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权利救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权利,受让人,档案,法治,审判监督,关系,让人。
权利救济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杨舒涵,赵志芸[1](2019)在《加强权利救济 传递司法温暖》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定一系列司法救助规定和细则,对救助范围、程序、标准等进行规范,不断加强和规范司法救助工作。启动司法救助案件叁级联动救助程序,通过上下级人民法院的合力,发挥司法救助金的最大功效,最大程度保障困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查制代替审批制,最大程度(本文来源于《新疆日报(汉)》期刊2019-12-27)
姜美[2](2019)在《论税收法治进程中的纳税人权利救济——从完善纳税人诉讼制度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法治建设进程中,公民权利是法律的基础与核心。纳税人所享有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纳税人诉讼制度是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税收法治的实现水平。然而,长期以来,受历史因素和国情的影响,我国相关部门关注的更多的是纳税人的义务,对于纳税人权利救济的理论和实践支持相对缺乏。因此,需要加强税收执法力度,完善税收诉讼制度立法,借鉴美国等国税务专门法院设置的经验,增强纳税人维权的法治意识,最终实现税收法治。(本文来源于《经济法论丛》期刊2019年02期)
郭华,李红霞[3](2019)在《刑事电子数据收集中的公民权利救济》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首次将电子数据规定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目前,电子数据已成为侦破案件的重要证据。电子数据的收集过程往往会涉及大量信息,由于收集的边界不易界定等原因,很容易使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公民的隐私权等相关权利受到侵犯。为平衡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关系,对被侵犯的公民权利通过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申请非法证据排除、申请国家赔偿等方式施以救济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戚建刚,张晓璇[4](2019)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公民权利救济制度之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公民权利救济制度是规范公民在食品安全法上的权利遭受特定主体非法侵害时,依法向有权机关提出请求,有权机关就是否对公民权利提供法律保护所做出决定的行为规则总和。它是一种覆盖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全过程的法律保护制度,是一种对公民所享有的行动权利和接受权利予以全部保护的法律制度,是一种对公民权利遭受多元主体侵害时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行政法应当以公民权利受到其他主体行为侵害为标准来设计权利救济制度。据此,公民权利救济制度可以分为针对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关侵害行为的救济制度,针对食品检验机构、食品行业协会等社会权力主体侵害行为的救济制度,以及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侵害行为的救济制度。行政法建构公民权利救济制度的依据在于:《食品安全法》为之提供了隐含的规范依据;公民权利救济制度是充分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马慧慧[5](2019)在《瑕疵股权转让中受让人的权利救济及风险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出资是每个股东应尽的义务。股东出资不仅是公司成立的提前,更是公司正常运转的资金保障,股东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亦是承担有限责任的依据。但处在经济社会中的股东,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定为最终目标,不履行、不全面履行,不适当履行出资义务的现象经常发生,大量的瑕疵股权由此产生,瑕疵股权转让纠纷亦是日渐增长。瑕疵股权的转让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公司债权人及守约股东的合法利益,更侵害了受让股东的合法权益。本文仅论述受让股东的权益被侵害后如何救济。(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1期)
常保军[6](2019)在《执行异议审查时如何正确告知权利救济》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一性两化”执行工作总体要求,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强化各项执行措施的运用,法院执行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但笔者在具体的执行实践中发现,执行异议审查类案件数量逐年增加,且在审查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本文来源于《鹤壁日报》期刊2019-09-17)
韦小巧[7](2019)在《强制医疗中精神病人的权利救济研究——以“被精神病”现象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可能失去自知力,无法辨认外界信息,无法控制自身行为,因而缺乏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不能保障自身权益。因此,强制医疗手段对于保障其安全与治疗是十分必要的。立足于新阶段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进行解构,着重解读《精神卫生法》中的相关规定,对实际的"被精神病"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构建更加完备的权利救济制度,为精神病人谋求更大的福祉。(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6期)
宋景华,李纯,孙小锋[8](2019)在《不良校园贷中大学生权利救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不良校园贷案件呈高发态势,因其手段隐秘、形式多变、危害大,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法律的视角下研究大学生在校园贷案件中的权利救济机制,在分析校园贷特点及危害、调研校园贷法律规制现状等的基础上,从立法、司法执法、高校等角度提出了大学生在校园贷中的权利救济措施。(本文来源于《化工高等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秦建刚,郝文婷,刘娇[9](2019)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涉刑民交叉困境及解决路径——以集资参与人的权利救济与界限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涉刑民交叉问题的实质为刑民法律对集资人行为双重评价的同时,为集资参与人权利提供双重救济。刑民程序的连接点在于对集资参与人的权利救济。本文从集资参与人的权利保护、权利实现、权利弥合叁个角度出发,认为集资参与人享有的实体权利为民事权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涉罪合同为民间借贷关系。合同有效时,集资参与人均有权要求还本付息。当生效刑事裁判在先时,刑事退赔不影响民事权利救济范围,应当允许集资参与人就利息损失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同时,就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程序衔接问题区分不同情形予以明确,以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清晰的指引。(本文来源于《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成延洲,杨慧文[10](2019)在《行政机关遗失劳动者人事档案的权利救济》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试图找到一条能够改善劳动者获得任何救济的途径,以最大限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劳动者丧失权利救济的原因分析一是人事档案关系的性质所致。由于人事档案属于档案的一种,其法律渊源有1996年修订的档案法,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档案(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08-15)
权利救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今法治建设进程中,公民权利是法律的基础与核心。纳税人所享有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纳税人诉讼制度是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税收法治的实现水平。然而,长期以来,受历史因素和国情的影响,我国相关部门关注的更多的是纳税人的义务,对于纳税人权利救济的理论和实践支持相对缺乏。因此,需要加强税收执法力度,完善税收诉讼制度立法,借鉴美国等国税务专门法院设置的经验,增强纳税人维权的法治意识,最终实现税收法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权利救济论文参考文献
[1].杨舒涵,赵志芸.加强权利救济传递司法温暖[N].新疆日报(汉).2019
[2].姜美.论税收法治进程中的纳税人权利救济——从完善纳税人诉讼制度的视角[J].经济法论丛.2019
[3].郭华,李红霞.刑事电子数据收集中的公民权利救济[J].广西社会科学.2019
[4].戚建刚,张晓璇.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公民权利救济制度之新探[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
[5].马慧慧.瑕疵股权转让中受让人的权利救济及风险防范[J].法制博览.2019
[6].常保军.执行异议审查时如何正确告知权利救济[N].鹤壁日报.2019
[7].韦小巧.强制医疗中精神病人的权利救济研究——以“被精神病”现象为切入点[J].青年与社会.2019
[8].宋景华,李纯,孙小锋.不良校园贷中大学生权利救济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9
[9].秦建刚,郝文婷,刘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涉刑民交叉困境及解决路径——以集资参与人的权利救济与界限为视角[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9
[10].成延洲,杨慧文.行政机关遗失劳动者人事档案的权利救济[N].人民法院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