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轧制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力,模型,弹性模量,数学模型,楔形,钢轨,微分方程。
轧制力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陶功明,吴郭贤,朱华林,官旭东,刘自彩[1](2019)在《基于高斯过程构建钢轨轧制力模型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钢轨轧制过程中,轧制力一定程度上对轧制参数调整有着指导或参考作用,一个成材率高、缺陷率低的轧制过程,必然会对应一个合理的轧制力分布。轧制力上冲过大不仅会使轧制状态靠近轧制系统的极点,稳定性降低,而且会导致轧辊磨损、疲劳加快,并将导致钢轨表面质量、规格波动等问题。采用高斯过程回归算法,基于现场生产数据建立了压下量与轧制力模型,为钢轨轧制过程轧制力的精确控制,提供了一种残差较小的统计模型。(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9年03期)
杨美娟[2](2018)在《平整机轧制力模型在锡板连退中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轧制力是影响带钢平整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平整机轧制力模型,充分考虑该平整机的设备工艺特点和实际工况,建立锡板连退平整机合适的轧制力模型。基于目标函数最小值,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提高轧制力模型预报精度。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轧制力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对实际现场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8年22期)
彭诚[3](2018)在《基于最小二乘的冷连轧轧制力模型设定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冷轧厂酸洗连轧机组的轧制力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如何优化轧制力模型的计算精度为主要内容。轧制力模型是冷轧二级过程控制系统的核心,变形抗力决定着轧制力模型的设定精度。将材料的变形抗力作为轧制过程模型的主要研究内容,变形抗力取决于各机架根据累计变形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修正变形抗力来提高冷轧轧制力的设定精度,现场实践表明,轧制力设定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满足在线控制需求。(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2018年全国热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8-08-01)
冯耀耀,王庆娟,杜忠泽,李强,周滢[4](2018)在《49MnVS3非调质钢的两种轧制力模型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9MnVS3非调质钢在变形温度750~1 000℃、应变速率0.1~50s~(-1)下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根据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得到周纪华-管克智变形抗力模型;分别采用艾克隆德模型和周纪华-管克智变形抗力模型计算49MnVS3非调质钢的平均单位轧制压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加,基于艾克隆德模型和周纪华-管克智变形抗力模型计算得到的平均单位轧制压力均增大;基于艾克隆德模型得到的平均单位轧制压力曲线波动较小,而基于周纪华-管克智变形抗力模型的波动则较大;在低应变速率下,基于艾克隆德模型计算得到的平均单位轧制压力较大,而在高应变速率下,基于周纪华-管克智变形抗力模型计算得到的平均单位轧制压力较大;基于周纪华-管克智变形抗力模型计算轧制力时,需要借助热模拟试验数据,该模型适用于控制模型;艾克隆德模型只需使用化学成分和轧制工艺参数即可计算平均单位轧制压力,应用更广泛,该模型适用于轧制工艺设计。(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8年07期)
杜黎明,彭诚[5](2018)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冷轧轧制力模型新功能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冷轧厂酸轧轧制力模型为研究对象,以优化轧制力模型的计算精度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轧制力模型是冷轧二级过程控制系统的核心,变形抗力决定轧制力模型的设定精度。将材料的变形抗力作为轧制过程模型的整体属性,各机架根据累计变形程度确定各自的变形抗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修正变形抗力提高冷轧轧制力模型的预测精度,实际应用表明,轧制力设定模型的精度得到明显提高,能够满足在线控制需求。(本文来源于《企业科技与发展》期刊2018年06期)
孙静娜,陈驰,黄华贵,张彩云,王硕[6](2017)在《基于奥洛万微分方程的变厚度LP板轧制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纵向变厚度LP板是钢铁减量化轧制中的典型产品。轧制力模型是变厚度轧制过程关键模型,直接决定产品尺寸精度。通过引入剪切摩擦与奥洛万平衡微分方程,建立变厚度轧制LP板中各个变形区的应力表达式。改变轧制参数以观察变形区内轧制力变化规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轧制变形区轧件出口位置由楔形角决定,入口位置及轧制力峰值则与压下量有关;同一压下量下趋厚轧制力峰值小于普通轧制,趋薄轧制力峰值大于普通轧制。(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7年11期)
张海芹,王旭峰,尉北玲,杨锋[7](2017)在《锆合金管材两辊冷轧的轧制力模型建立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管材皮尔格两辊冷轧过程中的轧制力影响成品管材的尺寸精度、轧制模具寿命以及轧制过程的稳定性。本研究基于Neumann-Siebel轧制力计算方法,考虑了轧辊弹性变形和空减径对轧制力的影响,依据Hitchcook方程对其进行了修正,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皮尔格两辊冷轧过程中的轧制力计算模型,并以KPW25轧机轧制Zr-4合金管材的轧制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以R6072锆合金管材轧制为例,通过该轧制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孔型曲线、管坯壁厚、送进量和摩擦对轧制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力在空减径段缓慢增加,进入减径减壁段后迅速增加至峰值,之后缓慢降低;孔型曲线对轧制力的分布有显着影响,当孔型指数等于2.0时,轧制力分布最为合理;轧制力随管坯壁厚、送进量和摩擦力的增大而增加。(本文来源于《钛工业进展》期刊2017年04期)
黄华贵,季策,杜凤山[8](2017)在《双金属复合管固-液铸轧复合轧制力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传统双辊铸轧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固-液铸轧复合近终成形工艺,利用专门的环形布流器,将液态覆层组元金属均匀地注入铸轧辊圆孔型与芯管基材所构成的环形结晶器内,利用快速凝固与轧制复合技术,将覆层金属均匀包覆于芯管基材表面。为揭示铸轧区内铸轧辊-覆层金属-芯管基材间的相互作用力学行为,利用Fluent软件对环形结晶器内覆层金属凝固过程进行热-流耦合分析,确定固相轧制复合变形计算区域。假设芯管基材为刚性体,可将固相轧制复合变形阶段视为纯减壁的带芯棒轧管过程,并依此推导固-液铸轧复合过程的轧制力工程计算公式,给出各参数的取值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外径38 mm、基层与覆层厚度均为4 mm的不锈钢/铝复合管,轧制力实测值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工程计算公式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对复合管固-液铸轧复合装备及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李维刚,鲁凌云,刘超,刘相华[9](2016)在《板带轧制过程考虑滑动与粘着摩擦的轧制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轧制变形区分为滑动摩擦区和粘着摩擦区,得到适用于带钢热轧过程的改进卡尔曼(KARMAN)微分方程,给出轧制力数值计算公式。结合变形区入口与出口的边界条件,采用龙格-库塔(Runge-Kutta)法交替求解前滑区与后滑区的单位压力分布,2个接触弧角相交处就是中性点,通过对单位压力与摩擦应力进行数值积分得到轧件的轧制力,再根据希齐柯克(Hitchcock)公式迭代计算多次得到最终轧制力。最后,分析新型轧制力模型应用于热连轧机组面临的问题,给出热轧过程摩擦因数对单位压力分布与轧制力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布伦特(Brent)方法实现对热轧过程摩擦因数的软测量,指出摩擦因数在1个轧制周期内的演变规律,为热连轧过程摩擦因素在线模型的建立与新型数值轧制力模型的在线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12期)
王芸红[10](2015)在《大强度小弹性模量金属板带轧制力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蚀耐热性能优异、无磁性等优点,近年来钛及其合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被称为继钢铁和铝之后的“第叁金属”和“战略金属”,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由于其强度大、弹性模量小、精确轧制成型比较难,目前进行板厚和板形的控制时基本采用“边看边轧,反复擀平”的轧制方式,生产效率很低。轧制力在冷轧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其设定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板带板形和板厚的精度控制,同时也是实际轧制过程控制的基础,因此提高轧制力的预报精度,对于提高板厚板形控制效率与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以典型的TC4(Ti—6Al—4V)合金为研究对象,用X射线光谱仪测得试件精确化学成分。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得应力应变曲线。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轧制模型,仿真模拟了不同轧制参数(轧辊半径、摩擦系数、来料厚度、压下率、前张力、后张力)对于变形区的组成、接触弧形状以及轧制压力分布的影响,得到大强度小弹性模量金属板带在冷轧时的基本规律。其次,基于有限元仿真得到的规律和弹塑性变形理论,推导出大强度小弹性模量金属板带轧制过程中入口弹性压缩区、塑性变形区和出口弹性恢复区叁区的接触弧形状和轧制压力分布模型。再次,在二辊轧机上进行了TC4轧制实验。采用工程中常用冷轧轧制力公式(M.D.Stone公式与Bland—Ford—Hill公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比,结果相差较远,表明常用的冷轧轧制力公式不适用于大强度小弹性模量金属板带。采用本文推导的轧制力模型求得的轧制力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显着提高了轧制力计算精度。最后,模拟了强度、弹性模量与金属板带出口弹性恢复的关系,从弹跳方程角度考虑反弹对于轧后厚度的影响,给出了考虑轧件出口弹性恢复的空载辊缝值精确设定方程,为提高有限元模拟和实际轧制效率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5-12-01)
轧制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轧制力是影响带钢平整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平整机轧制力模型,充分考虑该平整机的设备工艺特点和实际工况,建立锡板连退平整机合适的轧制力模型。基于目标函数最小值,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提高轧制力模型预报精度。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轧制力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对实际现场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轧制力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陶功明,吴郭贤,朱华林,官旭东,刘自彩.基于高斯过程构建钢轨轧制力模型的方法[J].轧钢.2019
[2].杨美娟.平整机轧制力模型在锡板连退中的研究与应用[J].机床与液压.2018
[3].彭诚.基于最小二乘的冷连轧轧制力模型设定优化[C].2018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2018年全国热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
[4].冯耀耀,王庆娟,杜忠泽,李强,周滢.49MnVS3非调质钢的两种轧制力模型对比[J].机械工程材料.2018
[5].杜黎明,彭诚.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冷轧轧制力模型新功能开发[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
[6].孙静娜,陈驰,黄华贵,张彩云,王硕.基于奥洛万微分方程的变厚度LP板轧制力模型[J].钢铁.2017
[7].张海芹,王旭峰,尉北玲,杨锋.锆合金管材两辊冷轧的轧制力模型建立和应用[J].钛工业进展.2017
[8].黄华贵,季策,杜凤山.双金属复合管固-液铸轧复合轧制力模型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7
[9].李维刚,鲁凌云,刘超,刘相华.板带轧制过程考虑滑动与粘着摩擦的轧制力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王芸红.大强度小弹性模量金属板带轧制力模型研究[D].燕山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