广义的风雨桥是指桥梁桥面上具有建筑物的桥。桥上建有可以遮雨挡风的建筑物具有多种形制,可以是阁楼、亭榭,也可以是廊道,因此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楼阁桥、亭桥和廊桥。狭义的风雨桥只是侗族地区廊道上加建亭阁的桥梁称谓,本文论述的廊桥是属于广义风雨桥的范畴之内。全国范围内的廊桥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就桥的结构特性可分为木梁廊桥、石梁廊桥、木拱廊桥、石拱廊桥四大类。而木结构廊桥又可分为木平梁廊桥、木简支梁廊桥、木伸臂梁廊桥、木撑架廊桥和木拱廊桥五种。笔者统计到的700多座现存廊桥分布在我国15个省市区,除了北方少数省份有极少的廊桥外,绝大多数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湘、桂、黔三省交界地区和浙南闽北地区是最为集中的廊桥分布区。中国廊桥,经过历代的重建、重修和维修,历尽沧桑,留存至今,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展示在世人面前,那稳健而又轻盈的造型,古朴而又雅致的色彩,简练而又科学的结构,豪放而又细腻的风格,在凸显古代造桥技艺高超的同时,也折射出华夏先民的哲学思想、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廊桥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是我们的先民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巧妙地结合理性思维与浪漫情怀,将房屋的建筑艺术和桥梁的结构造型有机融合的完美产物。如今,随着现代文明步伐的疾速前行,古村落开始萧条,古道路开始冷落,但凝聚着前人辛勤汗水和聪明智慧的古老廊桥,依然是当地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与地域文化的重要表征。廊桥不仅能满足人们跨越障碍的交通需要,还能满足人们享受环境美和艺术美的需求。而以廊桥为题材演绎出方方面面的民俗风情,凝聚着同乡共俗的人们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意识,并以之为载体构成了丰富的廊桥文化。中国桥梁建筑文化,反映桥所处时代的科技与艺术水平,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而廊桥文化又是桥梁建筑文化中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研究意义和研究基础等基本问题的阐述,以及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的确定作为本文论述的前提。第二部分为本文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这三章主要是从物质性的层面论述廊桥的历史、分布和建造。第二章通过对我国古代桥梁大量文献的研究,从中国古代桥梁的起源和形态演变这一历史的纵断面上梳理出中国廊桥起源、发展与衰落的大体脉络;第三章通过对全国廊桥地理分布和人文概况的研究,以及主要分部地区的廊桥统计与分析,总结出了不同地域廊桥所具有的典型地域特征;第四章在对廊桥桥梁结构、廊屋造型、空间封闭性与使用功能等四方面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从建造技术的角度,重点对廊桥构造、贯木拱廊桥的营造流程、“编木”技术进行了翔实的论述。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这部分主要从文化与审美等非物质的层面论述了中国廊桥的特性。第五章通过相关实例论述了廊桥与风水、祭祀、风俗、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特性;第六章通过对大量廊桥实例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了中国廊桥的和谐美、意境美、技术美、功能美和艺术美五个方面的审美特征,在论述艺术美的表现时,还通过中美廊桥在造型、空间和装饰上的对比,更有力地凸显出中国廊桥独特的美学与文化价值。最后,是本文的第七章,探讨了中国廊桥今后的保护与开发发展趋势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廊桥的保护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思索,分析了乡村廊桥的保护问题,为廊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通过对上述部分的阐述,本文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六点:1.对全国范围内的廊桥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得出了有据可查的可靠廊桥数量为751座,并按省级行政区划所存廊桥数量绘制了中国廊桥分布图。2.对湖南安化廊桥进行了系统的实地考察整理,确认安化现存廊桥20座,按桥型、桥长、桥宽等11项指标制订了“安化廊桥一览表”,根据每座廊桥的大体位置绘制了“安化廊桥分布图”,并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还对邻近的新化县部分廊桥也进行了考察分析。3.除介绍了现有的以桥结构特点来进行廊桥的分类方法外,首次提出了按照廊屋造型、空间封闭特性和使用功能来进行廊桥分类的方法。4.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廊桥和谐美、意境美、功能美、技术美和艺术美等五方面的审美特征,并重点论述了廊桥艺术美的表现。5.为了更好地阐述了中国廊桥独特艺术美,首次以美国廊桥作为参照对象,对中美廊桥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并在廊桥结构造型、建筑空间和装饰上的对比中还对造成中美廊桥建筑差异的根源进行了探寻。6.运用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之“场所”理论论述了廊桥的功能美,拓展了廊桥的功能美的内涵。
王晓平[6](2010)在《陕南民间音乐区域文化特质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民间音乐边缘生存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本文以汉族地区极富特色的陕南地区民间音乐为研究个案,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果,集中讨论了该地区民间音乐与文化区域、文化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区域文化形成。陕南民间音乐是该地特有的生活方式,是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再现。陕南民间音乐文化生成,既是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历史传统作用的结果,更是地区间人类文化相互交流的历史必然。区域音乐是中国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阶段,各种试图从新角度解释中国传统音乐的努力,都不应该过分追求宏大叙事风格的、表面上的系统化,而是要尽量通过区域的、个案的、具体的音乐事象研究表达出对中国音乐整体的理解和认识。
麻三山[7](2010)在《隐藏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 ——湘西苗族巴代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苗族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包括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内涵丰富,是人类智慧的凝聚,体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不仅是苗族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伟大财富。然而,一些文化因内涵深奥而不为人所知,巴代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巴代”是苗族的祭师,也就是外部族群通常所说的“巫师”。由于远古时期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自然、人和社会的认识有局限性,反映在巴代文化上,不免带有难以理喻的色彩。然而,巴代文化有其独特内涵和深层含义,有待人们去发掘,去揭示。古往今来,被外部族群描绘为“巫”的“巴代”,在苗乡不仅没有被当成“巫”而遭受鄙视,反而享有极高声望。在苗乡的现实生活中,经常闪现“巴代”的影子。无论是个人生老病死等关键时刻,还是重大民族活动的盛大场合,“巴代”都彰显出其深刻影响。巴代文化通过无数代人“口传心授”,严密传承,亘古不变,自成体系,源远流长。苗族历史悠久,但无文字,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语境里,巴代文化成为连接苗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纽带,成为苗族几千年历史发展的一个亮点,成为解开苗族历史发展之谜的关键密码。象征理论认为,象征是表达意义的一种方式,具有“超越性”、隐喻性、深层性,其所承载的意义远远超过载体本身。非物质文化具有多样性,被不同地区和人群赋予特殊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在我国,很多民族,特别是无文字少数民族,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从非常规的角度进行考虑。巴代的特殊威望、技能、传承特点等种种迹象表明,巴代文化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其载体本身,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涵义。背景变换,文化意义也随之变化。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巴代文化所催生的意义、蕴含价值、潜力及如何推动发展等,很少为人们所关注,亟待人们去探究。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以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语言学、宗教人类学、哲学、遗产保护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西方符号象征理论、阐释理论为重要手段,通过文献法、实地调查法等,对巴代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系统深刻地阐释出巴代文化的真正内涵。本文认为,巴代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需要重新审视;巴代文化本身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包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其文化资本储量丰厚,是无形的文化资源宝库,其价值不可估量,保护意义重大。巴代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追求安乐和谐,实质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激励。巴代文化能在过去发挥巨大作用,势必也能在现代和未来发挥潜能;发展就是最好的保护,提高其活力,发掘其潜能,使其融入现代、服务和谐,才是长久之计。第一部分包括导言、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介绍巴代文化的状况。其中导言概述了选题的原因和意义;第一章介绍相关背景、巴代文化的内涵和两大体系;第二章、第三章则分别介绍两大体系——“巴代雄”和“巴代札”的具体仪式和相关情况。第二部分为第四章,着重分析巴代文化的特点,其传承、源流等。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其核心是对巴代系统各个层次进行详尽的阐释,如法器阐释、坛的阐释、祭祀对象阐释、活动阐释等。第四部分为第六章,从更广阔的语境、从整体上对巴代的深层精神内涵进行阐释。第五部分包括第七章、第八章,反思濒危状况,探究巴代文化在现代背景中催生的新意义,发掘其潜能,寻求其服务现代的途径。笔者期望通过“巴代”研究引起人们对不同地区或人群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关注,通过对其特殊性、差异性的探讨,发掘传统文化的发展潜能,深化人们对文化深层内涵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人类特定族群的精神财富,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刘兴禄[8](2010)在《愿傩回归——当代湘西用坪瓦乡人还傩愿重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对象是湘西用坪瓦乡人民间还傩愿。用坪民间还傩愿是指为事前许愿或事后还愿而举行的傩仪,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曾发生过断裂,但改革开放后又获得重建。民间还傩愿是湘西瓦乡人的标志性民俗文化之一,目前,仍以活态形式存在于用坪,并且,与本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对湘西用坪瓦乡人民间还傩愿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由“遗留物”研究回归到日常生活研究的学术理念与追求。湘西瓦乡人是一个在民族识别中存在广泛争议的族群,也是置身于苗族、汉族、土家族等民族间的边缘族群,具有与贵州的“穿青人”(汉族)、湖南的“梧州瑶人”(汉族)等相似的境况。通过对瓦乡人民间还傩愿重建的研究,可以为那些具备相似经历的边缘族群文化研究提供参考个案。本文试图突破本体研究的局限,将民间还傩愿置于民众日常社会生活之中,置于其动态的过程之中,综合运用民俗学和人类学、社会学等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同时,“用‘如何’代替‘为什么’。”“把‘人’纳入审视的视野当中”。力图在研究方法上为傩文化研究乃至民俗研究提供启示。本文主要采用田野作业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田野作业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在田野中,注意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深入民众日常生活之中参与观察,并予以“深描”。本论文包括三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框架等,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的傩文化研究现状时,进一步阐述了选题意义。此外,还就本文的资料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一章描述了用坪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指出用坪是一个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山区,又是一个边缘族群——瓦乡人聚居区,存在着深厚的巫鬼神等民间信仰,而禁忌则强化着此一民间信仰。通过用坪生计方式变迁的描述,展示现代社会变迁对乡村的影响。所有这些背景对民间还傩愿的重建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它构成了用坪民间还傩愿重建的语境。第二章通过对用坪民间存在的与还傩愿相关的历史记忆的描述,指出用坪民间还傩愿得以重建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本地人留存有关于还傩愿的记忆,进而阐述文化记忆,尤其是传承人的记忆与民间还傩愿重建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三章具体追述了用坪民间还傩愿的重建历程,展示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动因。通过用坪傩班由乡村到城市再返回乡村的探寻之旅的描述,对民间还傩愿的生存土壤予以探讨,指出民间主导的优势及其原因。通过对民间还傩愿重构中出现的冲突与调适的描述,揭示还傩愿内在机制的调适功能。通过传承人参与寺院重建、购置所需道具法器、带头举办用坪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民间还傩愿等一系列具体行为,说明传承人及其主观能动性对重建工作起作关键和主导作用。通过本章描述,笔者意欲指出:民间还傩愿得以重构实际上是一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民间还傩愿有其特定生存空间和传承规律。第四章通过对用坪蔡家一次民间自发自主的还傩愿仪式过程的描述,客观真实的呈现还傩愿的展演实况,实践了“深描”方法,为民间还傩愿重建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可复制的个案。对传承人在还傩愿表演中的创新与对“他者”文化的选择性借用的描述,一方面说明了民间还傩愿变迁的事实;另一方面,又一次凸现出传承人在民间还傩愿重建与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仪式表演中神圣与世俗交融并存现象的描述,指出神圣和世俗都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民俗主体参与重建的内在动因。第五章指出当下用坪民间还傩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传承问题,并展示出传承问题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而分析了传承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传承机制的制约;文化记忆的逐步缺失;各方需求的变化;意识形态结构的变迁等。从而再一次说明:民间还傩愿的重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民间还傩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传承路径。结语部分集中阐明了本研究的观点和笔者的思考,即五个观点和两点思考:文化记忆的留存是民间还傩愿重建与传承的关键要素之一;传承人及其主观能动性在民间还傩愿重建过程中起着关键和主导作用;民间还傩愿的重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民间还傩愿有其与社会文化变迁相适应的内在运行规律;还傩愿是神圣与世俗交融的仪式活动;对民俗事象创新的思考;对保护传承人与传承机制的思考。
祁进玉[9](2006)在《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 ——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认同”(identity)一词在当今,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从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认同、90年代的族群认同,现在人们谈论更多的是群体身份和文化认同。从某一个词的频繁使用,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前各种场合下社会的关注度和关注领域。本论文结合三个土族社区的个案,进行地域认同、族群认同、公民身份与民族国家建构以及文化认同等的考察。为论文的规范起见,本论文主要利用人类学相关理论并结合多学科(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语言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的视角进行表述与分析。论文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为主,结合使用社会学、心理分析以及历史文献溯源与神话考察等方法。 在对“族群”(ethnic group)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论文通过对西北甘、青地区几个土族聚居农村(互助、民和、同仁等地)和两个城市(西宁、北京)土族散杂居社区的历时近一年的实地调查研究,通过个案访谈和调查问卷,配合主位和客位的观察研究并结合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对比,进行地域、民族、国家等角度的群体认同意识探讨。笔者以为认同意识在现代的意义歧变,有着全球化影响的背景,进而造成人们(个体和群体)的一种身份认同的混乱、暖昧和模糊化。个体或群体的角色和身份随情景的变化而不断转换,在自我调整和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认同意识往往会发生选择性改变。现实中,土族社区因其分布格局的文化多样性、地区差异性等特点,以及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迁移的趋势,使得散杂居土族社区与聚居土族社区的族
楚珩[10](2001)在《把握机遇 着意创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县市民族工作特色记略》文中指出
二、把握机遇 着意创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县市民族工作特色记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握机遇 着意创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县市民族工作特色记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
(2)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的价值 |
(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
(二)县委书记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 |
(三)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要求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 |
(四)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是推动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支撑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的视角与观点 |
(二)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县委书记成长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一)新时期 |
(二)县委书记的成长与成长规律 |
二、制约县委书记成长的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二)个人因素 |
三、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 |
(一)党的事业要求 |
(二)人民群众期望 |
(三)岗位职责要求 |
(四)个人发展需求 |
四、县委书记成长的周期 |
(一)成长为县委书记 |
(二)当好县委书记 |
第二章 成长为县委书记 |
一、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因时因地” |
(一)顺应时代的要求 |
(二)契合地域的需求 |
二、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内外用力” |
(一)强劲有力的外部推动 |
(二)充分持久的个人努力 |
三、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深耕细作” |
(一)长时间的任前积累 |
(二)多层级、多序列的历炼 |
(三)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打磨 |
第三章 县委书记履职过程中的风险点 |
一、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 |
(一)地方政治生态的“异化” |
(二)干部制度存在漏洞 |
(三)亲情的“绑架” |
(四)“问题上级”的误导 |
二、来自县委书记个人的风险 |
(一)理想信念的动摇 |
(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的缺失 |
(三)群众观念的淡薄 |
(四)组织观念的弱化 |
(五)工作职权的错位 |
(六)政绩观出现偏差 |
(七)廉洁意识的丧失 |
(八)生活追求的低俗 |
第四章 推动县委书记履职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县委书记履职的外部环境 |
(一)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
(二)净化地方政治生态 |
(三)加强组织培养 |
(四)完善干部制度 |
二、创造县委书记履职的个人条件 |
(一)基础性履职条件——守住履职底线 |
1.坚定的理想信念 |
2.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3.强烈的群众观念 |
4.严格的组织观念 |
5.明确工作职权 |
6.正确的政绩观 |
7.牢固的廉洁意识 |
8.良好的生活作风 |
(二)拓展性履职条件——实现履职更好效果 |
1.敢于担当的魄力 |
2.突出的领导才能 |
3.扎实的基层调查 |
4.丰富的知识积累 |
5.顽强的意志决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
(一)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发展的现实背景 |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 |
(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民族教育失谐发展的现实矛盾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文献的总体分布 |
(二)国内相关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三)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四、主要概念及其关系界定 |
(一)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 |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 |
(三)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目标 |
第一部分 现实考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
(二)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概析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宏观现实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成因分析 |
(四)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负面效应 |
三、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一)宏观课程设计中多元民族文化的相对缺失 |
(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以教科书为代表—教学内容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四)民族语言在教学中运用的问题及分析 |
四、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
(一)凉山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的理念与技能问题 |
(三)民族地区缺乏民汉双语教师问题 |
(四)民族地区代课教师的现状与分析 |
五、学业失败与认同迷失:民族儿童和谐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 |
(二)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六、反学校文化:民族地区和谐学校构建中的不和谐音 |
(一)“反学校文化”的涵义与类型 |
(二)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成因分析 |
(三)反学校文化对民族儿童和谐发展的影响 |
(四)研究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教育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依据: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到国际比较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二)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到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
(四)从和合论到和谐教育思想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文化与教育层面的解读 |
(二)我国现行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法律和法规 |
(三)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三、国外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实践与比较分析 |
(一)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冲突与融合:法国的多元文化和谐之旅及其现实困境 |
(三)变革与发展中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和谐教育 |
(四)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 |
(五)印度的多层次种族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六)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政策、实践之比较分析 |
第三部分 均衡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和谐的宏观构建 |
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
(一)公平、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 |
(二)教育公平的历史与现实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教育公平的现实追求 |
二、均衡发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环境建构 |
(一)教育公平与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
(二)均衡发展是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与和谐的宏观前提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三、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路径解析 |
(一)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政策建构 |
(二)着眼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推动民族教育立法 |
(三)促进教师良性流动,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区域内师资配置失衡问题 |
(四)构建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和谐共享 |
(五)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搭建民族地区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重要平台 |
第四部分 和而不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和谐建构 |
一、和谐取向的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 |
(一)学校教育与学校文化 |
(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特征分析 |
(三)于多元中求和谐: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与民汉双语教学 |
(一)语言文字与文化传承 |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现象概析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少数民族和谐双语教学 |
(四)双语教学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
(五)提高民汉双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和谐课程建构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民族学校课程文化与民族儿童和谐发展 |
(三)民族学校多元和谐课程的建构策略 |
四、课堂教学中的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 |
(一)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
(二)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建构策略 |
五、引领和谐: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
(二)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的专业化标准 |
(三)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跨文化教师培养策略 |
第五部分 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之鹄的 |
一、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
(一)文化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
(二)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道德教育 |
(三)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
(四)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和谐人格养成(个性发展) |
(五)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 |
二、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 |
(一)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同质性 |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实 |
(四)从民族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学生多层次文化认同的建构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念 |
(一)多元一体 |
(二)辩证扬弃 |
(三)美人之美 |
(四)和而不同 |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个体层面) |
(一)认知(知识)目标 |
(二)技能目标 |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
(四)价值观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
(4)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产业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及扞卫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 |
1.1.2 文化产业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促进产业升级的需要 |
1.1.3 文化产业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与实现跨越式发展难得的契机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
2.1 文化、民族文化的涵义及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与类型 |
2.1.1 文化的涵义 |
2.1.2 民族文化的涵义 |
2.1.3 民族文化资源的涵义 |
2.1.4 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 |
2.1.5 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与价值 |
2.2 文化产业 |
2.2.1 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
2.2.1.1 文化产业的概念 |
2.2.1.2 文化产业的分类 |
第三章 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研究 |
3.1 国外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
3.1.1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产业理论 |
3.1.2 英国文化学派的文化产业基础理论 |
3.1.3 文化产业应用理论 |
3.2 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
3.3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第四章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理论探讨 |
4.1 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4.1.1 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其产业化可行性 |
4.1.2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效益与维度 |
4.1.3 文化产业发展对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反哺作用 |
4.1.3.1 提供保护资金 |
4.1.3.2 增强保护意识 |
4.1.3.3 拓宽保护渠道 |
4.2 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层面的分析 |
4.2.1 文化产品的供给特征 |
4.2.2 文化产品的供给函数 |
4.2.3 文化产品的消费特征 |
4.2.4 文化产品的需求函数 |
4.2.5 文化市场的供需均衡及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供需的影响 |
4.2.5.1 文化产品的供需均衡 |
4.2.5.2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供需的影响 |
4.3 文化产业发展:宏观层面的分析 |
4.3.1 文化产业发展的木桶理论 |
4.3.2 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理论 |
4.3.2.1 耗散结构理论 |
4.3.2.2 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分析 |
第五章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
5.1 乌江流域的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 |
5.1.1 乌江流域物质文化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 |
5.1.1.1 乌江流域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物质文化资源 |
5.1.1.2 乌江流域省级以上风景名胜文化资源 |
5.1.1.3 乌江流域重要历史遗址遗迹文化资源 |
5.1.2 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 |
5.1.2.1 乌江流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 |
5.1.2.2 乌江流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 |
5.2 乌江流域显性文化资源、灰色文化资源和隐性文化资源的分类 |
第六章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概况、发展动力及市场分析 |
6.1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6.1.1 经济发展概况 |
6.1.2 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6.1.3 主要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
6.1.3.1 毕节地区 |
6.1.3.2 安顺地区 |
6.1.3.3 六盘水地区 |
6.1.3.4 贵阳地区 |
6.1.3.5 遵义地区 |
6.1.3.6 黔东南地区 |
6.1.3.7 铜仁地区 |
6.1.3.8 渝东南地区 |
6.2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分析 |
6.2.1 动力一:国民收入的增长 |
6.2.1.1 协整分析 |
6.2.1.2 格兰杰因果分析 |
6.2.2 动力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
6.2.2.1 乌江流域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 |
6.2.2.2 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
6.3 乌江流域文化市场分析 |
6.3.1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本土市场发展历程 |
6.3.2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市场的预测与拓展 |
第七章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1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硬伤” |
7.1.1 交通条件落后 |
7.1.2 融资渠道不畅 |
7.1.3 人力资源匮乏 |
7.2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软伤” |
7.2.1 文化品牌缺失 |
7.2.2 发展理念滞后 |
7.2.3 发展方式欠佳 |
7.2.3.1 重自然资源的开发,轻文化元素的挖掘 |
7.2.3.2 重文化产品的生产,轻文化产业的培育 |
7.2.3.3 重文化产品的数量,轻文化产品的质量 |
7.2.3.4 重短期的经济利益,轻持续的发展能力 |
7.2.3.5 重区域利益的竞争,轻跨区域资源整合 |
第八章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
8.1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8.1.1 从政府干预视角进行划分 |
8.1.1.1 政府主导型模式 |
8.1.1.2 市场主导型模式 |
8.1.2 从资源密集程度进行划分 |
8.1.2.1 科技主导型模式 |
8.1.2.2 资本主导型模式 |
8.1.2.3 资源主导型模式 |
8.2 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8.2.1 上海:创意主导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8.2.2 北京:综合开发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8.2.3 深圳:创意+媒体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8.2.4 浙江:民营崛起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8.2.5 湖南:品牌建设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8.2.6 云南:民族特色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8.3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
8.3.1 以乌江流域地区为整体的“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
8.3.2 以乌江流域地区为整体的“文化品牌开发模式” |
8.3.3 以贵阳、遵义为代表的“综合推进开发模式” |
8.3.4 以毕节、安顺为代表的“特色资源开发模式” |
8.3.5 以铜仁、黔东南为代表的“项目突破开发模式” |
8.3.6 以渝东南为代表的“小狗经济开发模式” |
第九章 对策建议 |
9.1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建设 |
9.1.1 人才培养注重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结合 |
9.1.2 人才选用注重领军人物与普适人才相结合 |
9.1.3 人才引进注重刚性和柔性的结合 |
9.1.4 人才激励注重精神与物质的结合 |
9.2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与现代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 |
9.2.2 加强新兴文化产业的技术渗透 |
9.2.3 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科技融合 |
9.3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保障 |
9.3.1 质量与数量:政府对文化产业投资力度的加强 |
9.3.2 门槛与创新:银行加强对文化产业融资的倾斜 |
9.3.3 引导与鼓励:直接融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 |
9.3.4 自生与自立:企业自身对文化产业资金的积累 |
9.3.5 助推与提升:中介机构对文化资本转化的推动 |
9.4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
9.4.1 加快落实国家支持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 |
9.4.2 积极制定有助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政策 |
9.5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
9.5.1 促进文化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
9.5.2 促进文化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
9.5.3 促进文化产品由劣质庸俗向优质高档转变 |
9.5.4 促进文化产业由急功近利向持续发展转变 |
9.5.5 促进文化产业由区域竞争向区域竞合转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廊桥建筑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相关学科的研究概述 |
1.2.2 建筑学领域内的研究 |
1.2.3 社会学领域内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廊桥发展史 |
2.1 桥与廊桥的概念 |
2.1.1 "桥"的概念 |
2.1.2 "廊桥"的概念 |
2.2 古代桥梁溯源 |
2.2.1 人类造桥历史 |
2.2.2 古代木桥发展历史 |
2.3 廊桥发展史 |
2.3.1 前期(远古时期) |
2.3.2 萌芽期(西周、春秋) |
2.3.3 发展期(战国、秦、汉) |
2.3.4 繁荣期(隋、唐、宋) |
2.3.5 鼎盛期(元、明、清) |
2.3.6 衰落期(清末以后)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廊桥的分布 |
3.1 中国廊桥分布的地理概况 |
3.2 中国廊桥分布的人文概况 |
3.3 中国廊桥的主要分布地区 |
3.4 陕甘地区廊桥的分布和特点 |
3.4.1 陕西地区的典型廊桥 |
3.4.2 甘肃地区的典型廊桥 |
3.5 皖赣地区廊桥的分布和特点 |
3.5.1 安徽地区的典型廊桥 |
3.5.2 江西地区的典型廊桥 |
3.6 闽浙地区廊桥的分布和特点 |
3.6.1 浙江地区的典型廊桥 |
3.6.2 福建地区的典型廊桥 |
3.7 湘中鄂南地区廊桥的分布和特点 |
3.7.1 湘中地区的典型廊桥 |
3.7.2 鄂北地区的典型廊桥 |
3.8 湘桂黔侗族地区的廊桥 |
3.8.1 湖南侗族地区的典型廊桥 |
3.8.2 广西侗族地区的典型廊桥 |
3.8.3 贵州侗族地区的典型廊桥 |
3.9 川滇地区的廊桥分布和特点 |
3.9.1 四川、重庆地区的典型廊桥 |
3.9.2 云南地区的典型廊桥 |
3.10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廊桥建造技术 |
4.1 廊桥的分类 |
4.1.1 按桥梁结构分类 |
4.1.2 按廊屋造型分类 |
4.1.3 按建筑空间形式分类 |
4.1.4 按桥梁使用功能分类 |
4.2 木梁廊桥的构造系统 |
4.2.1 桥墩系统 |
4.2.2 桥跨系统 |
4.2.3 桥面系统 |
4.2.4 屋顶系统 |
4.3 木拱廊桥的建造技术 |
4.3.1 贯木拱桥的营造流程 |
4.3.2 贯木拱廊桥的"编木"技术 |
4.3.3 贯木拱廊桥的实例构造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廊桥文化 |
5.1 廊桥与风水 |
5.1.1 廊桥的选址 |
5.1.2 聚气 |
5.1.3 理水 |
5.1.4 点穴 |
5.1.5 祈福 |
5.1.6 自然的去魅 |
5.2 廊桥与祭祀 |
5.2.1 廊桥里的神 |
5.2.2 廊桥里的素朴信仰 |
5.2.3 廊桥里的祭祀 |
5.3 廊桥与民俗 |
5.3.1 造桥风俗 |
5.3.2 地方民俗 |
5.4 廊桥与文学 |
5.4.1 廊桥与楹联 |
5.4.2 廊桥与诗词 |
5.4.3 廊桥与民间故事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廊桥审美 |
6.1 廊桥和谐美 |
6.1.1 "天人合一"思想解析 |
6.1.2 廊桥和谐美的表现 |
6.2 廊桥意境美 |
6.2.1 "意境"的内涵 |
6.2.2 廊桥意境美的表现 |
6.3 廊桥技术美 |
6.3.1 技术美的内涵 |
6.3.2 廊桥技术美的表现 |
6.4 廊桥功能美 |
6.4.1 功能美的内涵 |
6.4.2 桥与廊的功能美的表现 |
6.4.3 建构场所——廊桥功能美的综合体现 |
6.5 廊桥艺术美 |
6.5.1 廊桥造型美 |
6.5.2 廊桥的空间美 |
6.5.3 廊桥的装饰美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廊桥的保护与开发 |
7.1 廊桥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
7.1.1 自然环境的破坏 |
7.1.2 廊桥周边环境的恶化 |
7.1.3 廊桥所在河道水质的污染 |
7.1.4 人工环境的破坏 |
7.1.5 廊桥营造技艺濒临失传 |
7.1.6 火灾对廊桥的危害 |
7.1.7 水灾对廊桥的危害 |
7.1.8 缺乏资金对廊桥进行保护和修缮 |
7.2 廊桥保护应该把握的原则 |
7.2.1 政府主导原则 |
7.2.2 民众主体原则 |
7.2.3 整体保护原则 |
7.2.4 改革创新原则 |
7.2.5 适度开发原则 |
7.2.6 协调发展原则 |
7.3 廊桥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策略 |
7.3.1 建立中国古廊桥资源信息库 |
7.3.2 加大政府参与廊桥保护的主导作用 |
7.3.3 合理有序的开发廊桥资源 |
7.3.4 加强廊桥营造技艺的保护 |
7.3.5 重视对现存廊桥破损情况的修复工作 |
7.3.6 重视对廊桥民俗文化的保护 |
7.3.7 充分调动廊桥所在地居民的保护积极性 |
7.3.8 加强廊桥火灾的防范措施 |
7.3.9 营造桥山永续发展 |
7.3.10 充分发挥媒体和网络的舆论作用 |
7.4 小结 |
第八章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8.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今后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陕南民间音乐区域文化特质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相关概念 |
二、 国内区域音乐研究述评(2000~2009) |
三、 陕南民间音乐研究的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陕南民间音乐主要类型 |
第一节 风俗型民间音乐 |
一、民歌类 |
二、舞蹈小戏类 |
第二节 劳动型民间音乐 |
一、号子类 |
二、田歌类 |
第三节 祭祀型民间音乐 |
一、民歌类 |
二、舞蹈小戏类 |
第四节 娱乐型民间音乐 |
一、歌舞类 |
二、曲艺类 |
三、戏曲类 |
第二章 文化区域中的陕南民间音乐 |
第一节 民间歌曲及其文化阐释 |
一、民歌类型与分布 |
二、民歌内容与演唱风格 |
三、紫阳民歌的文化价值 |
第二节 陕南花鼓及其流派 |
一、花鼓戏渊源及特征 |
二、陕南花鼓形式与内容 |
第三节 宗教音乐的民间遗存—洋县“经乐班”调查 |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
二、民间乐人及传承关系 |
第四节 秦腔与巴楚戏曲 |
一、秦腔名称辨析 |
二、梆子腔的空间流播 |
三、南路秦腔与川楚文化的交融 |
第三章 陕南民间音乐文化构成 |
第一节 汉调二黄的策源与扩散 |
一、策源的乡土依据 |
二、传播的载体与渠道 |
三、影响与流变 |
四、汉调二簧与京剧之关系 |
第二节 陕南区域文化形成的社会因素 |
一、人口迁移 |
二、行政、文化中心的辐射作用 |
三、战乱影响 |
第三节 文化趋同—区域文化的酝酿与生成 |
一、陕南政区的历史变迁 |
二、区域文化的求同存异 |
第四节 陕南区域文化性格识别 |
一、历时、共时叠加与区域文化性格识别 |
二、边界、边缘与区域文化性格识别 |
三、文化阻隔和涵化与区域文化性格识别 |
第四章 陕南民间音乐与区域文化生态 |
第一节 陕南民间音乐生活形态 |
第二节 地缘文明与陕南民间音乐 |
一、傩仪式的民间表演 |
二、傩仪式与戏剧 |
第三节 历史记忆与陕南文化认同 |
一、历史记忆中的陕南民间音乐 |
二、陕南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认同 |
三、陕南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认同价值 |
第四节 陕南民间音乐的当代价值 |
一、陕南民间风俗的文化生态透视 |
二、陕南民间音乐传承的主体变化 |
结论 |
一、民间音乐边缘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
二、区域音乐文化理论及其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田野调查图片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一览表 |
附录3 作者简介 |
后记 |
(7)隐藏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 ——湘西苗族巴代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原因 |
三、研究动态 |
四、研究内容、方法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
五、论文框架结构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湘西苗族信仰系统与"巴代"内部体系 |
第一节 湘西苗族的自然社会生存环境和崇拜观念 |
第二节 湘西苗族的神灵系统 |
第三节 浩瀚海洋深处的关键符号—巴代 |
一、文化海洋:湘西丰富的民俗 |
二、文化海洋深处的关键符号 |
三、特殊的群体——巴代 |
四、有关巴代:迷雾团团有待揭开 |
第四节 价值未被挖掘的巴代遗产 |
第五节 巴代文化的内部支系 |
一、"巴代雄" |
二、"巴代札" |
三、补充 |
第六节 思索与田野调查 |
第二章 "巴代雄"的仪式活动 |
第一节 概念及主要仪式活动 |
第二节 举行原因及空间时间制度 |
第三节 所需器物 |
第四节 坛的布置 |
一、考虑因素 |
二、坛的布置 |
三、坛的布置举例 |
第五节 有关口传记忆、神辞、腔韵及语言 |
第六节 仪式中的动作及身体语言符号 |
第七节 "巴代雄"的具体仪式活动 |
第三章 "巴代札"的仪式活动 |
第一节 概念及主要仪式活动 |
第二节 举行原因及空间时间制度 |
第三节 所需器物 |
第四节 坛的布置 |
一、坛的布置大体程序 |
二、纸扎纸剪 |
三、坛的布置举例 |
第五节 有关经典、神辞、文疏表章及语言 |
第六节 仪式中的动作及身体语言符号 |
第七节 "巴代札"的具体仪式活动 |
第四章 巴代的文化符号特点、传承秘密与源流 |
第一节 巴代文化符号特点 |
第二节 蕴含的几大强烈符号 |
第三节 巴代究竟传承了哪些主流? |
第四节 巴代文化内部两大体系的同源关系 |
第五节 巴代符号—许多千古之谜 |
第五章 "巴代"符号象征意义阐释 |
第一节 阐释的几个前提 |
第二节 权力场域:对于巴代自身的阐释 |
第三节 载体实物及坛的布置 |
一、祭祀用品意义 |
二、方位符号隐喻 |
三、坛的布置隐喻 |
第四节 口头传统、神辞、腔韵、仪歌隐喻解读 |
第五节 体态动作符号阐释 |
一、身体姿势及动作舞蹈 |
二、手诀 |
三、画水、符咒 |
四、其他动作符号 |
第六节 祭祀崇拜对象符号隐喻 |
一、祭祀崇拜对象系统分析 |
二、祭祀崇拜对象象征意义阐释 |
第七节 仪式中行为符号的象征表达 |
一、仪式的结构分析 |
二、仪式中的关键行为 |
三、仪式中的"关系"符号 |
四、仪式中的"交流" |
五、仪式中的"三"、"五"、"九"解释 |
六、仪式行为符号象征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更广阔背景的深层分析 |
第一节 分析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巴代活动的轴心与表达 |
第三节 巴代的"神"、"鬼"象征分析 |
一、巴代中的"神"的象征 |
二、历史语境中的"鬼"的象征 |
三、对"鬼"、"神"的态度根本差别 |
四、鬼神实际象征:精神代表 |
五、鬼神实际象征:精神代表 |
第四节 巴代"深描":非"巫" |
第五节 巴代文化符号深处隐射着灿烂的古文明 |
第六节 巴代背后的深层表达:人类精神、自我精神 |
第七节 再分析与结论 |
一、巨大的精神宝库:巴代本身不是非遗,但包含重要的非遗因素 |
二、局限性及认识、评价、改造、利用 |
三、对巴代价值观的再分析 |
四、时代背景的巨大转换:催发的新意义 |
五、结论—“心灵空间精神文化”、“根”的文化 |
第八节 巴代象征体系背后的浩瀚世界和深层精神 |
第七章 困境超越:复活与繁荣(上) |
第一节 迅速消失的辉煌 |
第二节 服务现代:古老文明、团结凝聚、精神家园的象征 |
第三节 平安吉祥、生命力、精神家园的象征 |
第四节 服务现代—美感、美好生活、文化繁荣的象征 |
第八章 困境超越:复活与繁荣(下) |
第一节 融入未来:旅游的象征 |
第二节 服务未来社会:发展的象征 |
第三节 未来社会构建:和谐的象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8)愿傩回归——当代湘西用坪瓦乡人还傩愿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基本框架 |
五、资料来源 |
第一章 用坪还傩愿存活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生境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计方式 |
一、自然地理 |
二、生计方式 |
第二节 湘西瓦乡人及其族属之争 |
第三节 用坪瓦乡人的民间信仰 |
一、崇巫信鬼神 |
二、崇信土地神 |
三、崇拜祖先 |
四、与傩事活动相关的禁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用坪傩的历史记忆 |
第一节 "老裟"——用坪民间傩文化的传承者 |
一、用坪人眼中的"老裟" |
二、有关"老裟"的传说 |
三、当下两位"老裟"的生活档案 |
第二节 "傩坛"——用坪民间还傩愿表演组织 |
第三节 用坪传统还傩愿 |
一、记忆中的还愿仪式 |
二、傩公傩母的传说 |
三、张在学"舞土地" |
第四节 用坪"跳香" |
一、记忆中的跳香 |
二、跳香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坪还傩愿重建历程 |
第一节 背景与动因 |
一、传统的断裂与时代的召唤 |
二、信仰物化形式的重建 |
三、多因素综合作用 |
第二节 重建土壤的探寻 |
一、新时期用坪第一次还傩愿 |
二、老裟进城与返乡 |
三、当下用坪还傩愿表演概况 |
第三节 重建中的冲突与调适 |
一、老裟"坛头"的争议与协调 |
二、老裟跨族群学艺的异议与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坪蔡家还傩愿的现代展演 |
第一节 蔡家:还傩愿展演空间 |
第二节 还愿缘起与许愿 |
第三节 还愿组织与表演 |
一 掌坛师、傩班和时空的确定 |
二 仪式表演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用坪还傩愿面临的问题及深层原因解析 |
第一节 当下用坪民间还傩愿面临的问题 |
一、传承人培养 |
二、民俗主体日益减少 |
三、官方借名 |
第二节 传承忧虑存在的深层原因分析 |
一、传承机制的制约 |
二、文化记忆的消减 |
三、需求的变化 |
四、意识形态结构的变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文化记忆的留存是民间还摊愿重建与传承的关键要素之一 |
二、传承人及其主观能动性在民间还摊愿重建过程中起着关键和主导作用 |
三、民间还摊愿的重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四、民间还摊愿有其与社会文化变迁相适应的内在运行规律 |
五、还摊愿是神圣与世俗交融的仪式活动 |
六、对民俗事象中“创新”的思考 |
七、对保护传承人与传承机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 ——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摘要 |
英文关键词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一、认同理论研究综述 |
二、土族研究相关综述 |
第三节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一、田野调查点选择的原则 |
二、调查点的背景介绍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介绍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主要框架 |
三、本论文研究创新点介绍 |
第二章 地缘认同 |
第一节 地缘性意识的缘起 |
一、地缘认同意识的缘起 |
二、现代土族的分布、居住格局 |
三、青海土族聚居社区的历史沿革 |
四、青海土族聚居社区的地缘性分布特点 |
第二节 家与族属的观念 |
一、土族的家庭和家族结构 |
二、族际接触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变迁 |
三、传统的族属观念与家族权力的式微 |
第三节 家族居住格局与地域认同 |
一、家族居住格局的特点 |
二、村属意识与家族观念 |
三、族源认同与族群身份 |
第四节 家族观念与村庄认同──民俗展演及其象征秩序 |
一、土族“纳顿”与族群根基史 |
二、“牌头制”与村庄资源、权力资本博弈 |
三、地方神的威权与“公权力”分配的博弈──人神共舞、人以神约 |
四、“纳顿”的组织及其象征秩序 |
第三章 族群认同 |
第一节 田野调查地的背景与历史沿革 |
一、家族迁徙口述史及文本分析 |
二、族际交往与族群融合 |
第二节 历史记忆与族源认同 |
一、同仁“五屯”土族社区的历史沿革 |
二、“五屯”土族村寨口述史文本 |
第三节 族群认同与他者区分:以红崖村为个案的村庄志文本分析 |
一、村庄志的田野背景 |
二、民间口述史文本与村史 |
三、族群认同与他者区分──基于族群迁徙史的文本分析 |
第四节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边界重建 |
一、家族口述史变迁──桑布拉湾马家的家族史 |
二、获得性认同与族群溶入的“合理化”诠释 |
第五节 土族社区的族际认同 |
一、自我认同与“他者”叙事──斜拉村的故事 |
二、族际接触与族际融合的想像──基于民间传说的文本分析 |
第六节 城市社区的族群互动与流动的族界 |
一、城市社区的历史沿革 |
二、西宁市土族人口及其分布概况 |
三、城市社区的族群互动与流动的族界 |
第四章 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 |
第一节 碎片化与重构:传统文化的断裂、复兴与家族史的传承 |
一、历史记忆“碎片化”与家族史重构 |
二、河湟地区民族迁徙与族际融合的史实 |
三、多民族杂居的分布格局与族群融合、文化认同 |
第二节 身份选择与文化认同的两难处境 |
一、家族变异史与族属身份选择性认同 |
二、宗教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互动、分化 |
第三节 族源认同与民族迁徙史 |
一、民间传说中的民族迁徙史 |
二、土族族源研究现状与族源认同的象征意义 |
第四节 民间信仰与宗教认同 |
一、土族民间信仰的多源性考察 |
二、民族宗教的多样共存性考察 |
第五节 文化融合与涵化的范例──土族语同源、借词研究 |
一、族际接触与语言差异──基于土族语三大方言区的对比研究 |
二、族际接触与语言变迁 |
三、土族语同源、借词研究 |
第六节 文化认同的想像与重构 |
一、土族服饰、习俗差异性与多样性互补 |
二、民间信仰重要的生成语境──族际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假说 |
三、民族文化认同的想像与重构 |
第五章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 |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生存状态与角色扮演 |
一、调查地的背景介绍 |
二、城市社区的土族人口及职业构成 |
三、基于个人生活史调查的深度访谈 |
第二节 国际化大都市中的族群身份认同建构 |
一、都市里的“少数群体”生存策略 |
二、地域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博弈──老乡会及其分析 |
三、城市空间的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公民身份认同的现代意义 |
一、公民身份的概念及其变迁 |
二、大家与小国:公民身份──基于田野个案的描述 |
三、民族认同与公民教育实践 |
第四节 国家认同与国民身份 |
一、民族国家的历程──中国近代史的民族观及其演变 |
二、历史上土族的国家观──基于历史人类学视野的考察 |
三、国家认同与国民身份建构──对公民身份认同的反思 |
第六章 认同的全球化话语 |
第一节 全球化与地方性 |
一、全球化:概念及其发展 |
二、全球化与地方性 |
三、反思全球化:不同的声音 |
第二节 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前景 |
一、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思潮及其衍变 |
二、作为一种话语的“民族主义”认同意识 |
三、族群身份:一种建构的话语 |
第三节 身份认同的场域与资本博弈 |
一、角色“建构”与身份认同 |
二、精英政治与“资本”博弈 |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生产的场阈 |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分层 |
二、再生产和继承人 |
三、学校教育实践与国家认同 |
第七章 结语 |
一、多元认同:个体角色与群体身份 |
二、不同情景中的群体意识 |
三、和而不同、一体多元:多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建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四、把握机遇 着意创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县市民族工作特色记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
- [2]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D]. 徐雷.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 贺新宇. 西南大学, 2016(04)
- [4]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熊正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3(07)
- [5]中国廊桥建筑与文化研究[D]. 蒋烨. 中南大学, 2010(11)
- [6]陕南民间音乐区域文化特质考察[D]. 王晓平. 南京艺术学院, 2010(01)
- [7]隐藏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 ——湘西苗族巴代文化研究[D]. 麻三山.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8]愿傩回归——当代湘西用坪瓦乡人还傩愿重建研究[D]. 刘兴禄.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9]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 ——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D]. 祁进玉.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10]把握机遇 着意创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县市民族工作特色记略[J]. 楚珩. 中国民族,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