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论文和设计-方成成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导架、第一支架和第二导架,所述第一导架的外侧安装有摇动把手,且摇动把手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绞轮,所述第一绞轮设置于第一导架的内侧,且第一绞轮上缠绕固定有测量绳,所述第一导架顶部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中心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贯穿设置有导柱,所述固定块的边端安装有齿轮,所述第二导架中部的内侧连接有第三绞轮,所述安装扣、第二绞轮、第三绞轮和第一绞轮之间通过测量绳相连接。该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在对炮孔深度进行测量时,测量绳方便拉起,不会发生勾住的问题,同时整体方便拆卸安装,使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导架(1)、第一支架(15)和第二导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架(1)的外侧安装有摇动把手(2),且摇动把手(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绞轮(3),所述第一绞轮(3)设置于第一导架(1)的内侧,且第一绞轮(3)上缠绕固定有测量绳(4),所述第一导架(1)顶部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的中心处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内贯穿设置有导柱(7),且导柱(7)的外侧固定有对接块(8),所述固定块(5)的边端安装有齿轮(9),且齿轮(9)的一侧固定有摩擦杆(10),并且齿轮(9)与对接块(8)之间相连接,所述导柱(7)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1),且限位槽(11)内安装有调节杆(12)的一端,并且调节杆(12)位于通槽(24)内,所述通槽(24)设置于第一导架(1)的顶部,且通槽(24)与活动槽(6)之间相互贯穿,所述调节杆(12)的中部固定有卡杆(13),且卡杆(13)位于卡槽(14),并且卡槽(14)开设于通槽(24)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架(15)的顶部固定有定位块(16),且定位块(16)位于定位槽(17),并且定位槽(17)设置于第二支架(18)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架(15)和第二支架(18)套设于第一导架(1)的外侧,且第一导架(1)底部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绞轮(19),所述第二导架(20)中部的内侧连接有第三绞轮(21),且第二导架(20)的底部固定有秤砣(22),并且第二导架(20)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扣(23),所述安装扣(23)、第二绞轮(19)、第三绞轮(21)和第一绞轮(3)之间通过测量绳(4)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导架(1)、第一支架(15)和第二导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架(1)的外侧安装有摇动把手(2),且摇动把手(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绞轮(3),所述第一绞轮(3)设置于第一导架(1)的内侧,且第一绞轮(3)上缠绕固定有测量绳(4),所述第一导架(1)顶部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的中心处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内贯穿设置有导柱(7),且导柱(7)的外侧固定有对接块(8),所述固定块(5)的边端安装有齿轮(9),且齿轮(9)的一侧固定有摩擦杆(10),并且齿轮(9)与对接块(8)之间相连接,所述导柱(7)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1),且限位槽(11)内安装有调节杆(12)的一端,并且调节杆(12)位于通槽(24)内,所述通槽(24)设置于第一导架(1)的顶部,且通槽(24)与活动槽(6)之间相互贯穿,所述调节杆(12)的中部固定有卡杆(13),且卡杆(13)位于卡槽(14),并且卡槽(14)开设于通槽(24)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架(15)的顶部固定有定位块(16),且定位块(16)位于定位槽(17),并且定位槽(17)设置于第二支架(18)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架(15)和第二支架(18)套设于第一导架(1)的外侧,且第一导架(1)底部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绞轮(19),所述第二导架(20)中部的内侧连接有第三绞轮(21),且第二导架(20)的底部固定有秤砣(22),并且第二导架(20)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扣(23),所述安装扣(23)、第二绞轮(19)、第三绞轮(21)和第一绞轮(3)之间通过测量绳(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块(8)等间距分布于导柱(7)上,且对接块(8)与齿轮(9)之间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杆(10)与齿轮(9)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摩擦杆(10)的底部高度低于第一绞轮(3)的顶部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2)的底部与限位槽(1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调节杆(12)与导柱(7)之间共中心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4)为圆形结构设计,且卡槽(14)的直径等于卡杆(13)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6)与定位槽(17)之间相互卡合,且定位块(16)关于第一支架(15)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爆破是通过炸药对矿山进行定点爆破,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矿山的开采位置进行炮击爆破,同时在开采之前,需要对爆破形成的炮孔的深度进行测量,从而需要专门的深度测量装置,然而现有的深度测量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深度测量装置一般在对垂直分布的炮孔深度进行测量时,直接用绳索悬挂一个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直接垂吊至炮孔内,然而在将绳索拉起时,绳索容易贴在炮孔边侧,造成绳索拉起不便的问题;

2.现有的深度测量装置,也会采用专门的测量装置对炮孔深度进行测量,然而现有的深度测量装置,整体不便拆卸安装,导致移动不便,影响使用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深度测量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深度测量装置绳索不方便拉起,同时不方便拆卸安装和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导架、第一支架和第二导架,所述第一导架的外侧安装有摇动把手,且摇动把手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绞轮,所述第一绞轮设置于第一导架的内侧,且第一绞轮上缠绕固定有测量绳,所述第一导架顶部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中心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贯穿设置有导柱,且导柱的外侧固定有对接块,所述固定块的边端安装有齿轮,且齿轮的一侧固定有摩擦杆,并且齿轮与对接块之间相连接,所述导柱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安装有调节杆的一端,并且调节杆位于通槽内,所述通槽设置于第一导架的顶部,且通槽与活动槽之间相互贯穿,所述调节杆的中部固定有卡杆,且卡杆位于卡槽,并且卡槽开设于通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固定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位于定位槽,并且定位槽设置于第二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套设于第一导架的外侧,且第一导架底部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绞轮,所述第二导架中部的内侧连接有第三绞轮,且第二导架的底部固定有秤砣,并且第二导架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扣,所述安装扣、第二绞轮、第三绞轮和第一绞轮之间通过测量绳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对接块等间距分布于导柱上,且对接块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摩擦杆与齿轮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摩擦杆的底部高度低于第一绞轮的顶部高度。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底部与限位槽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调节杆与导柱之间共中心轴线。

优选的,所述卡槽为圆形结构设计,且卡槽的直径等于卡杆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之间相互卡合,且定位块关于第一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在对炮孔深度进行测量时,测量绳方便拉起,不会发生勾住的问题,同时整体方便拆卸安装,使用方便;

1.通过设置的测量绳在第一绞轮、第三绞轮、第二绞轮以及安装扣上的循环缠绕,方便通过手动转动摇动把手,将测量绳匀速的下放至炮孔内,使得测量绳的活动范围一直保持在中心位置,有效避免测量绳在拉起时被炮孔的边侧勾住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第一导架、第二导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导架和第二导架之间通过测量绳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相连接,从而方便该装置的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导架;2、摇动把手;3、第一绞轮;4、测量绳;5、固定块;6、活动槽;7、导柱;8、对接块;9、齿轮;10、摩擦杆;11、限位槽;12、调节杆;13、卡杆;14、卡槽;15、第一支架;16、定位块;17、定位槽;18、第二支架;19、第二绞轮;20、第二导架;21、第三绞轮;22、秤砣;23、安装扣;24、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导架1、摇动把手2、第一绞轮3、测量绳4、固定块5、活动槽6、导柱7、对接块8、齿轮9、摩擦杆10、限位槽11、调节杆12、卡杆13、卡槽14、第一支架15、定位块16、定位槽17、第二支架18、第二绞轮19、第二导架20、第三绞轮21、秤砣22、安装扣23和通槽24,第一导架1的外侧安装有摇动把手2,且摇动把手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绞轮3,第一绞轮3设置于第一导架1的内侧,且第一绞轮3上缠绕固定有测量绳4,第一导架1顶部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的中心处开设有活动槽6,活动槽6内贯穿设置有导柱7,且导柱7的外侧固定有对接块8,固定块5的边端安装有齿轮9,且齿轮9的一侧固定有摩擦杆10,并且齿轮9与对接块8之间相连接,导柱7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1,且限位槽11内安装有调节杆12的一端,并且调节杆12位于通槽24内,通槽24设置于第一导架1的顶部,且通槽24与活动槽6之间相互贯穿,调节杆12的中部固定有卡杆13,且卡杆13位于卡槽14,并且卡槽14开设于通槽24的内壁上,第一支架15的顶部固定有定位块16,且定位块16位于定位槽17,并且定位槽17设置于第二支架18的顶部,第一支架15和第二支架18套设于第一导架1的外侧,且第一导架1底部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绞轮19,第二导架20中部的内侧连接有第三绞轮21,且第二导架20的底部固定有秤砣22,并且第二导架20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扣23,安装扣23、第二绞轮19、第三绞轮21和第一绞轮3之间通过测量绳4相连接;

对接块8等间距分布于导柱7上,且对接块8与齿轮9之间相互啮合,方便通过导柱7在活动槽6内的上下运动,带动齿轮9的转动,从而可以通过齿轮9外侧的摩擦杆10将第一导架1摩擦固定住;

摩擦杆10与齿轮9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摩擦杆10的底部高度低于第一绞轮3的顶部高度,保持摩擦杆10与齿轮9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摩擦杆10在运行轨迹上可以和第一绞轮3的顶部两侧进行摩擦接触,达到将第一绞轮3固定住的效果;

调节杆12的底部与限位槽1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调节杆12与导柱7之间共中心轴线,使得调节杆12的位置可以调节,从而调节卡杆13的位置,同时保持调节杆12可以稳定的推动导柱7的上下运行;

卡槽14为圆形结构设计,且卡槽14的直径等于卡杆13的长度,使得卡杆13可以在卡槽14内转动,从而可以对调节杆12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调节杆12、导柱7、齿轮9对摩擦杆10的位置进行固定;

定位块16与定位槽17之间相互卡合,且定位块16关于第一支架15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方便通过定位块16和定位槽17将第一支架15和第二支架18的位置固定住,从而可以对第一导架1进行有效支撑。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时,如图1-6所示,首先将第一绞轮3上的测量绳4根据线路缠绕至第三绞轮21和第二绞轮19上,通过安装扣23将测量绳4的一端固定住,然后将第一支架15和第二支架18套设在第一导架1的中部,使得第一支架15上的定位块16与第二支架18上的定位槽17相卡合,然后通过螺栓将第一支架15和第二支架18固定住,将组合好的测量装置放置在炮孔洞口,通过第一支架15和第二支架18对该装置进行支撑,然后手动转动摇动把手2,摇动把手2带动第一绞轮3的转动,同时在第二导架20底部秤砣22的重力作用下,测量绳4分别绕过第三绞轮21和第二绞轮19进行滑动,从而带动第二导架20垂直循序往下,直至第二导架20底部的秤砣22接触到炮孔的最底部,此时向下按压通槽24内的调节杆12,通过调节杆12带动导柱7在固定块5内的活动槽6内向下移动,同时导柱7的外侧固定的对接块8与齿轮9之间啮合接触,带动齿轮9的转动,从而通过齿轮9带动摩擦杆10的转动,通过2个摩擦杆10与第一绞轮3顶部的内侧之间摩擦接触,将第一绞轮3的位置固定住,然后转动调节杆12,调节杆12的底部在限位槽11内转动,从而不会影响导柱7的稳定,同时调节杆12上的卡杆13跟随转动进卡槽14,通过卡槽14将卡杆13的位置固定住,从而将导柱7、齿轮9以及摩擦杆10的位置固定住,此时就可以观察测量绳4的长度,通过测量绳4来检测炮孔的深度,这里可以在测量绳4上设置刻度,便于精确观察,同时在检测完毕时,根据上述操作,将第一绞轮3的位置放松,然后逆向转动摇动把手2,将第二导架20拉出,同时对该装置进行拆卸,方便存放和下次使用,在存放该装置时,可以根据上述操作将第一绞轮3的位置固定住,避免第一绞轮3上的测量绳4松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9961.3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371973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G01B 5/18

专利分类号:G01B5/18

范畴分类:31B;

申请人:贵州大学

第一申请人:贵州大学

申请人地址: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北校区科学技术处

发明人:方成成;张义平

第一发明人:方成成

当前权利人:贵州大学

代理人:程新敏

代理机构:52100

代理机构编号: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便于拉起的炮孔深度测量装置论文和设计-方成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