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论文_张艳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科举考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科举,考试,经义,旧学,经世致用,元嘉,辞赋。

科举考试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丽[1](2019)在《经典解读与经世致用:科举考试中的管子评价及其治国理政思想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科举考试是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考的内容体现出当权者重视的治国理念。管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取得卓越的历史功勋,引起统治者的关注。后世各级科考对管子治国理政方略、功业品性评价等有所涉及,体现出管子思想的经世致用性和启迪借鉴。而士人们作答时多援引儒家思想来评价管子,展示出儒家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及管子文化内涵的多元化。(本文来源于《管子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孙歌[2](2019)在《科举考试对《文选》经典化之影响——以“元嘉叁大家”作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举考试对《文选》的经典化有重要影响。唐代、宋初以"辞科"为主要考试内容,《文选》成为学子们的记诵范本;后来科举取士逐渐以"经义"为主,《文选》地位下降。元人科举,废律赋用古赋,《文选》地位有所回升。明清科举以"八股文"为主要考试内容,写作僵化,考试常从《文选》中出诗题。《文选》作为考生的必读书,逐渐沦为可供摘章寻句的"工具书",其中"元嘉叁大家"诗作的秀句便为最佳范例。(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张瑞[3](2019)在《科举考试对晚明印刷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印刷业异常兴盛。尤其到了晚明时期,私人印刷业异军突起,形成与官方印刷业并驾齐驱的态势。这一现象的成因非常复杂,学界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商品经济的影响和市民文化的勃兴等方面。结合史料记述,在前人论证的基础之上,还可以为这一现象提供一种新解释,即科举考试加速了晚明私人印刷的勃兴。明中期之后,参与科举的人数激增,迫使印刷业制作更多的科举读物,这成为私人印刷业崛起的起点。与此同时,私人印刷又通过与科举士子的不断沟通,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进而在印刷书籍方面作出更多元化的更新,最终实现了明代印刷业质的飞跃。(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期刊2019年15期)

诸葛忆兵[4](2019)在《宋代科举考试送别文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与科举过程相关,宋人有大量送别文章,大致分为叁类:送人赴试、送落第者、送中举者荣归或赴任。送人赴试文章共计21篇,以称赞、推荐考生为核心内容,同时往往肯定科举制度,或展现不同时期科举社会风貌。送人落第归去文章共计12篇,大都以劝慰开篇,且对落第者不吝称颂之辞。北宋中期以后,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批评声音增加,有作者就从制度弊病的角度探讨落第原因。送人荣归或赴官的文章只有3篇,或勉励赴任者多有政绩,或表达自己中举后的态度,或对中第者谆谆教导。叁类送别文,反映了宋人对科举制度的评价、宋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复杂心情、科举考试的利弊得失等等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卓进,蔡春[5](2019)在《论唐宋科举考试性质变迁——从荐举性质的科举考试到纯粹科举考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科举考试性质发生显着而重要的变化,即从荐举性质的科举考试制度,走向了纯粹考试制度。唐代科举是一种荐举性质的科举考试制度,宋初围绕消除荐举因素,对科举考试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细化完善。由多名考官分工负责,考官实行锁院制,考官及考试相关人员亲属实行别试,现任官员科举考试实行锁厅试,特别是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和誊录的办法,取消公卷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科举考试变成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纯粹考试制度。(本文来源于《教育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耿勇[6](2019)在《止阅初场?——明代科举考试后场论、策地位考辨》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的科举考试,并非如前人所言,考官仅以首场经义来决定考生之去取,而对第二、叁场论、策答卷略而不阅。其实,尽管首场经义的地位比较重要,但后场论、策也会影响去取与否和排名高低,并不是无足轻重的。一方面,从嘉靖年间开始,朝廷一再颁布命令,要求乡试、会试取士兼重后场,并相应变更了行之已久的阅卷程序,使第二、叁场试卷分房互阅,以此强化后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明代乡试、会试的实际运作中,考官不仅会评阅后场论、策答卷,更将之纳作衡量士子能否中式以及排名高低的重要参考因素。此外,在日常备考过程中间,考生也为后场考试多作准备,并不轻忽论、策所考内容。(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9年03期)

何娟娟,王军涛[7](2019)在《论科举考试在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作用——以《玉娇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作为当时风靡一时的流派,其爱情观与其它爱情小说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玉娇梨》作为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品,在反应男女主人公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而科举考试在才子佳人小说中亦占据着一定的地位。《玉娇梨》在反应积极的恋爱观的同时,又在一定的层面上表现出了封建礼教下的一些思想弊端。比如科举考试在其中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力量存在。(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5期)

余来明,杜黎炜[8](2019)在《元初关于科举考试科目设置的讨论及其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自灭金、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废科举不行,这对长期以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系统的知识阶层来说是沉重打击。而在长达数十年停废科举期间,知识阶层关于科举利弊、科目设置等问题曾有过种种讨论。在总结王朝更替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同时缘于理学思想在中原地区的广泛传播等因素,当时在元朝政制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部分士人对宋、金时期以辞赋为主体的科举体系提出严厉批评,转而提出以经义考试作为取士的重要依据。相关讨论,为最终于皇庆年间恢复的科举考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考试》期刊2019年03期)

周航宇[9](2019)在《清季科举善后考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05年,清王朝宣布废除科举。然而,全国尚有数十万以科举为目标的士人,如何安置他们成了废除科举后亟待解决的问题。清廷为此设计了一系列善后考试,包括面向举人和五贡生的举贡会考,以及面向生员的拔贡考试和优贡考试。善后考试一共举行过五次,为将近两千名考生提供了入仕的机会,可以说,善后考试部分发挥了科举的作用。既有的研究对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的影响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对于善后方面的成果较少。事实上,清廷上下对于善后考试可谓用心,为那些最终通过朝考的士人所提供的待遇也颇为优厚。因此,不仅是旧学士人,许多接受新式教育的人也被它吸引。当然,善后考试的实际效用,不能简单地同清廷给出的仕途待遇画上等号。晚清官场之壅塞,竞争之激烈,极大地影响了让善后考试提供的机会转变为实际的官缺。由于这一课题的现有学术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首先试图把善后考试的基本信息,例如举办的时间和地点、考试的流程、试题的内容、考试资格的限制等方面做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梳理;其次,中式考生的信息比较零散,有必要对他们在中式后的仕途经历加以整理;在这两步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善后考试与科举的异同进行比较,对其实际功能进行评估。(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0)

张玥[10](2019)在《浅谈《杂抄》书目对当时科举考试的迎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写本《杂抄》内有"论经史何人修撰制注"一条,这部分内容包含二十余种书籍,在形式上看其应为一个简单的阅读书目。而通过《杂抄》自身的性质以及书目所录书与书之间的联系,加上当时科举应试风气的影响,推测其为当时具有推荐性的学习书目。联系科举考试制度及内容,探索书目编纂人的编目意图,可以看出其所列书目内容对当时科举考试的迎合。本文以其对科举考试的迎合作为连接点,将书目内容与科举应试学习联系,以此窥探科举士子们当时科举应试学习的情况。(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科举考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举考试对《文选》的经典化有重要影响。唐代、宋初以"辞科"为主要考试内容,《文选》成为学子们的记诵范本;后来科举取士逐渐以"经义"为主,《文选》地位下降。元人科举,废律赋用古赋,《文选》地位有所回升。明清科举以"八股文"为主要考试内容,写作僵化,考试常从《文选》中出诗题。《文选》作为考生的必读书,逐渐沦为可供摘章寻句的"工具书",其中"元嘉叁大家"诗作的秀句便为最佳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举考试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丽.经典解读与经世致用:科举考试中的管子评价及其治国理政思想述论[J].管子学刊.2019

[2].孙歌.科举考试对《文选》经典化之影响——以“元嘉叁大家”作品为例[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9

[3].张瑞.科举考试对晚明印刷业的影响[J].中国出版.2019

[4].诸葛忆兵.宋代科举考试送别文论略[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

[5].卓进,蔡春.论唐宋科举考试性质变迁——从荐举性质的科举考试到纯粹科举考试[J].教育史研究.2019

[6].耿勇.止阅初场?——明代科举考试后场论、策地位考辨[J].史林.2019

[7].何娟娟,王军涛.论科举考试在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作用——以《玉娇梨》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9

[8].余来明,杜黎炜.元初关于科举考试科目设置的讨论及其确立[J].教育与考试.2019

[9].周航宇.清季科举善后考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0].张玥.浅谈《杂抄》书目对当时科举考试的迎合[J].文化学刊.2019

论文知识图

唐#孙过庭书谱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科举考试的考官及管理人员-长安贡院士-儒士伏生,据古文献记载,他是汉代人,活到...1 明清科举考试的程序与方法-南 闱 ...科举考试的考官及管理人员-清代江南...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

标签:;  ;  ;  ;  ;  ;  ;  

科举考试论文_张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