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张性财政政策与增发国债(论文文献综述)
朱思敏[1](2020)在《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的阶段性特征演进及其启示》文中指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是指在尊重各自独立性、充分交流信息的基础上,两大政策在政策类型、调控方向和政策工具上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从而共同高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其协调配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当下对我国两大政策协调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在面对和处理今后复杂的经济形势时更有效地协调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维护经济稳定增长。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重要经济理论模型和两大政策协调的路径进行了梳理,然后主要从搭配模式选择和政策工具配合两个方面,回顾了我国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阶段性特征演进,总结其用两大政策实现当期经济目标的经验与启示,发现我国两大政策协调对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政策更偏重于长期的结构性调整目标,货币政策在应对短期冲击时更具有灵活性,但不同阶段和不同目标下仍存在政策工具协调利用不充分、政策目标存在偏差等失误。为了分析两大政策自1996年以来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效果以及彼此间的关系,接着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同作用会加强单一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在短期内,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财政政策较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更为显着,但长期由于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强些。财政支出的增加会使货币供给扩张,货币供给对财政支出影响较小。最后,本文根据当前经济形势从优化两大政策协调目标、加强政策工具协调力度等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提出了相关建议。
宋来[2](2017)在《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增长阶段转换,新常态下需要创新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因此,对1993-2012年财政政策的实践效果开展全面、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表明,财政政策在本质上是政府对税收和支出的运用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始终是政府反经济衰退的政策首选,调控经济的思路既有需求管理也有供给管理,并日益呈现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特点。作为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财政政策既通过总量调节改善总需求,又通过结构调节改善总供给,特别是在稳定经济波动、调节经济结构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1993-2012年期间,我国先后实施了适度从紧的、积极的、稳健的和新一轮积极的等类型的财政政策实践。政策框架总体上体现了四个特征:相机抉择是政策调控的核心策略,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主流,多元化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具体政策措施也有四个特点:以政府支出政策为主调节总需求波动,以生产性政府支出为主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财政投资兼具长期和短期的政策目的,以收支政策组合为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稳定经济波动是触发财政政策实施和转型的首要原因。估计三个产出乘数表明,我国财政政策能够挤入私人需求并促进短期产出增长;相对于政府投资政策,短期内政府消费政策拉动产出增长的贡献度更大;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表明,消费-工作互补性、垄断竞争和价格粘性等因素,在合适的参数校准下,可以成为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然而,从熨平产出波动的角度看,我国财政政策的总体效果较低;稳定效果不高主要源于:自动稳定效应不高,相机抉择中的政策力度和实施时机把握不好,政策工具搭配不善等原因。财政政策体系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结构调整机制。采用新的产业结构水平度量指标,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财政收支总量效应与财政收支结构效应、全国总体效应与区域效应、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后发现: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着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在东部地区具有最大的正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着;财政收入结构对短期和长期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显着的直接效应,但财政支出结构对短期和长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影响都不够显着;特别是,作为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投资政策,不仅没有发挥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反而对长期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阻碍作用;在一定条件范围内,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税收优惠政策效果好于财政直接投资。无论是政府收支总量还是收支结构,都可以通过影响总供给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引入非线性影响,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发现:与经济理论预测相一致,财政收支总量与收支结构对长期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是存在的;政府收支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但这个正效应主要是通过其结构变动而产生的;在财政支出中,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和农业支出的比重不利于长期增长,增加社保支出的比重有利于促进长期增长;在财政收入中,增加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重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比重不利于长期增长;财政收支变量对长期增长的作用渠道是不同的。2015年以来,政府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之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财政政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今后,应从完善财政规则、优化支出结构、推进税制改革、协调财政货币政策四个方面,不断完善财政政策实施方式,从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财政政策支持。
马大勇[3](2013)在《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理论依据及制约因素》文中提出积极财政政策是我国在金融危机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地向前发展。但是,积极财政政策至今仍旧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这说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和探索。因此,为了便于总结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可以在对积极财政政策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以财政乘数理论、国民收入、"流动性陷阱"及货币政策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政府财力、财政风险和国家投资结构三个层面的制约因素入手,对积极财政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
张信柱[4](2010)在《积极财政政策研究 ——基于我国1998年与2008年财政政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针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反周期的财政措施,它被世界各国用于在经济衰退时期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已经实施两轮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国家第一轮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一直实施到2004年,随后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年底我国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复杂国际经济形势开始实施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到2010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抑制经济衰退,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财政刺激计划在社会产品供给过剩的情形下导致了物价的上涨,于是,现阶段政策一方面需要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需要防止生产过剩再现和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扩大等财政风险。同时,随着经济下滑趋势得到稳固,世界各国也都在考虑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在此背景下,我国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面临需要调整的压力,并需要为将来退出铺好道路。鉴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的效应、实施效果和政策风险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本文将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政策效应进行研究。考虑到政策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本文将在分析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原理和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从拉动经济等正效应和带来风险等负效应两个方面研究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并检验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通过对积极财政政策的研究,理清反周期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总结我国两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教训,结合评价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调整的基本思路及其退出机制,并对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创新进行讨论,以丰富我国财政理论和政策的内容。本文首先总结我国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与进展,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和实施政策调整铺下基础。在分析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时,分别对政策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进行分析,其中,正效应中分别考虑了政策实施对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的拉动效应,并且每个效应都对1998年和2008年的政策效应展开讨论,一方面为分析两轮政策效应提供证据,另一方面通过比较也可为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意见。为了评价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实际效果,本文从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李嘉图等价以及自动效果和人为效果等几个方面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政策效果进行考察,一方面为新一轮政策提供丰富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更加全面地评价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功效。另外,鉴于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中面临新的情况,需要实施调整以从根本上调节国内结构性矛盾、减少对政策调控的依赖和开发国内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本文从政策工具之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协调配合以及政策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讨论。本文基于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针对我国1998年和2008年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研究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政策效应,主要结论有:(1)我国1998年和2008年两轮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都取得显着效果。两轮积极财政政策,都受到外部因素的强大冲击,都有政府支出的扩张,但是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扩大政府支出,还实施减税政策,更加注重国内需求、民生工程和经济结构调整,并且积极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占有主导地位。(2)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投资和居民消费方面具有积极效应。第一,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1998-2003年每一元的政府购买支出,可以拉动GDP增加5.29元,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政府支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效率还是较低。2009年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支出对进出口的影响是显着的,但是政府支出对于月度的工业产值增长率的影响是不显着的,可能与2009年以来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投向了基础项目建设和民生项目中有关。第二,1998-2003年间,我国这一期间采用发行国债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在2007-2009年的三年间是上升的,尤其是2009年我国采用发行国债、地方债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显着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第三,1998-2003年间,积极的财政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但这一期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极大地带动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作用,政府主要依靠撬动国内经济的需求来带动经济增长,我国这一期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2008年底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居民消费受到国家民生工程的影响,消费意愿大为增强,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拉动还是很显着的。(3)我国财政政策效果依赖政府支出,税收对政策效果具有反作用。第一,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其效果逐渐减弱,积极财政政策的“紧缩效应”逐渐显露,积极财政政策需要进行转型。第二,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作用主要依赖的是购买支出的人为效果,税收和转移支出的效果刚好被抵消。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初期的效果很好,随着时间的发展效果就会变弱。积极财政政策的人为效果多为正数,而自动效果多为负数,使得积极财政政策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对我国财政支出、财政赤字与民间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后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不成立。(4)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实施导致财政风险等负效应加大,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挤出效应。第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我国的赤字规模迅速增加。巨额的财政赤字,可能引发相应的债务风险。第二,政策效用呈现递减效应。我国的国债发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递减,同时,财政政策对民间投资与国内消费刺激效应也在递减。另外,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还具有挤出效应。第三,新一轮积极财政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另外,由于扩大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原因,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中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加大。2010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复苏的目标基本达到,随着财政风险的加大政策效果弱化,政策如何调整从而避免“过早”或者“过晚”带来新的风险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积极财政政策的择机逐步调整,不仅包含四大政策工具的组合优化,还有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而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则需要考虑财政、货币的先后顺序以及财政政策工具的使用,尤其是政府财政支出政策的退出战略。本文给出的建议有:(一)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第一,优化结构与政策调整。经济“V”型复苏模式下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一个扩张性支出措施和调整性支出措施的综合体。这轮积极财政政策要求注重短期“保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的结合、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结合、振兴产业和加强科技支撑的结合、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结合、深化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的结合。一是财政支出政策调整,应适当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加大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财政投入力度。二是税收政策调整,对现行税制中的不合理环节进行规范和调整,如取消部分高耗能产业的出口退税,加大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等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三是完善财政投融资体系、加强公债管理,完善地方债的发行和管理机制。第二,完善政策带动效应。财政政策应坚持公共财政的方向,通过政策刺激带动消费需求,尤其国内消费需求来缓解这些矛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公共财政制度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公平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发展需求。(二)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机制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注定了在采取退出策略的方式上要采取全球协调的方式,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金融稳定委员会将作为退出策略的主要协调者。对于国内经济政策的退出机制,要做到:第一,坚持宽松货币政策先退出。在目前经济形势逐渐变暖的背景下,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为未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因此,未雨绸缪地制定好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是各国央行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第二,缩减政府支出、完善税收调整。为了减少财政风险和配合货币政策的执行,积极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需要转型甚至退出,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和转型是必然的选择,主要的方面就是要缩减政府支出和完善税收政策的调整,一方面控制赤字、增收节支,另一方面调整结构、推进改革。(三)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创新2010年国内经济由于财政扩张带来的物价上涨趋势很明显,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创新,通过调控手段的转变,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来促使经济结构调整。第一,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今后的财政政策应采取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策略,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作用的重点应转变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人力资本、培育长期增长机制、努力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等方面。第二,引导社会公众预期。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以此为基础,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即期消费,拉动消费需求带动经济长期发展。
王威[5](2010)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先后于1998年和2008年两次实施以增发国债、扩大赤字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扭转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偏冷和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形势。然而在财政收入有限、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债务积累迅速、偿还债务难度加重的情况下,财政风险就会应运而生。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探讨目前影响我国财政风险的因素、财政的运行状况以及未来的运行趋势,并试图建立一个综合反映财政风险状况的预警模型。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博弈论等研究方法和模型,从传统的收支角度,对影响我国财政风险的税收、支出和国债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从财政政策出发,对我国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政风险的成因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初步构建起财政风险预警系统,以期对财政风险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财政风险的预测有所裨益。同时,针对我国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其他国家治理财政风险的经验,提出了我国防范财政风险的政策建议。
贾康[6](2008)在《1998年以来: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到稳健的财政政策及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文中研究指明一、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启动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自1993年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决定加强宏观调控以克服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之后,三年左右时间内,国民经
袁钢明[7](2007)在《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日元升值冲击、泡沫膨胀及泡沫崩溃、通货紧缩、经济持续低迷等问题。近些年,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和日本经济相似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对80年代以来的日本经济和当前中国经济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政策启示。
范炜[8](2006)在《我国国债经济绩效研究 ——基于边界管理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国债“边界”问题专题研究在国债理论研究文献中比较少见,从国债经济边界的视角来评价国债经济绩效也是首次,它拓展了国债经济绩效研究的视野。 本文突破了传统的以“临界值”概念来研究国债“边界”问题思路。国债宏观调控,不仅存在着发行数量“临界值”,也存在着受制度约束的行为边界和提升管理绩效的最佳操作路径边界,“边界”的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国债经济绩效的发挥。因此,本文从国债经济边界的视角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国债“边界”管理对国债经济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我国国债经济绩效的政策途径。全文共有九章,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第1章和第2章组成,属于概述性质。第1章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动机、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的阐述,提出问题,总括全文,为整体的研究奠定基础。第2章为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总结和分析,明确本文要研究的方向和可以进行创新性研究的空间。 第二部分由第3、4、5、6、7、8章组成,主要是基于国债经济边界视角深入研究和评价各种国债“边界”管理对国债经济绩效的影响。第3章,通过构建政策可能性边界和社会偏好无差异曲线,寻求最佳政策操作路径,从理论和实证上对我国国债政策反应绩效进行评价。第4章,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求解国债政策“深入”和“退出”边界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评价我国通货紧缩时期积极财政政策决策的绩效。第5章和第6章,主要以我国国债“赤字管理”制度安排下出现的国债预算“灰色”边界为突破口,研究我国政府预算行为,探索提高我国国债预算绩效和财政预算超收资金使用绩效的政策路径。第7章,分析不同政绩偏好的决策者所选择的国债政策类型对国债规模边界管理的影响,利用理论推导出的结论实证分析评价我国近年来国债政策类型选择的绩效。第8章,主要是阐述国债的经济效力——国债乘数,从理论和实证上验证必须把握国债项目资金使用边界,确保国债项目资金拉动“内需”及启动民间投资。 第三部分为第9章,结论与展望部分,是论文的一个总结性章节。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探讨提高我国国债经济绩效的政策途径,并对后续研究作了展望。 本文在多数章节中,均有自己独到观点和结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结论如下:
方凤玲[9](2005)在《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文中认为1997年底我国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后,人们面对的不再是短缺经济,而是商品供给过剩,库存不断增大,生产能力过剩,价格过度走低,平均利润率奇低。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内生增长的主要障碍,并使政府采取的启动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对有效需求不足这一课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社会经济大系统出发,采用调查与预测、结构功能分析、计量经济学和系统评价方法,对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特点、原因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文章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经济指标和近期的主要经济指标出发,说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问题,近两年虽有好转,但离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距离;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常态,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具有不同的特点。接着,探讨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分析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部门的决策行为的基础上,说明各个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决策行为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微观基础。其次,探讨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政策原因。高积累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定物价—零通胀”政策、消费政策和固定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有效需求的不足。第三,分析了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体制、制度原因。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工资制度、法律制度、供求体制、投资体制、金融利率体制、民营企业机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影响着我国的有效需求。第四,分析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其他原因。劳动力供给的长期过剩,国内供求关系的根本性改变,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消极作用,还有世界经济持续下滑,东亚金融危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影响着我国的有效需求状况。最后,提出我国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应采取的对策。在货币政策上,可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放松利率管制,适当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信贷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财政政策上,由民营投资和非政府投资的增长为主力拉动社会投资;用税收政策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加大财政政策直接启动消费需求的力度。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规范民营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培育信用消费市场和新的需求主体;由政府支付改革成本并加快改革。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着重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政府和市场、平等和效率、货币、物价、经济之间、采取的措施与金融风险的关系问题,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
孙镟[10](2005)在《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及所制定的相应措施,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使资源在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被看作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最重要的两大工具,其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以及两者间的协调配合是国民经济高效、顺畅运行的基础。 为科学地辨析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发展轨迹和政策实施效应,并为理论的应用提供指导原则,本研究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财政货币政策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不同的样本数据,采用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相关工具变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对宏观调控风险进行了解析,同时对调控难点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积极而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2)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存在着时滞效应,不同的工具变量时滞不同;(3)不同的工具变量对经济发展的映射方式不同,其间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工具。 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中国经济历经通胀与通缩,但总体上保持平稳、高速运行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合理运用密切相关;(2)为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应根据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合理选择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及施行力度;(3)宏观调控存在风险,而这一风险可控。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增发国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张性财政政策与增发国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的阶段性特征演进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的理论基础 |
2.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关概念 |
2.1.1 货币政策 |
2.1.2 财政政策 |
2.1.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 |
2.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理论模型 |
2.2.1 IS-LM模型下的政策协调 |
2.2.2 丁伯根原则 |
2.2.3 政策指派和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
2.2.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2.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的路径 |
2.3.1 政策目标间的协调 |
2.3.2 实施主体间的协调 |
2.3.3 搭配模式的选择 |
2.3.4 政策工具间的协调 |
第三章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具体运用 |
3.1 从双松到双紧(1993-1997) |
3.2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2004) |
3.2.1 稳健的货币政策 |
3.2.2 积极的财政政策 |
3.2.3 运用特别国债,共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3.3 双稳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2005-2008) |
3.3.1 稳健的货币政策 |
3.3.2 稳健的财政政策 |
3.3.3 运用特别国债加强协调配合 |
3.4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2011) |
3.4.1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3.4.2 积极的财政政策 |
3.4.3 共同实施4 万亿投资计划 |
3.4.4 共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 年至今) |
3.5.1 稳健的货币政策 |
3.5.2 积极的财政政策 |
3.5.3 两大政策共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3.5.4 加强国债和国库现金工具协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效果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介绍和变量选择 |
4.1.1 模型介绍 |
4.1.2 变量选择 |
4.2 平稳性检验 |
4.3 VAR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4.3.1 滞后阶数的选择 |
4.3.2 模型构建 |
4.3.3 模型稳定性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4.2 方差分解 |
4.4.3 脉冲响应函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及政策协调建议 |
5.2.1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基本形势 |
5.2.2 优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调控目标 |
5.2.3 优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搭配模式 |
5.2.4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3 分析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演进与国际经验 |
2.1 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
2.1.1 政策定义 |
2.1.2 目标体系 |
2.1.3 主要工具 |
2.1.4 政策类型 |
2.2 理论认识的历史演进 |
2.2.1 需求稳定能力之争 |
2.2.2 供给管理作用之争 |
2.2.3 动态一般均衡效应之争 |
2.3 政策实践的国际经验 |
2.3.1 需求管理型政策实践 |
2.3.2 供给管理型政策实践 |
2.3.3 结构性财政政策实践 |
第3章 政策实践历程与主要特征 |
3.1 政策运行背景 |
3.1.1 增长型经济波动 |
3.1.2 经济运行阶段特点 |
3.1.3 财税体制改革 |
3.2 政策实践内容 |
3.2.1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践 |
3.2.2 积极财政政策实践 |
3.2.3 稳健财政政策实践 |
3.2.4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践 |
3.3 政策实施特征 |
3.3.1 政策框架的总体特征 |
3.3.2 政策措施的典型特点 |
第4章 经济稳定效应 |
4.1 总需求管理的理论基础 |
4.1.1 比较静态分析框架 |
4.1.2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
4.2 政策乘数估计 |
4.2.1 经验估计方法 |
4.2.2 比较静态乘数 |
4.2.3 一般均衡乘数 |
4.2.4 冲击反应函数 |
4.3 稳定效应分析 |
4.3.1 产出缺口估计 |
4.3.2 总体政策的稳定效应 |
4.3.3 不同政策工具的稳定效应 |
4.3.4 不同调控机制的稳定效应 |
4.3.5 影响稳定效应的主要因素 |
第5章 结构调整效应 |
5.1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联系 |
5.1.1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 |
5.1.2 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机制 |
5.1.3 财政政策结构效应的约束因素 |
5.2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
5.2.1 基准计量模型设定 |
5.2.2 面板数据估计方法 |
5.2.3 变量设置与数据说明 |
5.3 财政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效应的经验证据 |
5.3.1 产业结构水平的新度量 |
5.3.2 财政收支总量的政策效应 |
5.3.3 财政收支总量政策的区域效应 |
5.3.4 财政收支结构的政策效应 |
5.3.5 财政收支政策的长期效应 |
5.4 财税政策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5.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
5.4.2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
5.4.3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效果 |
第6章 长期增长效应 |
6.1 财政政策的长期增长促进机制 |
6.1.1 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 |
6.1.2 内生增长理论框架 |
6.2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
6.2.1 基准计量模型 |
6.2.2 动态面板估计方法 |
6.2.3 变量设置及数据说明 |
6.3 财政政策促进长期增长的经验证据 |
6.3.1 财政政策与人均GDP增长 |
6.3.2 财政政策与劳动生产率增长 |
6.3.3 财政政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6.4 财政政策影响长期增长的作用渠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政策建议 |
7.3.1 完善财政规则 |
7.3.2 优化支出结构 |
7.3.3 推进税制改革 |
7.3.4 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理论依据及制约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
(一) 财政政策的概述 |
(二) 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
1. 增发国债, 扩大政府开支是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
2.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财政乘数理论 |
(二) 国民收入的膨胀缺口和紧缩缺口理论 |
(三) “流动性陷阱”和货币政策无效理论 |
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政府财力的制约因素 |
(二) 财政风险的制约因素 |
(三) 国家投资结构制约因素 |
五、结束语 |
(4)积极财政政策研究 ——基于我国1998年与2008年财政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基本概念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框架结构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 |
2.1.1 需求管理政策 |
2.1.2 供给管理政策 |
2.1.3 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管理政策的配合 |
2.2 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 |
2.2.1 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原理 |
2.2.2 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
2.2.3 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工具 |
3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与进展 |
3.1 第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2003年 |
3.1.1 宏观经济运行背景 |
3.1.2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
3.1.3 第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
3.1.4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与稳健财政政策实施:2003年—2008年 |
3.2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2008年以来 |
3.2.1 宏观经济运行背景 |
3.2.2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3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
3.3 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比较 |
3.3.1 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相同点 |
3.3.2 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不同点 |
4 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 |
4.1 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 |
4.2 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的拉动效应 |
4.3 积极财政政策的消费拉动效应 |
4.3.1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 |
4.3.2 我国居民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
4.3.3 我国居民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
4.4 税收政策的供给效应分析 |
4.4.1 税收政策的供给作用 |
4.4.2 我国税收政策对总供给的影响 |
4.5 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分析 |
4.5.1 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 |
4.5.2 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财政赤字 |
5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5.1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促进的实证分析 |
5.2 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拉动的实证分析 |
5.3 李嘉图等价定理检验 |
5.3.1 李嘉图等价定理 |
5.3.2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实证分析 |
5.4 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果 |
5.4.1 基本模型 |
5.4.2 数据整理 |
5.4.3 实证分析 |
5.5 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5.5.1 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弹性分析 |
5.5.2 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Granger因果检验 |
5.6 积极财政政策的人为效果和自动效果估算 |
5.6.1 基本模型 |
5.6.2 财政政策效果估计 |
5.6.3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
6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 |
6.1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实现存在的问题 |
6.1.1 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滞问题 |
6.1.2 积极财政政策各种工具的配合问题 |
6.1.3 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问题 |
6.1.4 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微观经济基础问题 |
6.2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问题 |
6.2.1 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的配合 |
6.2.2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 |
6.3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与退出机制 |
6.3.1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 |
6.3.2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机制 |
6.3.3 积极的财政政策创新 |
6.4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6.4.1 基本结论 |
6.4.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5)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 |
一、论文的研究对象 |
二、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财政风险与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财政风险的理论概述 |
一、风险理论 |
二、财政风险理论 |
第二节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概述 |
一、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
二、积极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财政风险的内涵 |
二、财政风险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 |
三、财政风险产生的成因 |
四、地方财政风险 |
第三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税收风险 |
第一节 积极财政政策的税收政策 |
一、我国近年来税收收入增长分析 |
二、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
第二节 税收风险的成因 |
一、博弈分析 |
二、加强税收监管的措施 |
第三节 税收风险的先行性指标检验 |
一、先行性指标检验方法介绍 |
二、税收风险先行性指标检验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支出风险 |
第一节 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支出 |
一、财政支出的总量特征 |
二、财政支出的结构特征 |
第二节 财政支出风险的成因 |
一、政府“X——低效率”的测度 |
二、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分析 |
三、防范财政挤出效应的对策 |
第三节 财政支出风险先行性指标检验 |
一、变量选取 |
二、先行性检验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债风险 |
第一节 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债政策 |
一、我国的国债政策 |
二、我国国债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国债风险的成因 |
一、国债风险的理论分析 |
二、国债经济负担分析 |
三、国债挤出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国债风险先行性检验 |
一、指标选取 |
二、先行性检验 |
三、增发国债与减税政策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财政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政策可持续性分析 |
第一节 财政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
一、预警指标的选择 |
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三、财政风险综合指标系统构建 |
第二节 利用二元选择模型构建财政风险预警模型 |
一、构建二元选择模型 |
二、ARMA 模型对各预警指标进行短期预测 |
第三节 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 |
一、可持续性分析方法介绍 |
二、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检验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外财政风险及其治理 |
一、中央政府对财政风险的控制 |
二、政府建立或有债务核算报告体系 |
三、融资体系管理的加强 |
第二节 对我国治理财政风险的建议 |
一、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
二、合理界定财政收支规模 |
三、不断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 |
四、建立整套控制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6)1998年以来: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到稳健的财政政策及公共财政制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启动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 |
(一)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之巨超出一般人的意料。 |
(二)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迭加到我国经济周期低谷阶段上, 使经济增长明显趋缓, 并出现通货紧缩迹象。 |
(三) 中国二十年市场化改革终于引致了走出短缺的“全面买方市场”局面。 |
(四) 改革攻坚阶段“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带来了大量的“下岗分流”人员和失业压力。 |
(五) 货币政策连续、密集运用, 但政策效果不够明显, 其操作余地已相对狭小。 |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要点和成效 |
(一) 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要点 |
1. 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 所筹资金用作国家预算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投资。 |
2. 将年初预算中原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180亿元调 |
(二) 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 |
1. 有效地扩大了投资需求, 促进了经济发展。 |
2. 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 |
3. 加快了企业技术进步, 促进了产业升级。 |
4. 促进了地区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优化, 推动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
5. 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
6. 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 |
三、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 |
(一) 财政政策转型的宏观背景 |
(二) 稳健财政政策的提出 |
四、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
(一) 控制赤字 |
(二) 调整结构 |
(三) 推进改革 |
(四) 增收节支 |
五、几个重要政策问题的考察 |
(一) 关于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的简要分析 |
(二) 关于建设国债资金使用的效益 |
(三) 关于减税问题的基本认识 |
(四) 关于国债风险问题的探讨 |
六、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进展 |
(一) 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点改革事项 |
1. 实行部门预算 (综合预算) 改革 |
2. 实行单一账户的国库集中收付改革 |
3. 推行“收支两条线”改革 |
4. 推行以招投标集中采购为代表形式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
5. 实施预算收支分类的改革 |
6. 研讨和探索财政绩效评估制度方法和绩效预算的逐步构建 |
7. 积极实施“金财工程 (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 |
(二) 在财政政策中积极强化公共职能的一些重点举措 |
1. 大力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土整治和农林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
2. 积极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逐步完善, 实行 |
3. 增加教育投入, 着力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 明确各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时间表。 |
4. 大力支持“三农”, 实行粮食直补和其他多种惠农政策措施, 逐步减征、免征直至全面废止农业税。 |
5. 增加科技经费投入, 支持基础科研和自主创新, 以及用贴息等方式促进大型骨干企业技术改造。 |
6. 主动安排应急拨款, 抗御SARS、禽流感等突发灾害, 维护社会稳定。 |
7. 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调整。 |
8. 加强和改进转移支付制度, 推行“三奖一补”等措施,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支持欠发达地区扶贫和发展。 |
9. 通过税收等手段,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
七、关于中国公共财政框架中基本特征的认识和展望 |
八、结语 |
(7)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石油冲击与日元升值 |
1. 石油冲击, 高增长时代结束 |
2. 贸易顺差增大与日元升值 |
3. 日元升值后的景气高涨 |
二、泡沫经济形成 |
1. 股价上涨 |
2. 地价上涨 |
三、泡沫经济发生的原因 |
1. 日元升值后的反萧条政策力度过大 |
2. 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风险管理薄弱 |
3. 景气超出预期, 过度乐观导致过度投资 |
4. 银行对房地产及其关联产业贷款过多 |
四、泡沫经济崩溃 |
1. 地价和股价泡沫崩溃 |
2. 不良债权大量产生 |
3. 银行等金融机构大批倒闭 |
4. 通货紧缩螺旋式加重, 持续不退 |
5. 经济陷入长期低迷 |
五、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为何长期低迷 |
1. 货币政策收缩过急, 放松过慢 |
2. 不良债权处理迟缓, 银行解决方式过激 |
3. 财政扩张政策失败 |
4. 反通货紧缩措施力度不足 |
5. 大力改革措施与经济景气回升形成矛盾 |
六、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比较的相似之处 |
1.90年代初中国经济出现泡沫而后崩溃 |
2.90年代后半期经济下滑, 通货紧缩 |
3. 货币调控宁紧不松, 加重通货紧缩 |
4. 财政扩张政策弊大于利 |
5. 内需不足, 出口依赖度过大 |
6. 消费需求下滑, 构成深层制约 |
七、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比较的政策启示 |
1. 在经济上升期, 严防资产泡沫暴涨 |
2. 防范泡沫, 不宜谨慎过度造成经济下滑 |
3. 扩大投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应当彻底停止, 防止复出 |
4. 市场化改革力度应适当 |
5. 推进社会保障改革, 增强财政公共功能 |
(8)我国国债经济绩效研究 ——基于边界管理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国债及国债经济绩效概念界定 |
1.2.2 国债经济边界概念界定 |
1.2.3 边界管理概念界定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成果 |
1.6 本文研究创新点 |
2 国债“边界”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
2.1 经济学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文献综述 |
2.1.1 “零”国债规模论 |
2.1.2 国债规模边界中性论 |
2.1.3 国债规模边界有界论 |
2.1.4 国债规模边界无限论 |
2.1.5 经济学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观点评述 |
2.2 政治学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文献综述 |
2.2.1 政治学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观 |
2.2.2 政治妥协下不断扩张的国债规模边界:美国的实践 |
2.2.3 政治学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观点评述 |
2.3 国债政策环境边界文献综述 |
2.3.1 国债政策环境边界文献综述——国外部分 |
2.3.2 国债政策环境边界文献综述——国内部分 |
2.3.3 国债政策环境边界观点评述 |
2.4 国债发行区域和资金使用边界文献综述 |
2.4.1 国债发行区域和资金使用边界文献回顾 |
2.4.2 国债发行区域和资金使用边界观点评述 |
3 基于国债政策边界分析的国债政策反应绩效评价 |
3.1 引言 |
3.2 国债逆周期宏观调控作用机理 |
3.3 宏观调控下的公众社会偏好无差异曲线 |
3.4 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原则及其政策可能性边界 |
3.4.1 正价格冲击下的政策选择原则及其政策可能性边界 |
3.4.2 负价格冲击下的政策选择原则及其政策可能性边界 |
3.4.3 价格冲击动态调整中的政策可能性边界 |
3.5 治理价格冲击的最优政策选择 |
3.6 价格冲击下的国债政策路径取向 |
3.7 利用政策可能性边界提高国债经济绩效措施建议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国债支出最优边界分析的积极财政政策绩效评价 |
4.1 引言 |
4.2 积极财政政策举债使居民社会福利效用边界扩张漂移 |
4.3 政府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4.4 增加政府支出“引致”民间投资理论分析 |
4.5 国债融资增加政府支出边界管理政策取向 |
4.6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理论分析 |
4.7 通货紧缩换位时期我国国债政策“淡出”实践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国债预算“灰色”边界分析的国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
5.1 引言 |
5.2 我国财政预算中的国债“灰色”边界及其绩效实证分析 |
5.2.1 基于国债供需均衡分析的国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
5.2.2 财政预算超收使用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5.3 影响我国国债预算绩效的原因分析 |
5.4 提高政府预算绩效路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财政预算超收分析的国债管理绩效评价 |
6.1 财政盈余或赤字下的国债发行规模选择的理论模型 |
6.2 我国财政预算超收经济内涵实证分析 |
6.2.1 国债政策与财政预算超收 |
6.2.2 我国结构性财政预算超收估算 |
6.2.3 国债政策作用于经济运行效力的实证分析 |
6.4 财政预算超收下的国债发行规模管理绩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政绩效用分析的国债政策类型选择绩效评价 |
7.1 政绩效用视角的国债规模边界管理问题提出 |
7.2 最佳债务规模边界与经济增长的简单模型 |
7.3 政绩偏好与国债管理的动态均衡分析 |
7.4 政绩偏好与国债管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
7.5 实证分析结论解释及政策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8 基于国债乘数分析的拉动“内需”及启动民间投资绩效评价 |
8.1 引言 |
8.2 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债乘数模型 |
8.3 国债投资拉动需求边界管理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
8.3.1 国债乘数“漏损”下的国债经济效力理论分析 |
8.3.2 实践中的我国国债项目资金乘数“漏损” |
8.4.我国国债乘数经济效力实证分析 |
8.4.1 国债乘数参数估算 |
8.4.2 国债乘数“漏损”计算及其结论解释 |
8.5 提高国债乘数政策路径 |
8.5.1 立法界定国债项目资金使用边界 |
8.5.2 以国债项目资金政府采购“挤入”民间投资 |
8.6 本章小结 |
9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基于边界管理视角的国债经济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 |
9.1.1 国债政策抉择中的经济边界及其管理绩效理论与实证结论 |
9.1.2 国债运行过程中的经济边界及其管理绩效理论与实证结论 |
9.1.3 国债管理中经济边界及其绩效研究结论 |
9.2 提高我国国债经济绩效政策建议 |
9.3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一览 |
致谢 |
(9)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summary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
1.2.2 IS-LM模型 |
1.2.3 货币供应量不足理论 |
1.2.4 实际需求和投资的外生性下降理论 |
1.2.5 债务紧缩理论 |
1.2.6 “流动性陷阱”理论 |
1.2.7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
1.3 研究内容、方法、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 |
第2章 有效需求不足状况的出现 |
2.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 |
2.1.1 9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
2.1.2 90年代中期有效需求不足的出现 |
2.1.3 近期经济回升的性质 |
2.1.4 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
2.2 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
2.2.1 资本主义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
2.2.3 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
第3章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 |
3.1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决策基础 |
3.1.1 中央银行的决策行为 |
3.1.2 金融机构的决策行为 |
3.1.3 企业的决策行为 |
3.1.4 个人的决策行为 |
3.2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政策原因 |
3.2.1 高积累政策 |
3.2.2 货币政策 |
3.2.3 “稳定物价—零通胀”政策 |
3.2.4 消费政策 |
3.2.5 固定汇率政策 |
3.3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体制制度原因 |
3.3.1 产权制度 |
3.3.2 分配制度 |
3.3.3 工资制度 |
3.3.4 法律制度 |
3.3.5 产权制度 |
3.3.6 投资体制 |
3.3.7 金融体制 |
3.3.8 利率体制 |
3.3.9 民营企业机制 |
3.3.10 市场经济体制 |
3.4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其他原因 |
3.4.1 国内供求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
3.4.2 消费倾向的变化 |
3.4.3 三农问题的压力 |
3.4.4 心理原因 |
3.4.5 政府的需求管理 |
3.4.6 外部原因 |
第4章 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 |
4.1 货币政策 |
4.1.1 实施货币政策遇到的困境 |
4.1.2 采取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
4.2 财政政策 |
4.2.1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 |
4.2.2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边界 |
4.2.3 财政政策内容的调整 |
4.2.4 注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
4.2.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
4.3 经济体制改革 |
4.3.1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
4.3.2 规范民营企业 |
4.3.3 调整产业结构 |
4.3.4 金融体系合理化 |
4.3.5 消费政策的转变 |
4.3.6 培育新的需求主体 |
4.3.7 政府支付改革成本并加快改革 |
4.4 对外贸易政策 |
4.4.1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分析 |
4.4.2 引进外资,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 |
4.4.3 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 |
4.4.4 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 |
4.5 正确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
4.5.1 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
4.5.2 必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 |
4.5.3 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
4.5.4 解决好就业问题 |
4.5.5 解决好采取的措施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
4.5.6 正确处理货币、物价、经济之间的关系 |
第5章 总结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5.2 论文的成果与创新点 |
5.3 论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目录 |
附录(二) 表目录 |
附录(三) 主要字符代表含义总结 |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后记 |
(10)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及辨析 |
1.2.1 财政政策及相关概念 |
1.2.2 货币政策及相关概念 |
1.2.3 协整 |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回顾 |
1.3.1 西方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基本理论与实践述评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论文创新评述 |
第二章 财政政策调控的理论背景与中国实践 |
2.1 西方财政政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1.1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
2.1.2 凯恩斯与财政学派 |
2.1.3 供给学派的政策理论 |
2.1.4 布坎南与公共选择理论 |
2.2 国内财政政策理论的研究现状 |
2.3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的追溯(1979~2004) |
2.3.1 扩张与紧缩交替的财政政策(1979~1997) |
2.3.2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1998~2004) |
2.4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
2.4.1 政策工具 |
2.4.2 调控机理 |
2.5 中国财政政策调控的经验与启示 |
2.5.1 中国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
2.5.2 经验与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背景与中国实践 |
3.1 西方货币政策主张及理论基础 |
3.1.1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理论 |
3.1.2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
3.1.3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 |
3.1.4 新古典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 |
3.1.5 其他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及理论 |
3.2 国内货币政策研究现状 |
3.2.1 货币供给被动内生性和外生性 |
3.2.2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方式 |
3.2.3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枢纽 |
3.2.4 中国货币政策取向 |
3.2.5 相关实证研究 |
3.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实践 |
3.3.1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
3.3.2 扩张性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
3.3.3 稳健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
3.4 货币政策作用机理 |
3.4.1 货币政策工具 |
3.4.2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
3.4.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3.4.4 货币政策终极目标 |
3.4.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5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结论与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检验 |
4.1 实证检验方法 |
4.1.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4.1.2 协整性分析 |
4.1.3 因果关系分析 |
4.2 中国财政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
4.2.1 财政政策实证分析中的变量与样本 |
4.2.2 财政政策实证结果 |
4.2.3 中国财政政策的自动效果与酌量效果 |
4.2.4 中国财政政策有效性实证结论 |
4.3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
4.3.1 货币政策实证分析中的变量与样本 |
4.3.2 货币政策实证结果 |
4.3.3 中国货币政策实证结论 |
4.4 启示与对策 |
4.4.1 中国财政政策的对策研究 |
4.4.2 中国货币政策的对策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宏观调控的风险解析与难点分析 |
5.1 近期经典危机剖析 |
5.1.1 货币政策的调控失当导致的危机 |
5.1.2 财政政策的调控失当导致的危机 |
5.2 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原理 |
5.2.1 IS-LM模型 |
5.2.2 IS-LM-BP模型 |
5.3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实践 |
5.3.1 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
5.3.2 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 |
5.4 宏观调控对内外经济平衡的冲击 |
5.4.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5.4.2 固定汇率制 |
5.4.3 浮动汇率制 |
5.5 现阶段财政货币政策调控难点 |
5.5.1 宏观调控中的“三农问题” |
5.5.2 宏观调控中的产业结构调整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前瞻性分析 |
6.1 改进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及其估计 |
6.1.1 半参数回归模型 |
6.1.2 模型估计 |
6.2 国民经济预期 |
6.2.1 模型建立与估计 |
6.2.2 回归预测与分析 |
6.2.3 模型应用分析 |
6.3 宏观调控政策对策分析 |
6.3.1 理论背景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对策与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四、扩张性财政政策与增发国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的阶段性特征演进及其启示[D]. 朱思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D]. 宋来.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3]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理论依据及制约因素[J]. 马大勇.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3(05)
- [4]积极财政政策研究 ——基于我国1998年与2008年财政政策分析[D]. 张信柱.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7)
- [5]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分析[D]. 王威. 吉林大学, 2010(08)
- [6]1998年以来: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到稳健的财政政策及公共财政制度建设[J]. 贾康. 铜陵学院学报, 2008(01)
- [7]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J]. 袁钢明. 国际经济评论, 2007(04)
- [8]我国国债经济绩效研究 ——基于边界管理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 范炜. 浙江大学, 2006(06)
- [9]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D]. 方凤玲.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3)
- [10]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D]. 孙镟. 河海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