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酷淘建成花卉交易中心

青岛酷淘建成花卉交易中心

一、青岛枯桃建成花卉交易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罗杰,徐小慧[1](2013)在《混合基质栽培条件下有机肥、腐殖酸对金盏菊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混合基质(田园土、蛭石、菌渣按质量比1:1:1均匀混合)栽培条件下有机肥、腐殖酸对金盏菊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基质与有机肥、腐殖酸组合,利用盆栽金盏菊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混合基质栽培条件下有机肥、腐殖酸对金盏菊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栽培条件下有机肥、腐殖酸对金盏菊生长的影响不同;不同配比基质对金盏菊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混合基质+5%有机肥对金盏菊的生长综合效果最好。

陈亮[2](2013)在《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花卉产业被人们称作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高效益、高风险、高投入“三高”的特点。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花卉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其发达程度是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花卉产业已形成一个独立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据联合国贸易组织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世界花卉市场年销售以10%~13%的速度递增,并形成了亚洲、美洲、欧洲世界花卉生产和消费的三大区域。发展花卉产业既能促进人们精神文明素养提高,又能改善人们居住区的生活环境,而且为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增强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花卉产业应运而生,并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花卉产业意义重大。花卉产业作为具有生机勃勃活力的产业,各花卉生产国和出口国都在尽最大可能地优化花卉产业发展,开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结构,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积极开拓国际花卉市场,花卉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山东省具有发展花卉产业的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悠久的花文化资源等优势。花卉产业已形成规模,成为山东省地方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产业之一。全省花卉产业逐步形成重点突出、区域化布局、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花卉产业新格局。建立了菏泽牡丹、莱州月季、平阴玫瑰、青州仙客来、平邑金银花、潍坊杜鹃、济宁荷花等区域化特色明显的鲜切花生产基地;菏泽、烟台、临沂、泰安、潍坊等园林花卉灌木生产基地;济南、潍坊、济宁、泰安的观赏苗木生产基地等。但是山东省花卉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仍存在许多问题:整体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花卉产品的竞争力不强,与国内花卉产业发展的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云南等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等。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我省花卉产业发展的研究,通过研究掌握花卉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正确认识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提高花卉产品的竞争力,努力打造山东省国内花卉行业强省地位。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首先对山东省花卉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产业集群发育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弄清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其次,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探讨了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然后,收集2010年山东省花卉业相关统计数据,选取20个指标对山东省花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制约山东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因素。第五部分通过分析花卉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变化,以及山东省省内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对山东省花卉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得出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前景美好,意义重大。最后,针对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认为应采取以下战略措施:强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与服务作用;实施科技兴花战略,提高花卉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本地特色花卉产品,形成区域特色品牌等。

马树华[3](2011)在《“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文中研究说明文化空间是衡量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尺度,本文以具体的物理空间为分析对象,以1898~1937年为限,以“中心”与“边缘”的空间辩证关系为观察视角,自西向东选取了青岛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汇泉湾一带以及崂山三个典型的空间,探讨了不同文化空间的形成与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城市风格的形塑作用,力图从多个层面来论证文化空间作为一种生产力量,是在什么条件下实现的,产生了怎样的城市生活,以及怎样在时空交迭下影响城市变迁的。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关系的意义,以及青岛研究的价值,进行了学术史回顾,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了中山路地带的文化功能及其对青岛工商业发展的空间基础作用。港口和铁路的兴建,一方面使青岛建立起完善的陆海联系网络,一方面塑造了中山路工商业文化空间。以中山路为轴心铺展开来的街道网络,把通过港口和铁路汇聚而来的人口与货物编织到一起,商业店铺、金融机构、娱乐场所等等一应俱全,既有有钱有闲者的时尚洋化消费,也有平民和底层人的消遣娱乐,生动地呈现着青岛的日常世界与市井百态,使这里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地方。在中山路工商业中心形成的过程中,与人口、气候因素构成了有趣的互动,成为青岛市面经济的一大特色。栈桥提升了中山路的空间构建作用,它出身于军事码头,成名于游览胜地,因贴近于日常生活,且有助于于文化想象,最后衍化为城市的地理标识。第二章阐述了汇泉的空间功能和文化意义。本部分选取了汇泉海水浴场和中山公园两个最典型的空间进行分析,对跑马场、体育场和水族馆也作了简要阐述,选用了大量报刊、档案、游记、文学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细致地描述了汇泉休闲游乐中心对市民心态、日常生活、城市风格的塑造,揭示了青岛最为时尚摩登的游乐生活和成为避暑胜地的内在条件,分析了汇泉的公共空间功能,以及它对城市声望、旅游业和整体空间布局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崂山传统社会空间的变迁。崂山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本文论述的崂山,既非一处单纯的游览胜地,也非一个行政区划单位,而是一个文化单元,曾引起人们丰富的“餐霞”想象。青岛开埠后所辖区域,从地势上看,市区诸小山皆为崂山余脉,从历史渊源看,其社会生产方式、道文化传统、村落生活样态等,都体现着鲜明的崂山色彩,实属于崂山文化系统。青岛城市崛起以后,从区划上看,崂山成为城郊,沦为青岛的“边缘”,其历史华彩似乎淹没在了欧化青岛的时尚风潮中。事实上,在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崂山的空间意义极为丰富,从社会经济看,面临城市经济的冲击,它的传统农业、渔业、林业和工商业等开始出现大的变迁;从游览功能来看,它的山海胜景和悠久历史提升了青岛游乐的文化价值,增加了青岛的城市声誉,并培育了青岛市民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和现代休闲度假生活理念;从社会结构和民风民俗看,崂山的生活风尚、信仰世界与市区既有区别义相联系。作为一个文化单元,崂山一端担当着现代都市的摩登时尚,另一端承载着青岛的本土精神与文化渊源,它丰富、平衡了青岛的城市生活,并为城市今天的变革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余论部分总结了本文所选三处空间“中心”与“边缘”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在城市宏阔的空间结构中,之所以选取这三处空间,一是因为它们在塑造城市生活中的作用最为强大,最能代表青岛的文化特质,青岛的发展定位、城市风格与声望、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与流行风尚等,都与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是因为从区域文化渊源和城市空间拓展的轨迹来看,青岛开埠前,崂山本是这一区域的“中心”,中山路地带则是“边缘”,青岛开埠以后,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发展为城市“中心”,崂山蜕变为“边缘”,而汇泉恰恰处在从“中心”到“边缘”的过渡位置,它自身也是一处休闲游乐中心。今天,崂山又成为青岛新的文化重心,回首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青岛的文化中心正是沿着由崂山到中山路,再自中山路到汇泉复到崂山的轨迹演进的,这其中暗含着一种历史文化的逻辑。

荐洪梅[4](2011)在《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呈现出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不断融合的趋势。这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文化产业为旅游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基础和新的发展领域;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实践上的参考。青岛市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资源,旅游业发展有较好的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导致旅游产品的整体文化内涵不够突出,难以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日渐融合的背景下,以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指导与借鉴,探索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构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新模式,通过科学深入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旅游发展,为青岛旅游注入文化活力,对于提升青岛市旅游业整体水平,充分发挥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概括总结了文化产业可供文化旅游借鉴的理念、发展模式及手段等等。(2)通过对青岛市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基础及趋势分别进行分析,阐述二者融合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以明确青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方向。(3)对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及价值进行梳理与评价,分析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针对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文化产业资源及产品开发相关理论与实践为指导和借鉴,探讨并提出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思路以及新模式。(5)选取青岛欧陆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为重点案例,以上述探讨研究为指导,进行具体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证研究。

石辉新[5](2010)在《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休闲农业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外很多地区把其看作是解决各种农村问题的一个有力措施。青岛市的休闲农业近几年也得到快速发展,在拉动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休闲农业整个产业的带动作用,本文对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思路展开。首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内外发展休闲农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二章介绍了休闲农业的定义、特征以及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休闲农业具有生产性、生态性、文化性、参与性、科普性等显着特征,其理论基础涉及需求层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以及集群理论等,这些理论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章分析了青岛市休闲农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现状主要从休闲农业的布局、发展模式、消费群体等方面阐述,借此指出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对青岛市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区域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旅游业基础、农业发展条件等,这些条件是青岛市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保证。第五章对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介绍。重点研究了日本、德国、加拿大、台湾地区、成都、北京等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的做法,并归纳总结其有益经验。第六章是结合第四章、第五章的研究内容提出青岛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主要指出青岛市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在布局规划、设施建设、扶持力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最后课题对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周长娥,李晓东[6](2010)在《生产相对集中 区域分工明显 青岛花卉产业生机勃勃》文中指出作为一种高效的新兴种植产业,近几年花卉业在青岛市得到快速发展,并呈现鲜明的现代化生产特点。2002年8月经过青岛市委、市政府同意,青岛市花卉生产办公室成立,经过努力,

孙婧,秦榕蔓[7](2010)在《崂山1.5产业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位出生广东汕头农村的大商人,被问及为何少小离家出门做生意的时候,这位商人无奈地说,他们家一共不到三分地,家里兄弟姐妹一大群,出来谋生实在是逼不得已。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如潮汕的地方不少,可终究只出了一个曾经叱咤风云过的黄光裕。更多的农民,还是要仰仗土地的福利,顺应四时,繁衍生息。

姚文华[8](2009)在《“两青”花卉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州市花卉产业作为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的一种重要业态形式,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典范。本文在对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关键要素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现代花卉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与因素。针对青岛市花卉产业存在规模小、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份额较小、缺乏竞争优势等方面的问题,借鉴青州模式,为进一步促进青岛花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丽艳[9](2009)在《枯桃花卉,不仅仅在“盆”里》文中认为枯桃花卉产业正在实现着从传统的盆花种植、销售到鲜切花交易、再到“大花卉”综合产业的转身 本报讯 以盆花种植、销售闻名的崂山枯桃已着手启动鲜切花交易,年内将建成青岛乃至山东半岛最大的鲜切花批发市场。同时,占地1000多亩、以休闲旅游度假为特色的百花园建设

李树山[10](2009)在《乡村旅游规划初探 ——以青岛乡村旅游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出现了多样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不同的地区特色。青岛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对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土地利用效益、建设题材重复、环保、经营管理等问题日益突出,旧有以自发式为主乡村旅游需要科学规划并转型提高。本课题拟在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纵向历史经验与理论的基础上,以青岛乡村旅游发展为例,通过同时期项目规划建设与发展的横向比较,研究项目规划与建设实践上的长处和不足,探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目标下的规划策略和实施模式。通过对青岛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实际出发,探索青岛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青岛枯桃建成花卉交易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枯桃建成花卉交易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设计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
        1.3.1 花卉和花卉产业
        1.3.2 国外研究状况
        1.3.3 国内研究状况
        1.3.4 理论基础
2 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1 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2.1.1 建国前的发展历史
        2.1.2 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2.2 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2.2.1 花卉产业的生产现状
        2.2.2 产业集群发育状况
3 山东省花卉产业的 SWOT 分析
    3.1 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S)
        3.1.1 区位优势明显
        3.1.2 花卉种质资源丰富
        3.1.3 产业发展基础牢固
        3.1.4 劳动力资源丰富
        3.1.5 政策优势
    3.2 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劣势(W)
        3.2.1 生产技术落后,花卉品质差
        3.2.2 花卉市场发育不健全
        3.2.3 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不足
        3.2.4 花卉相关产业发展滞后,衍生效益不明显
    3.3 山东省花卉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O)
        3.3.1 花卉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3.3.2 国内消费需求增加
        3.3.3 省内消费有较大潜力
    3.4 山东省花卉产业面临的挑战(T)
        3.4.1 花卉生产和市场面临双重压力
        3.4.2 花卉品种的科技研发水平需提高
        3.4.3 花卉生产模式的转变
4 山东省花卉产业的国内竞争力比较
    4.1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评价方法的选取
    4.2 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4.2.1 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4.2.2 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
    4.3 山东省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实证研究
        4.3.3 评价结果
    4.4 山东省花卉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4.5 影响山东省花卉产业竞争力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4.5.1 花卉产业的规模不大,仍有待提高
        4.5.2 花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4.5.3 花卉产业的科技支撑力度不足
        4.5.4 花卉市场发展不健全,销售环节存在问题
        4.5.5 尚未建立花卉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5 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判断
    5.1 山东省发展花卉产业的意义
        5.1.1 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5.1.2 有助于农民增收
        5.1.3 有助于改善环境
        5.1.4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2 山东省花卉产业供给和需求分析
        5.2.1 山东省花卉的供给情况
        5.2.2 山东省花卉的需求情况
        5.2.3 结论
    5.3 山东省发展花卉产业的发展前景判断
        5.3.1 国内外环境变化
        5.3.2 前景判断
6 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战略对策分析
    6.1 强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与扶持作用
        6.1.1 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支持体系
        6.1.2 健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6.1.3 健全花卉市场建设,规范花卉流通体系
    6.2 实施科技兴花战略,提高花卉产品的竞争力
        6.2.1 加强花卉从业人员培训,实施人才强花战略
        6.2.2 加大科研投入,实施科技兴花战略
    6.3 大力发展特色名优花卉产品,形成区域集中的特色产业群
        6.3.1 振兴山东省地方特色花卉产业
        6.3.2 培育区域花卉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
    6.4 引导省内花卉产品消费,拉动消费需求增长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文化空间:度量城市的另一种尺度
        (二) 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青岛的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城市史研究之回顾
        (二) 青岛研究之回顾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与架构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山路的文化功能与城市的工商基础
    第一节 港口、铁路与中山路工商业中心的形成
        一、港口与海上交通网络的形成
        二、胶济铁路与陆上交通网络的形成
        三、港口、铁路与工商业中心的形成
    第二节 中山路工商业中心的文化功能
        一、中山路工商业中心地位的确立
        二、人口、气候因素与中山路的空间互动
        (一) 人口因素
        (二) 气候因素
        三、中山路及其周边地带的时尚生活与日常世界
        (一) 时尚生活的表征
        (二) 日常世界与市井百态
    第三节 栈桥:中山路的功能延伸
        一、从军事码头到游览中心
        二、喧腾浪漫的栈桥生活
        三、城市标识:栈桥的符号意义
第二章 汇泉的公共生活空间与摩登游乐
    第一节 海水浴场
        一、海水浴场的开辟及浴场生活的普及
        (一) 避暑生活与海水浴场的开辟
        (二) 浴场生活的普及
        二、浴场生活与身体意识
        (一) 海水浴与身体健康
        (二) 海水浴与身体解放
        三、海水浴场与家庭文化
        四、海水浴场里的政治文化
        (一) 海水浴场的市政价值与管理权分配
        (二) 海水浴场里的经济权力
        (三) 浴场禁忌与阶级想象
        五、海水浴场对于青岛的意义
    第二节 中山公园
        一、公园与营林
        (一) 营林
        (二) 营林塑造的公园城市
        (三) 中山公园:由自然村落到植物试验场再到"东方第一公园"
        二、季节性的游园生活与现代都市文明风尚的养成
        (一) 季节性的游园生活
        (二) 游园规范的确立与现代都市文明风尚的养成
        三、樱花会与市民心态
        (一) "樱花会"激发的国族情感
        (二) 赏樱成为一种城市习惯
        (三) 樱花树下的民生
        四、公园空间的政治化与现代国民精神的培育
        (一) 殖民主义空间的塑造
        (二) 现代民族主义与爱国情感的培育
    第三节 汇泉的文化功能和空间意义
        一、现代休闲游乐中心的形成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建构作用
        二、公共空间功能的发挥和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汇泉游乐对青岛旅游业的影响
第三章 崂山传统社会空间的变迁与"餐霞"想象
    第一节 青岛开埠前崂山的社会文化状况
        一、"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文本意象中的传统崂山
        (一) 文本中的山海胜境
        (二) 被诗化的山海生活
        二、亦农亦林亦渔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 垦山
        (二) 伐木
        (三) 渔海
        三、山海环境氤氲下的生活观念与信仰世界
        (一)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坚韧从容的生活观念
        (二) 多元混融的信仰世界
    第二节 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形成
        一、道路交通的变化
        (一) 进山道路沿革
        (二) 公共交通路线的开辟
        二、景区规划、景点维护与设施管理
        (一) 规划景区与整理名胜古迹
        (二) 游览设施逐步完善
        (三) 增益崂山美景的其他举措
        三、崂山划界与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最终形成
    第三节 崂山社会经济与日常生活的变迁
        一、经济生活的变革
        (一) 逐渐改良的农林经济
        (二) 小规模的工商业活动
        (三) 日渐衰落的海洋生产
        二、日常生活的变迁
        (一) 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与日趋窘迫的生活状况
        (二) 因循固守的传统生活习惯
        (三) 宗教活动的消长与信仰生活的变化
    第四节 崂山的文化空间功能及意义
        一、崂山风景名胜对民族文化认同与都市日常生活的建构作用
        (一) 名胜古迹与城市声誉
        (二) 名胜古迹与民族国家认同
        (三) 休闲度假与日常生活的现代性
        二、崂山文化传统对青岛社会生活的建构作用
余论"中心"与"边缘":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的青岛现象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和论文
后记

(4)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文化产业研究
        1.2.2 文化旅游研究
        1.2.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青岛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研究
        1.2.3.1 青岛文化产业研究
        1.2.3.2 青岛文化旅游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基础问题探讨
    2.1 文化产业
        2.1.1 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内涵
        2.1.2 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特征
        2.1.3 文化资源及文化产品的开发模式
        2.1.4 文化产业经营方式和特点
    2.2 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2.2.1 文化旅游概念、本质及特点
        2.2.2 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分类
        2.2.3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2.3 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2.3.1 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2.3.2 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模式
第三章 青岛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3.1 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1.1 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1.2 青岛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3.2 青岛文化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3.2.1 青岛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3.2.2 青岛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3.3 青岛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3.3.1 青岛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意义
        3.3.2 青岛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
        3.3.3 青岛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发展状况
第四章 青岛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分析
    4.1 青岛文化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4.1.1 青岛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
        4.1.2 青岛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4.2 青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4.2.1 青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4.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青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5.1 文化产业资源及产品开发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5.2 青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探讨
        5.2.1 指导思想
        5.2.2 主要原则
    5.3 青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选择
第六章 案例研究-青岛市欧陆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6.1 青岛欧陆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及价值
        6.1.1 青岛欧陆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6.1.2 青岛欧陆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6.2 青岛欧陆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6.2.1 青岛欧陆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6.2.2 存在的问题
    6.3 青岛欧陆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与模式
    6.4 青岛欧陆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6.5 青岛欧陆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休闲农业相关理论基础
    2.1 休闲农业的定义
    2.2 休闲农业的特征
    2.3 休闲农业相关理论
        2.3.1 需求层次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体验经济理论
        2.3.4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3.5 产业集群理沦论
3 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3.1.1 青岛市休闲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
        3.1.2 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3.1.3 休闲农业经营方式
        3.1.4 休闲农业的消费群体
        3.1.5 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所处阶段
    3.2 青岛市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3.2.1 发展观念落后,缺乏整体规划
        3.2.2 项目规模较小,产业链条残缺
        3.2.3 设施不足,经营管理欠规范
        3.2.4 融资渠道单一,投资力度不足
        3.2.5 发展内涵单调,推介宣传不够
        3.2.6 受季节影响较大,淡旺季明显
        3.2.7 休闲农业产品的层次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3.2.8 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户抗风险能力有限
    3.3 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3.3.1 政府相关部门缺少规划
        3.3.2 发展时间短,积累少
        3.3.3 缺乏行业组织
        3.3.4 民众消费观念有待改变
        3.3.5 土地流转受限
        3.3.6 休闲农业资源挖掘不深
        3.3.7 相关宣传力度不强
        3.3.8 研发力度不足
4 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4.1 区位条件
        4.1.1 宏观方面
        4.1.2 微观方面
    4.2 自然环境
        4.2.1 土地资源
        4.2.2 气候条件
        4.2.3 生物资源
    4.3 居民经济条件
    4.4 文化资源
    4.5 旅游业基础
        4.5.1 旅游资源丰富
        4.5.2 游客资源充足
    4.6 农业发展条件
        4.6.1 休闲农业基础厚重
        4.6.2 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
        4.6.3 涉农科研实力雄厚
    4.7 城乡统筹发展机遇
5 国内外相关经验借鉴
    5.1 国外经验借鉴
        5.1.1 日本休闲农业发展状况简述
        5.1.2 加拿大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简介
        5.1.3 德国休闲农业相关经验借鉴
    5.2 国内经验借鉴
        5.2.1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状况简述
        5.2.2 成都休闲农业相关经验借鉴
        5.2.3 北京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
        5.2.4 山东省内休闲农业相关借鉴
6 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6.1 布局规划方面
        6.1.1 依托优质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6.1.2 立足近郊,梯次推进
        6.1.3 以农为本,鼓励开发荒山、荒坡、荒滩等废弃资源
        6.1.4 保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承受能力
    6.2 设施建设方面
        6.2.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6.2.2 加大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6.2.3 借鉴同行经验,利用后发优势
    6.3 经营管理方面
        6.3.1 塑造精品园区,打造品牌休闲农业
        6.3.2 做大产业链,将观光型转变为参与型和度假休闲型
        6.3.3 加强宣传,促进营销
        6.3.4 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规范管理
        6.3.5 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产品样式
    6.4 政府支持方面
        6.4.1 政策支持
        6.4.2 资金支持
        6.4.3 技术支持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6)生产相对集中 区域分工明显 青岛花卉产业生机勃勃(论文提纲范文)

产业快速发展企业种类多样
种植历史悠久优势得天独厚
生产相对集中区域分工明显
着重抓好两中心、四基地建设

(8)“两青”花卉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州市花卉产业现状
二、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三、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模式总结
    (一) 惠农政策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二) 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科技的支撑
    (三) 展会的强势拉动及舆论宣传的积极引导
四、青岛市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五、结束语

(10)乡村旅游规划初探 ——以青岛乡村旅游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项目研究的意义
    1.2 重点解决问题
    1.3 创新之处
    1.4 预期结果
2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3 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3.1.1 国外乡村旅游的简单分类
        3.1.2 国外乡村旅游的功能及其拓展
        3.1.3 国外乡村旅游的促进措施
        3.1.4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
    3.2 国内乡村旅游的历程和产业化趋势
    3.3 我国乡村旅游典型案例研究
        3.3.1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4 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比较
    4.1 西方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政策
        4.1.1 政府干预乡村旅游发展
        4.1.2 乡村旅游与区域结构调整与发展
        4.1.3 乡村旅游与乡村社区变革及发展
        4.1.4 乡村旅游的统一协调的合作机制
        4.1.5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工具
    4.2 国内外乡村旅游实践、理论和方法上的差别
    4.3 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4.3.1 政府部门管理与行会自律
        4.3.2 确定自己的发展重点与优势
        4.3.3 建立科学有效机制,积极而稳步推进农业旅游的发展
        4.3.4 加强乡村旅游理论研究
        4.3.5 乡村旅游规划实践要广开思路
        4.3.6 细化乡村旅游发展政策
5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
    5.1 我国乡村旅游类型
    5.2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差异性
    5.3 我国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互动
    5.4 我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6 青岛市的乡村旅游
    6.1 青岛市的乡村旅游概况
    6.2 青岛市乡村旅游项目研究
        6.2.1 北宅樱桃园
        6.2.2 十梅庵公园
        6.2.3 石老人农业观光园
        6.2.4 枯桃百花园
        6.2.5 鳌陇逸品休闲会所
        6.2.6 青岛绿色生态农业基地
        6.2.7 百茶园
        6.2.8 红岛休闲渔村
7 青岛市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7.1 青岛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2 青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
        7.2.1 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协调发展,融入青岛大旅游和区域旅游发展体系
        7.2.2 注重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以特色创品牌
        7.2.3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搭建乡村旅游发展平台
        7.2.4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职业培训,逐步推行规范化管理
        7.2.5 正确分析各参与方的职能与利益,探索乡村旅游合理开发模式
        7.2.6 观念上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替代产业,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出路
        7.2.7 打造旅游基地,促进乡村旅游的规模发展
        7.2.8 成立主题合作工作组织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专门的负责机构
        7.2.9 探索建立法规体系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7.2.10 深入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为发展做先导
        7.2.11 加强规划管理,避免开发的随意和盲目
        7.2.12 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于当地民俗、文物、宗教管理的关系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青岛枯桃建成花卉交易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基质栽培条件下有机肥、腐殖酸对金盏菊生长的影响[J]. 罗杰,徐小慧. 科技信息, 2013(24)
  • [2]山东省花卉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D]. 陈亮.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3]“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D]. 马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4]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荐洪梅. 青岛大学, 2011(06)
  • [5]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石辉新.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6]生产相对集中 区域分工明显 青岛花卉产业生机勃勃[J]. 周长娥,李晓东. 中国花卉园艺, 2010(21)
  • [7]崂山1.5产业调查[J]. 孙婧,秦榕蔓. 商周刊, 2010(11)
  • [8]“两青”花卉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 姚文华. 北方经济, 2009(24)
  • [9]枯桃花卉,不仅仅在“盆”里[N]. 王丽艳. 青岛日报, 2009
  • [10]乡村旅游规划初探 ——以青岛乡村旅游发展为例[D]. 李树山.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青岛酷淘建成花卉交易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