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胆囊切除术关系的临床研究

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胆囊切除术关系的临床研究

一、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胆囊切除术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义亭,许玉芳,赵娜,贾彩云,贾桂丛,苏少慧[1](2021)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胆囊切除术后数周或数月内出现或再次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胆道感染、黄疸等临床症状,即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症状可由精神应激、饮酒、进油腻性食物等因素所诱发。部分病例诊断困难,治疗棘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对PCS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蒋扬青[2](2020)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分辨食管测压特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变化,说明PBRG的胃十二指肠功能动力改变可能影响食管的功能动力变化。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PBRG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设置: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50例、混合型(PBRG合并GERD)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10例。50例PBRG的患者按内镜下反流及炎症程度分为:I度PBRG亚组、II+III度PBRG亚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高分辨食管测压,分析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P)、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功能变化等,并观察PBRG组、GERD组、混合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观察不同PBRG亚组的食管动力学变化特征。结果:(1)PBRG组患者的LES静息压、残余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GERD组、混合组显着增高(P<0.05);PBRG组、GERD组及混合组的收缩前沿速度(CFV)、远段潜伏时间(DL)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UES静息压及残余压、远段收缩积分(DCI)、食团内压(IBP)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BRG组、GERD组及混合组食管蠕动功能异常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BRG组的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发生率低于GERD组、混合组(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PBRG组、GERD组、混合组三组间临床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亚组的PBRG患者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PBRG组的食管、胃部症状积分比咽喉及呼吸道症状积分明显增高(P<0.05)。(3)在不同PBRG亚组之间,反流及炎症程度越高收缩前沿速度(CFV)越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体部异常蠕动的比例逐渐升高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PBRG亚组患者的收缩前沿速度(CFV)、远段潜伏时间(DL)、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收缩的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度PBRG亚组及II+III度PBRG亚组患者LES静息压、TLESR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相似(P>0.05);且与GERD组及混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的比例较GERD组和混合组低(P<0.05),而II+III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比例与GERD组和混合组相似(P>0.05)。结论:1、PBRG可以引发食管动力学改变,并具有其特征。PBRG患者胃十二指肠功能动力改变可能通过引起食管动力紊乱、蠕动功能异常致廓清能力降低从而造成胆汁相关性胃食管反流,说明了PBRG可能常常并发胃食管反流。2、不同程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收缩明显增多,而中-重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收缩的模式接近于GERD患者。3、PBRG患者以食管部及胃部症状为主,与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区别,但临床症状与内镜下反流及炎症程度不一致。

朱光建[3](2020)在《黄竹欣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黄竹欣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清胆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的理论根据,由此来为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的治疗提供新的配伍思路及临床佐证。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8年1月20日至2019年1月19日在湖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部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病患82例。通过抽签将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两组各41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莫沙必利,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再配以经验方黄竹欣胃汤化裁。两组总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后6个月进行复查。观测录入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在医治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积分以及医治后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胃镜下疗效、综合疗效结果。结果:治疗过程中因依从性不佳(不连续服中药)或失访,剔除、脱落8名中药组患者,实际研究分析74名病患(西药组41名,中药组33名)。通过结果分析:(1)胆汁反流患者中男性占的比例低于女性;(2)老年人病患最多,达51.35%,其次是壮年病患,占39.19%,最不易患病为青年,约9.46%;(3)1年至2年内患病有40.54%,2年至5年内患病29.73%,5年至10年内患病16.22%,10年以上13.51%;(4)治疗前患者胆汁反流程度Ⅰ级占29.73%,Ⅱ级39.19%,Ⅲ级31.08%;(5)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患者于主运中初之运、三之运、四之运发病较多,从主气来看,初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发病人数相对较多;(6)肝(胆)胃不和32例(43.24%),脾胃湿热18例(24.32%),脾胃虚弱(寒)14例(18.92%),胃阴不足5例(6.76%),气郁痰阻2例(2.70%),瘀血阻络3例(4.05%);(7)与合并疾病关系从大到小分别是反流性食管炎、肝疾病、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心脏疾病、巴雷特食管、胆疾病、萎缩性胃炎、胆囊切除术、胃手术、糖尿病;(8)医治后中医证候积分西药组4.10±1.96分,中药组2.73±1.55分,两组较医治前均有明显改善,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有效率西药组95.12%,中药组100.00%,中药组高于西药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胃镜下积分比较,西药组3.24±1.51分,中药组2.06±1.22分,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且中药组较西药组更佳(P<0.05)。胃镜下积分疗效对比,有效率西药组87.80%,中药组96.97%,中药组比西药组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有效率西药组92.68%,中药组96.97%,西药组和中药组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并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黄竹欣胃汤化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分析,联合方案在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胃镜下疗效、综合疗效方面更佳,总结出甘爱萍教授治疗此病用药经验丰富、临床效果显着,无明显副作用,对于临床指导用药具有推广意义。

肖刚,刘艳梅,于宏[4](2019)在《胆囊切除及胆囊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胆囊切除和胆囊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123例患者,同期收集诊断为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的221例患者。将患者依据胆囊状态分为胆囊疾病、胆囊切除和胆囊无疾病3组,分析胆囊状态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结果 12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存在胆囊切除22例(17.89%),胆囊疾病26例(21.14%);221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存在胆囊切除7例(3.17%),胆囊疾病30例(13.57%)。胆汁反流组和非胆汁反流组的胆囊状态不同(χ2=21.089,P<0.001)。胆囊状态和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有关:相对于胆囊无疾病患者,胆囊切除和胆囊疾病患者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风险较高(OR>1,P<0.012 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切除、胆囊疾病及年龄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囊切除及胆囊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存在着关联性,胆囊切除和胆囊疾病可能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徐盎然[5](2019)在《胆囊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胃反流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胆囊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胃反流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汝州市骨科医院普通内科门诊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内镜下诊断为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1、健康体检正常的成年人26例作为对照组2。所有研究对象皆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其十二指肠胃反流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根据反流发生率、反流次数、反流强度、反流指数进行评估。观察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的反流发生率、反流次数、反流强度、反流指数情况,分析胆囊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胃反流发生情况。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1相比:反流发生率97.14%vs.80%(P=0.029),反流次数(9.20±2.64)vs.(5.72±3.12)、反流强度(cm)(2.75±0.63)vs.(1.90±1.03)、反流指数(26.13±8.69)vs.(13.77±8.31),实验组的反流次数、反流强度、反流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均为P<0.001);2.实验组与对照组2相比:反流发生率97.14%vs.80.77%(P=0.034),反流次数(9.20±2.64)vs.(1.81±1.30)、反流强度(cm)(2.75±0.63)vs.(0.85±0.53)、反流指数(26.13±8.69)vs.(2.03±1.78),实验组的反流次数、反流强度、反流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均为P<0.001);3.对照组1与对照组2相比:反流发生率80%vs.80.77%(P=0.945),反流次数(5.72±3.12)vs.(1.81±1.30)、反流强度(cm)(1.90±1.03)vs.(0.85±0.53)、反流指数(13.77±8.31)vs.(2.03±1.78),对照组1的反流次数、反流强度、反流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均为P<0.001)。结论:1.胆囊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胃反流发生率、反流次数、反流强度和反流指数与内镜下诊断为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以及健康成年人相比均明显升高;2.内镜下诊断为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相比健康成年人,超声检查法显示十二指肠胃反流发生率基本一致,但反流程度明显不同,表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内镜下诊断虽有一定临床意义但敏感性不高。

肖刚[6](2019)在《胆囊切除与胆汁反流性胃炎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胆囊切除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3例,同期诊断为非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221例,对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单因素分析采用c2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比值比(odds ratio,OR)衡量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将患者依据胆囊状态分为胆囊疾病、胆囊切除和胆囊无疾病三组,统计三组之间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频数,并研究之间的关系。结果:12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组患者男性53例,女性70例,平均年龄(54.62±14.73)岁;221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男性100例,女性121例,平均年龄(56.85±10.7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比例无显着性差异(P>0.05)。12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存在胆囊切除22例(17.89%),胆囊疾病26例(21.14%);221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中胆囊切除7例(3.17%),胆囊疾病30例(13.57%)。单因素分析:经c2检验显示:不同的胆囊状态之间在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可能性上有显着差别(c2=28.293,P<0.001),进一步卡方分割后进行两两对比研究显示胆囊切除与胆囊无疾病这两组之间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可能性具有显着差异(c2=25.687,P<0.001),胆囊疾病与胆囊无疾病这两组之间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可能性具有差异(c2=6.734,P=0.009<0.0125),胆囊切除与胆囊疾病这两组之间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可能性具有差异(c2=6.452,P=0.011<0.0125);多因素分析: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囊切除及胆囊疾病属于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胆囊切除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存在着关联性;胆囊切除和胆囊疾病可能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蒋飞,吴爱玲,颜渊,黄辉,张方宇,钟小明[7](2018)在《胃镜下观察胆汁十二指肠胃反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胃镜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汁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生情况,探讨术中胆汁十二指肠胃反流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胃镜组1)、B组(胃镜组2)、C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B两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后即刻(T1)及手术结束即刻(T2)置入胃镜,胃镜置入时间不超过2 min,置入胃镜后观察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生情况,并提取反流物进行生化分析;B组在T2时,若胃镜下观察有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生,则对反流物进行充分吸引。C组患者不置入胃镜。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后6 h(T3)、12 h(T4)、24 h(T5)三个时间点恶心呕吐的VAS评分及中到重度恶心呕吐(VAS>4分)的发生率。结果在T1时,A、B两组患者胃镜下观察均无十二指肠、胃反流发生;在T2时,A、B两组的十二指肠反流发生率均为100%,A组的胃反流发生率为83.3%,B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时,B组术后的恶心呕吐VAS评分[(2.90±1.30)、(1.63±1.03)分]低于A组[(5.90±1.58)、(3.80±1.42)分]和C组[(5.73±1.48)、(3.60±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重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13.3%、6.7%)低于A组(83.3%、40.0%)和C组(80.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5时,各组术后恶心呕吐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胃镜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导致胆汁急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生,从而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

毛建强,董嘉文,姚佳丽,陆斌飞[8](2016)在《超声造影对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评估》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评估。方法选择57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检测15分钟内十二指肠胃反流次数、单次反流最长持续时间,并与200例健康对照组及胃镜检查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检测到十二指肠胃反流信号45例,经胃镜检查结果一致。其中胆囊切除术组21例(36.8%),健康对照组为24例(12.0%)。胆囊切除术组15分钟内反流发生次数(14.21±2.12)次,反流最长持续时间(2.38±0.61)秒;健康对照组15分钟内反流发生次数(8.53±1.47)次,反流最长持续时间(1.37±0.53)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生率升高,术后超声造影检测十二指肠胃反流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俞慧琴[9](2016)在《胆胃康胶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胆胃康胶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72例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胆胃康胶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12周随访。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症状评分,胃镜下观察胆汁反流等级,监测24h胃内pH水平,检测外周血管活性肠肽及胃动素含量,空腹胃电图;[结果]经治疗组胆胃康胶囊、铝碳酸镁片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经铝碳酸镁片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及随访上腹痛、腹胀评分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反酸评分下降,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反酸评分较前下降,对照组评分较前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烧心评分较前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反酸评分较前下降(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镜下胆汁反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平均pH较前均上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位pH较前均上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H<4时间较前均缩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IP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TL较前上升,对照组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胃电图正常频率百分比较前上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过缓频率百分比较前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频较前上升(P<0.05),对照组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胃康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明显优于胆胃康胶囊的临床疗效,可显着改善临床症状评分,减轻胃镜下胆汁反流,提高胃内pH值,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预后良好稳定,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贾茸茸[10](2016)在《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米曲菌胰酶片(商品名:慷彼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单中心、开放性、平行对照研究设计方案,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部的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A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米曲菌胰酶片;B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连续服用14天。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4天评估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上腹痛或烧灼感、餐后饱胀感)的积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有效率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A组患者治疗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上腹痛或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各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88.9%、89.5%、95.5%、88.0%,B组分别为58.8%、60.0%、70.0%、60.9%,两组治疗各症状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稀便或腹泻因病例数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治疗期间A组有1例患者出现咽部不适、干咳、皮肤瘙痒等不适,停药后上述症状消失。结论:联合应用米曲菌胰酶片与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消化不良,其疗效优于单独服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组,安全性好。

二、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胆囊切除术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胆囊切除术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病因
    2.1 胆系原因
        2.1.1 胆囊管残留过长
        2.1.2 胆总管结石
        2.1.3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2.1.4 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2.1.5 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及乳头旁憩室
    2.2 非胆系原因
        2.2.1 十二指肠-胃反流
        2.2.2 胆系外疾病
        2.2.3 矿物质的缺乏
        2.2.4 精神心理因素
3 诊断
    3.1 实验室检查
    3.2 影像学检查
        3.2.1 腹部超声
        3.2.2 腹部CT
        3.2.3 消化道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
        3.2.4 超声内镜
        3.2.5 ERCP
        3.2.6 MRCP
        3.2.7 同位素99 Tcm-HDA肝胆扫描
        3.2.8 SOM
        3.2.9 吗啡-新斯的明激发试验
4 治疗
    4.1 基础治疗
    4.2 药物治疗
        4.2.1 胆囊切除
        4.2.2 SOD
        4.2.3 中药治疗
    4.3 心理治疗
    4.4 内镜及手术处理
5 讨论与争鸣

(2)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分辨食管测压特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观察指标
    2.1 入选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食管动力学相关参数
    2.2 评估临床症状
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PBRG、GERD、混合组及健康对照组的食管动力情况比较
        4.1.1 PBRG、GERD、混合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表2)
        4.1.2 食管上、下食管括约肌舒缩状态的压力及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发生情况的比较(见表 3)
        4.1.3 其他食管动力学相关参数变化(见表 4)
        4.1.4 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功能变化(见表 5)
        4.1.5 PBRG组、GERD组、混合组的症状积分情况
    4.2 不同分度的 PBRG 之间以及与健康对照组、GERD 组、混合组的食管动力参数比较
        4.2.1 不同分度 PBRG 组的一般资料
        4.2.2 不同分度 PBRG 患者食管上、下括约肌舒缩状态的压力及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发生情况的比较(见表 6)
        4.2.3 不同分度的 PBRG 其他食管动力学参数变化(见表 7)
        4.2.4 不同分度 PBRG 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功能变化(见表 8)
        4.2.5 不同分度 PBRG 亚组与 GERD 组、混合组的症状积分情况(见图 7)
        4.2.6 不同分度 PBRG 亚组之间的食管动力学参数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结果(见表9)
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3)黄竹欣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研究相关资料
        1.1 一般资料来源
        1.2 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给药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标准
        2.4.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标准
        2.4.2 胃镜下疗效标准
        2.4.3 临床综合疗效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一般资料结果
        3.1.1 性别比较
        3.1.2 年龄比较
        3.1.3 病程
        3.1.4 治疗前胆汁反流情况
        3.1.5 发病节气
        3.1.6 证型分布
        3.1.7 合并其他疾病
        3.2 疗效结果
        3.2.1 中医证候积分
        3.2.2 胃镜下疗效
        3.2.3 综合疗效
    4.安全性分析
讨论
    1.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研究新况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1.1.1 胃肠道解剖结构异常及胃肠排空动力失常
        1.1.2 激素紊乱
        1.1.3 胆胰肝系疾患
        1.1.4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1.1.5 精神心理因素
        1.1.6 其他因素
        1.2 诊断
        1.2.1 症状
        1.2.2 胃镜
        1.2.3 病理诊断
        1.2.4 24 h pH-胆汁(胆红素)监测
        1.2.5 胆汁酸
        1.2.6 胃电图
        1.2.7 放射性核素显像
        1.2.8 其他
        1.3 治疗
        1.3.1 中和胆汁酸
        1.3.2 促胃肠动力药
        1.3.3 抑制胃酸分泌及黏膜保护剂
        1.3.4 利胆药
        1.3.5 抗焦虑治疗
        1.3.6 其他疗法
        1.4 小结
    2.黄竹欣胃汤化裁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的中医理论依据
        2.1 中医病因
        2.2 中医生理
        2.3 中医病机
        2.3.1 足少阳胆系
        2.3.2 足阳明胃系
        2.3.3 足太阴脾系
        2.3.4 足厥阴肝系
        2.3.5 手少阴心系
        2.3.6 足少阴肾系
        2.3.7 因机概要
        2.4 清胆和胃法治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
        2.5 中医方药特色分析
        2.6 现代药理及方剂研究
    3.研究结果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1.1 性别
        3.1.2 年龄
        3.1.3 病程
        3.1.4 胆汁反流情况
        3.1.5 发病节气
        3.1.6 证型分布
        3.1.7 合病其他疾病分析
        3.2 临床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研究进展
        1.中医溯源
        2.病因病机
        3.实验研究
        4.临床研究
        4.1 内治法
        4.1.1 胆胃论治
        4.1.2 脾胃论治
        4.1.3 肝脾论治
        4.1.4 肝胃论治
        4.1.5 寒热错杂论治
        4.1.6 心肾论治
        4.2 外治法
        4.3 针灸治疗
        5.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医主要症状积分量化表
    中医次要症状积分量化表
致谢

(5)胆囊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胃反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病例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胆囊结石超声检查操作规范
        2.3.1 方法
        2.3.2 正常胆囊及参考值
        2.3.3 正常胆道及参考值
        2.3.4 注意事项
    2.4 胃镜检查操作流程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基本资料
    3.2 患者临床症状
    3.3 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 的十二指肠胃反流情况对比
第4章 讨论
    4.1 胆囊结石
        4.1.1 流行病学
        4.1.2 危险因素
        4.1.3 胆囊结石分类
    4.2 十二指肠胃反流
        4.2.1 发病机制
        4.2.2 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诊断方法
        4.2.3 治疗方法
        4.2.4 研究进展
    4.3 胆囊结石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相关性
        4.3.1 胆囊结石是导致十二指肠胃反流的重要原因
        4.3.2 胆囊结石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加重
    4.4 本研究的结果以及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胆囊切除与胆汁反流性胃炎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语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诊断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研究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胆囊切除、胆囊疾病、胆囊无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
    3.3 多因素分析胆囊切除、胆囊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
4 讨论
    4.1 胆囊切除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探讨
    4.2 胆囊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探讨
    4.3 精神心理等其他因素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探讨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胃镜下观察胆汁十二指肠胃反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A、B两组患者在T2时胃镜下十二指肠胃反发生情况及反流物生化分析结果
    2.2 三组患者苏醒后不同时段恶心呕吐VAS评分的比较
    2.3 三组患者中、重度恶心呕吐评分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8)超声造影对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9)胆胃康胶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1]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2.2 2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2.3 2组胃镜下胆汁反流比较
    2.4 2组胃内pH值监测结果比较
    2.5 2组外周血VIP、MTL含量比较
    2.6 2组空腹胃电图比较
3 讨论

(10)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安全性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症状评分
    2.2 两组各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
    2.3 两组组间总有效率比较
    2.4 不良反应
    2.5 附图表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胆囊切除术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 胡义亭,许玉芳,赵娜,贾彩云,贾桂丛,苏少慧.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1(02)
  • [2]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分辨食管测压特征的临床研究[D]. 蒋扬青.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3]黄竹欣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临床观察[D]. 朱光建.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胆囊切除及胆囊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J]. 肖刚,刘艳梅,于宏.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09)
  • [5]胆囊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胃反流临床研究[D]. 徐盎然. 河南科技大学, 2019(12)
  • [6]胆囊切除与胆汁反流性胃炎关系的临床研究[D]. 肖刚.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7]胃镜下观察胆汁十二指肠胃反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 蒋飞,吴爱玲,颜渊,黄辉,张方宇,钟小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8(10)
  • [8]超声造影对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评估[J]. 毛建强,董嘉文,姚佳丽,陆斌飞. 浙江实用医学, 2016(04)
  • [9]胆胃康胶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临床观察[J]. 俞慧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6(07)
  • [10]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 贾茸茸. 山西医科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胆囊切除术关系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