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丁飞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U”字形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包括相互平行的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和出风管之间连通有排水管,所述罐体内安装有位于排水管下方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集水管与排水管的下端相连,所述集水槽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集水槽和排水管的设置,蒸汽加热器中的热水与冷却水进行混合,冷却水被预热,从而对热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设有“U”字形的通风管(2),所述通风管(2)包括相互平行的进风管(21)和出风管(23),进风管(21)和出风管(23)之间连通有排水管(22),所述罐体(1)内安装有位于排水管(22)下方的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通过集水管(4)与排水管(22)的下端相连,所述集水槽(3)连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6)。

设计方案

1.一种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设有“U”字形的通风管(2),所述通风管(2)包括相互平行的进风管(21)和出风管(23),进风管(21)和出风管(23)之间连通有排水管(22),所述罐体(1)内安装有位于排水管(22)下方的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通过集水管(4)与排水管(22)的下端相连,所述集水槽(3)连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2)内设有若干交错竖直设置的挡风板(27),所述挡风板(27)的长度小于排水管(22)的直径,所述排水管(22)内形成蛇形的通风道(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2)的底部设有若干锥形的集水斗(25),所述集水管(4)与集水斗(25)的下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包括缠绕于通风管(2)上的换热管(52),所述进水管(5)一端伸出罐体(1),另一端与集水槽(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内安装有若干扰流子(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内转动连接有与进水管(5)正对的转动叶轮(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1)的端部倾斜设置有导风板(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内隔有隔板(31),所述隔板(31)将集水槽(3)隔为热水腔(32)和混水腔(33),所述热水腔(32)位于混水腔(33)的上方,所述集水管(4)与热水腔(32)相连通,所述隔板(31)上安装有单向阀(34),所述进水管(5)和出水管(6)与混水腔(33)相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加热器以蒸汽作热源,以水为加热对象的加热器。加热器内设有螺旋形管,螺旋形管内通蒸汽而管外为加热水,蒸汽与水之间通过螺旋管壁的传热而实现加热。

公告号为CN2062479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式蒸汽加热器,包括设备上端、壳体、换热管和设备下端,壳体与设备上端和设备下端之间均设有圆形管板,管板的中心设有主导流孔,管板的边缘具有环状分布的小导流孔,小导流孔的外围设有环状分布的螺栓孔,换热管位于壳体内并与管板的主导流孔连通,换热管的管体上设有螺旋换热片,壳体的外侧设有换热套筒,换热套筒通过管板的小导流孔与设备上端和设备下端相通,壳体的外侧壁下部设有冷水进口,外侧壁上部设有热水出口,设备上端的顶部设有蒸汽进口,设备下端的底部设有蒸汽出口。该螺旋式蒸汽加热器加热和换热效果好,水流对设备内壁冲击小,噪音低,使用寿命长。

蒸汽在对冷却水进行加热时,蒸汽也被冷却,蒸汽液化成水,蒸汽液化之后的水的温度与被加热的冷却水的温度相近,具有较高的热量,直接排放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有节约能源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U”字形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包括相互平行的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和出风管之间连通有排水管,所述罐体内安装有位于排水管下方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集水管与排水管的下端相连,所述集水槽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与蒸汽加热器相连,蒸汽加热器的蒸汽出口与进风管相连,冷却水与罐体的进水管相连,出水管与蒸汽加热器的冷水进口相连通。蒸汽加热器内残余的蒸汽混合热水流入进风管内,蒸汽沿排水管流动从出风管排出。热水流至排水管内,热水从排水管底部的集水槽流入集水槽内,热水与冷却水进行混合,热水对冷却水进行预热,冷却水再进入蒸汽加热器中进行加热。通过集水槽和排水管的设置,蒸汽加热器中的热水与冷却水进行混合,冷却水被预热,从而对热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内设有若干交错竖直设置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长度小于排水管的直径,所述排水管内形成蛇形的通风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在排水管内流动时,挡风板对蒸汽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蒸汽沿蛇形的通风道流动,延长蒸汽在排水管内的运动时间,从而延长热水的排出时间,提高热水的回收率。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底部设有若干锥形的集水斗,所述集水管与集水斗的下端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水聚集在集水斗内,集水斗将热水集中排出,减少排水管内的热水残留,提高热水的回收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包括缠绕于通风管上的换热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伸出罐体,另一端与集水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从进水管进入换热管内,通风管内的蒸汽对冷却水进行预热,对蒸汽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内安装有若干扰流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流入集水槽内,热水流入集水槽内与冷却水混合。冷却水和热水流动过程中遇到扰流子,扰流子改变冷却水和热水的流向,从而提高冷却水和热水的混合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内转动连接有与进水管正对的转动叶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从进水管流入集水槽内,冷却水经过转动叶轮时带动转动叶轮转动,转动叶轮转动改变水流流向,从而提高冷却水和热水的混合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的端部倾斜设置有导风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进入进风管内,蒸汽撞击到导风板上,导风板改变蒸汽的流向,蒸汽呈螺旋向下流动延长蒸汽的流动时间,延长热水的流动时间,提高热水的回收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内隔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集水槽隔为热水腔和混水腔,所述热水腔位于混水腔的上方,所述集水管与热水腔相连通,所述隔板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混水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水流入热水腔内,冷却水流入混水腔内,热水通过单向阀流入混水腔内进行混合。冷却水通过隔板隔离在混水腔内,防止冷却水通过集水管渗入通风管内影响蒸汽的流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集水槽和排水管的设置,蒸汽加热器中的热水与冷却水进行混合,冷却水被预热,从而对热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2.通过换热管的设置,冷却水从进水管进入换热管内,通风管内的蒸汽对冷却水进行预热,对蒸汽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通风管;21、进风管;22、排水管;23、出风管;24、通风道;25、集水斗;26、导风板;27、挡风板;271、上板;272、下板;3、集水槽;31、隔板;32、热水腔;33、混水腔;34、单向阀;4、集水管;5、进水管;51、进管;52、换热管;53、出管;6、出水管;7、扰流子;8、转动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如图1,包括罐体1,罐体1内包括通风管2和集水槽3,集水槽3位于通风管2的下方。通风管2用于蒸汽的流动,集水槽3对蒸汽内液化的热水进行回收利用。

如图1,通风管2呈“U”字形设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风管21、排水管22和出风管23。进风管21和出风管23相平行,排水管22与进风管21和出风管23的底部相连通。进风管21的端部与蒸汽加热器的蒸汽出口相连通,蒸汽进入进风管21内流经排水管22从出风管23排出。

如图1,进风管21的端部倾斜设置有导风板26。蒸汽进入进风管21时,蒸汽撞击到导风板26上,蒸汽呈螺旋形在通风管2内流动,延长蒸汽的流动时间,增强蒸汽的液化率,提高蒸汽内热水的回收利用率。

如图1,排水管22内设有若干竖直较错设置的挡风板27,挡风板27的长度小于排水管22的直径,排水管22内形成蛇形的通风道24。蒸汽在挡风板27内流动时,蒸汽沿通风道24流动,蒸汽在排水管22内流动的时间较长,液化时间较久,蒸汽内热水的回收率较高。

如图1,挡风板27分为上板271和下板272,上板271和下板272交错设置,下板272与排水管22的底部固定相连。排水管22的底部在下板272旁设有锥形的集水斗25,集水斗25的下端连有集水管4,集水管4的下端与集水槽3相连通。蒸汽内的热水聚集在排水管22内并流动至集水斗25处,热水通过集水管4流入集水槽3内,进行回收。

如图1,集水槽3内设有水平的隔板31,隔板31将集水槽3隔成位于上方的热水腔32和位于下方的混水腔33。隔板31上安装有用于连通热水腔32与混水腔33的单向阀34,集水管4与热水腔32相连。集水槽3上连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6,进水管5和出水管6都与混水腔33相连通。热水通过单向阀34流入混水腔33内,冷却水从进水管5流入混水腔33内,冷却水和热水在混水腔33内进行混合,热水对冷却水进行预热,从而对热水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混合后的水从出水管6排出,出水管6与蒸汽加热器的冷却水入口相连通,混合后的水流入蒸汽加热器中。

如图1,进水管5包括进管51、换热管52和出管53。换热管52呈螺旋形设置包裹在通风管2外,进管51一端与换热管52连通,另一端伸出罐体1。换热管52远离进管51的端部与出管53连通,出管53另一端与混水腔33连通。冷却水从进管51进入换热管52内,冷却水通过换热管52与通风管2内的蒸汽进行换热,蒸汽对冷却水进行预热,换热管52进一步对蒸汽内的残余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如图1,混水腔3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叶轮8,转动叶轮8与出管53正对,冷却水从出管53流出撞击到转动叶轮8上,转动叶轮8转动改变冷却水的流向,从而增强冷却水和热水的混合效果。

如图1,混水腔33内安装有若干扰流子7,热水和冷却水流经扰流子7时,热水和冷却水的流向发生改变,从而提高热水和冷却水的混合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蒸汽加热器内的蒸汽流入通风管2内,蒸汽从出风管23排出。蒸汽内的热水流入集水槽3内,冷却水进入集水槽3内与热水混合,从出水口排出再次流入蒸汽加热器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4147.7

申请日:2019-01-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26868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F28D7/02

专利分类号:F28D7/02;F28F9/24;F28C3/04

范畴分类:35F;

申请人:无锡市林洲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市林洲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前洲配套区万寿路3-1号

发明人:丁飞;周瑞君

第一发明人:丁飞

当前权利人:无锡市林洲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蒸汽加热器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丁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