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回归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戚燕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博济中心小学

鲁洁教授指出:“回归生活”体现了品德课程基本理念上的根本变革。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课程的性质是学习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样的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学到?标准所倡导的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地改造和推进的过程。“生活”既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与归宿,同样也是课程改革据此进行的过程和手段。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过程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的,任何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都显得虚幻迷离。课程标准盼望诚实的教师、真实的课堂,呼唤朴实的人格、坚实的品质。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注重服务于未来生活,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也与学生本来的发展相去甚远。为了改变传统的“说教”,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如何使小学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来自生活、回归现实呢?

一《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首要前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状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选取的教学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不懂团结,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对社会、家乡缺乏应有的了解。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们不妨从孩子的实际生活出发,选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话题进行讨论,使孩子们从中得到正确的导向和指引。比如在教《邻居家的小伙伴》时,可根据平时经常会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学生说说,你和小伙伴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矛盾吗?你们是怎样解决的?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呢?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懂得谦虚、礼让、讲文明、讲礼貌等传统美德。在《不给邻居添麻烦》一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说说平常自己的哪些行为可能给邻居造成影响。比如:在家里大声唱卡拉OK、在公共楼梯上跳绳等等。使学生在说说议议中懂得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如《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一课,是用陈正之、苏秦、孙敬等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作为教材内容的,这与我们现代生活实际已有较远的距离,让这个年龄的孩子听起来有点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灵活补充班内优秀生合理利用时间刻苦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听起来更容易理解。

2.适当补充来源生活实践的事件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一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如教《请到我的家乡来》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家乡嵊州向同学们介绍“金庭王羲之墓”、“王院百丈瀑布”、“浦口马寅初故居”、“下王溪西漂流”、“越剧博物院”、“崇仁古民居”等景点。在了解自己家乡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教《可爱的家乡人》时,我们可以介绍自己身边为学生所熟悉的人。如我市的美术泥塑家宓风光,摄影师汪爱源,根雕大师陈剑夫,越剧梅花奖得主黄美菊等等。

在《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中可以让大家课前先去了解学校的情况,准备充分后在课堂上当一个小小讲解员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学校建校几年了?”“创办于哪一年?”“学校有几个班?”“全校共有多少老师和同学?”“学校获得过哪些荣誉?曾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学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等等。在《我是教室的美容师》中,可让学生当一次设计师,动手美化自己的教室,并进行评比和自我打分,说说你最满意的是什么地方,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相信这些近在身边的人和景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更能从中得到启迪。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方法要贴近生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的内容只是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提供了一个前提,效果的取得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空洞说教,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

由于德育的实质是把社会主义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所以在小学生的德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大段的说教和阐述,而是通过运用各种灵活、有趣的手段,并融入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感知,寻找激情创设课堂的高潮,在师生的共鸣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并化为他们自己的品质,进而指导他们的行为。

前几年《实话实说》、《人生AB剧》等电视节目,收视率相当高,同样也深受广大的高年级学生欢迎,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课堂上是不是可以多一些这样的创意,开放我们的课堂,转换我们的思想,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老师只不过是一个主持人——课堂教学的主持人,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例如,教学《参加正当有益的课余活动》一文时,教师可以主持人的角色参加,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并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哪些是正当有益的课余活动。最后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提出要求。又如《我一定要回到祖国去》是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人物的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很高的爱国热情,对于爱国教育较容易接受。但我并没有因此而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对学生这种爱国热情进行了分析。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多半是从家长、老师,以及影视媒体耳濡目染的,对于爱国的本质要求,他们并不一定清楚。另外,对于一直生活在国内的他们来说,对祖国的热爱,往往流于肤浅,在这方面通常是海外归国的华侨更能理解爱国的本义。我在讲课时先把中美两国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得出美国的条件和待遇都要比中国优厚。我问学生,他(钱学森)为什么舍弃在美国的地位和待遇,而为祖国效力?学生们异口同声: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此话一出,教室里霎时洋溢起“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浓厚气氛,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这堂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知、情、意、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只有精心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接受道德形象的熏陶和感染。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孕育道德情感的土壤。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入情境,导入新课,揭示主题,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如《学习做事有始有终》一课,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首先展示准备好的食物:铁棒和绣花针,又把《铁棒磨成针》的成语故事做成课件,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画面中的老婆婆最后有没有把铁棒磨成绣花针?从而揭示课题,引出目标,这样设情导入,目标明确,情境真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来源”是外显的,零散的;“回归”是内化的,一体的。《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社会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标签:;  ;  ;  

回归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